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质入声 [详注1][cù zú,终也][详注2][详注3][nǐ][动词][详注4][详注5]


注1:侄 zhí,《广韵》之日切《集韵》职日切,音质。坚也。又痴也,侄仡不前也。 又驺吾。《大传》谓之侄兽。 俗误以侄为姪字。
注2:节 叶子悉切。《陸機·答賈長淵詩》大辰匿暉,金虎習質。雄臣馳騖,義夫赴節。
注3:茁 《韵会》厥律切,音橘。《广韵》草芽也。又《集韵》竹律切。义同。又《集韵》之出切。草名。葫䔞也。
注4:暨 音讫。姓也。吴有尚书暨艳。 又戟乙切,音疙。已也。
注5:鬻 叶余律切,音矞。《扬雄·司空箴》匪人斯力,匪政斯敕,流货市宠,而苞苴是鬻。 又叶职律切。《苏辙·钟山诗》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扫尽人閒迹。客到惟烧柏子香,晨饥坐视山前鬻。
首字词组
溢目溢言溢满溢词溢言虚美溢发溢沓溢语
溢美溢恶溢道溢尤溢羡溢利溢洪道溢泛
溢流溢沸溢誉溢欲溢分溢写溢泻 
溢溢溢气溢气坌涌溢涌溢决溢于言外溢志 
溢出溢郭溢德溢诈溢刚溢课溢饮 
溢口溢量溢望溢炽溢典溢销溢额 
溢喜溢价溢滋溢盛溢于言表溢辞溢露 

词语解释:溢目  拼音:yì mù
满目;目不暇接。《后汉书·延笃传》:“百家众氏,投閒而作。洋洋乎其盈耳也,焕烂兮其溢目也。”《初学记》卷二二引 南朝 梁简文帝 《谢敕赉方诸剑等启》:“纔发玉匣,雕奇溢目。”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闪电窗》:“帝观书处,窗户玲瓏相望,金铺玉观,辉映溢目,号为闪电窗。”
词语解释:溢美  拼音:yì měi
(1).过分赞美。《庄子·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 唐 司空图 《释怨》:“岂溢美而是竞,忘撝谦而自爱。” 明 宋濂 《赠传神陈德颜序》:“史氏之法,不溢美,不隐恶,必务求其人之似焉。” 郭沫若 《羽书集·写在菜油灯下》:“这几句话,我不敢说果能道着 鲁迅 的心事,但在我是毫无溢美、毫无阿好的直感。”
(2).犹言十分美好。 汉 王充 《论衡·齐世》:“方今圣朝承 光武 , 袭 孝明,有浸酆溢美之化,无细小毫髮之亏。”
词语解释:溢流  拼音:yì liú
水满外流。《汉书·霍光传》:“ 显 梦第中井水溢流庭下,灶居树上。”《新唐书·五行志一》:“ 乾符 五年秋,大霖雨, 汾 、 澮 及 河 溢流害稼。”
词语解释:溢溢  拼音:yì yì
(1).水满貌。 汉 焦赣 《易林·大畜之屯》:“水暴横行,浮屋坏墙。泱泱溢溢,市师惊惶。”
(2).象声词。 唐 李贺 《塘上行》:“飞下雌鸳鸯,塘水声溢溢。” 宋 晏殊 《中园赋》:“鷰溢溢以交贺,鹊翛翛而吉语。”
词语解释:溢出  拼音:yì chū
充满某个容器并向外流出
词语解释:溢口  拼音:yì kǒu
满口。《初学记》卷二八引 晋 傅玄 《瓜赋》:“嘉味溢口,鲜类寡儔;一啮之顷,至三摇头。” 唐 韩愈 《感春》诗之四:“前随 杜尹 拜表迴,笑言溢口何欢咍!” 宋 王安石 《即事》诗之三:“一杯一杯復一杯,笑言溢口何欢咍!”
词语解释:溢喜
分外的欣喜
词语解释:溢言  拼音:yì yán
过甚的言辞。《庄子·人间世》:“故《法言》曰:‘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新唐书·房式传》:“ 闢 ( 刘闢 )走 西山 ,召所疑畏者尽杀之, 式 在其间,会救得免。而曰大节已亏,近於溢言。”《朱子语类》卷一三四:“又谓‘ 秦 十五年不敢出兵窥 山 东’之类,何尝有等事?皆史之溢言。” 明 王廷相 《华阳稿序》:“感於天机,万物皆入吾之会,虽言之而非溢言耶?”
词语解释:溢恶  拼音:yì è
过分指责。《庄子·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朱子语类》卷五七:“称人之善,不可有心於溢美,称人之恶,不可溢恶,皆不为已甚之事也。” 清 冯班 《钝吟杂录·读古浅说》:“ 欧阳公 作《冯道传》,平敍而人品自具,不激不矫,无溢美亦无溢恶,古人不过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八篇:“惜描写失之张皇,时或伤于溢恶,言违真实,则感人之力顿微,终不过连篇‘话柄’,仅足供闲散者谈笑之资而已。”
词语解释:溢沸  拼音:yì fèi
水满而腾涌。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东山经·蠵龟》:“水圆四十,潜源溢沸。”
词语解释:溢气  拼音:yì qì
犹盛气。 汉 孔融 《荐祢衡表》:“飞辩骋辞,溢气坌涌。”
词语解释:溢郭  拼音:yì guō
满城。谓人车众多。 汉 班固 《西都赋》:“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闐城溢郭,旁流百廛。”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倾都共仰,溢郭周窥。”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观者填城溢郭,士女云会。”
词语解释:溢量  拼音:yì liàng
犹过分。《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存目一·今世说》:“其中刻画摹拟,颇嫌太似;所称许亦多溢量。”《四库全书总目·别集二四·沙溪集》:“诗格颇近 李东阳 ,而深以 何孟春 等注 东阳 乐府称其‘过於 李 杜 ’为非,盖讥誉者之溢量,非排击 东阳 也。”
词语解释:溢价  拼音:yì jià
提高价格。 唐 曹唐 《和周侍御买剑》:“将军溢价买吴鉤,要与中原静寇讐。”
词语解释:溢满  拼音:yì mǎn
(1).平满。《难经·奇经八脉》:“然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天雨降下,沟渠溢满,当此之时,霶霈妄行,圣人不能復图也。”
(2).充满。 郭小川 《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我们的报纸啊,能不能采纳我们溢满心血的建议?”
(3).骄泰自满。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二》:“ 蔡侯 南游乎 高陵 ,北径乎 巫山 ,逐麋麕麞鹿, 彉谿子 随,时鸟嬉游乎 高蔡 之囿,溢满无涯,不以国家为是。”
词语解释:溢道  拼音:yì dào
充塞道路。《宋史·礼志十六》:“又集 开封府 诸县及诸军乐人列於御街,音乐杂发,观者溢道。”
词语解释:溢誉  拼音:yì yù
过分的赞誉。《三国志·蜀志·诸葛瞻传》:“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 瞻 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 葛侯 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 宋 梅尧臣 《泗州郡圃四照堂》诗:“梁冠爵弁各得礼,道路溢誉亡高卑。”
词语解释:溢气坌涌
才气横溢,喷涌而出
词语解释:溢德  拼音:yì dé
过分、不合情理的行为。 明 徐渭 《寿史母序》:“恭人检约而无溢德,犹海之絶澜也。” 明 徐渭 《寿史母序》:“ 巴 寡妇 清 之以一嫠也,而驭万鎰,奴千指,乃无有溢德,致礼万乘,故曰难。”
词语解释:溢望  拼音:yì wàng
过分地希望。 明 何景明 《何子·处与》:“是故与之摈罪之臣,则以为异数而溢望。”
词语解释:溢滋  拼音:yì zī
增加。 清 唐甄 《潜书·两权》:“民藏不可取,野积不可掠,富室不可贷。取之不溢滋,其取者必厚。”
词语解释:溢词  拼音:yì cí
见“ 溢辞 ”。
词语解释:溢辞  拼音:yì cí
亦作“ 溢词 ”。 过分的言辞。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严相处王弇州》:“ 新郑 秉政,瑕瑜自不相掩。 弇州 第其功罪,未免有溢辞,且词及簠簋,则未必尽然也。”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汉明帝》:“史有溢词,流俗羡焉,君子之所不取。”
词语解释:溢尤  拼音:yì yóu
过甚。《左传·昭公三年》:“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道殣相望,而女富溢尤。”
词语解释:溢欲  拼音:yì yù
过甚的欲望。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杂说》:“古语曰:斛满人概之,人满神概之。圣人其善概歟!大奢概以中,溢欲概以道,寝慢概以威,由是治身,由是化人。”
词语解释:溢涌  拼音:yì yǒng
亦作“ 溢涌 ”。
(1).洪水腾涌。《三国志·魏志·明帝纪》“行幸 许昌宫 ”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是岁 张掖郡 删丹县 金山 玄川溢涌,宝石负图,状象灵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若九河溢涌,洪水为害,丘陵皆夷,何以御之?”
(2).比喻物价等涌涨。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檄》:“夺土地而无田可耕,变关仓而物价溢涌。”
词语解释:溢诈  拼音:yì zhà
犹欺诈。《宋书·王微传》:“衣冠胄胤,如吾者甚多,才能固不足道,唯不倾侧溢诈,士颇以此容之。”
词语解释:溢炽  拼音:yì chì
水满火炽。形容旺盛。 汉 王充 《论衡·须颂》:“国德溢炽,莫有宣褒,使圣国 大汉 有庸庸之名。”
词语解释:溢盛  拼音:yì shèng
水大貌。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四章:“当春分之时,百花烂漫,草木萌生,水源溢盛。”
词语解释:溢言虚美  拼音:yì yán xū měi
过甚其辞、不符合实际地称美。 清 方苞 《书周颂清庙诗后》:“古人事君亲要於诚信,不敢溢言虚美,以滋天下后世之口实也。”
词语解释:溢羡  拼音:yì xiàn
过多的盈利。 汉 桓宽 《盐铁论·错币》:“故人主积其食,守其用,制其有餘,调其不足。禁溢羡,厄利涂,然后百姓可家给人足也。”
词语解释:溢分  拼音:yì fēn
过分。 清 心青 《廿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茶会》:“本会男女会友,言语溢分,会长有禁止发言之权。”
词语解释:溢决  拼音:yì jué
水满破堤。《汉书·沟洫志》:“ 河 从 魏郡 以东,北多溢决,水迹难以分明。”《新唐书·五行志三》:“ 襄 、 均 、 復 、 郢 四州 汉水 溢决。”
词语解释:溢刚  拼音:yì gāng
谓旺盛强壮。 汉 桓宽 《盐铁论·未通》:“古者,十五入大学,与小役;二十冠而成人,与戎事;五十以上血脉溢刚,曰艾壮。”
词语解释:溢典  拼音:yì diǎn
虚造的典故。
词语解释:溢于言表  拼音:yì yú yán biǎo
谓某种思想感情、意向愿望由言谈流露出来。 清 朱彝尊 《〈忆雪楼诗集〉序》:“怀旧之感,溢於言表。”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七章:“农民们互相传说,彼此相告,雀跃的欣喜的心情溢于言表。”亦作“ 溢於言外 ”。 叶圣陶 《倪焕之》六:“郑重叮咛的意思,溢于言外。”
词语解释:溢发  拼音:yì fā
犹焕发。《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五·东山李白》引 宋 杨天惠 《彰明逸事》:“时 太白 齿方少,英气溢发,诸为诗文甚多。” 明 李东阳 《明故资善大夫傅公墓志铭》:“公清眸丰頷,神采溢发。” 明 李东阳 《景都十景诗》序:“民物繁庶,制度明备,山川草木亦精彩溢发。”
词语解释:溢利  拼音:yì lì
(1).非分的盈利。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故王者禁溢利,节漏费。溢利禁则反本,漏费节则民用给。”
(2).指盈利。 清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惟 潮 出口糖大宗,颇闻近亦鲜溢利。” 孙中山 《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地方餘粮,则由公局转运,售卖于外,其溢利归诸地方公有,以办公益。”
词语解释:溢写  拼音:yì xiě
见“ 溢泻 ”。
词语解释:溢泻  拼音:yì xiè
满而外泄。《素问·上古天真论》:“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 高士宗 直解:“天癸至,则精气满溢而外泻。”泻,一本作“ 写 ”。
词语解释:溢于言外  拼音:yì yú yán wài
见“ 溢於言表 ”。
词语解释:溢于言表  拼音:yì yú yán biǎo
谓某种思想感情、意向愿望由言谈流露出来。 清 朱彝尊 《〈忆雪楼诗集〉序》:“怀旧之感,溢於言表。”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七章:“农民们互相传说,彼此相告,雀跃的欣喜的心情溢于言表。”亦作“ 溢於言外 ”。 叶圣陶 《倪焕之》六:“郑重叮咛的意思,溢于言外。”
词语解释:溢课  拼音:yì kè
外加赋税。 清 魏源 《筹鹾篇》:“今 淮北 既岁拨溢课协贴七十万,是南引可缩至三两有奇。”
词语解释:溢销  拼音:yì xiāo
超过额定销售量。 清 魏源 《筹鹾篇》:“每年一网以外,无论提行溢销若干,摊课而不增课。假如溢销至四分之一,即每引钱粮可摊减至二两有奇。”
词语解释:溢辞  拼音:yì cí
亦作“ 溢词 ”。 过分的言辞。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严相处王弇州》:“ 新郑 秉政,瑕瑜自不相掩。 弇州 第其功罪,未免有溢辞,且词及簠簋,则未必尽然也。”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汉明帝》:“史有溢词,流俗羡焉,君子之所不取。”
词语解释:溢沓  拼音:yì tà
水盈溢杂沓貌。《古谣谚·越人土风歌》:“其山崔巍以嵯峨,其水溢沓而扬波,其人厽砢而美多。”
词语解释:溢洪道  拼音:yì hóng dào
水坝一侧的泻水道。水库里的水位过高时,水从这里流出
词语解释:溢泻  拼音:yì xiè
满而外泄。《素问·上古天真论》:“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 高士宗 直解:“天癸至,则精气满溢而外泻。”泻,一本作“ 写 ”。
词语解释:溢志  拼音:yì zhì
非分的欲望。 明 张居正 《人主保身以保民论》:“欲有节则事简,事简则无滥费。是以慆心溢志之事,不滑其和,而烦扰掊剋之政,不逮于下。”
词语解释:溢饮  拼音:yì yǐn
中医病名。因口渴暴饮,以致水气外溢于肌肤肠胃的一种疾病。《素问·脉要精微论》:“其耎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 王冰 注:“面色浮泽,是为中湿,血虚中湿,水液不消,故言当病溢饮也。以水饮满溢,故渗溢而易(溢)入肌皮肠胃之外也。”
词语解释:溢额  拼音:yì é
超额。《宋史·瀛国公纪》:“壬午,削诸班直溢额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马默》:“ 宋 制 沙门岛 罪人有定额,官给粮者纔三百人,溢额则粮不赡,且地狭难容,每溢额,则取其人投入海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外面的营里都是缺额的,差不多照例只有六成勇额;到了京城的神机营,却一定溢额的,并且溢的不少。”
词语解释:溢露  拼音:yì lù
(1).浓重的露水。 晋 张协 《七命》之一:“晞三春之溢露,遡九秋之鸣飇。”
(2).指感情的外露。 谷风 《加勒比海上的黄昏》:“这时候首相好比听到一声晴天霹雳,虽然首相知道,在面对下属时应该怎样抑制他的溢露,才最有礼貌。”
词语解释:溢语  拼音:yì yǔ
过甚的言辞。 清 赵执信 《余以康熙甲子有事太原仿微之杂忆体》诗之十自注:“皆即事敍述,无容溢语耳。”
词语解释:溢泛  拼音:yì fàn
泛滥。《孔子家语·辨政》:“顷之,大霖雨,水溢泛诸国,伤害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