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涸辙 拼音:hé zhé
(1).比喻穷困的境地。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宋 司马光 《西台诗二十四韵》:“涸辙犹蒙润,寒灰免附炎。” 明 张煌言 《长鲸行》:“跳梁寧復昔睚眦,涸辙应怜旧饕餮。” 叶圣陶 《穷愁》:“岂久处涸辙,贪鄙渐萌,乃欲为此一掷,以冀非分耶?”参见“ 涸辙之鮒 ”。
(2).犹搁浅。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祥异·海兽》:“海潮退后,有一兽涸辙沙滩,长八尺餘,色纯黑,毛如海虎。”
词语解释:涸辙之鲋 拼音:hé zhé zhī fù
《庄子·外物》:“ 庄周 家贫,故往贷粟於 监河侯 。 监河侯 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 忿然作色曰:‘ 周 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周 顾视车辙中,有鮒鱼焉。 周 问之曰:“鮒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 曰:“诺。我且南游 吴 越 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鱼之肆!”’”后因以“涸辙之鮒”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或物。 宋 苏轼 《乞开杭州西湖状》:“若一旦堙塞,使蛟龙鱼鳖,同为涸辙之鮒。” 鲁迅 《坟·娜拉走后怎样》:“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一面再想别的法。”亦省作“ 涸鮒 ”、“ 涸辙鮒 ”。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一:“涸鮒常思水,惊飞每失林。” 唐 李白 《拟古》诗之五:“无事坐悲苦,块然涸辙鮒。” 明 张景 《飞丸记·卺合飞丸》:“仰望斗山高,一战前茅功就早。荷恩濡涸鮒,再生踊跃。” 陈三立 《过樵舍为明宁藩娄妃殉节处》诗:“至今涸鮒容泥滓,祗有轻鸥自往还。”词语解释:涸鱼 拼音:hé yú
“涸辙鱼”的略语。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 权 ( 孙权 )若涸鱼,乾腊矫鳞。” 唐 李绅 《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涸鱼思雨润,僵燕望雷苏。” 清 刘光第 《美酒行》:“涸鱼久失水,微雨岂苏将。”参见“ 涸辙鱼 ”。
词语解释:涸辙鱼 拼音:hé zhé yú
同“ 涸辙之鮒 ”。 唐 王绩 《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诗:“尔为背风鸟,我为涸辙鱼。” 清 林昌彝 《市价行》:“力拔涸辙鱼,哀矜出肺腑。”亦作“ 涸辙枯鱼 ”。 明 张景 《飞丸记·怜儒脱难》:“吹嘘一点灵犀热,涸辙枯鱼沐浩波。”词语解释:涸鳞 拼音:hé lín
同“ 涸辙之鮒 ”。 唐 骆宾王 《畴昔篇》:“涸鳞去辙还游海,幽禽释网便翔空。” 唐 杜牧 《书事》诗:“失计抛渔艇,何门化涸鳞。” 明 杨慎 《高泉临行再赋此以别》诗:“鎩羽涸鳞去安所,翾飞川咏几时同。”词语解释:涸鲋 拼音:hé fù
见“ 涸辙之鮒 ”。
词语解释:涸辙之鲋 拼音:hé zhé zhī fù
《庄子·外物》:“ 庄周 家贫,故往贷粟於 监河侯 。 监河侯 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 忿然作色曰:‘ 周 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周 顾视车辙中,有鮒鱼焉。 周 问之曰:“鮒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 曰:“诺。我且南游 吴 越 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鱼之肆!”’”后因以“涸辙之鮒”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或物。 宋 苏轼 《乞开杭州西湖状》:“若一旦堙塞,使蛟龙鱼鳖,同为涸辙之鮒。” 鲁迅 《坟·娜拉走后怎样》:“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一面再想别的法。”亦省作“ 涸鮒 ”、“ 涸辙鮒 ”。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一:“涸鮒常思水,惊飞每失林。” 唐 李白 《拟古》诗之五:“无事坐悲苦,块然涸辙鮒。” 明 张景 《飞丸记·卺合飞丸》:“仰望斗山高,一战前茅功就早。荷恩濡涸鮒,再生踊跃。” 陈三立 《过樵舍为明宁藩娄妃殉节处》诗:“至今涸鮒容泥滓,祗有轻鸥自往还。”词语解释:涸辙鱼 拼音:hé zhé yú
同“ 涸辙之鮒 ”。 唐 王绩 《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诗:“尔为背风鸟,我为涸辙鱼。” 清 林昌彝 《市价行》:“力拔涸辙鱼,哀矜出肺腑。”亦作“ 涸辙枯鱼 ”。 明 张景 《飞丸记·怜儒脱难》:“吹嘘一点灵犀热,涸辙枯鱼沐浩波。”词语解释:涸阴 拼音:hé yīn
犹穷阴。谓隆冬寒气凝结或指极北之地。涸,通“ 沍 ”。 汉 张衡 《西京赋》:“其远则 九嵕 甘泉 ,涸阴沍寒。” 晋 张华 《杂诗》:“东壁正昏中,涸阴寒节升。”《晋书·文苑传·王沉》:“ 东野丈人 观时以居,隐耕污腴之墟。有 冰 氏之子者,出自沍寒之谷,过而问涂。丈人曰:‘子奚自?’曰:‘自涸阴之乡。’”词语解释:涸流 拼音:hé liú
(1).枯竭的水流。《文选·陆机〈文赋〉》:“及其六情底滞,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 李善 注:“涸,水尽也。” 南朝 宋 谢瞻 《于安城答灵运》诗:“萎叶爱荣条,涸流好河广。”
(2).中医运气术语。指水运不及,藏气不足。《素问·五常政大论》:“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 张隐庵 集注:“此言五运不及,而各有纪名也……水气不及,则源流乾涸矣。”《医宗金鉴·运气要诀·五运平气太过不及歌》:“不及委和伏明共,卑监从革涸流名。”注:“水名涸流,水气不及,涸其流也。”词语解释:涸冱 拼音:hé hù
冰冻。 唐 王泠然 《苏合山赋》:“素手淋沥而象起,玄冬涸沍而体成。” 唐 裴度 《律中黄钟赋》:“外去涸沍之节,内见发生之理。” 唐 陈至 《荐冰》诗:“凌寒开涸沍,寝庙致精诚。” 词语解释:涸溜 拼音:hé liū
干枯的小水流。 唐 卢纶 《敬酬大府二十四舅览诗卷因以见示》诗:“彻底碧潭滋涸溜,压枝红艳照枯株。”词语解释:涸辙鲋 拼音:hé zhé fù
见“ 涸辙之鮒 ”。
词语解释:涸辙之鲋 拼音:hé zhé zhī fù
《庄子·外物》:“ 庄周 家贫,故往贷粟於 监河侯 。 监河侯 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 忿然作色曰:‘ 周 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周 顾视车辙中,有鮒鱼焉。 周 问之曰:“鮒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 曰:“诺。我且南游 吴 越 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鱼之肆!”’”后因以“涸辙之鮒”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或物。 宋 苏轼 《乞开杭州西湖状》:“若一旦堙塞,使蛟龙鱼鳖,同为涸辙之鮒。” 鲁迅 《坟·娜拉走后怎样》:“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一面再想别的法。”亦省作“ 涸鮒 ”、“ 涸辙鮒 ”。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一:“涸鮒常思水,惊飞每失林。” 唐 李白 《拟古》诗之五:“无事坐悲苦,块然涸辙鮒。” 明 张景 《飞丸记·卺合飞丸》:“仰望斗山高,一战前茅功就早。荷恩濡涸鮒,再生踊跃。” 陈三立 《过樵舍为明宁藩娄妃殉节处》诗:“至今涸鮒容泥滓,祗有轻鸥自往还。”词语解释:涸泽 拼音:hé zé
(1).干枯的湖泊。《管子·水地》:“故涸泽数百岁,谷之不徙,水之不絶者,生 庆忌 。”按, 庆忌 ,传说中的水妖。《韩非子·说林上》:“子独不闻涸泽之蛇乎?泽涸,蛇将徙。” 元 贡奎 《同朱克齐蒋教授游大梵寺》诗:“涸泽飢鹰恋,高空独雁飞。” 清 唐甄 《潜书·大命》:“鱼在江河,则忘其所为生;其在涸泽之中,则不得其所为生;以江河之水广,涸泽之水浅也。”
(2).将湖泊的水排干。《文子·上仁》:“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淮南子·主术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高诱 注:“涸泽,漉池也。”《广弘明集》卷十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礼佛唱导发愿文》:“焚林涸泽,走犬扬鹰,穷 郑 卫 之响,极甘旨之味。”词语解释:涸泽之精 拼音:hé zé zhī jīng
指 庆忌 。传说中的水妖。《管子·水地》:“ 庆忌 者,其状若人,其长四寸,衣黄衣,冠黄冠,戴黄盖,乘小马,好疾驰,以其名呼之,可使千里外一日反报。此涸泽之精也。”亦作“ 涸泽之神 ”。《晋书·舆服志》:“﹝武冠﹞即古之惠文冠。或曰 赵惠文王 所造,因以为名……或云, 齐 人见千岁涸泽之神,名曰 庆忌 ,冠大冠,乘小车,好疾驰,因象其冠而服焉。”词语解释:涸滞 拼音:hé zhì
犹涸塞。 唐 沉亚之 《淮南都梁山仓记》:“ 元和 九年, 陇西 李稼 为盐铁官掌淮口院,病其涸滞,思欲以为救。”词语解释:涸辙枯鱼 拼音:hé zhé kū yú
见“ 涸辙鱼 ”。
词语解释:涸辙鱼 拼音:hé zhé yú
同“ 涸辙之鮒 ”。 唐 王绩 《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诗:“尔为背风鸟,我为涸辙鱼。” 清 林昌彝 《市价行》:“力拔涸辙鱼,哀矜出肺腑。”亦作“ 涸辙枯鱼 ”。 明 张景 《飞丸记·怜儒脱难》:“吹嘘一点灵犀热,涸辙枯鱼沐浩波。”词语解释:涸竭 拼音:hé jié
枯竭。 清 史致谔 《禀左宗堂》:“职道窃思餉源涸竭,正在借资捐项。” 梁启超 《外资输入问题》第一节:“欲救此敝,惟有别趋一土地广人民众而母财涸竭之地,以为第二之尾閭,而全地球中最适此例者,莫 中国 若。”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三章:“一直等到他喉咙哑了,眼泪涸竭了,才慢慢地安静下来。”词语解释:涸泽而渔 拼音:hé zé ér yú
排干湖沼之水而捕鱼。比喻只图眼前利益,取之不留余地。例如: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淮南子·主术训》词语解释:涸落 拼音:hé luò
因干旱而水位下降。《管子·度地》:“春三月,天地乾燥,水纠列之时也,山川涸落。”词语解释:涸辙之鲋 拼音:hé zhé zhī fù
《庄子·外物》:“ 庄周 家贫,故往贷粟於 监河侯 。 监河侯 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 忿然作色曰:‘ 周 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周 顾视车辙中,有鮒鱼焉。 周 问之曰:“鮒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 曰:“诺。我且南游 吴 越 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鱼之肆!”’”后因以“涸辙之鮒”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或物。 宋 苏轼 《乞开杭州西湖状》:“若一旦堙塞,使蛟龙鱼鳖,同为涸辙之鮒。” 鲁迅 《坟·娜拉走后怎样》:“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一面再想别的法。”亦省作“ 涸鮒 ”、“ 涸辙鮒 ”。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一:“涸鮒常思水,惊飞每失林。” 唐 李白 《拟古》诗之五:“无事坐悲苦,块然涸辙鮒。” 明 张景 《飞丸记·卺合飞丸》:“仰望斗山高,一战前茅功就早。荷恩濡涸鮒,再生踊跃。” 陈三立 《过樵舍为明宁藩娄妃殉节处》诗:“至今涸鮒容泥滓,祗有轻鸥自往还。”词语解释:涸泽之神 拼音:hé zé zhī shén
见“ 涸泽之精 ”。
词语解释:涸泽之精 拼音:hé zé zhī jīng
指 庆忌 。传说中的水妖。《管子·水地》:“ 庆忌 者,其状若人,其长四寸,衣黄衣,冠黄冠,戴黄盖,乘小马,好疾驰,以其名呼之,可使千里外一日反报。此涸泽之精也。”亦作“ 涸泽之神 ”。《晋书·舆服志》:“﹝武冠﹞即古之惠文冠。或曰 赵惠文王 所造,因以为名……或云, 齐 人见千岁涸泽之神,名曰 庆忌 ,冠大冠,乘小车,好疾驰,因象其冠而服焉。”词语解释:涸鱼得水 拼音:hé yú de shuǐ
涸辙之鱼得到水。比喻绝处逢生,有所凭借。《新唐书·契苾何力传》:“ 何力 被执也,或谗之帝曰:‘ 何力 入 延陀 ,如涸鱼得水,其脱必遽。’帝曰:‘不然。若人心如铁石,殆不背我。’”亦作“ 涸鮒得水 ”。 梁启超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六节:“虽然,以当时久困地狱,渴望天日之 意大利 人,骤闻此语,殆如涸鮒得水,笼鸟脱樊,且距且跃,且汗且喘。”词语解释:涸鲋得水 拼音:hé fù de shuǐ
见“ 涸鱼得水 ”。
词语解释:涸鱼得水 拼音:hé yú de shuǐ
涸辙之鱼得到水。比喻绝处逢生,有所凭借。《新唐书·契苾何力传》:“ 何力 被执也,或谗之帝曰:‘ 何力 入 延陀 ,如涸鱼得水,其脱必遽。’帝曰:‘不然。若人心如铁石,殆不背我。’”亦作“ 涸鮒得水 ”。 梁启超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六节:“虽然,以当时久困地狱,渴望天日之 意大利 人,骤闻此语,殆如涸鮒得水,笼鸟脱樊,且距且跃,且汗且喘。”词语解释:涸渔 拼音:hé yú
(1).把水排干捕鱼。《吕氏春秋·应同》:“夫覆巢毁卵则凤凰不至,刳兽食胎则麒麟不来,乾泽涸渔则龟龙不往。”《史记·孔子世家》:“ 丘 闻之也,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皇不翔。”
(2).犹侵渔。比喻搜刮干净。《文子·上仁》:“贪主暴君,涸渔其下,以适无极之欲,则百姓不被天和履地德矣。”按,《淮南子·主术训》作“侵渔”。词语解释:涸浊 拼音:hé zhuó
水干涸后的淤泥。 陈蜕 《自掾曹不辟而无贤吏》诗之二:“情海千年成涸浊,化城弹指幻腥羶。”词语解释:涸思干虑 拼音:hé sī gàn lǜ
犹言绞尽脑汁。 明 王志坚 《表异录·艺文》:“极思为文,曰涸思乾虑。” 词语解释:涸旱 拼音:hé hàn
干旱。《管子·小问》:“飘风暴雨不为人害,涸旱不为民患。”《吕氏春秋·慎大》:“ 商 涸旱, 汤 犹发师,以信 伊尹 之盟。” 高诱 注:“涸,枯也。”词语解释:涸冻 拼音:hé dòng
冻结。涸,通“ 沍 ”。《汉书·郊祀志上》:“春以脯酒为岁祷,因泮冻;秋涸冻;冬塞祷祠。” 颜师古 注:“涸读与沍同。沍,凝也,音下故反。春则解之,秋则凝之。《春秋左氏传》曰‘固阴沍寒’。《礼记·月令》曰‘孟冬行春令则冻闭不密’。” 汉 刘歆 《遂初赋》:“薄涸冻之凝滞兮,茀谿谷之清凉。”词语解释:涸坚 拼音:hé jiān
凝结坚硬。涸,通“ 沍 ”。《汉书·五行志上》:“盖工冶铸金铁,金铁冰滞涸坚,不成者众,及为变怪,是为金不从革。” 颜师古 注:“涸读与沍同。沍,凝也,音下故反。《春秋左氏传》曰‘固阴沍寒’。”词语解释:涸思乾虑
犹言绞尽脑汁。 明 王志坚 《表异录·艺文》:“极思为文,曰涸思乾虑。”词语解释:涸塞 拼音:hé sāi
堵塞。《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悲 太山 之为隍兮,孰 江 河 之可涸” 汉 王逸 注:“涸,塞也。言 太山 将頽为池,以喻君且失其位,用心迷惑,过恶已成,若 江 河 之决,不可涸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