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末字词组
跋涉相涉烝涉博涉该涉霜涉揭涉渔涉
交涉徒涉径涉扪涉参涉推涉溯涉牵涉
利涉干涉进涉隔涉关涉搴涉招涉瞻涉
远涉济涉过涉游涉軷涉驱涉染涉盘涉
病涉冒涉潜涉猎涉陟涉逾涉拔涉 
登涉历涉泛涉渡涉蹈涉长途跋涉昭涉 
更涉沿涉无涉学涉跨涉度涉津涉 
朝涉步涉厉涉贯涉通涉浮涉精涉 
没交涉经涉斮涉茇涉争涉披涉窥涉 

词语解释:跋涉  拼音:bá shè
(1).登山涉水。谓旅途艰苦。《诗·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毛 传:“草行曰跋,水行曰涉。”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八:“朕久望卿来,何其迟也。涂中跋涉不易?” 叶圣陶 《我们的骄傲》:“我这么想着,就问他一路跋涉该受了很多辛苦吧。”
(2).谓涉足于泥水之中艰难行走。 董必武 《挽沉骊英女士》诗:“勤劬如老农,跋涉于泥田。” 周振甫 注:“指下田。” 孙犁 《秀露集·乡里旧闻》:“土地是松软的,把孩子们的脚埋进去,他们仍然欢乐地跑着,并不感到跋涉。” 峻青 《海啸》第一章:“他们一会儿在齐膝深的水里跋涉,一会儿在烂泥地里蹒跚,走得非常吃力。”
(3).犹言劳累麻烦。 明 屠隆 《考槃馀事·造搥白纸法》:“平铺石上,用打纸搥敲千餘下,揭开晾□分乾,再迭压一宿,又搥千餘搥,令发光,与蜡牋相似方妙。余尝製之甚佳,但跋涉耳。”
词语解释:交涉  拼音:jiāo shè
(1).关系;牵涉。 前蜀 贯休 《闻无相道人顺世》诗之五:“百千万亿偈,共他勿交涉。” 宋 范成大 《病中闻西园新花已茂及竹径皆成而海棠亦未过》诗:“春虽与病无交涉,雨莫将花便破除。” 明 李贽 《杂述·解经文》:“纵然为得空来,亦即是掘地出土之空,如今之所共见太虚空耳,与真空总无交涉也。”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六:“他们的写字和日常业务交涉较少。”
(2).接触;往来。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三:“ 熙嘏 但言平生不喜与 福建 子交涉。”《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从今以后,再也不与男人交涉。” 鲁迅 《热风·人心很古》:“他们和外界毫无交涉,也不受别民族的影响,还是原始的状态,真不愧所谓‘羲皇上人’。”
(3).谓跟对方协商以期解决有关问题。《官场现形记》第九回:“不与洋人交涉,宦途甚觉顺利。” 毛泽东 《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如果发现火星或者金星上有人,那个时候我们再来交涉关于团结他们,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
(4).指有待协商解决的问题。 茅盾 《三人行》:“令堂太太和 陆麻子 那里的交涉请你去办。”
词语解释:利涉  拼音:lì shè
(1).顺利渡河。《易·需》:“贞吉,利涉大川。”《北史·魏纪一》:“冰草相结若浮桥,众军利涉。” 唐 孟浩然 《夜渡湘水》诗:“客行贪利涉,夜里渡 湘 川。”
(2).称舟楫为利涉。 唐 杜甫 《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扶颠永萧条,未济失利涉。” 晋 王叡 《灸毂子录·序乐府》:“赠人利涉,则述《公无渡河》。”
词语解释:远涉  拼音:yuǎn shè
谓长途跋涉。《汉书·赵充国传》:“从今尽三月,虏马羸瘦,必不敢捐其妻子於他种中,远涉河山而来为寇。” 晋 枣据 《杂诗》:“僕夫罢远涉,车马困山冈。” 清 杨潮观 《荀灌娘围城救父》:“贤姪如此幼龄,因何远涉到此?” 袁静 《伏虎记》第五五回:“ 美国 人远涉重洋,跑到…… 朝鲜 来,是为了什么?”
词语解释:病涉  拼音:bìng shè
苦于涉水渡川。《孟子·离娄下》:“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 赵岐 注:“当以时修桥梁,民何由病苦涉水乎。” 宋 苏轼 《两桥诗·东新桥》:“嗟此病涉久,公私困留稽。”
词语解释:登涉  拼音:dēng shè
(1).爬山蹚水。《晋书·苻朗载记》:“每谈虚语玄,不觉日之将夕;登涉山水,不知老之将至。” 宋 陆游 《梅市暮归》诗:“时逢佳山水,尚復快登涉。”
(2).指登上。 宋 王安石 《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朝予欲独往,扶惫强登涉。” 金 王若虚 《鄜州龙兴寺明极轩记》:“盖 大像 之致爽, 开元 之冷筠,皆所素爱而尝游者,然以其登涉之艰,固不若 明极 之为数。”
词语解释:更涉  拼音:gēng shè
经历。 宋 曾巩 《李白诗集后序》:“ 乾元 元年,终以污 璘 事长流 夜郎 ,遂泛 洞庭 ,上峡江,至 巫山 ,以赦得释,憩 岳阳 江夏 ,久之復如 潯阳 ,过 金陵 ,徘徊于 歷阳 、 宣城 二郡。其族人 阳冰 为 当涂 令, 白 过之,以病卒,年六十有四,是时 寳应 元年也。其始终所更涉如此。”
词语解释:朝涉  拼音:cháo shè
早晨涉水。亦指早晨涉水之人。典出《书·泰誓下》:“今 商王 受 ,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絶于天,结怨于民,斮朝涉之脛,剖贤人之心,作威杀戮,毒痡四海。” 孔颖达 疏:“冬月见朝涉水者,谓其脛耐寒,斩而视之。”《孔丛子·抗志》:“ 文王 葬朽骨而天下知仁, 商紂 斫朝涉而天下称暴。” 汉 袁康 《越绝书·吴人内传》:“ 紂 贼 比干 ,囚 箕子 , 微子 去之,刳姙妇,残朝涉。”
词语解释:没交涉  拼音:méi jiāo shè
犹言不相干。《五灯会元·百丈海禅师法嗣·沩山灵祐禅师》:“正是汝心,正是汝佛。若向外得一知一解,将为禪道,且没交涉。”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宋朝杂记上》:“虽然没交涉,其奈略相似。” 胡适 《〈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在古代社会中,最大多数人是和文字没交涉的。”
词语解释:相涉  拼音:xiāng shè
相关;互相牵涉。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历山》:“今 东齐 地名 歷城 ,与 舜 耕 歷山 其名相涉,故俗人混同其説。” 宋 叶适 《彭子复墓志铭》:“提点铸钱,将荐 子復 ,使之买铅,冀以职事相涉。”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最好是不与相涉,否则钩心斗角之事,层出不穷。”
词语解释:徒涉  拼音:tú shè
涉水过河。《诗·小雅·小旻》“不敢冯河” 毛 传:“徒涉曰冯河。” 孔颖达 疏:“《释训》云:‘冯河,徒涉也。’ 李巡 曰:‘无舟而渡水曰徒涉。’” 唐 白居易 《新丰折臂翁》诗:“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宋史·河渠志五》:“深不可以舟行,浅不可以徒涉。”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四:“水浅川狭,本可徒涉,然有船渡。”
词语解释:干涉  拼音:gān shè
(1).强行过问;干预。《后汉书·东夷传·濊》:“其俗重山川,山川各有部界,不得妄相干涉。”《朱子语类》卷七十:“如初上则各在事外,不相干涉,所以无争。”《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你自家有绢,自家做人情,莫要干涉老娘。” 李大钊 《太上政府》:“你居然干涉我们的言论自由,说什么‘警告’、‘取缔’、‘限期答复’。” 巴金 《家》八:“他们仍然胡闹。我们的人要维持秩序,只得出来干涉。这样就得罪了他们。”
(2).关涉,关系。 宋 苏轼 《乞郡札子》:“臣与此两人有何干涉,而於意外巧构曲成,以积臣罪。” 明 焦竑 《焦氏笔乘·金陵旧事上》:“近詔毁私创庵院, 集庆庵 一黠僧輒妄以 瓦官 名有处,因得幸免,然於古跡毫无干涉也。” 清 顾炎武 《致颜光敏书》:“事歷三载,初无干涉。”
(3).国际法名词。一国、数国或国际组织干预他国的对内事务或对外事务,影响其独立和主权的非法行为。
词语解释:济涉  拼音:jì shè
渡过水面。《后汉书·张禹传》:“当过 江 行部,中土人皆以 江 有 子胥 之神,难於济涉。”
词语解释:冒涉  拼音:mào shè
谓不顾艰险而跋涉。《后汉书·东平献王苍传》:“帝以 苍 冒涉寒露,遣謁者赐貂裘。” 唐 韩愈 《送灵师》诗:“ 灵师 不掛怀,冒涉道转延。”《宋史·外国传四·交趾》:“﹝ 丁承正 等﹞由 海口 入大海,冒涉风涛,颇歷危险。”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二》:“﹝ 葛洪 ﹞寻书问义,不远数千里,崎嶇冒涉,期於必得。”
词语解释:历涉  拼音:lì shè
度越。《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驃骑将军 去病 率师……转击左大将,斩获旗鼓,歷涉 离侯 。” 司马贞 索隐:“歷,度也。”
词语解释:沿涉  拼音:yán shè
谓顺流而行。 唐 裴迪 《栾家濑》诗:“瀨声喧极浦,沿涉向南津。”
词语解释:步涉  拼音:bù shè
(1).跋涉。 汉 桓宽 《盐铁论·取下》:“坐旃茵之上,安图籍之言若易然,亦不知步涉者之难也。”《后汉书·仲长统传》:“舟车足以代步涉之艰。”《三国志·吴志·朱桓传》:“千里步涉,人马罢困。”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若舟车之代步涉,文墨之改结绳。”
(2).泛指行走。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 陈仲弓 ﹞撰《异闻记》云,其郡人 张广定 者,遭乱常避地。有一女年四岁,不能步涉。”
词语解释:经涉  拼音:jīng shè
(1).经过;通过。《列子·黄帝》:“众谓鬼物,火过徐行而出,若无所经涉者。” 宋 苏辙 《论前后处置夏国乖方札子》:“今所画界,首起 鄜延 ,经涉 环庆 、 涇原 、 熙 、 河 四路。”
(2).经历;涉历。 唐 韩愈 《进撰平淮西碑文表》:“闻命震骇,心识颠倒,非其所任,为愧为恐,经涉旬月,不敢措手。”《金史·思烈传》:“ 武仙 大小数百战,经涉不为不多,兵事当共议。”《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读书之外,毫釐世务,也不要他经涉。”
词语解释:烝涉  拼音:zhēng shè
成群涉水。指侵犯。语出《诗·小雅·渐渐之石》:“有豕白蹢,烝涉波矣。” 郑玄 笺:“烝,众也。”《晋书·沮渠蒙逊载记》:“孤以虚薄,猥忝时运,未能弘阐大猷,戡荡羣孽,使桃虫鼓翼 东京 ,封豕烝涉西裔。”
词语解释:径涉  拼音:jìng shè
经过,通过。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余以 太和 中为尚书郎,从 高祖 北巡,亲所逕涉。”
词语解释:进涉  拼音:jìn shè
犹言登山涉水。指出游。《魏书·高允传》:“进涉无寄心之所,出入无解颜之地。”
词语解释:过涉  拼音:guò shè
谓过多地接触危难之事。语本《易·大过》:“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王弼 注:“涉难过甚,故至于灭顶。” 孔颖达 疏:“言涉难深也。” 清 钱谦益 《明故南京国子监祭酒赠詹事府詹事翰林院侍读学士石门许公合葬墓志铭》:“ 倪 黄 晚用,以过涉终凶。”
词语解释:潜涉  拼音:qián shè
偷渡。《左传·哀公十七年》:“ 越子 以三军潜涉。”《国语·吴语》:“ 越王 乃令其中军衔枚潜涉,不鼓不譟,以袭攻之。” 韦昭 注:“潜,默也;涉,度也。”
词语解释:泛涉  拼音:fàn shè
犹博览,广泛涉猎。《南齐书·虞玩之传》:“ 玩之 少闲刀笔,汎涉书史。”《宋史·忠义传二·徐徽言》:“﹝ 徐徽言 ﹞少为诸生,汎涉书传。”
词语解释:无涉  拼音:wú shè
没有牵连;不涉及。《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只是平日有姦,逃去一事,委实与小的无涉。”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我辈所为所言,与尔无涉。” 鲁迅 《而已集·答有恒先生》:“近来我悟到凡带一点改革性的主张,倘于社会无涉,才可以作为‘废话’而存留。”
词语解释:厉涉  拼音:lì shè
连衣涉水。《魏书·成淹传》:“于时宫殿初构,经始务广,兵民运材,日有万计, 伊 、 洛 流澌,苦於厉涉。”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六:“盖自 龙井 至 理安 ,可由 翁安山 ,不必取道 九溪十八涧 。溪涧曲折,厉涉为难,非所便也。”
词语解释:斮涉  拼音:zhuó shè
谓斩断冬月涉水者的胫骨。 汉 班固 《白虎通·礼乐》:“ 殷紂 为恶日久,其恶最甚,斮涉刳胎,残贼天下。”《梁书·武帝纪上》:“斮涉刳孕,於事已轻;求鸡徵杖,曾何足譬。”参见“ 斮脛 ”。
词语解释:斮胫  拼音:zhuó jìng
斩断胫骨。典出《书·泰誓下》:“斮朝涉之脛,剖贤人之心。” 孔 传:“冬月见朝涉水者,谓其脛耐寒,斩而视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淇水》:“ 紂 乃於此斮脛而视髓也。”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谢禁缠足表》:“以七尺 吴 綾,甘同斮脛之惨。”
词语解释:博涉  拼音:bó shè
广泛地涉猎、阅读。《后汉书·陈敬王羡传》:“ 羡 博涉经书,有威严,与诸儒讲论於 白虎殿 。” 唐 杜甫 《郑典设自施州归》诗:“羣书一万卷,博涉供务隙。”《明史·郭景祥传》:“ 景祥 性谅直,博涉书史,遇事敢言, 太祖 亲信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孙灵晖》:“博涉群书,有辞藻。”
词语解释:扪涉  拼音:mén shè
谓攀山涉水。 唐 李白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诗:“朅来游 闽 荒,捫涉穷 禹 凿。”
词语解释:隔涉  拼音:gé shè
远隔。 宋 罗烨 《醉翁谈录·静女私通陈彦臣》:“牛郎织女本天仙,隔涉银河路杳然。”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拐儿脱骗》:“书寄乡关,説起教人心痛酸。你传示俺八旬爹妈,道与我两月妻房,隔涉万水千山。”
词语解释:游涉  拼音:yóu shè
漫游;漫步。 汉 枚乘 《七发》:“游涉乎 云 林,周驰乎兰泽。”《晋书·谢安传》:“ 安 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
亦作“ 游陟 ”。 犹游历。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及其片言所褒,则重於千金,游涉所经,则贤愚波荡,谓龙凤之集,奇瑞之出也。”《魏书·释老志》:“比丘不在寺舍,游涉村落,交通姦猾,经歷年岁。”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双童绰约时游陟,三鸟联翩报消息。”
词语解释:猎涉  拼音:liè shè
(1).经历;历经。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野有蔓草,猎涉蘡薁。”
(2).引申指浏览(书籍)。《劫馀灰》第二回:“我家小女,从小跟我读书,诸子百家,俱能猎涉。”
(3).植物名。狸豆的别称。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貍豆,一名貍沙,一名猎涉。”参见“ 猎沙 ”。
词语解释:猎沙  拼音:liè shā
植物名。狸豆的别称。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貍豆,一名貍沙,一名猎沙,叶似葛而实大如李核,可啗食也。”
词语解释:渡涉  拼音:dù shè
徒步过水。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 汉 永昌郡 不违县 有禁水,水有毒气,唯十一月、十二月差可渡涉,自正月至十月不可渡。”
词语解释:学涉  拼音:xué shè
(1).广学博览。《世说新语·文学》“ 王东亭 到 桓公 吏,既伏阁下”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续晋阳秋》:“ 珣 学涉通敏,文高当世。”《南齐书·孔稚珪传》:“ 稚珪 少学涉,有美誉。”《魏书·杜铨传》:“ 銓 学涉有长者风。”《北史·高隆之传》:“ 隆之 虽不学涉,而钦尚文雅,搢绅名流,必存礼接。”
(2).指学识修养。《北史·裴延儁传》:“ 鉴 子 道徽 ,性强正,有学涉。”《旧唐书·娄师德传》:“ 师德 颇有学涉,器量宽厚,喜怒不形於色。”
词语解释:贯涉  拼音:guàn shè
(1).关连牵涉。 晋 葛洪 《抱朴子·省烦》:“今五礼混挠,杂饰纷错,枝分叶散,重出互见,更相贯涉。”
(2).犹博览,广泛涉猎。《魏书·孙绍传》:“ 绍 少好学,通涉经史,颇有文才,阴阳术数,多所贯涉。” 唐 张说 《贞节君碣》:“ 鸿 倜儻奇杰,瓌瑋博达,贯涉六籍百家之书,其要在霸王大略,奇正大旨,君亲大义,忠孝大节而已。” 宋 叶适 《〈观文殿学士陈公文集〉序》:“前代故实,无不贯涉;本朝宪令,无不审据。”
词语解释:茇涉  拼音:bá shè
爬山涉水。形容旅途艰苦。茇,用同“ 跋 ”。《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卿等皆苍猝从朕,不得别父母妻子,茇涉至此,劳苦至矣。” 胡三省 注:“草行为茇,水行为涉。”
词语解释:该涉  拼音:gāi shè
博览。《魏书·高谦之传》:“﹝ 谦之 ﹞及长,屏絶人事,专意经史,天文算历、图纬之书,多所该涉。”《北史·魏纪三·高祖孝文帝》:“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
词语解释:参涉  拼音:cān shè
干扰;牵扯。《南史·刘穆之传》:“﹝ 刘穆之 ﹞目览词讼,手答牋书,耳行听受,口并酬应,不相参涉,皆悉赡举。” 宋 司马光 《苏骐骥墓碣铭》:“国家沿前世故事,分文武百官为二涂。其迁次任使,皆不相参涉。”
词语解释:关涉  拼音:guān shè
(1).浏览;留心了解。《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明帝 於是拜 渊 大司马,封 乐浪公 ,持节领郡如故” 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 《魏名臣奏》:“冠族子孙,少好学问,博通书记,多所关涉。” 南朝 梁 沉约 《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精进劬勤,触事关涉。”
(2).关联;牵涉。《隋书·史万岁传》:“ 尒朱勣 以谋反伏诛, 万岁 颇相关涉,坐除名,配 敦煌 为戍卒。”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上:“ 鲁直 雄豪奇险,善为新样,固有过人者;然於 少陵 初无关涉,前辈以为得法者,皆未能深见耳。” 方纪 《三峡之秋》:“但这里的错综矛盾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提出了一系列关涉到整个国家建设计划和科学发展水平的复杂问题。”
(3).犹关系。对事物的影响或作用。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此则才行事迹,莫不闕如,而言有关涉,事便显露,所谓因言语而可知者。”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蕈毒》:“此事关涉尤大。” 明 高攀龙 《理义说》:“在物为理,处物为义,此二语关涉不小了,此即圣人艮止心法。”
词语解释:軷涉  拼音:bá shè
登山涉水。山行曰軷,水行曰涉。《仪礼·聘礼》“出祖释軷” 汉 郑玄 注:“《春秋传》曰:‘軷涉山川。’然则軷,山行之名也。”
词语解释:陟涉  拼音:zhì shè
跋涉。 五代 梁宣帝 《游七山寺赋》:“承兴序而陟涉,聊盘桓而腾骋。”
词语解释:蹈涉  拼音:dǎo shè
犹履涉。《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
词语解释:跨涉  拼音:kuà shè
跨有,兼及。 宋 苏辙 《论渠阳蛮事札子》:“况今夷人阻截道路,兵未得进,若不得良将处置,实恐为患不浅;又其种族遍据诸洞,跨涉 湖南 北 , 广西 三路。”
词语解释:通涉  拼音:tōng shè
广泛涉猎。《三国志·蜀志·杨戏传》“ 祁 汰 各早死” 裴松之 注引 晋 常璩 《华阳国志》:“﹝ 李密 ﹞治《春秋左氏传》,博览多所通涉,机警辩捷。”《南齐书·张欣泰传》:“ 欣泰 通涉雅俗,交结多是名素。”《隋书·房彦谦传》:“其后受学于博士 尹琳 ,手不释卷,遂通涉五经。”
词语解释:争涉  拼音:zhēng shè
争执交涉。《水浒传》第十七回:“ 何清 道:‘嫂嫂,你须知我只为赌钱上,吃哥哥多少言语。但是打駡,不曾和他争涉。’”
词语解释:霜涉  拼音:shuāng shè
谓跋涉于寒夜之中。 明 夏完淳 《寒城闻角赋》:“戎装霜涉,呼騶星走。”
词语解释:推涉
推移;更易
词语解释:搴涉
提衣涉水
词语解释:驱涉  拼音:qū shè
驱赶牲畜跋涉。 唐 韩愈 《画记》:“骑而驱涉者二人,徒而驱牧者二人,坐而指使者一人。”
词语解释:逾涉  拼音:yú shè
亦作“踰涉”。
(1).经历,经过。《后汉书·独行传·缪肜》:“因復传换五狱,踰涉四年,令卒以自免。”
(2).蹚水过河。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彼此间阻,不能逾涉。”
词语解释:长途跋涉  拼音:cháng tú bá shè
经历长远路途的跋山涉水。形容行程遥远,一路辛苦。例如:长途跋涉,旅途劳顿。
词语解释:度涉  拼音:dù shè
犹言涉足。引申指沾染习气等。 清 包世臣 《再与杨季子书》:“ 储画山 典实可尚,度涉市井; 刘才甫 极力修飭,略无菁华。”
词语解释:浮涉  拼音:fú shè
乘舟渡水。《三国志·蜀志·许靖传》:“便与 袁沛 、 邓子孝 等浮涉沧海,南至 交州 。”
词语解释:披涉  拼音:pī shè
翻阅涉猎。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余考览养性之书,鳩集久视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计矣。”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曾所披涉,自正经诸史百家之言,下至短杂文章,近万卷。”
词语解释:揭涉  拼音:jiē shè
提起衣裳过河。 唐 李白 《莹禅师房观山海图》诗:“如登 赤城 里,揭涉沧洲畔。” 宋 郭彖 《睽车志》卷四:“行入一大林,有溪限其前,水石清浅。众皆揭涉,得一径,入大山谷间。”
词语解释:溯涉  拼音:sù shè
亦作“溯涉”。 逆流跋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有水出县西,世谓之‘二十八渡水’。东北流,溪涧縈曲,途出其中,逕二十八渡,行者勤于溯涉,故因名焉。”
词语解释:招涉  拼音:zhāo shè
牵连,关涉。《元典章·吏部五·给由》:“又廉访司因事取问官吏,事内止写某官亦有招涉,俱无所犯断决缘由。”《元典章·刑部四·因奸杀人》:“其 李宝 虽有招涉,不合治罪。”
词语解释:染涉  拼音:rǎn shè
参与,涉足。《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四年》:“是时, 代 乡旧族,多与 泰 等连谋,唯 于烈 无所染涉,帝由是益重之。”
词语解释:拔涉  拼音:bá shè
登山涉水。形容旅途艰苦。拔,通“ 跋 ”。《隶续·汉武都太守耿勋碑》:“身冒炎赫火星之热,至属县巡行穷匱,陟降山谷,经营拔涉,草止露宿。”
词语解释:昭涉  拼音:zhāo shè
复姓。 汉 有 昭涉掉尾 。见《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按,《通志·氏族五》作“昭沙”。
词语解释:津涉  拼音:jīn shè
渡口。比喻为学的门径。 晋 郭璞 《〈尔雅〉序》:“夫《尔雅》者……诚九流之津涉,六艺之鈐键。”
词语解释:精涉  拼音:jīng shè
犹精通。 南朝 梁 陶弘景 《登真隐诀》序:“精涉道教者,率然览之。” 清 无名氏 《小青传》:“﹝ 小青 ﹞所游多名闺,遂得精涉诸技。”
词语解释:窥涉  拼音:kuī shè
(1).浏览;涉猎。 汉 王充 《论衡·薄葬》:“通人知士,虽博览古今,窥涉百家,条入叶贯,不能审知。”
(2).关涉。 南朝 梁 沉约 《神不灭论》:“人品以上,贤愚殊性,不相窥涉,不相晓解。”
闚涉:犹涉猎。广泛阅读。《北齐书·徐之才传》:“ 之才 药石多効,又闚涉经史,发言辩捷。”《北齐书·封询传》:“ 询 闚涉经史,清素自持,歷官皆有干局才具,治郡甚著声绩,民吏敬而爱之。”
词语解释:渔涉  拼音:yú shè
犹涉猎。广泛涉及。 清 侯方域 《再与贾三兄书》:“足下一身而仙、释、医、卜、剑术、兵法,无不渔涉矣。”
词语解释:牵涉  拼音:qiān shè
(1).连累。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辛学使》:“因人牵涉,及事无左证,横被詆诬者,庇之必力。”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 康熙 丁丑状元 李蟠 ,以科场事流徙……探花 姜宸英 亦以科场事牵涉,卒於请室。”
(2).犹言关系到。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适境中出一鉅案,牵涉某大僚,生惟一秉至公,絶无瞻徇。” 徐迟 《大场的一夜》:“有许多事牵涉军事秘密,只好不告诉你了。”
词语解释:瞻涉  拼音:zhān shè
阅览,阅读。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贾田祖》:“ 藩 亡友 汪明经中 誌其墓,称 田祖 好学,多所瞻涉。”
词语解释:盘涉  拼音:pán shè
犹跋涉。《三国演义》第九八回:“今 陈仓 转运不通,其餘小路盘涉艰难,吾算随军粮草,不敷一月用度,如之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