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荠上声 [lǐ][mǐ][jǐ,水名][奚上声。亦待也。][音陛。与䯗同。或作䏶。][ní,露泥泥][tǐ][详注1]


注1:媞 音弟。莎草的子实。《尔雅》薃,侯莎,其实媞。
首字词组
涕泪涕洟涕唾涕淫涕泠涕欷涕淫淫 
涕泗涕泣涕滂涕霣涕泗滂沲涕泗滂沱涕涶 
涕零涕涟涕血涕涕涕喷涕泗横流  

词语解释:涕泪  拼音:tì lèi
(1).鼻涕和眼泪。亦专指眼泪。 汉 王粲 《赠蔡子笃》诗:“中心孔悼,涕泪涟洏。”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然人性自有少涕泪者,肠虽欲絶,目犹烂然。” 宋 司马光 《送张兵部知遂州》诗:“闻道 西州 遗画像,使我涕泪空霑衣。”《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他就接连不断地打了无数的喷嚏,闹得涕泪交流。”
(2).涕泪俱下;哭泣。《三国志·魏志·赵王干传》“ 黄初 二年,进爵,徙封 燕王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良 年小常呼 文帝 为阿翁。 帝 谓 良 曰:‘我汝兄耳!’ 文帝 又愍其如是,每为涕泪。” 唐 杜甫 《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诗:“古往今来皆涕泪,断肠分手各风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纫针》:“妻携女归告两弟。两弟任其涕泪,并无一词肯为设处。”
词语解释:涕泗  拼音:tì sì
(1).眼泪和鼻涕。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二:“ 齐景 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南史·萧钧传》:“﹝ 萧钧 ﹞年七岁,出继 衡阳元王 ,见 高帝 ,未拜,便涕泗横流。” 明 孙梅锡 《琴心记·赍金买赋》:“徘徊倚袖,涕泗沾衣,梦到君傍,可怪鸡鸣惊唤予。” 清 罗有高 《邓先生墓表》:“﹝先生﹞年十七,得 宋 五子书读之,涕泗被面下曰:‘嗟夫!吾乃今日知为人之道也。’”参见“ 涕泗滂沱 ”。
(2).涕泪俱下,哭泣。 汉 扬雄 《元后诔》:“ 新室文母太后 崩,天下哀痛,号哭涕泗。” 宋 苏轼 《白帝庙》诗:“迟回问风俗,涕泗閔兴衰。”《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向士肃 出外拜客……遇箇妇人,鬢髮蓬鬆,涕泗而来。”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事叔至孝》:“﹝ 施愚山 ﹞辛亥客都门,每忆叔,輒涕泗。”
词语解释:涕泗滂沱  拼音:tì sì pāng tuó
谓涕泪如雨。形容涕泪流得极多。《诗·陈风·泽陂》:“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毛 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灵王》:“夫子知命之将终,乃抱麟解紱,涕泗滂沱。”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汪越》:“ 越 痛哭受教。一姊一弟,年相亚,夙敦友爱,亦各涕泗滂沱,恨不与俱。”亦作“ 涕泗滂沲 ”。《南齐书·孔稚珪传》:“於 禹井山 立馆,事道精篤,吉日於静屋四向朝拜,涕泗滂沲。”《梁书·武帝纪下》:“又立七庙堂,月中再过,设净饌。每至展拜,恒涕泗滂沲,哀动左右。”
词语解释:涕零  拼音:tì líng
亦作“ 涕泠 ”。 流泪;落泪。《诗·小雅·小明》:“念彼共人,涕零如雨。”《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纪验期臻,奄曶臧形,凡百咸痛,士女涕泠。” 宋 王安石 《寄吴氏女子》诗:“汝何思而忧?书每説涕零。”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二二》:“两信均收到,一信中并有稿子,自然照例‘感激涕零’而阅之。”
词语解释:涕洟  拼音:tì tì
(1).眼泪和鼻涕。《礼记·檀弓上》:“将军 文子 之丧,既除丧,而后越人来弔。主人深衣练冠,待於庙,垂涕洟。” 陆德明 释文:“自目曰涕,自鼻曰洟。” 汉 马融 《长笛赋》:“僬眇睢维,涕洟流漫。” 唐 孟郊 《秋怀》诗:“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秀姑》:“ 秋罗 导女潜出,相持呜咽,各有涕洟。” 章炳麟 《訄书·商鞅》:“而世之仁人流涕洟以忧天下者,猥以法家与刀笔吏同类而丑娸之。”
(2).涕泪俱下;哭泣。《易·萃》:“齎咨涕洟,无咎。” 高亨 注:“咨借为资……齎资涕洟,弔他人之丧之象也。” 唐 陆龟蒙 《田舍赋》:“今则阳亢而骄,苗渴而萎,十穗百粒,穫夫涕洟。” 宋 王安石 《祭周几道文》:“孰知君子,赴我称孤?发封涕洟,举屋惊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香玉》:“﹝ 黄生 ﹞恨极,作《哭花诗》五十首,日日临穴涕洟。”
词语解释:涕泣  拼音:tì qì
哭泣;流泪。《礼记·杂记下》:“唯父母之丧,不辟涕泣而见人。”《史记·刺客列传》:“﹝ 豫让 ﹞死之日, 赵国 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宋 陆游 《丰年行》:“前年穀与金价同,家家涕泣伐桑柘。”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 芸 正形容惨变,咻咻涕泣。”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二:“于今也和‘久待的期望一旦满足’相似,令人感动涕泣,热泪沾襟了。”
词语解释:涕涟  拼音:tì lián
泪流不断貌。 唐 黄滔 《祭宋员外》:“芝焚桂爇,璧碎珠捐,至於路行,孰不涕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耿十八》:“惟老母腊高,妻嫁后,缺於奉养;念之,不觉涕涟。” 清 陆嵩 《鬻儿行》:“客问鬻儿几何钱?老夫老妇俱涕涟。”
词语解释:涕唾  拼音:tì tuò
亦作“ 涕涶 ”。
(1).鼻涕和唾液。 汉 扬雄 《解嘲》:“ 蔡泽 , 山 东之匹夫也,顩颐折頞,涕唾流沫。”《汉书·扬雄传下》作“涕涶流沫”。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徐中丞》:“尝贺长至节,天寒裘秃,按察使 包括 以貂假公,公披之如忘,涕唾交挥。”
(2).擤鼻涕、吐口水。常用以表示鄙薄和轻视。 唐 杜甫 《别李义》诗:“莫怪执杯迟,我衰涕唾烦。” 唐 黄滔 《祭先外舅》:“於是涕唾声华,毫釐簪笏,枕中罢竟於名位,壶里别窥於日月。” 宋 苏舜钦 《答宋太祝见赠》诗:“翘然当路人,顾我甚涕唾。” 清 黄宗羲 《七怪》:“神仙之有无不可知,即有之,亦山林隐逸之徒,於朝市无与也。故其涕唾尘世之事,犹尘世之不得不隔絶山林矣。”
词语解释:涕滂  拼音:tì pāng
涕泗滂沱。 宋 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髮下大荒。”
词语解释:涕血  拼音:tì xuè
犹泣血。 唐 李贺 《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诗:“没没暗齰舌,涕血不敢论。”
词语解释:涕淫  拼音:tì yín
见“ 涕淫淫 ”。
词语解释:涕淫淫  拼音:tì yín yín
泪流不止貌。《楚辞·九章·哀郢》:“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王逸 注:“淫淫,流貌。”亦省作“ 涕淫 ”。 晋 庾儵 《大槐赋》:“清风时至,惻愴伤心。将骋轨以轻运,安久留而涕淫。”
词语解释:涕霣  拼音:tì yǔn
落泪。《孔丛子·记问》:“将伐无柯,患兹蔓延,惟以永叹,涕霣潺湲。”
词语解释:涕涕  拼音:tì tì
泪流貌。《周礼·地官·保氏》“四曰丧纪之容” 汉 郑玄 注:“丧纪之容,涕涕翔翔。”《释名·释形体》:“汁,涕也,涕涕而出也。”
词语解释:涕泠  拼音:tì líng
见“ 涕零 ”。
词语解释:涕零  拼音:tì líng
亦作“ 涕泠 ”。 流泪;落泪。《诗·小雅·小明》:“念彼共人,涕零如雨。”《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纪验期臻,奄曶臧形,凡百咸痛,士女涕泠。” 宋 王安石 《寄吴氏女子》诗:“汝何思而忧?书每説涕零。”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二二》:“两信均收到,一信中并有稿子,自然照例‘感激涕零’而阅之。”
词语解释:涕泗滂沲  拼音:tì sì pāng tuó
见“ 涕泗滂沱 ”。
词语解释:涕泗滂沱  拼音:tì sì pāng tuó
谓涕泪如雨。形容涕泪流得极多。《诗·陈风·泽陂》:“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毛 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灵王》:“夫子知命之将终,乃抱麟解紱,涕泗滂沱。”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汪越》:“ 越 痛哭受教。一姊一弟,年相亚,夙敦友爱,亦各涕泗滂沱,恨不与俱。”亦作“ 涕泗滂沲 ”。《南齐书·孔稚珪传》:“於 禹井山 立馆,事道精篤,吉日於静屋四向朝拜,涕泗滂沲。”《梁书·武帝纪下》:“又立七庙堂,月中再过,设净饌。每至展拜,恒涕泗滂沲,哀动左右。”
词语解释:涕喷  拼音:tì pēn
喷嚏。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一折:“则为我父离家,因此上不曾理婚姻事,説的人睡卧又不寧,害的人涕喷又不止。”《西游记》第三九回:“他不知那里扯箇纸条,拈作一箇纸拈儿,往鼻孔里通了两通,打了几箇涕喷。”《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回:“正説着,只见 孙兰姬 一连打了几箇涕喷。”
词语解释:涕欷  拼音:tì xī
流泪叹息。 明 刘基 《感怀》诗之四:“古道今已矣,感寤空涕欷。”
词语解释:涕泗滂沱  拼音:tì sì pāng tuó
谓涕泪如雨。形容涕泪流得极多。《诗·陈风·泽陂》:“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毛 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灵王》:“夫子知命之将终,乃抱麟解紱,涕泗滂沱。”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汪越》:“ 越 痛哭受教。一姊一弟,年相亚,夙敦友爱,亦各涕泗滂沱,恨不与俱。”亦作“ 涕泗滂沲 ”。《南齐书·孔稚珪传》:“於 禹井山 立馆,事道精篤,吉日於静屋四向朝拜,涕泗滂沲。”《梁书·武帝纪下》:“又立七庙堂,月中再过,设净饌。每至展拜,恒涕泗滂沲,哀动左右。”
词语解释:涕泗横流  拼音:tì sì héng liú
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亦作“涕泗纵横”
词语解释:涕淫淫  拼音:tì yín yín
泪流不止貌。《楚辞·九章·哀郢》:“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王逸 注:“淫淫,流貌。”亦省作“ 涕淫 ”。 晋 庾儵 《大槐赋》:“清风时至,惻愴伤心。将骋轨以轻运,安久留而涕淫。”
词语解释:涕涶  拼音:tì tuō
见“ 涕唾 ”。
词语解释:涕唾  拼音:tì tuò
亦作“ 涕涶 ”。
(1).鼻涕和唾液。 汉 扬雄 《解嘲》:“ 蔡泽 , 山 东之匹夫也,顩颐折頞,涕唾流沫。”《汉书·扬雄传下》作“涕涶流沫”。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徐中丞》:“尝贺长至节,天寒裘秃,按察使 包括 以貂假公,公披之如忘,涕唾交挥。”
(2).擤鼻涕、吐口水。常用以表示鄙薄和轻视。 唐 杜甫 《别李义》诗:“莫怪执杯迟,我衰涕唾烦。” 唐 黄滔 《祭先外舅》:“於是涕唾声华,毫釐簪笏,枕中罢竟於名位,壶里别窥於日月。” 宋 苏舜钦 《答宋太祝见赠》诗:“翘然当路人,顾我甚涕唾。” 清 黄宗羲 《七怪》:“神仙之有无不可知,即有之,亦山林隐逸之徒,於朝市无与也。故其涕唾尘世之事,犹尘世之不得不隔絶山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