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屋入声 鹿宿[sù,住宿][qū,酒曲][dú,读书][fù][fú][yù][pù][cù][pǔ pò][chù xù][fú fù][zhòu][pù][详注1][niǔ][详注2][详注3][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cù][xù chù][详注4][zhú][详注5][lù][fù,音覆。剖也,判也,裂也。动词][chù][zhuó,激水声也。][cù][详注6][音珿。《广韵》廉谨貌。]


注1:浊 《韻補》叶昌六切,音逐。《前漢·潁川歌》潁水濁,灌氏族。
注2:踧 cù,音蹴。踧踖,行而谨敬也。互详踖字注。又与蹙同。《后汉·陈蕃传》黄门从官,驺蹋踧蕃。《扬子·法言》或人踧尔。《木华·海赋》噏波则洪涟踧缩。
注3:菔 音服。《韵会》芦菔一名来服,言来麰之所服也。字亦与服通。《诗·小雅》象弭鱼服。《笺》服当作菔。《周礼·素服注》服当作菔,刀剑衣也。
注4:缪 音穆。与穆同。《礼·大传》序以昭缪。《注》缪,读如穆。《公羊传·隐三年》葬宋缪公。《释文》缪,左氏作穆。《史记·鲁世家》太公召公乃缪卜。《注》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又通勠。
注5:囿 《唐韵》于六切,音哊。《诗·大雅》王在灵囿,麀鹿攸伏。又《刘向·九叹》莞芎弃於泽洲兮,瓟蠡橐於筐簏。麒麟奔於九皋兮,熊罴荤而逸囿。
注6:阿 《韻會小補》音屋。《古詩》家中有阿誰。《木蘭詩》阿耶無大兒。
末字词组
清淑贤淑闲淑才淑遇人不淑祥淑温淑 
私淑明淑静淑贞淑允淑端淑渊淑 
不淑柔淑浦淑谐淑淑淑嘉淑娇淑 
令淑婉淑圣淑陶淑灵淑若淑娴淑 
纯淑和淑懿淑淳淑开淑妍淑  

词语解释:清淑  拼音:qīng shū
(1).清和。 唐 韩愈 《送廖道士序》:“ 衡山 之神既灵,而 郴 之为州,又当中州清淑气,蛇蟺扶舆,磅礴而鬱积。” 宋 范成大 《邵阳口路粗恶积雨馀泞难行》诗:“不知清淑气,果復曾鬱积。” 清 黄宗羲 《永乐寺碑记》:“天地间清淑之气,山水文章,交光互映。”
(2).清美,秀美。 宋 苏轼 《寓居定惠院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诗:“雨中有泪亦悽愴,月下无人更清淑。” 明 刘基 《满庭芳·二月十一日寿石末公》词:“乾坤清淑,为瑞在扶舆。” 清 龚自珍 《与人笺》五:“海宇平康,山川清淑。”
词语解释:私淑  拼音:sī shū
私自敬仰而未得到直接的传授。《孟子·离娄下》:“予未得为 孔子 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赵岐 注:“淑,善也。我私善之於贤人耳,盖恨其不得学於大圣也。” 宋 朱熹 《〈大学章句〉序》:“虽以 熹 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 明 唐寅 《谒故福建佥宪永锡陈公祠》诗:“私淑高风重拜謁,秋林残日古城西。” 瞿秋白 《文艺杂著续辑·青年的九月》:“自己承认衷心私淑的是‘ 克列晏梭 是吾师’。”
词语解释:不淑  拼音:bù shū
(1).不善;不良。《诗·鄘风·君子偕老》:“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郑玄 笺:“子乃服饰如是,而为不善之行。” 茅盾 《色盲》四:“她怕自己找的那一个也还是不淑。”
(2).吊问之词。犹言不幸。《逸周书·度邑》:“王乃升 汾 之阜以望 商 邑,永叹 曰 :‘呜呼不淑!’”《礼记·杂记上》:“寡君使某,如何不淑。” 陈澔 集说:“如何不淑,慰问之辞,言何为而罹此凶祸也。” 明 方孝孺 《悯知赋哀叶廷振》:“望斯人之不淑兮,慨吾道之将微。”
词语解释:令淑  拼音:lìng shū
谓德行善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下》:“林下诸贤,各有儁才子: 籍 子 浑 器量弘旷…… 秀 子 纯 、 悌 竝令淑有清流。” 宋 王禹偁 《右卫将军秦公墓志铭序》:“夫人 陈氏 封 颖川 县君,以令淑闻於宗族,先公而亡。”
词语解释:纯淑  拼音:chún shū
美善。《汉书·孔光传》:“德行纯淑,道术通明。” 汉 班固 《幽通赋》:“懿前烈之纯淑兮,穷与达其必济。”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医生》:“然 鼎 性行不甚纯淑,世或畏之。”《明史·公主传·宝庆公主》:“主性纯淑, 宣德 八年薨。”
词语解释:贤淑  拼音:xián shū
(1).形容女子德性佳美。 唐 孙棨 《北里志·俞洛真》:“ 于公琮 尚 广德公主 , 宣宗 女也,颇有贤淑之誉。” 明 孙仁孺 《东郭记·将有远行》:“之子真贤淑,况又仪容美且都。” 丁玲 《自杀日记》六:“他有贤淑的女人,比我好的女人。”
(2).指德性佳美的女子。 宋 苏辙 《立皇后制书札子》:“公选贤淑,下逮侧微,明建中宫,以助内治。”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训女》:“看来古今贤淑,多晓诗书。”
词语解释:明淑  拼音:míng shū
贤明和淑。《后汉书·冯衍传上》:“今大将军以明淑之德,秉大使之权,统三军之政,存抚 并州 之人。” 唐 李白 《金陵名僧頵公粉图慈亲赞》:“託体明淑,而称厥亲。” 明 杨慎 《黄母聂太夫人墓志铭》:“性仁慈明淑,俭勤敬慎,弗好侈靡。”
词语解释:柔淑  拼音:róu shū
温柔贤淑。 南唐 谭峭 《化书·俭化·乳童》:“有柔淑之态,则荆苧可以行妇道,岂在乎组绣也。” 宋 梅尧臣 《新婚》诗:“幸皆柔淑姿,禀赋诚所获。” 宋 陈亮 《祭郭伯瞻母夫人文》:“夫人柔淑,於何用彰!” 苏曼殊 《碎簪记》:“﹝ 杜灵芳 ﹞问曰:‘君与 莲佩 女士曾见面否?与妾同乡同塾,其人柔淑堪嘉也。’”
词语解释:婉淑  拼音:wǎn shū
温顺善良。 明 宋濂 《故陈夫人赵氏石表辞》:“ 濂 闻之,女教不行於天下,婉淑之道消而暴慢之风盛,孰有如 赵夫人 之贤者乎!” 清 顾炎武 《先妣王硕人行状》:“其他婉淑之行,世莫得闻。” 苏曼殊 《绛纱记》:“又念 五姑 为人婉淑,何至如其父所言。”
词语解释:和淑  拼音:hé shū
温和美好。 宋 洪迈 《夷坚丙志·星宫金钥》:“到一大城,瑶宫珤砌,佳丽列屋,气候和淑,不能分昼夜。”
词语解释:闲淑  拼音:xián shū
亦作“闲淑”。
(1).娴静善良。閒,通“ 嫺 ”。《宋书·符瑞志下》:“以素鳩自远,毨翰归飞,资性闲淑,羽貌鲜丽。”《辽史·后妃传·天祚皇后萧氏》:“ 乾统 初,册为皇后。性闲淑,有仪则。”
(2).安娴优美。閒,通“ 嫺 ”。 后蜀 阎选 《谒金门》词:“雅态芳姿闲淑,雪映鈿装金斛。”
词语解释:静淑  拼音:jìng shū
文静美好。《平山冷燕》第十四回:“我看其举止幽闲静淑,若无才必不能若此也。” 端木蕻良 《海港》:“他看见她的静淑的美丽……他伤害她的心立刻沉落下去。”
词语解释:浦淑
水边的美女
词语解释:圣淑  拼音:shèng shū
(1).圣善。旧时称颂帝王之词。 南朝 梁武帝 《申饬选人表》:“伏愿陛下垂圣淑之姿,降听览之末,则彝伦自穆,宪章未允。”《晋书·桓温传》:“陛下以圣淑临朝,恭己委任,责成羣下,方寄会通於羣才,布德信於遐荒。”
(2).指皇帝与皇后。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镜辨》:“铭为四字诗,中有‘潜窥圣淑’之句,‘圣’、‘淑’二字皆少空,意取圣为君,淑为后耳。”
词语解释:懿淑  拼音:yì shū
美善。用以称妇德。 唐 白居易 《河南元公墓志铭》:“前夫人京兆 韦氏 ,懿淑有闻,无禄早世。”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守海宁县主簿王顼妻墓志铭》:“予嚮其清规,饱其懿淑。”
词语解释:才淑  拼音:cái shū
(1).谓有才而且贤淑。《晋书·王璿传》:“刺史 燕国 徐邈 有女才淑,择夫未嫁。”
(2).指有才而贤淑的人。《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进思才淑,傍综图史。” 吕向 注:“才,能;淑,善。”
词语解释:贞淑  拼音:zhēn shū
贞洁贤淑。多指女子的德行之美。《汉书·杜周传》:“故后妃有贞淑之行,则胤嗣有贤圣之君。” 唐 柳宗元 《祭崔氏外甥女文》:“惠明贞淑,仁爱孝友,女德之全,素风斯守。” 郭沫若 《万引》:“这是位贞淑的一儿一女的年少的母亲,她当时才二十二岁。”
词语解释:谐淑  拼音:xié shū
和美。 南朝 宋 刘义庆 《游鼍湖诗》:“喧景转谐淑,草木日滋长。”
词语解释:陶淑  拼音:táo shū
谓陶冶使之美好。 清 陈确 《大学辨三·答张考夫书》:“ 程子 陶淑多贤,可为极盛。” 宗稷辰 《〈姚适庵怡柯草堂诗赋钞〉序》:“古之为诗者,多与政通;而通于政者,往往通于经。盖好恶之正,本於性情;陶淑之真,关乎风俗。”
词语解释:淳淑  拼音:chún shū
仁厚善良。《后汉书·梁节王畅传》:“朕惟王至亲之属,淳淑之美,傅相不良,不能防邪,至令有司纷纷有言。”《后汉书·崔駰传》:“窃见足下体淳淑之姿,躬高明之量,意美志厉,有上贤之风。”
词语解释:遇人不淑  拼音:yù rén bù shū
谓女子所嫁的丈夫不好。语出《诗·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条其歗矣;条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 郑玄 笺:“淑,善也。” 清 鹅湖逸士 《老狐谈历代丽人记》:“﹝ 李后 ﹞以遇人不淑而人几忘其丽,尤难效者,在秋波善睞,神光动人。”
词语解释:允淑  拼音:yǔn shū
贤良。 宋 曾巩 《秘书少监赠吏部尚书陈公神道碑铭》:“允淑 陈公 ,生知书学,人就其华,我居以朴。”
词语解释:淑淑  拼音:shū shū
(1).清净。《荀子·赋》:“ 桀 紂 以乱, 汤 武 以贤,涽涽淑淑,皇皇穆穆。” 梁启雄 释:“淑淑,清也。”
(2).美好。《大戴礼记·四代》:“渊渊然,淑淑然,齐齐然,节节然,穆穆然,皇皇然。” 孔广森 补注:“淑淑,美也。”
(3).水深貌。 汉 刘向 《说苑·杂言》:“淑淑渊渊深不可测,其似圣者。”
词语解释:灵淑  拼音:líng shū
聪慧秀美。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所谓泽气多,女亦其灵淑之气所钟,诸方不能敌也。”《红楼梦》第二十回:“他便料定天地间灵淑之气,只钟於女子。” 明 张居正 《贺傅少崖三品奏最序》:“夫人虽躬秉灵淑,蹈履卓异,然犹必润之以学。”
词语解释:开淑  拼音:kāi shū
开导使从善。 明 方孝孺 《传经斋记》:“及致其事而居于家,以开淑来者为志。虽某之鄙陋,亦得与闻斯道。”
词语解释:祥淑  拼音:xiáng shū
详和善良。 汉 焦赣 《易林·乾之损》:“ 姬姜 祥淑,二人偶食,论仁议福,以安王室。”按, 姬 , 周公旦 ; 姜 , 太公望 。
词语解释:端淑  拼音:duān shū
端正美好。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上:“ 七公主 即帝之长女也,仁孝端淑,颇推於戚里,帝特所钟爱。” 清 陈确 《祭祝子开美文》:“细书格言,精楷端淑。”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二·慈安皇太后圣德》:“ 毅皇后 之立,实太后以其端淑选中之。”
词语解释:嘉淑  拼音:jiā shū
(1).美善。《艺文类聚》卷九一引 汉 陈琳 《鹦鹉赋》:“有逸姿之令鸟,含嘉淑之哀声。” 南朝 梁 沉约 《为六宫拜章》:“蓬闈菲质,嘉淑无算,越自幽衡,登躯宸汉。”
(2).指美善之物。《左传·宣公十四年》:“ 孟献子 言於公曰:‘臣闻小国之免於大国也,聘而献物……於是有容貌彩章,嘉淑而有加货,谋其不免也。’” 杨伯峻 注:“嘉淑谓美善之物。”
词语解释:若淑  拼音:ruò shū
温顺而善良。《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罔若淑而不昌,畴逆失而能存?” 颜师古 注:“言行顺善者无不昌大,为逆失者谁能久存也。”
词语解释:妍淑  拼音:yán shū
美好。 清 钱谦益 《列朝诗集小传·金陵社集诸诗人》:“江山妍淑,士女清华,才俊翕集,风流弘长。” 清 陈维崧 《念奴娇·红桥园亭讌集限韵》词:“且喜絶代娥媌,玄机娣姒,风致偏妍淑。”
词语解释:温淑  拼音:wēn shū
温和善良。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士有孝友温淑,恂恂平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梅》:“ 小梅 姿容秀美,又温淑,即以为继室可也。” 巴金 《爱的十字架》:“她不仅有中人之姿,还有温淑的性情和善良的心。”
词语解释:渊淑  拼音:yuān shū
学识渊博,品德美好。《三国志·魏志·郭嘉传》“追思 嘉 勋,实不可忘”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故军祭酒 郭嘉 ,忠良渊淑,体通性达。”
词语解释:娇淑  拼音:jiāo shū
指美人。 南朝 陈 沉炯 《幽庭赋》:“顾留情於君子,岂含姿於娇淑。”
词语解释:娴淑  拼音:xián shū
同“嫺淑”。 
文静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