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洗涤 拼音:xǐ dí
(1).冲荡;清洗。 晋 木华 《海赋》:“波如连山,乍合乍散,嘘噏百川,洗涤 淮 汉 。” 明 宋濂 《佛日普照慧辨禅师塔铭》:“自兹口喷百丈泉,洗涤五浊离腥羶。” 老舍 《四世同堂》五八:“他的衣服,当天换上,当天就被汗沤透,非马上洗涤不可。”
(2).除去(罪过、积习、耻辱等)。 唐 元稹 《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又准 元和 二年正月三日赦文,自今日已前,反逆缘坐,并与洗涤。”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吾谓填词之难,莫难於洗涤窠臼。” 徐迟 《火中的凤凰》:“史在他邦,文归海外,百世也洗涤不净这样的耻辱!”词语解释:荡涤 拼音:dàng dí
(1).清洗;清除。《汉书·食货志下》:“后二年, 世祖 受命,盪涤烦苛,復五銖钱,与天下更始。”《旧唐书·虞世南李百药等传赞》:“ 文皇 盪涤,刷清苍昊。” 清 顾炎武 《恭谒高皇帝御容于灵谷寺》诗:“扫除开八表,盪涤翦羣兇。”
(2).澡器。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四引 汉 服虔 《通俗文》:“澡器谓之盪涤也。”
冲洗;清除。《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一》:“荡涤烦文,除民疾苦。” 宋 曾巩 《延庆寺》诗:“好风吹雨来,暑气一荡涤。”《剪灯新话·申阳洞记》:“不意君能为我扫除讎怨,荡涤凶邪,敢不致谢!” 秦牧 《艺海拾贝·笑的力量》:“笑声有时又像清泉,可以让人的灵魂在其中好好荡涤一下。”词语解释:湔涤 拼音:jiān dí
(1).洗涤。 宋 刘克庄 《满江红》词:“便倒倾,海水浣衣尘,难湔涤。”
(2).清除。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无如醉梦中人,顽不知惕,以致逆氛祅教渐染东南,阅数十年而未能湔涤。”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一·北齐守宫老狐》:“限满之后,原可还天仙本位,惟其久染腥闻,非一朝夕可以湔涤。”
(3).洗雪。 宋 苏舜钦 《上集贤文相书》:“阁下以英伟之量,押领魁柄,必以康济民物、湔涤寃滞为己任。”词语解释:清涤 拼音:qīng dí
(1).古时祭祀用的水。《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水曰清涤,酒曰清酌。” 孔颖达 疏:“古祭用水当酒,谓之玄酒也。而云‘清涤’,言其甚清皎絜也。” 唐 权德舆 《祭故独孤台州文》:“柔嘉清涤,用寄单诚。”
(2).清洗;清除。 唐 张九龄 《岁除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序》:“盖因丘陵而视远,必有以清涤孤愤,舒啸佳辰。” 前蜀 杜光庭 《衙内宗夔本命醮词》:“解五行三命之灾,销列宿暗虚之厄,罪瑕清涤,寃债和平。”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此地文坛,依然乌烟瘴气,想乘这次风潮成名立业者多,故清涤甚难。”词语解释:漱涤 拼音:shù dí
亦作“潄涤”。 洗涤。《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湔浣肠胃,漱涤五藏。” 唐 柳宗元 《愚溪诗序》:“余虽不合於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洵可娱目赏心,潄涤尘襟。”词语解释:疏涤 拼音:shū dí
(1).疏浚清理;疏通清除。《通典·礼七二》:“阜成百穀,疏涤三川。”《元史·河渠志二》:“ 运河 在 扬州 之北。 宋 时尝设军疏涤, 世祖 取 宋 之后,河渐壅塞。” 明 李东阳 《孙家渡神祠记》:“顾其经画区处之方,疏涤障塞之力,财成辅相之事,则神必有待乎人。”
(2).引申为周济。《明史·邹缉传》:“非省躬责己,大布恩泽,改革政化,疏涤天下穷困之人,不能回上天谴怒。”词语解释:涤涤 拼音:dí dí
(1).形容草枯水干,山川荡然无存貌。《诗·大雅·云汉》:“旱既太甚,涤涤山川。” 明 王翃 《忧旱》诗:“山川涤涤赤日烈,昊天降酷同燔烧。”
(2).使干枯。 宋 胡錡 《耕禄稿·拟水部车龙除水陆转运使诰》:“旱魃涤涤,藴隆虫虫,孰慰‘兢兢’之念;小子蹻蹻,老夫灌灌,共歌‘板板’之诗。”
(3).渐温貌。 唐 韩鄂 《岁华纪丽·正月》:“风惟涤涤,木渐欣欣。” 沉士龙 胡震亨 校:“《夏小正》云:‘正月啟蛰,雉晨雊,时有浚风。’涤涤,变煖也。”词语解释:澡涤 拼音:zǎo dí
洗刷。引申指辩白冤屈。 明 张居正 《与浙江抚院书》:“今既在降调之列,他日尚可澡涤擢用。”词语解释:开涤 拼音:kāi dí
(1).开拓涤荡。《宋书·武帝纪中》:“遂乃三俘伪主,开涤五都。”
(2).开朗清爽。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王司州 至 吴兴 印渚 中看。叹曰:‘非唯使人情开涤,亦觉日月清朗。’”词语解释:除涤 拼音:chú dí
涤除,清除。 前蜀 杜光庭 《大王本命醮葛仙化词》:“俯颁鸿福,俾臣罪瑕除涤,寿禄增延。”词语解释:涓涤 拼音:juān dí
犹洗涤。 宋 司马光 《旬虑十七韵呈同舍》:“菊畦亲灌浸,茶器自涓涤。”词语解释:蠲涤 拼音:juān dí
清除,除去。《后汉书·桓帝纪》:“庶望羣吏,惠我劳民,蠲涤贪秽,以祈休祥。” 明 李东阳 《应诏陈言奏宏治六年四月二十七日节该钦奉敕谕》:“蠲涤旧过,勉图后功。”词语解释:刷涤 拼音:shuā dí
洗刷;洗除。 明 李贽 《答耿中丞论谈》:“所谓刷涤者,乃刷涤其闻见。” 明 李贽 《答耿中丞论谈》:“愿公更不必论湔磨刷涤之功,而惟直言问学开大之益。”词语解释:雪涤 拼音:xuě dí
洗涤。《宋书·何尚之传》:“规迨休告,雪涤素怀。” 唐 李群玉 《送魏珪觐省》诗:“长啸凌清暉,襟情当雪涤。” 明 张居正 《答司成姜凤阿书》:“昔在词林,宿承休问,中见青蝇点璧,每切不平。虽曾属意臺臣,力为雪涤,然不能招遗贤於薖轴,致逸足於衢逵。”词语解释:盥涤 拼音:guàn dí
洗涤;清除。《金史·乐志下》:“神无常享,时歆精诚。惟诚惟洁,感通神明。先事盥涤,注兹清冷。”词语解释:冲涤 拼音:chōng dí
冲刷洗涤。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余急於西上,遂从涧中歷块石而上,涧中於是无纤流,然块石经衝涤之餘,不特无污染,而更光腻。”词语解释:削涤 拼音:xuē dí
清除。《新唐书·杜让能传》:“陛下欲削涤僭嫚,刚主威,隆王室,此中外大臣所宜共成之,不宜专任臣。”词语解释:平涤 拼音:píng dí
平定荡涤。 晋 赵至 《与嵇茂齐书》:“平涤九区,恢维宇宙。”词语解释:扫涤 拼音:sǎo dí
扫除涤荡。《宋书·武帝纪中》:“百年榛秽,一朝扫涤。”《旧唐书·裴度传》:“在 宪宗 时,扫涤区宇,尔则有出车殄寇之勋。” 明 刘基 《长歌行》:“扫涤浮秽夫何寃,我今语女开女昏。”词语解释:涵涤 拼音:hán dí
浸洗。 林纾 《译〈孝女耐尔传〉序》:“如张明镜於空际,收纳五虫万怪,物物皆涵涤清光而出,见者如凭阑之观鱼鱉虾蟹焉。”词语解释:滫涤 拼音:xiǔ dí
浸泡淘洗。《周礼·秋官·司烜氏》“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明齍谓以明水滫涤粢盛黍稷。” 贾公彦 疏:“ 先郑 云‘明水滫涤粢盛黍稷’者……俱谓释米者也。”词语解释:灌涤 拼音:guàn dí
犹盥洗。《宣和遗事》后集:“四人方掬水洗面灌涤,相视哽咽不胜。”词语解释:澄涤 拼音:chéng dí
清净。 清 谭嗣同 《仁学》一:“霄宇轩昭,大地澂涤。”词语解释:忏涤 拼音:chàn dí
犹忏洗。 前蜀 杜光庭 《御史中丞刘滉九曜醮词》:“有过者可期於懺涤,有灾者可至於祈禳。”词语解释:浣涤 拼音:huàn dí
亦作“澣涤”。 洗涤。《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建 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謁亲,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帬厕牏,身自浣涤。”《宋史·列女传·崔氏》:“妇得齿贱获,执澣涤之事幸矣,况敢污家乎!” 清 刘大櫆 《胡孝子传》:“至夜必归,归则取母中裙秽污,自浣涤之。”词语解释:刬涤
清除。 梁启超 《新民说》第十七节:“ 卑斯麦 復以铁血之政略,达民族之主义,日讨国人而训之,剗涤其涣漫薾靡之旧习,养成其英鋭不屈之精神。”词语解释:刮涤 拼音:guā dí
除掉。 明 方孝孺 《复郑好义》之三:“今吾兄独痛自惩创,若负不洁,然惟恐刮涤之不亟假而事有大於一言者,其有闻人之言而不改者乎?”词语解释:申涤 拼音:shēn dí
犹申雪。《北齐书·高隆之传》:“ 显祖 以其受任既重,知有寃状,便宜申涤,何得委过要名,非大臣义。”词语解释:宕涤 拼音:dàng dí
荡涤;冲刷。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若潨洞所积,溪壑所射,皷怒之所豗击,涌澓之所宕涤,则上穷 荻蒲 ,下至 狶州 ,南薄 鷰爪 ,北极 雷淀 ,削长埤短,可数百里。” 钱仲联 集注引《说苑》:“四瀆何以视诸侯?能荡涤垢污焉。”词语解释:爨涤 拼音:cuàn dí
犹爨濯。 宋 洪迈 《夷坚三志壬·懒愚道人》:“昼躬爨涤,夜读书史,仍勉夫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