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陌入声 驿[xī][jī,积聚][jí][yì,变易][gē gé][pò tuò][详注1][详注2][详注3][zhī][jí][动词][sè mí sù][shì zhē][划破][yì][yā,笑声][详注4][xī][hé][tī zhì][zǎ zé zhā zhà][è][gé][hé,同核][yì shì][jí][zhà][yì][è,音厄。本作呃。鸡声。][cè][zhái][shuò][jí][详注5][详注6][hè xià][详注7]鰿


注1:索 《广韵》山戟切《集韵》色窄切,求也。《礼·曲礼》大夫以索牛。《注》索,求得而用之。
注2:摘 《唐韵》竹厄切《集韵》《韵会》陟革切,音谪。手取也。《唐书·建宁王倓传》天后次子贤作歌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归。或作擿。
注3:射 yì,音睪。《诗·大雅》无射亦保。《周颂》无射于人斯。《注》射,厌也。又无射,九月律名。《前汉·律历志》无射,言阳气上升,阴气收藏,终而复始,无厌已也。
注4:刺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七迹切,音碛。穿也,伤也。《增韵》刃之也。《孟子》刺人而杀之。又针黹也。《史记·货殖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又侦伺也。《前汉·燕王旦传》燕王旦遣幸臣之长安问礼仪,阴刺候朝廷事。又《韵会》黥也。又撑也。《史记·陈平世家》平乃刺船而去。《韩愈诗》峻濑乍可刺。又刺刺,多言貌。《管子·心术篇》焉能去刺刺为咢咢乎。《韩愈·送殷员外序》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注5:柞 《集韻》《韻會》側格切,音窄。除草曰芟,除木曰柞。《詩·周頌》載芟載柞。又《周禮·夏官》柞氏掌攻草木。 又窄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轂小而長則柞。《类篇》助伯切,音斮。捕兽槛中机曰柞鄂。《中庸·孔疏》擭谓柞㮙也。
注6:莫 《韵会》莫白切,音陌。静也。《诗·小雅》君妇莫莫。《注》言清静而敬至也。《左传·昭二十八年》德正应和曰莫。
注7:霸 音拍。古与魄同。《说文》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从月䨣声。《增韵》月体黑者谓之霸。《玉篇》今作魄。《书·武成·旁死魄释文》魄,普白反。《说文》作霸,匹革反。《前汉·律历志》四月已丑朔死霸。死霸,朔也。生霸,望也。是月甲辰望,乙巳旁之,故武成篇曰:惟四月既旁生霸。
首字词组
液池液樠液晶液果液汁液雨液压计 
液液液蹣液态液洽液压油液体液压 
液化液廷液氧液汤液泡液化石油气  

词语解释:液池  拼音:yè chí
即 太液池 。 汉 、 唐 、 元 等朝皆有开凿,所在地方亦不相同。 汉 太液池 也称 蓬莱池 ,池中筑 渐台 ,高二十馀丈,起 蓬莱 、 方丈 、 瀛洲 、 壶梁 ,像海中神仙、龟、鱼之属。 明 杨慎 《白云岩为谢左溪赋》:“ 震泽 昔从龙, 液池 曾下鵠。”参见“ 太液 ”。
词语解释:太液  拼音:tài yè
(1).古池名。 汉 太液池 ,在 陕西省 长安县 西。 武帝 元封 元年(公元前110年)开凿,周回十顷。池中筑 渐台 ,高二十馀丈;又起三山,以象 瀛洲 、 蓬莱 、 方丈 三神山,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异兽之属。 汉 班固 《西都赋》:“前唐中而后 太液 。”参阅《三辅黄图》卷四。
(2).古池名。 唐 太液池 ,在 大明宫 中 含凉殿 后,中有 太液亭 。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八:“鶯歌闻 太液 ,凤吹遶 瀛洲 。”参阅 清 《嘉庆一统志·西安府二·大明宫》
(3).古池名。 元 、 明 、 清 太液池 即今 北京 故宫 西华门 外的 北海 、 中海 、 南海 三海。 元 时名 西华潭 。 清 称 太液池 。南北四里,东西二百馀步,池上跨长桥,旧有石牌坊,东西对峙,东曰玉蝀,西曰金鼇。桥北称 北海 ,桥南称 中海 ,其中 瀛台 以南称 南海 。上源自 玉泉山 合西北诸水,由 地安门 水门流入。
词语解释:液液  拼音:yè yè
融解貌;津润貌。《参同契》卷中:“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 清 唐甄 《潜书·除疾》:“我有疾曰逸。其寂也液液然,其动也洩洩然,其流也不知其所之焉。”
词语解释:液化  拼音:yè huà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可通过冷却、加压或冷却和加压并用的方法来实现。
词语解释:液樠  拼音:yè mán
(1).脂液流出。《庄子·人间世》:“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槨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液,津液也。樠谓脂出樠樠然也。”
(2).指材质庸劣。 唐 刘禹锡 《上仆射李相公》:“苟液樠曲戾,不足枉斧斤,愿为庭燎,以照嘉客。” 明 李东阳 《奉朴菴先生书》:“髭且半白矣,能保其离奇液樠之质,终不为斧斤累乎!”
词语解释:液蹣
脂液流出
词语解释:液廷  拼音:yè tíng
即掖庭。液,通“ 掖 ”;廷,通“ 庭 ”。皇宫中的房舍,妃嫔所居。《汉书·王莽传上》:“皇帝即位三年, 长秋宫 未建,液廷媵未充。” 颜师古 注:“液与掖同音通用。”
词语解释:液晶  拼音:yè jīng
液态晶体,既具有液体的液动性和表面张力、又具有晶体的光学性质的物体
词语解释:液态  拼音:yè tài
物质的液体状态。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
词语解释:液氧  拼音:yè yǎng
一种苍白蓝色透明易动的磁性液体,经压缩气态氧制得,主要用于液氧炸药和在火箭推进剂中作氧化剂
词语解释:液果  拼音:yè guǒ
指多汁及肉质的浆果
词语解释:液洽  拼音:yè qià
犹浃洽。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德牟往初,功无与二,休烈液洽,符瑞众变。”《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浹洽”。
词语解释:液汤  拼音:yè tāng
中药汤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 意 即为之液汤火齐逐热,一饮汗尽,再饮热去,三饮病已。”
词语解释:液汁  拼音:yè zhī
取自固体食物的液汁,体液,树液
词语解释:液压油  拼音:yè yā yóu
石油产品的一种。液压传动中,用以传递能量和进行控制的工作介质。由精制的石油润滑油馏分加入抗氧、防锈、抗泡等添加剂而成。在工作状态下具有不可压缩性,并能保持良好的流体状态。根据使用要求分有抗磨、低凝、抗燃液压油等。
词语解释:液泡  拼音:yè pào
细胞质中含有的泡状物,外有薄膜与细胞质分开,内有液体
词语解释:液雨  拼音:yè yǔ
旧俗以立冬后壬日为入液,至小雪为出液。此时之雨谓之“液雨”。又称“药雨”。 陈元靓 《岁时广记》卷四引《琐事录》:“ 闽 俗立冬后过壬日,谓之入液,至小雪出液,得雨谓之液雨,无雨则主来年旱。谚云:液雨不流籜,高田不要作。又谓之药雨。”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十月》:“月中雨,谓之‘液雨’。百虫饮此水而藏蛰。”
词语解释:液体  拼音:yè tǐ
有一定体积无一定形状可以流动的物质。性质介于气体和固体之间。在常温下,水、酒、水银等都是液体。
词语解释:液化石油气  拼音:yè huà shí yóu qì
由可燃轻质烃(如丙烷和丁烷)组成的压缩天然气,尤指石油炼制或天然汽油加工后的副产品,主要用来作家庭和工业燃料,作为发动机燃料,也用来作化学合成的原料(如合成橡胶)
词语解释:液压计  拼音:yè yā jì
流体压力计一种指示流体压力的计量仪器
词语解释:液压  拼音:yè yā
当水、油或其他液体受压流过小孔或管子时所呈现的阻力或所传送的压力来操作的——机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