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三元平声 [详注1][fán][yuān][详注2][详注3][jiān][yán yuán][音暄。柔貌。《庄子·徐无鬼》有暖姝者。][yuán wán][xuān][xuān][连抃,宛转貌][详注4]

[lún lùn,动词][lūn][tún,囤积][zhūn tūn][tún chūn][详注5][mén][wēn][hún][同奔][zūn][gǔn yùn][详注6]泿[tún][详注7][详注8][详注9]


注1:反 音幡。《广韵》断狱平反。《韵会》录囚平反之,谓举活罪人也。《增韵》理正幽枉也。《前汉·食货志》杜周治之,狱少反者。《注》反,音幡。又通作翻。《前汉·张安世传》反水浆。
注2:怨 音鸳。雠也,恚也。《礼·儒行》外举不避怨。《前汉·黥布传》恐仇怨妄诬之。《史记·始皇纪》母家有仇怨,并坑之。皆平声读。或作惌。
注3:拚 與翻同。【博雅】飛也。【詩·周頌】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
注4:阮 音元。《说文》代郡五阮关也。《前汉·地理志》作五原。《正韵》阮,古原字。又《广韵》五阮郡。《前汉·地理志》作五原郡。《注》秦九原郡,武帝元朔二年更名。
注5:汶 音門。汶濛,玷辱也。《楚辭·漁父》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注6:蕴 音氲。蕴沦,波也。《尔雅·释水》小波为沦。《注》言蕴沦。
注7:溷 音魂。郁热也。《宋玉·风赋》憞溷郁邑。《注》憞溷。烦浊貌。一曰热郁貌。
注8:纯 音屯。《诗·召南》白茅纯束。《传》纯束,犹包之也。《笺》纯读曰屯。《战国策》锦绣千纯。《注》纯音屯,束也。又县名。《左传·襄十八年》执孙蒯于纯留。《注》纯留,县名。《释文》纯,《地理志》作屯。
注9:鷷 《集韵》徂昆切,音存。与蹲通。《周礼·天官·染人郑注》夏狄六曰蹲。音存。本鷷字。
首字词组
湓浦湓口湓溢湓浦口湓涌湓噎湓流湓濞

词语解释:湓浦  拼音:pén pǔ
即 湓水 。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 卢峰 莲刻削, 湓浦 带縈紆。” 宋 张孝祥 《浣溪沙》词:“ 湓浦 从君已十年, 京江 仍许借归舡。” 清 陈维崧 《鹊踏花翻·春夜听客弹琵琶作隋唐平话》词:“依稀 长乐 夜乌啼,分明 湓浦 邻船话。”
词语解释:湓口  拼音:pén kǒu
古城名。以地当 湓水 入 长江 口而得名。 汉 初 灌婴 始筑此城。故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后改名 湓城 , 唐 初又改 浔阳 。为沿 江 镇守要地。 唐 曹松 《九江送方干归镜湖》诗:“客路抛 湓口 ,家林入镜中。”
词语解释:湓溢  拼音:pén yì
水汹涌泛滥。《汉书·沟洫志》:“是岁, 勃海 、 清河 、 信都 河 水湓溢,灌县邑三十一。” 颜师古 注:“湓,踊也。” 汉 崔瑗 《河隄谒者箴》:“八野填淤,水高民居,湓溢滂汩,屡决金隄。”《新唐书·循吏传·贾敦颐》:“徙 瀛州 刺史,州濒 滹沱 、 滱 二水,岁湓溢,坏室庐,寖洳数百里。”
词语解释:湓浦口  拼音:pén pǔ kǒu
湓水 流至 长江 入口处。在 江西省 九江市 西。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序:“ 元和 十年,予左迁 九江郡 司马。明年秋,送客 湓浦口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词语解释:湓涌  拼音:pén yǒng
亦作“ 湓涌 ”。
(1).水翻腾涌流。《宋史·曾孝广传》:“ 洛水 频岁湓涌,浸啮北岸。”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圣祖 亲征 厄鲁特噶尔丹 时……偶乏泉水,上相地疏凿,甘泉湓涌。”
(2).指气势翻腾汹涌。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总论》:“吾不自知吾气焰之何以湓涌,吾手足之何以舞蹈也。”
词语解释:湓噎  拼音:pén yē
水流不及宣泄而泛滥。 宋 苏舜钦 《屯田郎荥阳郑公墓志》:“ 大中祥符 八年夏四月,暴雨十日不絶,山谼客水钟於 河 , 河 弗胜兼任,湓噎横逆,大决於 凝阳 。”
词语解释:湓流  拼音:pén liú
水声很大的急流。《文选·郭璞〈江赋〉》:“圆渊九回以悬腾,湓流雷呴而电激。” 李善 注:“《苍頡篇》曰:‘湓,水声也。’”
词语解释:湓濞  拼音:pén bì
犹澎濞。水翻腾之声。 明 李梦阳 《泛彭蠡赋》:“澜已俛而復昂兮,涡湓濞而接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