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二锡入声 [详注1][详注2][详注3][汨罗江][xū][详注4][dí][详注5]


注1:吃 喫的简化字。“吃”在古代一般不当“吃东西”讲。“吃东西”的意义古代写作“吃”。汉字简化后“吃”写作“吃”
注2:幕 《正韵》莫狄切,音觅。《卢仝·思君吟》我心为风兮淅淅,君身为云兮幕幕。
注3:适 《广韵》都历切《集韵》《韵会》丁历切,音的。与嫡同。《诗·大雅》天位殷适。《注》殷适,殷之嫡嗣也。《礼·檀弓》扶适子,南面而立。又《集韵》《韵会》亭历切《正韵》杜历切,音狄。与敌同。《礼·燕义》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适之义也。《史记·田单传赞》始如处女,适人闭户。后如脱兔,适不敢距。又《集韵》他历切,音惕。适适然,惊貌。《庄子·秋水篇》适适然惊。
注4:踧 音狄。《說文》行平易也。《詩·小雅》踧踧周道。《傳》踧踧,平易也。
注5:吊 音的。《尔雅·释诂》吊,至也。《书·盘庚》非废厥谋,吊由灵。《诗·小雅》神之吊矣。裴渊《广州记》
首字词组
涤器涤场涤涤涤烦子涤瑕荡秽涤滥涤卡涤纶
涤除涤虑涤秽涤篆涤盥涤溉涤故更新涤雅
涤荡涤瑕涤宫涤瑕荡垢涤棉布涤棉涤秽荡瑕 
涤濯涤耳涤汰涤畅涤汔涤地无类涤秽布新 

词语解释:涤器  拼音:dí qì
(1).洗涤器物。《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相如 身自著犊鼻褌,与庸保杂作,涤器於市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买臣 负薪而衣锦, 相如 涤器而被绣。” 宋 辛弃疾 《贺新郎·韩仲止判院山中见访》词:“作赋 相如 亲涤器,识字 子云 投阁。”
(2).盥器,洗涤的器具。《墨子·非儒下》:“登屋窥井,挑鼠穴,探涤器,而求其人焉。” 孙诒让 间诂:“涤器,洒濯之器,若槃匜之属。”
词语解释:涤除  拼音:dí chú
洗去;清除。《老子》:“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唐 杜甫 《北风》诗:“涤除贪破浪,愁絶付摧枯。” 清 顾炎武 《日知录·街道》:“古之王者,於国中之道路,则有条狼氏涤除道上之狼扈,而使之洁清。” 续范亭 《绝命诗》:“涤除尘垢洁,为世作牺牲。”
词语解释:涤荡  拼音:dí dàng
(1).荡洗;清除。 汉 刘歆 《遂初赋》:“心涤荡以慕远兮,迴高都而北征。”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三:“自 唐 及今,流潦巨浸之所漂啮,震风凌雨之所涤荡,不知其几,而墨色烂然如新。” 王闿运 《御夷论一》:“涤荡丛弊,胥与更始。” 郭小川 《长江组歌·长江的浪花啊》:“ 长江 的浪花,你涤荡了多少污浊泥沙!”
(2).犹摇动。《礼记·郊特牲》:“ 殷 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 郑玄 注:“涤荡,犹摇动也。”
(3).急促不顺貌。《史记·乐志》:“感涤荡之气而灭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贱之也。” 张守节 正义:“言此恶乐能动善人涤荡之善气,使失其所,而灭善人平和之德也。”按,《礼记·乐记》作“条畅”。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淮南子二十》“化作细”:“‘圣人之治天下,非易民性也,拊循其所有而涤荡之。’涤荡与条畅同,《文子》作条畅。”参见“ 条4畅 ”。
词语解释:涤濯  拼音:dí zhuó
洗涤。《周礼·天官·冢宰》:“及执事,眡涤濯。” 郑玄 注:“涤濯,谓溉祭器及甑甗之属。”《文选·张衡〈东京赋〉》:“涤濯静嘉,礼仪孔明。” 薛综 注:“涤濯,谓洗涤也。” 唐 欧阳行周 《回鸾赋》:“雰霾扫荡于寰区,尘埃涤濯乎皇都。” 清 袁枚 《续新齐谐·安庆府学狐》:“秋祭前数日,涤濯籩豆,预备祭品,陈列 明伦堂 。”
词语解释:涤场  拼音:dí cháng
亦作“ 涤塲 ”。打扫场地。《诗·豳风·七月》:“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孔颖达 疏:“十月之中,埽其场上粟麦尽皆毕矣。” 宋 范成大 《丙午东宫寿诗》:“史贺星同轨,农歌稼涤场。” 清 杜岕 《九日荔轩招泛虎丘观穫》诗:“吾儕野人辈,想见涤场福。” 清 陈维崧 《莺啼序·兰陵邵子湘有画像五帧索予题词》词:“其一江村,涤塲纳稼,髣髴柴桑里。”一说谓涤荡。 王国维 《观堂集林·肃霜涤场说》:“《诗·豳风》:‘九月肃霜,十月涤场’……肃霜、涤场,皆互为双声,乃古之联緜字,不容分别释之……涤场即涤荡。”参见“ 涤荡 ”。
词语解释:涤荡  拼音:dí dàng
(1).荡洗;清除。 汉 刘歆 《遂初赋》:“心涤荡以慕远兮,迴高都而北征。”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三:“自 唐 及今,流潦巨浸之所漂啮,震风凌雨之所涤荡,不知其几,而墨色烂然如新。” 王闿运 《御夷论一》:“涤荡丛弊,胥与更始。” 郭小川 《长江组歌·长江的浪花啊》:“ 长江 的浪花,你涤荡了多少污浊泥沙!”
(2).犹摇动。《礼记·郊特牲》:“ 殷 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 郑玄 注:“涤荡,犹摇动也。”
(3).急促不顺貌。《史记·乐志》:“感涤荡之气而灭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贱之也。” 张守节 正义:“言此恶乐能动善人涤荡之善气,使失其所,而灭善人平和之德也。”按,《礼记·乐记》作“条畅”。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淮南子二十》“化作细”:“‘圣人之治天下,非易民性也,拊循其所有而涤荡之。’涤荡与条畅同,《文子》作条畅。”参见“ 条4畅 ”。
词语解释:涤虑  拼音:dí lǜ
清除烦扰,使思想清净。 宋 梅尧臣 《和吴冲卿学士石屏》:“我归涤虑反覆思,义虽不经聊解颐。” 明 刘基 《天寿节登槃翠轩分韵得稽字》:“澄心映空旷,涤虑俯清泚。” 孙犁 《谈作家的立命修身之道》:“近几年来,我也不断阅读一些新的文学作品,能使我净心涤虑,安静愉悦地读下去的东西,并不太多。”
词语解释:涤瑕  拼音:dí xiá
清除污点。 唐 柳宗元 《解祟赋》:“以泠风濯热,以清源涤瑕。”《旧唐书·韦处厚传》:“ 李绅 是前朝任使,纵有罪愆,犹宜洗衅涤瑕,念旧忘过,以成无改之美。”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凡为得罪之人,悉有涤瑕之望。”
词语解释:涤耳  拼音:dí ěr
洗耳。表示恭敬地倾听。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吾子整身倦世,探隐拯沉;不远遐路,幸见光临;将敬涤耳,以听玉音。”
词语解释:涤涤  拼音:dí dí
(1).形容草枯水干,山川荡然无存貌。《诗·大雅·云汉》:“旱既太甚,涤涤山川。” 明 王翃 《忧旱》诗:“山川涤涤赤日烈,昊天降酷同燔烧。”
(2).使干枯。 宋 胡錡 《耕禄稿·拟水部车龙除水陆转运使诰》:“旱魃涤涤,藴隆虫虫,孰慰‘兢兢’之念;小子蹻蹻,老夫灌灌,共歌‘板板’之诗。”
(3).渐温貌。 唐 韩鄂 《岁华纪丽·正月》:“风惟涤涤,木渐欣欣。” 沉士龙 胡震亨 校:“《夏小正》云:‘正月啟蛰,雉晨雊,时有浚风。’涤涤,变煖也。”
词语解释:涤秽  拼音:dí huì
涤除污秽。多比喻清除谬误、邪恶。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涤秽紫宫,徵帝 太原 。” 唐 皇甫澈 《赋四相诗·中书令锺绍京》:“青宫閶闔启,涤秽氛沴灭。” 明 陈烈 《重刻诚意伯刘公文集后序》:“涤秽湔羶,復还三代之华,何其伟歟!”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二章:“所有自古之崇山、盘栈、絶漠、横沙,头痛、身热之区,风灾、鬼难之地,深箐、密林之域,毒蛇、猛兽之所盘据,毛人、生番之所栖宿,莫不夷险,平难,除莽,涤秽,犂巢,扫穴,奔魑,走魅,成为都会,邑居相望。”参见“ 涤瑕盪秽 ”。
词语解释:涤瑕荡秽  拼音:dí xiá dàng huì
清除缺点过失;清除污泥浊水。《文选·班固〈东都赋〉》:“於是百姓涤瑕盪秽,而镜至清。” 李善 注:“ 毛萇 《诗传》曰:‘瑕,犹过也。’字书曰:‘秽,不絜清也。’” 黄远庸 《〈晚周汉魏文钞〉序》:“窃观西史,文艺改革,为彼土涤瑕盪秽、日月光华之首基。”亦作“涤瑕荡垢。” 唐 韩愈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迁者追迴流者还,涤瑕荡垢朝清班。” 陈毅 《满江红·黄金海岸》词:“看涤瑕荡垢土重光,全无敌。”
词语解释:涤宫  拼音:dí gōng
古代宫中饲养祭祀牲畜的房子。《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元年》:“古者帝牛必在涤三月,以致严洁。今既无涤宫繫养之法,有司涤养不严,一切苟简。欲下将作度修涤宫,具繫养之法,饰所属官司省视,委太常寺主簿一员閲察。”
词语解释:涤汰  拼音:dí tài
洗濯。《旧唐书·乐志三》:“禋樽晋烛,纯牺涤汰。”
词语解释:涤烦子  拼音:dí fán zǐ
指茶。古人谓茶能消除烦恼,故称。 唐 施肩吾 逸句:“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 唐 施肩吾 逸句:“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
词语解释:涤篆
洗印。用以检查印是否有缺陷
词语解释:涤瑕荡垢  拼音:dí xiá dàng gòu
见“ 涤瑕盪秽 ”。
词语解释:涤瑕荡秽  拼音:dí xiá dàng huì
清除缺点过失;清除污泥浊水。《文选·班固〈东都赋〉》:“於是百姓涤瑕盪秽,而镜至清。” 李善 注:“ 毛萇 《诗传》曰:‘瑕,犹过也。’字书曰:‘秽,不絜清也。’” 黄远庸 《〈晚周汉魏文钞〉序》:“窃观西史,文艺改革,为彼土涤瑕盪秽、日月光华之首基。”亦作“涤瑕荡垢。” 唐 韩愈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迁者追迴流者还,涤瑕荡垢朝清班。” 陈毅 《满江红·黄金海岸》词:“看涤瑕荡垢土重光,全无敌。”
词语解释:涤畅  拼音:dí chàng
通畅。 汉 王符 《潜夫论·德化》:“德政加於民,则多涤畅姣好,坚彊考寿;恶政加於民,则多罢癃尩病,夭昏札瘥。”
词语解释:涤瑕荡秽  拼音:dí xiá dàng huì
清除缺点过失;清除污泥浊水。《文选·班固〈东都赋〉》:“於是百姓涤瑕盪秽,而镜至清。” 李善 注:“ 毛萇 《诗传》曰:‘瑕,犹过也。’字书曰:‘秽,不絜清也。’” 黄远庸 《〈晚周汉魏文钞〉序》:“窃观西史,文艺改革,为彼土涤瑕盪秽、日月光华之首基。”亦作“涤瑕荡垢。” 唐 韩愈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迁者追迴流者还,涤瑕荡垢朝清班。” 陈毅 《满江红·黄金海岸》词:“看涤瑕荡垢土重光,全无敌。”
词语解释:涤盥  拼音:dí guàn
清洗。 南朝 梁 沉约 《为齐竟陵王解讲疏》:“弟子 萧子良 涤盥烦襟,栖情正业。”
词语解释:涤棉布  拼音:dí mián bù
棉的确良的俗称,是绦纶与棉的混纺织物的统称
词语解释:涤汔  拼音:dí qì
洗荡。 汉 枚乘 《七发》:“观其(江涛)所驾軼者,所擢拨者,所扬汩者,所温汾者,所涤汔者,虽有心略辞给,固未能缕形其所由然也。”
词语解释:涤滥  拼音:dí làn
指音乐节奏疾速短促。《礼记·乐记》:“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 郑玄 注:“狄、涤,往来疾貌也;滥,僭差也。” 孔颖达 疏:“狄成、涤滥,皆谓往来速疾,谓乐之曲折,速疾而成,疾速而止。”
词语解释:涤溉  拼音:dí gài
洗涤。《礼记·曲礼上》“御食於君,君赐餘器之溉者不写” 唐 孔颖达 疏:“若所赐食之器可涤溉者,不畏污,则不须倒写,仍於器中食之;食讫乃澡絜以还君也。”《宋史·乐志七》:“涤溉蠲洁,容仪肃庄。”
词语解释:涤棉  拼音:dí mián
涤纶与棉的混纺织物。
词语解释:涤地无类  拼音:dí dì wú lèi
荡涤无遗。形容清除得彻底。《后汉书·隗嚣传》:“﹝ 王莽 ﹞使四境之外,并入为害,缘边之郡, 江 海之濒,涤地无类。” 李贤 注:“涤,荡也,荡地无遗类也。”
词语解释:涤卡  拼音:dí kǎ
涤纶与棉混纺织成的卡其。《人民文学》1981年第2期:“我脱去涤卡上衣。”
词语解释:涤故更新  拼音:dí gù gēng xīn
清除旧的,改换新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譬之昨死而今生,须从此涤故更新;再一馁,则不可为矣。”
词语解释:涤秽荡瑕  拼音:dí huì dàng xiá
同“ 涤瑕盪秽 ”。 《宋书·礼志一》:“殿下以命世之资,属当倾危之运,礼乐征伐,翼成中兴,将涤秽荡瑕,拨乱反正。”
词语解释:涤秽布新  拼音:dí huì bù xīn
清除陈旧的,建立新的。 黄远庸 《新剧杂论》:“比来 大江 以南,盛行新剧,竟以现身説法,涤秽布新,甚美甚善。”
词语解释:涤纶  拼音:dí lún
英语terylene的译音。合成纤维的一种。用来织的确良或制造绝缘材料、绳索等。其耐折皱性特好,超过其他纤维;弹性接近羊毛;强度和耐磨性略低于尼龙;吸水性差。
词语解释:涤雅  拼音:dí yǎ
梁 雅乐歌名。 沉约 制。 南朝 梁 沉约 《涤雅》:“牲出入, 宋 元徽 《仪注》《引牲》。至是改为《涤雅》,取《礼记》‘帝牛必在涤三月’也。”《隋书·乐志上》:“《涤雅》,一曲,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