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屋入声 鹿宿[sù,住宿][qū,酒曲][dú,读书][fù][fú][yù][pù][cù][pǔ pò][chù xù][fú fù][zhòu][pù][详注1][niǔ][详注2][详注3][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cù][xù chù][详注4][zhú][详注5][lù][fù,音覆。剖也,判也,裂也。动词][chù][zhuó,激水声也。][cù][详注6][音珿。《广韵》廉谨貌。]


注1:浊 《韻補》叶昌六切,音逐。《前漢·潁川歌》潁水濁,灌氏族。
注2:踧 cù,音蹴。踧踖,行而谨敬也。互详踖字注。又与蹙同。《后汉·陈蕃传》黄门从官,驺蹋踧蕃。《扬子·法言》或人踧尔。《木华·海赋》噏波则洪涟踧缩。
注3:菔 音服。《韵会》芦菔一名来服,言来麰之所服也。字亦与服通。《诗·小雅》象弭鱼服。《笺》服当作菔。《周礼·素服注》服当作菔,刀剑衣也。
注4:缪 音穆。与穆同。《礼·大传》序以昭缪。《注》缪,读如穆。《公羊传·隐三年》葬宋缪公。《释文》缪,左氏作穆。《史记·鲁世家》太公召公乃缪卜。《注》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又通勠。
注5:囿 《唐韵》于六切,音哊。《诗·大雅》王在灵囿,麀鹿攸伏。又《刘向·九叹》莞芎弃於泽洲兮,瓟蠡橐於筐簏。麒麟奔於九皋兮,熊罴荤而逸囿。
注6:阿 《韻會小補》音屋。《古詩》家中有阿誰。《木蘭詩》阿耶無大兒。
首字词组
渎神渎慢,渎亵渎武渎田渎扰渎犯渎聒 
渎山渎宸聪渎告渎嫚渎斁渎污渎职 
渎请渎奏渎乱渎慢渎控渎职罪渎货 

词语解释:渎神  拼音:dú shén
亵渎神灵。《礼记·少仪》:“毋拔来,毋报往,毋瀆神,毋循枉,毋测未至。”《礼记·表记》:“ 周 人强民,未瀆神,而赏爵刑罚穷矣。” 明 王敬夫 《马嵬废庙》诗:“瀆神媚鬼意未休,浸滛及 汉 寿亭侯 。”
词语解释:渎山  拼音:dú shān
岷山 的古称。在今 四川省 北部。《史记·封禅书》:“自 华 以西,名山七,名川四。曰 华山 …… 瀆山 。 瀆山 , 蜀 之 汶山 。” 司马贞 索隐:“《地理志》 蜀郡 湔氐道 , 湣山 在西。 郭璞 注云:‘山在 汶阳郡 广阳县 ,一名 瀆山 也。’”
词语解释:渎请
一再恳请
词语解释:渎慢,渎亵
轻慢,亵渎
词语解释:渎宸聪
谦辞。意为冒犯皇帝。宸:王位、帝王的代称
词语解释:渎奏
臣子向皇帝启奏时用的谦辞
词语解释:渎武  拼音:dú wǔ
黩武,滥用武力。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九:“主不欲瀆武,专务安辑,遂许和好,戢兵薄赋,休养民力。”
词语解释:渎告  拼音:dú gào
轻率告说。 唐 韩愈 《送浮屠文畅师序》:“告之以二帝三王之道,日月星辰之行,天地之所以著,鬼神之所以幽,人物之所以蕃,江河之所以流,而语之,不当又为浮屠之説,而瀆告之也。” 明 宋濂 《〈春秋属辞〉序》:“若夫 孔子 经世大旨,所以垂宪将来者,已见 子常 之所自序,兹不敢勦説而瀆告之也。”
词语解释:渎乱  拼音:dú luàn
混乱;使混乱。 唐 贾公彦 《序〈周礼〉废兴》:“ 林孝存 以为 武帝 知《周官》末世瀆乱不验之书,故作《十论》《七难》以排弃之。” 宋 苏洵 《上皇帝书》:“今以中国之大,使夷敌视之不甚畏,敢有烦言以瀆乱吾听。”《元典章·刑部三·内乱》:“ 李先 所犯败伤风化,瀆乱人伦。”《再生缘》第六七回:“卿反是,阴阳瀆乱我朝仪。”
词语解释:渎田  拼音:dú tián
开沟渠而溉田。《管子·地员》:“夫 管仲 之匡天下也,其施七尺,瀆田悉徙,五种无不宜。” 尹知章 注:“瀆田,谓穿沟瀆而溉田。”
词语解释:渎嫚  拼音:dú màn
见“ 瀆慢 ”。
词语解释:渎慢  拼音:dú màn
亦作“ 瀆嫚 ”。 轻慢,亵渎。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旧传 黄陵 二女……考其年岁,帝 舜 陟方之时,二妃之齿已百岁矣,后人诗骚所赋,皆以女子待之,语多瀆慢,皆礼义之罪人也。” 明 沉榜 《宛署杂记·恩泽》:“提督住持人员,责令应役人户,常川洒扫,务令洁浄,及禁约诸色人等,不许轻肆出入,致有瀆慢,繫放头畜,致有损坏。” 清 洪楝园 《后南柯·情引》:“你瀆嫚宫仪,该当何罪?”
词语解释:渎慢  拼音:dú màn
亦作“ 瀆嫚 ”。 轻慢,亵渎。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旧传 黄陵 二女……考其年岁,帝 舜 陟方之时,二妃之齿已百岁矣,后人诗骚所赋,皆以女子待之,语多瀆慢,皆礼义之罪人也。” 明 沉榜 《宛署杂记·恩泽》:“提督住持人员,责令应役人户,常川洒扫,务令洁浄,及禁约诸色人等,不许轻肆出入,致有瀆慢,繫放头畜,致有损坏。” 清 洪楝园 《后南柯·情引》:“你瀆嫚宫仪,该当何罪?”
词语解释:渎扰  拼音:dú rǎo
犹扰乱。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言事·郭希颜论庙制》:“上责其牵引,谬论瀆扰,仍貰其罪,至三十九年,则 郭 已罢官久。”《明史·太祖纪一》:“ 太祖 入城,悉召官吏父老諭之曰:‘ 元 政瀆扰,干戈蜂起,我来为民除乱耳,其各安堵如故。’”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审后出示》:“三日之内,指名据实呈控本县准与审理定夺。如并无枉累,妄行瀆扰,定行重责。”
词语解释:渎斁  拼音:dú yì
败坏。 清 钮琇 《觚賸·两大文章》:“如臣猎名违母,则其始进已乖,不惟瀆斁天伦,无颜以对皇上。”
词语解释:渎控  拼音:dú kòng
反复控告,诉讼。 谢彬 《新疆游记·喀什政俗及布鲁特风俗》:“六月三十日……一次清理讯结之后,无论何属人民,均不得违章渎控。”
词语解释:渎犯  拼音:dú fàn
冒犯。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臣近者不度愚贱,輒上封章言买灯事,自知瀆犯天威,罪在不赦。”
词语解释:渎污
污秽。 北魏 关朗 《关氏易传·阖辟》:“接物者言之而已,非同之也,故洗濯物心,无所瀆污,谓之洗心。”
词语解释:渎职罪  拼音:dú zhí zuì
在我国,指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徇私舞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词语解释:渎聒  拼音:dú guō
轻慢多话。 清 侯方域 《宦官论》:“偶有小臣言之,则又以为瀆聒,而莫之省忧也。”
词语解释:渎职  拼音:dú zhí
不尽职,在执行任务时犯严重过失。 张洁 《沉重的翅膀》十五:“我必须提醒你,这是严重的渎职行为。”如:这场森林火灾是由于守林人的渎职而造成的。
词语解释:渎货  拼音:dú huò
贪污财物。《世说新语·德行》“ 谢公 夫人教儿,问太傅”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太尉 刘子真 清洁有志操,行己以礼,而二子不才,并瀆货致罪, 子真 坐免官。”《旧唐书·懿宗纪》:“而负恩已甚,瀆货是求,叨荣苟幸於一时,遗患遂逾於积岁。” 宋 王禹偁 《监察御史朱府君墓志铭》:“﹝ 宗维忠 ﹞有白金数千两……公亲劾之,其实家财无赃污状,惟 忠 请自诬,以脱繫狱,公不许,刺问履歷,未尝有瀆货事,乃请原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