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涿鹿 拼音:zhuō lù
(1).古代一种刑罚。墨刑于额。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黥》:“《尚书刑德攷》曰:‘涿鹿者,凿人顙也。黥人者,马羈笮人面也。’ 郑 云:涿鹿黥,世谓之刀墨之民。”
(2).地名。故城在今 河北省 涿鹿县 南。《庄子·盗跖》:“然而 黄帝 不能致德,与 蚩尤 战於 涿鹿 之野,流血百里。” 成玄英 疏:“ 涿鹿 ,地名,今 幽州 涿鹿郡 是也。”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九:“战垒荒凉餘 涿鹿 ,边关容易卖 卢龙 。”一说,山名。《史记·五帝本纪》:“於是 黄帝 乃徵师诸侯,与 蚩尤 战于 涿鹿 之野,遂禽杀 蚩尤 。” 裴駰 集解引 服虔 曰:“ 涿鹿 ,山名,在 涿郡 。”词语解释:涿弋 拼音:zhuō yì
古时城门上嵌装的尖圆形木橛。《墨子·备城门》:“门扇薄植,皆凿半尺,一寸一涿弋。” 孙诒让 间诂:“涿,旧本譌湪。 王引之 云:‘湪当为涿,字本作椓。’” 岑仲勉 注:“椓弋係尖圆状之木(近代宫门,庙门之‘门丁’,当即椓弋遗制),使敌矢易於滑下也。”参见“ 椓杙 ”。
词语解释:椓杙 拼音:zhuó yì
亦作“ 椓弋 ”。 谓捶钉木桩。《尚书大传》卷四:“椓杙者有数。” 郑玄 注:“杙者,繫牲者也。”《隋书·酷吏传·元弘嗣》:“每鞫囚徒,多以酢灌鼻,或椓弋其下窍,无敢隐情,姦伪屏息。” 宋 苏辙 《书郭熙横卷》诗:“投篙椓杙便止宿,买鱼沽酒相逢迎。”词语解释:涿州市 拼音:zhuō zhōu shì
在河北省中部,邻接北京市,在京广铁路线上。1986年设市。人口1079万(1995年)。手工艺品以金丝挂毯著名。为河北中部新兴城市之一。古迹有永济桥、智度寺塔、云居寺塔。词语解释:涿涂山 拼音:zhuō tú shān
山名。在今 蒙古人民共和国 车车尔勒格 南部。《史记·匈奴列传》:“ 匈奴 大围贰师将军…… 汉 復使因杅将军 敖 出 西河 ,与彊弩都尉会 涿涂山 ,毋所得。” 裴駰 集解:“ 徐广 曰:‘涂音邪。’” 司马贞 索隐:“涂音以奢反。” 张守节 正义:“ 匈奴 中山也。”词语解释:涿摩 拼音:zhuō mó
精工雕刻。涿,通“ 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