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三元平声 [详注1][fán][yuān][详注2][详注3][jiān][yán yuán][音暄。柔貌。《庄子·徐无鬼》有暖姝者。][yuán wán][xuān][xuān][连抃,宛转貌][详注4]

[lún lùn,动词][lūn][tún,囤积][zhūn tūn][tún chūn][详注5][mén][wēn][hún][同奔][zūn][gǔn yùn][详注6]泿[tún][详注7][详注8][详注9]


注1:反 音幡。《广韵》断狱平反。《韵会》录囚平反之,谓举活罪人也。《增韵》理正幽枉也。《前汉·食货志》杜周治之,狱少反者。《注》反,音幡。又通作翻。《前汉·张安世传》反水浆。
注2:怨 音鸳。雠也,恚也。《礼·儒行》外举不避怨。《前汉·黥布传》恐仇怨妄诬之。《史记·始皇纪》母家有仇怨,并坑之。皆平声读。或作惌。
注3:拚 與翻同。【博雅】飛也。【詩·周頌】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
注4:阮 音元。《说文》代郡五阮关也。《前汉·地理志》作五原。《正韵》阮,古原字。又《广韵》五阮郡。《前汉·地理志》作五原郡。《注》秦九原郡,武帝元朔二年更名。
注5:汶 音門。汶濛,玷辱也。《楚辭·漁父》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注6:蕴 音氲。蕴沦,波也。《尔雅·释水》小波为沦。《注》言蕴沦。
注7:溷 音魂。郁热也。《宋玉·风赋》憞溷郁邑。《注》憞溷。烦浊貌。一曰热郁貌。
注8:纯 音屯。《诗·召南》白茅纯束。《传》纯束,犹包之也。《笺》纯读曰屯。《战国策》锦绣千纯。《注》纯音屯,束也。又县名。《左传·襄十八年》执孙蒯于纯留。《注》纯留,县名。《释文》纯,《地理志》作屯。
注9:鷷 《集韵》徂昆切,音存。与蹲通。《周礼·天官·染人郑注》夏狄六曰蹲。音存。本鷷字。
末字词组
温温玉温朱温慈温超低温低温总温补温
寒温炉温流温静温谨温铁里温最低气温燖温
春温常温调温直温那摩温醇温最高气温奇渥温
冬温凉温高温量体温那莫温室温定省凊温 
重温粹温保温降温雨润云温枕稳衾温土温 
晏温地温恒温也里可温鲜温湿温窃衣取温 
气温柔温体温软温温栗温拿摩温加温 

词语解释:温温  拼音:wēn wēn
(1).柔和貌;谦和貌。《诗·小雅·宾之初筵》:“宾之初筵,温温其恭。” 郑玄 笺:“温温,柔和也。” 唐 杜甫 《赠郑十八贲》诗:“温温士君子,令我怀抱尽。” 清 姚鼐 《赠武义大夫何君墓志铭》:“頎与 何君 ,眉目清美,揖让温温,以与余友。” 孙中山 《祭伍秩庸博士文》:“落落其神,温温其貌,铁石肺肝,强不可挠。”
(2).润泽貌。《荀子·修身》:“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 杨倞 注:“温温,有润泽之貌。”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游仙枕》:“ 龟兹国 进奉枕一枚,其色如玛瑙,温温如玉,其製作甚朴素。”
(3).和暖;不冷不热。 汉 王粲 《初征赋》:“薰风温温以增热,体燁燁其若焚。” 唐 皎然 《答豆卢次方》诗:“贤士胜朝暉,温温无冬春。” 清 褚人穫 《坚瓠八集·咏炭》:“曾似茅斋风雪夜,地炉榾柮暖温温。” 叶圣陶 《未厌集·抗争》:“从玻璃窗射进来的斜方柱形的阳光,历乱地印在他们头上身上腿足上,大家感得温温地有点春意了。”
词语解释:寒温  拼音:hán wēn
(1).冷暖。《晏子春秋·谏下十三》:“故 鲁 工不知寒温之节,轻重之量,以害正生,其罪一也。”《汉书·京房传》:“其説长於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 温为 候。”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太夫人﹞减旨甘之直,续盐酪之资,寒温必服,药饵必时。” 宋 司马光 《和始平公见寄》诗:“违离詎几时,风色变寒温。”
(2).指问候冷暖起居。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忽有客通名诣 瞻 ,寒温毕,聊谈名理。”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三折:“施礼罢,叙寒温。”《红楼梦》第一○五回:“众亲友也有认得 赵堂官 的,见他仰着脸不大理人,只拉着 贾政 的手笑着説了几句寒温的话。” 管桦 《将军河》第一部第四一章:“﹝ 董士清 ﹞不自然地呲着牙,满口寒温:‘诸位冷不冷啊?辛苦啦!’”
(3).中医指两种药性,寒性或温性。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序例·神农本经名例》:“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注引 宗奭 曰:“寒、热、温、凉,是药之性。” 鲁迅 《二心集·“好政府主义”》:“因为自三民主义以至无政府主义,无论它性质的寒温如何,所开的究竟还是药名。”
词语解释:春温  拼音:chūn wēn
(1).春天的温暖。《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 宋 苏轼 《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诗:“时於冰雪中,笑语作春温。” 清 孙枝蔚 《薤露行》:“春温变秋肃,朝阳成夕曛。” 鲁迅 《集外集拾遗·亥年残秋偶作诗》:“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2).指春暖之时。《宋史·李若谷传》:“卒挽舟过境,寒瘠甚者,留养视之,须春温遣去。”
(3).中医病名。伏气温病的一种。指冬受寒邪,伏而至春季所发的急性热病。
(4).中医病名。新感温病的一种。指春季感受风热而发的急性热病。
词语解释:冬温  拼音:dōng wēn
谓冬天温暖。 晋 陆云 《登台赋》:“游阳堂而冬温,步阴房而夏凉。”《旧唐书·南蛮传·林邑》:“ 林邑国 , 汉 日南 象林 之地,在 交州 南千餘里。其国延袤数千里,北与 驩州 接。地气冬温,不识冰雪,常多雾雨。”
词语解释:重温  拼音:chóng wēn
指对往事的重新回忆。 元 乔吉 《集贤宾·咏柳忆别》套曲:“只要你,盼行人,终日替我凝眸;只要你,重温 灞陵 别后酒。” 秦牧 《长河浪花集·献上一个花环》:“见到 朱委员长 ,我就每一次都要重温这一印象。”
词语解释:晏温  拼音:yàn wēn
天气晴暖。《史记·孝武本纪》:“至 中山 ,晏温,有黄云盖焉。”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 三辅 谓日出清济为晏。晏而温也。”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二:“於时日景晏温,皆以为恭孝所感。” 清 赵翼 《多雨》诗:“忽晴忽雨乱晨昏,纔苦阴寒又晏温。”一说“晏温”与“氤氲”音近义同,形容云霭垂覆之状。
词语解释:气温  拼音:qì wēn
空气的温度。气温的高低直接由太阳的辐射和日射角的大小决定,在上述条件相同的地区还会因空气的流动,云量的多少,海陆的分布,地面的性质等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
词语解释:玉温  拼音:yù wēn
(1).像玉一般温润。 唐 白居易 《唐故虢州刺史赠礼部尚书崔公墓志铭》:“肤体颜色,冰清玉温,未识者望之如神仙中人也。”
(2).谓仁德。语本《礼记·聘义》:“君子比德於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宋 张耒 《大礼庆成赋》:“天子粹然玉温,健然天运。”
词语解释:炉温  拼音:lú wēn
炉火燃烧的温度。多指冶炼炉中的温度。
词语解释:常温  拼音:cháng wēn
一般指15°C到25°C的温度
恒温的状态
词语解释:凉温  拼音:liáng wēn
(1).冷暖;寒暑。 南朝 宋 鲍照 《东武吟》:“肌力尽鞍甲,心思歷凉温。” 唐 岑参 《潼关镇国军句覆使院早春寄王同州》诗:“各自限官守,何由叙凉温。” 宋 司马光 《赠邵兴宗》诗:“錙銖校重轻,冰火殊凉温。” 明 刘基 《为韩克铭题画石鼎联句图》诗:“喓喓草虫呼阜蠜,欲与蟪蛄语凉温。”
(2).喻贵贱。《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归来翳桑柘,朝夕异凉温。” 李善 注:“凉温,喻贵贱也。”
词语解释:粹温  拼音:cuì wēn
纯真温良。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廉深简絜,贞夷粹温。” 宋 黄庭坚 《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涧松无心古须鬣,天球不琢中粹温。”《宋史·哲宗纪一》:“﹝ 元丰 ﹞七年三月, 神宗 宴羣臣於 集英殿 ,王侍立,天表粹温,进止中度,宰相而下再拜贺。”
词语解释:地温  拼音:dì wēn
地表面和土层不同深度的温度。地温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词语解释:柔温  拼音:róu wēn
(1).犹温柔。 宋 梅尧臣 《和中道元夕》之一:“靚妆丽服何柔温,交观互视各吐吞。” 宋 辛弃疾 《江神子·和陈仁和韵》词:“箇里柔温,容我老其间。”
(2).柔软温暖。 宋 黄庭坚 《和答魏道辅寄怀》之三:“貂狐谅柔温,藜藿自羹糝。”
词语解释:朱温  拼音:zhū wēn
(852-912)即后梁太祖。五代梁王朝的建立者。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曾参加黄巢起义。后叛变降唐,赐名全忠。与李克用等联兵镇压黄巢起义军,并乘机扩大势力,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军阀。后被进封为梁王。公元907年代唐称帝,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梁,史称后梁。后被其子朱友fdca所杀。
词语解释:流温  拼音:liú wēn
谓流水温和。《文选·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金膏灭明光,水碧缀流温。”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碧,亦玉也。流温,言水玉温润也。”
词语解释:调温  拼音:diào wēn
调节温度。 马季 《多层饭店》:“尤其我住那饭店很高级,一般房子都有套间,室内自动调温。”
词语解释:高温  拼音:gāo wēn
较高的温度。在不同的情况下所指的具体数值不同,例如在某些技术上指摄氏几千度以上,在工作场所指摄氏32°以上。
词语解释:保温  拼音:bǎo wēn
保持温度,通常指使热不散出去。《大众医学》1984年第3期:“近代生物建筑学家发现,动物和人的皮肤都有极好的防水、保温等功能,发生破损又能很快自行愈合。”如:积雪可以保温保墒。
词语解释:恒温  拼音:héng wēn
相对稳定的温度。
词语解释:体温  拼音:tǐ wēn
人和动物身体内部的温度。测量体温通常量口腔温度或直肠(肛管)温度,也常量腋下温度,正常体温的标准因测量部位不同略有差异。成人的口腔温度通常为37℃左右,直肠(肛管)温度约高半度,腋下温度约低半度。正常体温在一日之间亦略有波动,清晨较低,午后较高。体温变化是诊断疾病的一个依据。剧烈运动也能使体温升高。
词语解释:慈温  拼音:cí wēn
仁慈温和。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伍尚 ﹞为人慈温、仁信,若闻臣召,輒来。”
词语解释:静温  拼音:jìng wēn
平静温和。 宋 陆游 《苏韬光节推挽歌词》:“遇事虽骯脏,接人终静温。”
词语解释:直温  拼音:zhí wēn
正直而温和。语出《书·舜典》:“帝日:‘ 夔 ,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 孔 传:“正直而温和,宽弘而庄栗。” 明 归有光 《六音六蔽》:“而 夔 之典乐,亦不外乎直温宽栗之数语。” 明 唐顺之 《重修宜兴县学记》:“故其器之备也,则自简廉直温刚塞恭愿,至於中和孝友皆能尽其微妙而无有粗疎傲戾之气。”
词语解释:量体温  拼音:liáng tǐ wēn
测量人体温度
词语解释:降温  拼音:jiàng wēn
(1).用喷水或冷空气等方法使高温厂房和车间的温度降低。
(2).气象学名词。气温下降。
(3).喻指改变某种过热的做法或使过热的现象趋于平缓。《文汇报》1987.4.17:“一度兴起的建造高标准楼堂馆所之风正在全国各地减弱,基本建设投资膨胀的过热空气也在逐步降温。”
词语解释:也里可温  拼音:yě lǐ kě wēn
蒙古语的音译。 元 代称传入我国的基督教。当时景教派( 元 以前已传入)与天主教皆有教士来 中国 传教,其教统称“十字教”,教士俱称“也里可温”。《元史·武宗纪二》:“宣政院奏免僧、道、也里可温、答失蛮租税。”参阅 陈垣 《元也里可温教考》
词语解释:软温温  拼音:ruǎn wēn wēn
十分温柔的样子。《隋唐演义》第二九回:“ 煬帝 将那美人仔细一看,真个生得娇怯怯一团俊俏,软温温无限丰姿。”
词语解释:超低温  拼音:chāo dī wēn
温度大大低于低温时的状态,物理上将—263°C液态空气的温度定为上限值
词语解释:谨温  拼音:jǐn wēn
谨慎温厚。 宋 胡宿 《冯易简可内省内常侍制》:“敕某履尚谨温,资性沉密,久服掖涂之祕,屡当颐指之烦。”
词语解释:那摩温  拼音:nà mó wēn
亦作“那莫温”。 旧 中国 工厂里工头的别称。英语numberone的音译。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六:“ 秦妈妈 自己买了一块花布旗袍料,送给细纱间的那摩温。” 蒋光慈 《短袴党》:“她开始向群众说道:‘什么帝国主义者啦,军阀啦,资本家啦,那莫温啦……你们看看我们的敌人该有多少呢?’”
词语解释:那莫温  拼音:nà mò wēn
见“ 那摩温 ”。
词语解释:那摩温  拼音:nà mó wēn
亦作“那莫温”。 旧 中国 工厂里工头的别称。英语numberone的音译。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六:“ 秦妈妈 自己买了一块花布旗袍料,送给细纱间的那摩温。” 蒋光慈 《短袴党》:“她开始向群众说道:‘什么帝国主义者啦,军阀啦,资本家啦,那莫温啦……你们看看我们的敌人该有多少呢?’”
词语解释:雨润云温  拼音:yǔ rùn yún wēn
比喻男女情好。 宋 周邦彦 《拜星月·秋思》词:“春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念荒寒、寄宿无人馆。”
词语解释:鲜温  拼音:xiān wēn
鲜艳柔和。 唐 皮日休 《通玄子栖宾亭记》:“木秀于芝,泉甘于飴,霽峯倚空,如碧毫扫粉障,色正鲜温。”
词语解释:栗温  拼音:lì wēn
谓质地密致而润泽。 明 方孝孺 《凝命神宝颂》:“迺元年,使者还自西方,爰得青玉於雪山……质理栗温,世所希见。”
词语解释:低温  拼音:dī wēn
较低的温度。物理学上则指-192℃到-263℃的液态空气的温度。
词语解释:铁里温  拼音:tiě lǐ wēn
蒙古语音译词。首,头。 元 施惠 《幽闺记·虎狼扰乱》:“胡儿胡女惯能骑战马,因贪财寳到中华,閒戏耍,被他拿住,铁里温都哈喇。” 徐嘉瑞 《金元戏曲方言考》:“按《华夷译语》:‘帖里温,头也。’铁、帖音近。”
词语解释:醇温  拼音:chún wēn
淳厚温和。 明 高启 《妫蜼子歌》:“作为古文词,言高气醇温。手提数寸管,欲发义理根。”
词语解释:室温  拼音:shì wēn
室内温度。 徐海宾 杨立群 《家庭花谱·石蜡红》:“花期很长,如冬季保持一定室温,可以一年四季都开花。”
词语解释:枕稳衾温  拼音:zhěn wěn qīn wēn
形容生活舒适安逸。 宋 楼钥 《早起戏作》诗:“枕稳衾温梦不回,閒居不怕漏声催。”
词语解释:湿温  拼音:shī wēn
中医学病名。外感热病之一,古代统属伤寒。后世认为本病由湿蕴于内,再感温邪而成。病情缠绵,病程较长,变症较多,有湿重于热和热重于湿的不同。《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轰天雷》第八回:“不多时,医生来了,诊过脉,説这是湿温,来势尚轻,不妨。”
词语解释:拿摩温  拼音:ná mó wēn
[英numberone]意为第一号。始用以称外国设在 上海 工厂的工头,后亦用以称 华 商工厂中的工头。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七:“拿摩温动不动就给人吃麻栗子、立壁角,揩工人的油,给工人脸色看,当资本家的狗腿子。”
词语解释:总温  拼音:zǒng wēn
可压缩流体在等熵流动中其驻点所能达到的温度
假想气流在绝热滞止过程中所应达到的温度
词语解释:最低气温  拼音:zuì dī qì wēn
在一定时段一定空间内空气温度的最低值。例如大陆上一日内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拂晓前后。
词语解释:最高气温  拼音:zuì gāo qì wēn
在一定时段一定空间内空气温度的最高值。
词语解释:定省凊温  拼音:dìng xǐng qìng wēn
谓子女朝夕。四时侍奉父母起居,问其安好。 明 吾邱瑞 《运甓记·庐山会合》:“怎知他近来康履。总然是身安体豫,其如我定省凊温无地。”参见“ 定省 ”。
词语解释:定省  拼音:dìng xǐng
(1).《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郑玄 注:“定,安其牀衽也;省,问其安否何如。”后因称子女早晚向亲长问安为“定省”。《汉书·杜周传》:“﹝陛下﹞亲二宫之饔膳,致晨昏之定省。”《晋书·王坦之传》:“ 孝宗太后 慈爱之隆,亦不必异所生, 琅邪王 餘姚主 及诸皇女,宜朝夕定省,承受教诲。” 宋 范成大 《次韵陈融甫见赠》:“归驂不可驻,晨昏思定省。”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小姐谏父》:“若重思唱随之义,当同尽定省之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明日可移家去,仍与父母同居,庶便定省。”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四章:“余自是以来,焦悚万状,定省晨昏,輒不久坐。”
(2).泛指探望问候父母或亲长。《晋书·习凿齿传》:“每定省家舅,从北门入,西望隆中……未尝不徘徊移日,惆悵极多。” 宋 杨万里 《罗氏万卷楼记》:“每月之吉,定省其母夫人外,即往山斋。”《好逑传》第一回:“只叫一个贴身伏侍的童子,叫做 小丹 的跟随,毕竟自进京定省父母走了。”
词语解释:土温  拼音:tǔ wēn
土壤的温度。
词语解释:窃衣取温  拼音:qiè yī qǔ wēn
比喻以不正当手段获益。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
词语解释:加温  拼音:jiā wēn
增加温度。又比喻加强某种行动的强度。同“降温”相对。例如:“四人帮”一伙则把这些先进单位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横加指责……胡说这些单位是“一潭死水”,要“加温”,要“搞乱”
词语解释:补温  拼音:bǔ wēn
真腊国 对弟或妹的称呼。可能来源于柬埔寨语phaon。 元 周达观 《真腊风土记·语言》:“呼弟为补温。”
词语解释:燖温  拼音:xún wēn
温习之使熟于心。 明 宋濂 《郑仲涵墓志铭》:“取羣圣人之经而燖温之,穷其道德性命之祕。”
词语解释:奇渥温  拼音:qí wò wēn
成吉思汗 一族 蒙古 人的姓氏。《元史·太祖纪》:“ 太祖 法天啟运圣武皇帝 ,讳 铁木真 ,姓 奇渥温 氏, 蒙古部 人。” 清 沉涛 《交翠轩笔记》卷一:“《元史》称帝姓 奇渥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