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洋溢 拼音:yáng yì
(1).充满;广泛传播。《礼记·中庸》:“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説,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 汉 扬雄 《长杨赋》:“英华沉浮,洋溢八区。” 宋 苏轼 《贺提刑马宣德启》:“治行耸闻於中外,家声洋溢乎縉绅。”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今天下德化洋溢,率土咸宾。” 陈毅 《六国之行》诗:“声誉日洋溢,人民意志坚。”
(2).水充溢流动貌。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流潢餘溏,洋溢靡之。”《法苑珠林》卷六三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 护 临涧徘徊,嘆曰:‘水若遂竭,吾将何资!’言终而清流洋溢,寻復盈涧。” 清 宣鼎 《夜雨秋灯三录·丁养虚》:“能以拳石筑小山……山巔悬瀑布一道,穿桥曲折泻落,承以磁盆,水流循环,昼夜不絶,有欲窃其机巧者,拔起观之,不得,仍置盆内,水止不流。经先生拨弄,依然洋溢。”
(3).充分流露、显示。 清 钮琇 《觚賸·两大文章》:“ 李徵君 陈情辞职, 叶方伯 见危致命,忠孝之诚,洋溢楮墨。”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想着,猛然间站立起来了,擎上那非常圆满而精力洋溢的臂膊,向天打一个欠伸。”词语解释:水溢 拼音:shuǐ yì
亦作“ 水泆 ”。 水泛滥。《礼记·王制》:“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 孔颖达 疏:“水溢,谓水之汎溢。”《管子·山权数》:“农夫敬事力作,故天毁埊,凶旱、水泆,民无入於沟壑乞请者也。”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恒山日记》:“不知何年两崖俱凿石坎,大四五尺,深及丈,上下排列,想水溢时,插木为阁道者。”词语解释:泛溢 拼音:fàn yì
亦作“泛溢”。
(1).漫溢;泛滥。《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秋,大霖雨, 汉水 汎溢。”《宋书·孝武帝纪》:“雨水猥降,街衢泛溢。” 前蜀 杜光庭 《程德柔醮水府修堰词》:“自汎溢以来,累有摧坏。” 宋 苏辙 《筠州祈雨青辞》:“去夏大水汎溢城邑,继以秋旱,民食不足。” 清 唐孙华 《连雨》诗:“吾乡本沮洳,百川愁汎溢。” 王西彦 《鱼鬼》:“洪水来了,从溪岸泛溢出白流,远远望去,好像是无数道瀑布的倾泻。”
(2).水广大无际貌。 汉 扬雄 《反离骚》:“驰 江 潭之汎溢兮,将折衷虖 重华 。”
(3).多而滥;空泛不切实。《群书治要》卷四八引 三国 魏 桓范 《世要论·序作》:“世俗之人,不解作体,而务汎溢之言,不存有益之义。” 王闿运 《湘绮楼论文》:“诗则有家数,易摸拟,其难亦在於变化……成家之后,亦防其泛溢。”
(4).犹洋溢。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李子牟》:“清音激越,遐韵泛溢,五音六律,所不能偕。” 郑振铎 《蝴蝶的文学》一:“在这个时候,我们似乎感得全个宇宙都耀着微笑,都泛溢着快乐。”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八章:“一种忘怀一切、天真、甜美的表情在 骆刚夫 底脸上泛溢着。”词语解释:波溢 拼音:bō yì
液体满而外溢。《淮南子·俶真训》:“今夫冶工之铸器,金踊跃於鑪中,必有波溢而播弃者。”《韩诗外传》卷五:“天之不迅风疾雨也,海不波溢也,三年於兹矣。”词语解释:盈溢 拼音:yíng yì
亦作“ 盈益 ”。
(1).水满而溢出。《汉书·沟洫志》:“如有霖雨,旬日不霽,必盈溢。”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俄而云气上蒸,肤寸而合;比及日中,大雨总至,溪涧盈溢。” 清 吴敏树 《石君砚铭》:“一日久雨始晴,日光照书室,砚在盖下喷沸有声,怪而启之,清水盈溢。”
(2).充裕;满盈。《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上·押不芦》:“或云今之贪官污吏臟过盈益,被人所论,则服百日丹者,莫非用此。”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伪画致祸》:“ 严分宜 势炽时,以诸珍寳盈溢,遂及书画、骨董雅事。” 清 褚人穫 《坚瓠广集·金银山》:“ 吴 有富室 陆汝皋 ,黄白盈溢。”
(3).谓放纵,无所顾忌。《汉书·霍光传赞》:“ 光 不学亡术,闇於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 明 唐顺之 《陈封君六十寿序》:“其无乃骄汰盈溢,大易 老氏 之戒,然后至于此歟!”
(4).布满。 汉 张衡 《东京赋》:“声教布濩,盈溢天区。”
(5).指满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成》:“ 成 心愿盈溢,惟恐失时。”词语解释:充溢 拼音:chōng yì
亦作“ 充益 ”。
(1).充满。《管子·心术上》:“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史记·平準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 明 方孝孺 《送河南佥事汤侯序》:“未几,才能之士充溢四海。” 郭沫若 《文艺论集·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我国的批评界中,有一种不好的习气充溢着。”
(2).洋溢。 唐 赵璘 《因话录》卷六:“相公奏何事称意,喜色充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 梅女 夜至,展谢已,喜气充溢,姿态嫣然。”
(3).众多;富足。《魏书·恩倖传·寇猛》:“家渐富侈,宅宇高华,妾隶充溢。” 唐 陆龟蒙 《春寒赋》:“大王之宫,后庭女子充溢。” 梁启超 《变法通议》:“矿产充溢,积数千年未经开采;土地沃衍,百植并宜。”词语解释:迸溢 拼音:bèng yì
(1).迸射,四射。 宋 孔武仲 《赋张芸叟蕃刀》诗:“长庚辉辉夺明月,光景迸溢不可收。”
(2).饱满外溢;充满外露。 清 王韬 《瀛壖杂志》卷二:“花铃喜晴,烘以烈日,则房坼而棉白如雪,迸溢铃外。” 叶圣陶 《隔膜·苦菜》:“我的希望艳羡的心情,在他下第一耙的时候已欲迸溢而出。”词语解释:流溢 拼音:liú yì
(1).放佚。 汉 贾谊 《论定制度兴礼乐疏》:“ 汉 承 秦 之败俗,废礼仪,捐廉耻,今其甚者杀父兄,盗者取庙器,而大臣特以簿书不报期会为故,至於风俗流溢,恬而不怪,以为是适然耳。”
(2).漫溢;流出。《隋书·天文志上》:“客星若水火守犯之,百川流溢。” 郭沫若 《行路难》:“我每天偕着妻儿在附近的岩间水涯散步, 晋 唐 诗人的词句不知不觉地要从我口中流溢出来。”词语解释:淫溢 拼音:yín yì
(1).放纵,恣肆。《墨子·非乐上》:“ 啟 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 孙诒让 间诂:“淫溢康乐,即《离骚》所谓康娱自纵也。”《楚辞·九辩》:“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漧!”
(2).逐渐浸染。《楚辞·九辩》:“颜淫溢而将罢兮,柯彷彿而萎黄。” 朱熹 集注:“淫溢,积渐也。”
(3).犹泛滥,泛溢。 宋 苏辙 《江涨》诗:“山中三日雨,江水一丈高,崩腾没州渚,淫溢侵蓬蒿。”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入洛》:“ 黄河 南旧有 寸金堤 ,为北兵所决, 河 水淫溢。”
(4).引申为充盛。 王闿运 《謿哈密瓜赋》:“五味淫溢,涤酲解凉。”词语解释:湓溢 拼音:pén yì
水汹涌泛滥。《汉书·沟洫志》:“是岁, 勃海 、 清河 、 信都 河 水湓溢,灌县邑三十一。” 颜师古 注:“湓,踊也。” 汉 崔瑗 《河隄谒者箴》:“八野填淤,水高民居,湓溢滂汩,屡决金隄。”《新唐书·循吏传·贾敦颐》:“徙 瀛州 刺史,州濒 滹沱 、 滱 二水,岁湓溢,坏室庐,寖洳数百里。”词语解释:满溢 拼音:mǎn yì
(1).太多而漫出。《大戴礼记·诰志》:“圣人有国则日月不食…… 河 不满溢,川泽不竭,山不崩解。”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衲子请观万年缸。缸在香积厨,形甚巨,以竹引泉灌其内,听其满溢,年久结苔厚尺许。” 巴金 《复仇集·〈亚丽安娜·渥柏尔格〉》:“我觉得热情在我的身体里满溢,要奔放出来,要把我的全身胀破。”
(2).充盈;丰厚。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於是皇泽丰沛,主恩满溢,百姓欢欣,中和感发,是以作歌而咏之也。”《后汉书·崔駰传》:“夫谦德之光,《周易》所美;满溢之位,道家所戒。”词语解释:溢溢 拼音:yì yì
(1).水满貌。 汉 焦赣 《易林·大畜之屯》:“水暴横行,浮屋坏墙。泱泱溢溢,市师惊惶。”
(2).象声词。 唐 李贺 《塘上行》:“飞下雌鸳鸯,塘水声溢溢。” 宋 晏殊 《中园赋》:“鷰溢溢以交贺,鹊翛翛而吉语。”词语解释:旁溢 拼音:páng yì
向四面八方流去。 唐 吴融 《沃焦山赋》:“帝乃虑海旁溢,俾山中峙,復孕以火,用销其水,此沃焦之为义,真帝之元旨者也。” 清 龚自珍 《识某大令集尾》:“聪明旁溢,姑读佛书,以炫博览。”词语解释:融溢 拼音:róng yì
融合充满。 宋 苏辙 《〈洞山文长老语录〉叙》:“譬如大海,湿性融溢,随风舒卷,波涛流转,充遍洲浦,无一不到。”词语解释:决溢 拼音:jué yì
亦作“ 决泆 ”。亦作“决溢”。 河堤溃破,水流泛滥。《汉书·沟洫志》:“ 河 水高於平地,岁增隄防,犹尚决溢。” 汉 王充 《论衡·效力》:“ 河 发 崑崙 , 江 起 岷山 ,水力盛多……如岸狭地仰,沟洫决泆,散在丘墟矣。” 宋 苏辙 《乞罢修河司札子》:“今年 深 瀛 等州堤防新復,未甚高厚,然皆不至决溢。” 宋 张师正 《括异志·大名监埽》:“凡一埽岸,必有薪茭竹捷桩木之类数十百万,以备决溢。”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 大定 二十九年(一一八九年)正月, 黄河 在 曹州 小堤之北决溢。”词语解释:溶溢 拼音:róng yì
水盛大貌。 汉 刘向 《九叹·远逝》:“波淫淫而周流兮,鸿溶溢而滔荡。”词语解释:富溢 拼音:fù yì
形容富裕之极。《史记·龟策列传论》:“如 丘子明 之属,富溢贵宠,倾於朝廷。” 宋 苏轼 《省试策问》之三:“歷观前世,天下初定,民始休息,下既厌乱而思静,上亦虚心而无作,是以公私富溢,刑罚清省。” 清 刘大櫆 《游万柳堂记》:“昔之人贵极富溢,往往为别馆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词语解释:涌溢 拼音:yǒng yì
亦作“涌溢”。
(1).涌流而出。《汉书·李寻传》:“间者重以水泉涌溢,旁宫闕仍出。”《北齐书·平鉴传》:“ 鉴 乃具衣冠俯井而祝,至旦有井泉涌溢,合城取之。”亦指液体满而流出。 叶圣陶 《城中·前途》:“假如提起来斟着,就有淡玛瑙色的‘陈绍’流出来,触着鼻观便觉陶然。他不自禁地口津涌溢了。”
(2).漫溢;泛滥。《后汉书·陈忠传》:“又霖雨积时, 河 水涌溢,百姓骚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六:“ 吴 孙权 太元 元年八月朔,大风,江海涌溢,平地水深八尺。”
(3).比喻大量涌现。 唐 元稹 《告畬三阳神文》:“ 通 之盛时,户四万室,耕稼駢緻,謡謳涌溢。”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五节:“他的诗奇思涌溢,想人之所不能想,说人之所不能说。”
(4).犹沸腾。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三川震》:“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鬱以糜万物。”词语解释:四溢 拼音:sì yì
四散飘溢。例如: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驿路梨花》词语解释:海溢 拼音:hǎi yì
即海啸。 宋 方勺 《泊宅编》卷中:“ 政和 丙申岁, 杭州 汤村 海溢,坏居民田庐凡数十里。”《明史·太祖纪三》:“癸巳, 崇明 、 海门 风雨海溢。遣官振之,发民二十五万筑隄。” 明 范濓 《云间据目抄·记祥异》:“五月三十日,漕涇海溢,俗谓海啸。边民飘决者千餘家。”参见“ 海啸 ”。
词语解释:海啸 拼音:hǎi xiào
亦称“ 海吼 ”。亦称“ 海唑 ”。 由风暴或海底地震造成的海面恶浪并伴随巨响的现象。海水往往冲上陆地,造成灾害。 明 杨慎 《古今谚·吴谚楚谚蜀谚滇谚》:“山抬风雨来,海啸风雨多。” 清 施鸿保 《闽杂记》卷三:“近海诸处常闻海吼,亦曰海唑,俗有‘南唑风,北唑雨’之谚,亦曰海啸。其声或大或小,小则如击花鼓,点点如撒豆声,乍近乍远,若断若续,逾一二时即止;大则汹涌澎湃,虽十万军声未足拟也;久则或逾半月,日夜罔间,暂则三、四日或四、五日方止。” 严复 《救亡决论》:“海啸忽来,淹死兵丁数百。”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二:“ 日本 帝国主义的狂暴侵略,像海啸一样,几个月期间席卷了半个 中国 。”词语解释:横溢 拼音:héng yì
(1).谓水盛大溢出河岸。 宋 曾巩 《与孙司封书》:“ 皇祐 三年, 邕 有白气起廷中,江水横溢。”《明史·张居正传》:“漕河通, 居正 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兑运。” 毛泽东 《念奴娇·昆仑》词:“夏日消溶, 江 河 横溢,人或为鱼鱉。”
(2).洋溢,充分流露。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 青莲 工於乐府。盖其才思横溢,无所发抒,輒借此以逞笔力。” 郭沫若 《脱离蒋介石以后》十一:“天气尽管是十分晴明,市面尽管是十分的繁盛,但总横溢着一种十分严重的、惨淡的空气。”词语解释:盆溢 拼音:pén yì
同“ 湓溢 ”。 水流喷涌而出。《后汉书·陈忠传》:“ 青 冀 之域淫雨漏 河 , 徐 岱 之滨海水盆溢。” 王先谦 集解引 周寿昌 曰:“盆即湓。《前书·沟洫志》云:‘是岁 渤海 、 清河 、 信都 河水湓溢。’与‘盆溢’同。”词语解释:冲溢 拼音:chōng yì
溃决泛滥。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万山之水,奔腾而下,其中途必有停瀦之处,始不衝溢为患。”词语解释:乾溢
旱灾和水灾。 清 李光地 《农民苦》诗:“衝炎冒雨敢辞避,但恐乾溢及桑麻。”词语解释:丰溢 拼音:fēng yì
富足有余。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中·魏天竺僧佛陀》:“由使造者弥山,而僧廩丰溢。” 明 王与 《扬州府重修白塔河记》:“漕数之给於县官者,最为丰溢。”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六章:“即使家室平和,财帛丰溢,子孙绕膝,此则兼备富寿多男之庆,尤为人生所至难者矣。”词语解释:涨溢 拼音:zhàng yì
水流上涨泛滥。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赵昱斩蛟》:“时 嘉陵 涨溢,水势汹然。”《金史·马讽传》:“境有河曰 八尺口 ,每秋潦涨溢害民田, 讽 视地高下,疏决之,其患遂息。”
喻人的感情激动。 郭沫若 《落叶·第一信》:“想到这里,心里便涨溢起来,好像要破的一样。”词语解释:潦溢 拼音:liáo yì
大水横溢。 金 王若虚 《焚驴志》:“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潦溢伤禾。”词语解释:滵溢 拼音:mì yì
流貌。《文选·张衡〈南都赋〉》:“芝房菌蠢生其隈,玉膏滵溢流其隅。” 李善 注:“滵溢,流貌。”词语解释:漂溢 拼音:piāo yì
犹漫溢。《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六》:“自是大雨,至於九月,昼夜阴晦,未尝澄霽,江河漂溢,隄防坏决,天下皆诉水灾。”词语解释:溃溢 拼音:kuì yì
(1).离散外流。《太平御览》卷七二○引旧题 老子 《养生要诀》:“多愁则头面燋枯,多好则气智溃溢。”
(2).堤防崩溃,洪水泛滥。《汉书·沟洫志》引 汉 谷永 《塞河议》:“ 河 ,中国之经瀆,圣王兴则出图书,王道废则竭絶,今溃溢横流,漂没陵阜,异之大者也。” 宋 杨万里 《诚斋诗话》:“洪 河 溃溢,滔天横鶩。”《清史稿·怡贤亲王允祥传》:“ 沧 景 以下,春多浅阻,伏秋暴涨,不免溃溢。”词语解释:渤溢 拼音:bó yì
水满涌流。 唐 元稹 《有酒》诗之八:“鲸归穴兮渤溢,鰲载山兮低昂。”词语解释:扬溢 拼音:yáng yì
犹洋溢。充满;广为传扬。 黄远庸 《北京之新年》:“大总统精神扬溢於眉宇,迥非去年初十日萧颯之时矣。”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九章:“盖 支公 与 道安 声名扬溢,或有曲为之解者。”词语解释:衍溢 拼音:yǎn yì
(1).水满溢。《史记·河渠书》:“ 河 菑衍溢,害中国也尤甚。”《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昔者洪水沸出,氾滥衍溢,民人升降移徙,崎嶇而不安。” 吕向 注:“氾滥衍溢,大水貌。” 宋 苏辙 《黄楼赋》:“在 汉 元光 , 河 决 瓠子 ,腾蹙 鉅野 ,衍溢 淮 泗 , 梁 楚 受害,二十餘岁。”
(2).多馀;剩余。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 汉 初,国家简易,制度未备,衣食貲粮无限,富者衍溢,贫者或不足。”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十指》:“德泽广大,衍溢於四海。” 凌曙 注引 颜师古 曰:“衍溢,言有餘也。” 宋 欧阳修 《戕竹记》:“今土宇广斥,赋入委迭,上益篤俭,非有广居盛囿之侈,县官材用,顾不衍溢朽蠹,而一有非常,敛取无艺。”
(3).引申为延伸,扩展。 王闿运 《王兵备诗序》:“ 仙屏 ( 许仙屏 )与 邓弥之 友善,专学 杜子美 ;太傅喜效 韩退之 ,间衍溢为 黄鲁直 。”词语解释:羡溢 拼音:xiàn yì
(1).富裕;丰足。《汉书·董仲舒传》:“富者奢侈羡溢,贫者穷急愁苦。” 唐 元稹 《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破坏豪黠,除去冗费,岁中廪藏皆羡溢。” 宋 司马光 《论财利疏》:“承平积久,百姓阜安,是宜财用羡溢,百倍於前。”
(2).泛滥;水漫溢高涨。《汉书·沟洫志》:“然 河 灾羡溢,害中国也尤甚。” 唐 刘禹锡 《踏潮歌》引:“ 元和 十年夏五月,终风驾涛, 南海 羡溢。”词语解释:填溢 拼音:tián yì
充塞满溢。《太平广记》卷三一五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张助》:“传者过差,便言此树能令盲者得视。远近翕然,互来请福。其下常车马填溢,酒肉滂沱。” 唐 牛僧孺 《玄怪录·窦玉》:“进士 王胜 、 盖夷 元和 中求荐於 同州 ,时宾舘填溢,假郡功曹 王翥 第以俟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技》:“偶适 歷下 ,见一少年尼僧,弄艺於场,观者填溢。”词语解释:贯溢 拼音:guàn yì
盈满外溢。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五:“香木,初一种也。膏脉贯溢,则其结沉水香。”词语解释:豪溢 拼音:háo yì
形容兴旺发达。《魏书·酷吏传·张赦提》:“其 灵丘 罗思祖 宗门豪溢,家处隘险,多止亡命,与之为劫。”词语解释:腾溢 拼音:téng yì
翻腾漫溢。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四旁沸泉腾溢者九穴。” 明 顾圤 《有交》诗:“阳光久沦滔,阴惨恣腾溢。”词语解释:侈溢 拼音:chǐ yì
奢侈过度。《宋书·顺帝纪》:“今车服仪制,实宜约损,使徽章有序,勿得侈溢。”词语解释:僭溢 拼音:jiàn yì
犹言过分。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二》:“ 商 上表曰:‘《春秋》之义,功在元帅,罪在首恶,赏不僭溢,刑不淫滥, 五帝 、 三王 所以致康乂也。’”词语解释:八溢 拼音:bā yì
见“ 八佾 ”。
词语解释:八佾 拼音:bā yì
亦作“ 八溢 ”。亦作“ 八羽 ”。 古代天子用的一种乐舞。佾,舞列,纵横都是八人,共六十四人。《论语·八佾》:“ 孔子 谓 季 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朱熹 集注:“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汉书·礼乐志二》:“千童罗舞成八溢。” 颜师古 注:“溢与佾同。佾,列也。” 南朝 宋 王韶之 《开封府君歌》:“堂献六瑚,庭舞八羽。” 唐 杨炯 《盂兰盆赋》:“鏗九韶,撞六律;歌千人,舞八佾。”词语解释:金溢 拼音:jīn yì
犹金块,金砖。《文选·左思〈吴都赋〉》:“金溢磊砢,珠琲阑干。” 刘逵 注引《扶南传》“金二十四两为溢。”一本作“ 金鎰 ”。词语解释:阗溢 拼音:tián yì
充满。《韩诗外传》卷一:“精气闐溢而后伤,时不可过也。”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二:“珠翠闐溢,僮僕杂行。” 梁启超 《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五:“ 孔子 作《春秋》,进退 三代 ,是正百王,乃至非常异义可怪之论,闐溢於编中。 孔子 之所以为 孔子 ,正以其思想之自由也。”词语解释:贵溢 拼音:guì yì
犹贵盛。 明 史玄 《旧京遗事》:“皇亲持亲,恃其贵溢,气势奢华,是以园亭声伎之美倾甲於都下。”词语解释:飞溢 拼音:fēi yì
喷涌。《新唐书·后妃传上·贞顺武皇后》:“恶木垂荫,志士不息; 盗泉 飞溢,廉夫不饮。”词语解释:飘溢 拼音:piāo yì
(1).充溢外露。《列子·天瑞》:“其在少壮,则血气飘溢,欲虑充起;物所攻焉,德故衰焉。”
(2).向外飘散。 萧军 《八月的乡村》七:“大缸高粱酒,敞着口。酒的香气飘溢地引诱着人。”词语解释:额溢 拼音:é yì
额满。指定额之外。《续古文辞类纂·朱仕琇〈太学生陈君墓志铭〉》:“癸酉乡举中式,额溢为副。” 王楚芗 等注:“额溢,额满也。”词语解释:饶溢 拼音:ráo yì
富足有馀。《淮南子·齐俗训》:“衣食饶溢,姦邪不生,安乐无事,而天下均平。”词语解释:越溢 拼音:yuè yì
越出规范;不受管束。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方殊俗越溢,大为边害。” 汉 马融 《论日蚀疏》:“州郡之士,出身贫苦,长於检柙,虽专赏罚,不敢越溢。”《后汉书·应劭传》:“ 鲜卑 越溢,多为不法。”词语解释:千溢 拼音:qiān yì
形容财宝之多。溢,镒。《韩非子·说林下》:“ 宋 之富贾有 监之子 者,与人争买百金之璞玉,因佯失而毁之,负其百金,而理其毁瑕,得千溢焉。”《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乃装黄金千溢,置褐器中,载以一牛车。”词语解释:匹溢 拼音:pǐ yì
四处播散。《文选·王褒〈洞箫赋〉》:“故吻吮值夫宫商兮,龢纷离其匹溢。” 李善 注:“纷离、匹溢,声四散也。”词语解释:踊溢 拼音:yǒng yì
亦作“踊溢”。 腾跃。《文选·嵇康〈琴赋〉》:“其康乐者闻之,则欨愉欢释,抃舞踊溢。” 李周翰 注:“踊溢,言跳跃也。”词语解释:涎津溢
唾沫液词语解释:骄溢 拼音:jiāo yì
骄傲自满。《荀子·不苟》:“小人能则倨傲僻违以骄溢人,不能则妬嫉怨诽以倾覆人。”《后汉书·朱穆传》:“子弟亲戚,并荷荣任,故放滥骄溢,莫能禁御。” 宋 岳飞 《辞男云特转恩命第二札子》:“不唯使 云 不知名器之重,或就骄溢,上则负陛下之恩,下则取縉绅之谤。”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不惟开子孙骄溢之门,亦恐折此生有限之福。”词语解释:逾溢 拼音:yú yì
亦作“踰溢”。 谓超过。《文选·张衡〈东京赋〉》:“是以西匠营宫,日翫 阿房 。规摹踰溢,不度不臧。” 薛综 注:“踰,越也;溢,过也。”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 汉 矫 秦 枉,大启侯王,境土踰溢,不遵旧典。” 唐 宋璟 《三月三日为百官谢赐宴表》:“臣等生逢多幸,遇会圣明,赐与荣渥,逾溢涯分。”词语解释:平溢 拼音:píng yì
谓水涨满川,与堤岸平齐。 元 贡奎 《沙河》诗:“启牐暴漂浮,絶岸骇平溢。”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山迴谷转,瀦水满腹浸山脚,皆平溢不流。”词语解释:连溢 拼音:lián yì
犹充塞。《魏书·释老志》:“今之僧寺,无处不有。或比满城邑之中,或连溢屠沽之肆。”词语解释:逆溢 拼音:nì yì
谓水倒流泛滥。《汉书·五行志上》:“雾水暴出,百川逆溢。”词语解释:骈溢 拼音:pián yì
犹超过。 清 恽敬 《吴城万寿宫碑铭》:“符籙之法盛行於 南北朝 ,道家之支駢溢於神仙,神仙之旁剧纷於符籙。”词语解释:浮溢 拼音:fú yì
谓多余的支出。 明 张居正 《赠周汉浦榷竣还朝序》:“故古之理财者,汰浮溢而不騖厚入,节漏费而不开利源。”词语解释:浸溢 拼音:jìn yì
泛滥。 清 龙启瑞 《跋〈苏明允集〉后》:“一旦溃决,必至於浸溢漫衍,不可收拾。”词语解释:殷溢 拼音:yīn yì
充裕。《百喻经·妇女患眼痛喻》:“畏不布施,恐后得报。财物殷溢,重受苦恼。”词语解释:漫溢 拼音:màn yì
水满向外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鲍丘水》:“洪水暴出,毁损四分之三,剩北岸七十餘丈,上渠 车箱 ,所在漫溢。”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虔祷风神》:“后闻 莫侍郎 瞻菉 云,此为黄金大坝, 康熙 中曾漫溢,经数十年始竣工,未能若是之速。” 康濯 《东方红》第十二章:“﹝洪水﹞经过 旱龙台 的半坡脚下,漫溢到这里村南和村西的低洼地里,积成水坑。”词语解释:灌溢 拼音:guàn yì
流布。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下》:“若毒灌溢四肢,则身肿面黑。”词语解释:湫溢 拼音:qiū yì
犹湫隘。溢为“隘”字之讹。 明 李东阳 《改建忻州庙学记》:“四散而周环者为肄诵之室,委积之所,为庖,为湢,视旧学之湫溢庳陋,其为善不啻倍之。” 清 朱彝尊 《送周参军在浚之官太原二十六韵》:“川涂屡漂泊,第宅改湫溢。” 清 李渔 《比目鱼·贻册》:“驻高车,窄小柴门,湫溢茅堂,只怕你马首无旋处。” 聂绀弩 《壁画》:“别人的房子宽宏朗爽,而自己的房子湫溢阴湿。”词语解释:满而不溢 拼音:mǎn ér bù yì
器物已满盈但不溢出。比喻有资财而不浪用,有才能而不自炫,善于节制守度。《吕氏春秋·察微》:“《孝经》曰:‘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 楚 不能之也。” 汉 桓宽 《盐铁论·褒贤》:“故君子时然后言,义然后取,不以道得之不居也。满而不溢,泰而不骄。”《后汉书·光武帝纪上》:“策曰:‘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词语解释:演溢 拼音:yǎn yì
蔓延满溢。 姚华 《曲海一勺·原乐》:“浸淫演溢,充于 江 汉 ,优倡所习,莫此为先。”词语解释:滥溢 拼音:làn yì
(1).谓胡作非为。《汉书·刑法志》:“飢寒并至,穷斯滥溢。”
(2).过多;过度。 宋 司马光 《乞分十二等以进退群臣札子》:“今官爵浑殽,品秩紊乱,名实不符,员数滥溢。”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爱惜满洲士卒》:“虽一时不无滥溢,而 满洲 士卒感戴如天,凡征讨之所,争先致死焉。”词语解释:滂溢 拼音:pāng yì
盈溢。《素问·著至教论》:“阳气滂溢,乾嗌喉塞。”词语解释:放溢 拼音:fàng yì
(1).泛滥。《汉书·沟洫志》:“闻 禹 治水时本空此地,此为水猥盛则放溢。”
(2).犹放纵。 汉 陆贾 《新语·资质》:“然而为之者,情欲放溢,而人不能胜其志也。”《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精诚不制,则放溢无极。”词语解释:潘溢 拼音:pān yì
水满溢出。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潢洿纳行潦而潘溢,渤澥吞百川而不盈。”一本作“ 潘噎 ”。词语解释:游溢 拼音:yóu yì
浮现、洋溢。 苏曼殊 《婆罗海滨遁迹记》:“ 不慧 於烛影下覘吾梵裔仪容,朴诚之气游溢眉宇。”词语解释:湛溢 拼音:zhàn yì
漫溢。《淮南子·览冥训》:“夫物类相应,玄妙深微,知不能论,辩不能解,故东风至而酒湛溢。” 刘文典 集解引 王念孙 曰:“今案湛溢二字当连读,湛与淫同,淫溢犹衍溢也。酒性温,故东风至而酒为之加长。”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同类相助》:“水得夜益长数分,东风而酒湛溢。”词语解释:濆溢 拼音:pēn yì
水流腾涌外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漾水》:“峡中白水生大石,障塞水流,春夏輒濆溢,败坏城郭。”词语解释:拥溢 拼音:yōng yì
聚集弥漫。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常闻人説 黄子久 年九十餘,碧瞳丹颊,一日于 武林 虎跑 ,方同数客立石上,忽四山云雾拥溢鬱勃,片时竟不见 子久 ,以为仙去。”词语解释:文彩四溢 拼音:wén cǎi sì yì
具有闪烁的或闪闪发光的性质,使人想到虹彩现象。形容作品典雅。例如:两本妙趣横生、文彩四溢的小说。词语解释:暴溢 拼音:bào yì
急剧涨溢。《三国志·魏志·曹仁传》:“ 关羽 攻 樊 ,时 汉水 暴溢, 于禁 等七军皆没, 禁 降 羽 。”《南史·陈纪下·后主》:“大风自西北激涛水入 石头城 , 淮 渚暴溢,漂没舟乘。”《清史稿·灾异志一》:“ 宜昌 溪水暴溢,坏民田。”词语解释:沸溢 拼音:fèi yì
水翻滚漫出。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味淡则加之以盐,沸溢则增水而减火。”《素问·离合真邪论》:“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晋书·五行志上》:“﹝ 惠帝 ﹞九年四月,宫中井水沸溢。”词语解释:沁溢 拼音:qìn yì
渗透漫溢。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黄大王传》:“ 守才 至,命於决溜中下埽,埽不动,塞决甚易。七年,沁溢,堤将溃。”词语解释:洞溢 拼音:dòng yì
透彻充分。 汉 王充 《论衡·超奇》:“儒生説名於儒门,过俗人远也……或带徒聚众,説论洞溢,称为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