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首字词组
涉世涉远涉人涉意涉阅涉厉涉套涉览
涉江涉秋涉足涉渡涉水登山涉想涉略涉外
涉猎涉浅涉道涉学涉朔涉手涉血 
涉笔涉趣涉疑涉月涉履涉水靴涉禽类 
涉险涉旬涉事涉俗涉目涉儿涉笔成趣 
涉历涉难涉虚涉及涉池涉嫌涉讼 

词语解释:涉世  拼音:shè shì
经历世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故此二子者(指 伊尹 、 百里奚 ),皆圣人也,犹不能无役身而涉世如此其污也。” 唐 唐彦谦 《第三溪》诗:“早知涉世真成梦,不弃山田春雨犂。” 谢觉哉 《不惑集·交心》:“涉世不深的和在新社会长大的青年学生则不一样。”
词语解释:涉江  拼音:shè jiāng
《楚辞·九章》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篇中记叙了作者渡过江、湘南下的放逐路程,并表达了至死不回的坚贞信念和决不与楚国黑暗势力妥协的决心。
词语解释:涉猎  拼音:shè liè
(1).谓读书治学或学习其他技能,但作浮浅的阅览或探索,不求深入研究掌握。《汉书·贾山传》:“ 山 受学 袪 ,所言涉猎书记,不能为醇儒。” 颜师古 注:“涉若涉水,猎若猎兽,言歷览之不专精也。” 宋 司马光 《夜坐》诗:“涉猎閲旧闻,蹔使心魂澄。”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五:“﹝ 韩昭 ﹞粗有文章,至於琴、棋、书、算、射法,悉皆涉猎。” 清 刘大櫆 《樵髯传》:“於艺术、匠巧、嬉游之事,靡不涉猎,然皆不肯穷竟其学。”《诗刊》1976年第12期:“所以从他的诗词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我国新的文学的涉猎相当广博。”
(2).接触,涉及。指同另一事物发生某种关系或联系。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粉指印青编》:“ 徐州 张尚书 ,妓女多涉猎,人有借其书者,往往粉指痕并印於青编。” 徐迟 《牡丹》三:“现在,她的艺术愈成熟,纹理愈细腻,她涉猎的感情境界更宽阔,她的速度却突出地缓慢了。”
词语解释:涉笔  拼音:shè bǐ
动笔;着笔。 唐 司空图 《月下留丹灶》诗序:“果有蹈空而至者,涉笔附楹久之,乃罢去。” 宋 李昭玘 《永兴提刑谢到任启》:“委轡下车,勤吏民之趋走;据鞍涉笔,拥文墨之纷紜。”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此种推算,久不关心,偶一涉笔,遂即以猢狲为公鸡也。”
词语解释:涉险  拼音:shè xiǎn
(1).进入险要境地。《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知祥》:“是时, 唐 军涉险,以餉道为艰,自 潼关 以西,民苦转馈,每费一石不能致一斗。”
(2).冒险。《续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小的有一策,未免涉险。” 罗正纬 《滦州革命纪实》:“谓前倡独立各军,现皆潜逃,事属万难,不可涉险。”京剧《乌龙院》第四场:“ 宋江 :贤弟, 郓城县 耳目甚多,下次不可再来涉险。”
词语解释:涉历  拼音:shè lì
(1).经过;经历。 汉 王符 《潜夫论·劝将》:“故曰兵之设也久矣,涉歷五代,以迄於今,国未尝不以德昌而兵彊也。” 宋 苏轼 《答李琮书》:“涉歷诸夷族帐不少,自来自去,殊无留难。” 郭沫若 《革命春秋》九:“不过我到了后来……都觉得有点失悔,失悔我自己没有去涉历过那一段路。”
(2).犹涉猎。 三国 魏 杜恕 《体论·用兵》:“家有书传,颇尝涉歷。”《魏书·酷吏传·高遵》:“涉歷文史,颇有笔札。” 郭沫若 《创造十年》二:“又于学生所志愿的学科没有涉历,他们总爱选些文学上的名著来做课本。”
词语解释:涉远  拼音:shè yuǎn
谓走远路。《孔子家语·致思》:“负重涉远,不择地而休。”
词语解释:涉秋
进入秋天
词语解释:涉浅  拼音:shè qiǎn
徒步蹚过浅水。《金史·仆散揆传》:“分军涉浅,潜出敌后。”
词语解释:涉趣  拼音:shè qù
(1).谓有意趣的。多指景色。 唐 钱起 《仲春晚寻覆釜山》诗:“况我爱青山,涉趣皆游践。”
(2).寻赏风景。 明 王慎中 《游麻姑山》诗:“繄予慕真胜,涉趣不知远。”
词语解释:涉旬  拼音:shè xún
经过十天。 唐 薛用弱 《集异记·于凝》:“故人宰 宜禄 ,因访饮酒,涉旬乃返。”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纵兵出猎,涉旬不返。” 清 陈裴之 《湘烟小录·瑞兰雪涕拜题》:“然涉旬以来,惟见以眼泪洗面。”
词语解释:涉难  拼音:shè nán
经历危难。《管子·兵法》:“一气专定,则傍通而不疑;厉士利械,则涉难而不匱。”《吕氏春秋·士容》:“临患涉难,而处义不越。”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体别》:“雄悍之人,气奋勇决,故可以涉难,难与居约。”
词语解释:涉人  拼音:shè rén
船夫。《左传·哀公十五年》:“虽陨於深渊,则天命也,非君与涉人之过也。” 晋 郭璞 《江赋》:“舟子於是搦棹,涉人於是檥舟。” 清 梁章鉅 《称谓录·船》:“涉人,榜人类也。”
词语解释:涉足  拼音:shè zú
谓进入某一境界、环境或范围。 清 陈确 《答张考夫书》:“夫道若大路,本无他谬巧,真是农、工、商、贾,皆可涉足。” 鲁迅 《坟·寡妇主义》:“自从我涉足社会, 中国 也有了女校。”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三十:“如果世间真有这么一种境界,涉足其间的人将要应接不暇,终于陶醉了吧。”
词语解释:涉道  拼音:shè dào
登程。《东观汉记·东平宪王苍传》:“上以王触寒涉道,使中謁者赐乘舆貂裘。”《三国志·蜀志·李恢传》:“后贡 恢 于州,涉道未至,闻 先主 自 葭萌 还攻 刘璋 。”《百喻经·得金鼠狼喻》:“涉道而进,至水欲渡,脱衣置地。”
词语解释:涉疑  拼音:shè yí
犹涉嫌。
词语解释:涉事  拼音:shè shì
谓接物处事。《宣和画谱·杨日言》:“喜经史,尤得於《春秋》之学,吐辞涉事,虽词人墨卿,皆愿从之游。”
词语解释:涉虚
假话;空话
词语解释:涉意
留意;在意
词语解释:涉渡  拼音:shè dù
趟水过河。例如:河水不深,部队可以涉渡。
词语解释:涉学  拼音:shè xué
谓研究学问。《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加以年齿方刚,涉学日寡。”《资治通鉴·梁武帝大通二年》:“﹝ 王遵业 ﹞儁爽涉学,时人惜其才而讥其躁。” 明 吴承恩 《〈两汉书抄〉序》:“夫天下涉学缀文之士,莫不稽史。”
词语解释:涉月  拼音:shè yuè
经月。 宋 晁补之 《次韵彦远相州道中》之一:“涉月在一床,几成小冠盲。”《太平广记》卷一六二引《真陵十七史·唐宣宗》:“ 唐 大中 初京师尝淫雨涉月。”
词语解释:涉俗  拼音:shè sú
(1).处理世俗事务。《宋书·彭城王义康传》:“ 南阳 刘斌 , 湛 之宗也,有涉俗才用,为 义康 所知。”
(2).涉及流俗;不典雅。 宋 曾巩 《洪州谢到任表》:“玩思诗书,无出伦之异见;游心翰墨,多涉俗之尘言。” 金 王若虚 《〈新唐书〉辩中》:“ 武后 问 狄仁杰 曰:‘朕要一好汉任吏,有乎?’ 仁杰 乃荐 张柬之 。《通鑑》改‘好汉’为‘佳士’,《新史》復作‘奇士’。‘好汉’字诚为涉俗,然‘佳士’不足以当之,矧曰‘奇’乎?”
词语解释:涉及  拼音:shè jí
关联到,牵涉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 伯芬 道:‘涉及外国人的事,总有点覼琐。’” 刘师培 《搜集文章志材料方法》:“凡涉及歷代文章得失及个人诗文得失者,均宜分类摘録。” 毛泽东 《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讨论的范围涉及 中 美 关系, 中 苏 关系,一百年来的 中 外关系。”
词语解释:涉阅  拼音:shè yuè
(1).谓经历。 宋 苏轼 《真一酒歌》:“涉閲四气更六阳,森然不受螟与蝗。”
(2).涉猎,阅读。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序》:“余顷因涉閲传记,用诸家文集,每有所得,輒疏记之。”
词语解释:涉水登山
涉渡溪水并攀登山岭
词语解释:涉朔  拼音:shè shuò
谓经月。 南朝 宋 谢灵运 《昙隆法师诔序》:“弄管弦於华肆者,非徒经旬涉朔,弥歷年稔而已。”
词语解释:涉履  拼音:shè lǚ
(1).踩踏,行走。《后汉书·段熲传》:“﹝ 段熲 ﹞涉履霜雪,兼行晨夜,身当矢石,感厉吏士。”
(2).谓经受,经历。
词语解释:涉目  拼音:shè mù
过目,看过。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二五:“ 王德 住在城里已有半年,凡是不买门票随意入览的地方,差不多全经涉目。”
词语解释:涉池  拼音:shè chí
羽翼舒张貌。 晋 陆云 《寒蝉赋》:“於是灵岳幽峻,长林参差,爰蝉集止,轻羽涉池。”涉池,一本作“莎佗”。
词语解释:涉厉  拼音:shè lì
谓涉水。厉,连衣涉水。语本《诗·邶风·匏有苦叶》:“ 济 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明 夏完淳 《艳歌行》:“河水何汤汤,褰衣谁涉厉?”
词语解释:涉想  拼音:shè xiǎng
念及;想象。 南朝 梁 何逊 《为衡山侯与妇书》:“帐前微笑,涉想犹存。” 陈世宜 《上巳社集》诗:“楼头柳色牵情短,世外桃源涉想劳。”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前年听说歌妓被取缔了,不知怎的,颇涉想了几次--却想不出什么。”
词语解释:涉手  拼音:shè shǒu
经手;插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耕种之,茠锄之,刈穫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廩。”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修志》:“凡重修府州县誌,无论文章鉅公、縉绅三老,总不可以涉手,以其易生丛谤也。”
词语解释:涉水靴  拼音:shè shuǐ xuē
一种高统防水靴
词语解释:涉儿  拼音:shè ér
宋 时一种以帮闲为生的人。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闲人》:“又有一等手作人,专攻刀镊,出入宅院,趋赴郎君子弟,专为干当杂事,插花掛图,説合交易,帮涉妄作,谓之‘涉儿’,盖取过水之意。”
词语解释:涉嫌  拼音:shè xián
有跟某件事情发生牵连的嫌疑。 南朝 梁 何佟之 《雩祭依明堂议》:“至于旱祭舞雩,盖是吁嗟之义,既非存欢乐,谓此不涉嫌。”《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元年》:“涉嫌止貽于身患,违义实玷於君恩。”如:他因涉嫌重大刑事案件而被拘留审查。
词语解释:涉套  拼音:shè tào
属于俗套。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 献吉 文如谱传, 于肃愍 、 康长公 碑,封事数章佳耳,其他多涉套。”
词语解释:涉略  拼音:shè lüè
涉猎,浏览。《汉书·司马迁传赞》:“亦其涉略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以勤矣。” 鲁迅 《三闲集·怎么写》:“凡书面上画着这样的兵士和手捏铁锄的农工的刊物,是不大去涉略的。”
词语解释:涉血  拼音:shè xuè
形容血流遍地,流血多。《吕氏春秋·期贤》:“野人之用兵也,鼓声则似雷,号呼则动地,尘气充天,流矢如雨,扶伤舆死,履肠涉血,无罪之民其死者量於泽矣。” 汉 刘向 《说苑·善说》:“子今不正轡衔,使马卒然惊妄,轢道中行人必逢大敌,下车免劒涉血履肝者,固吾事也。”《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 朱鮪 涉血於友于。” 李善 注:“﹝涉﹞,与喋同……《春秋合诚图》曰:‘战 龙门 之下,涉血相创。’”参见“ 喋2血 ”。
词语解释:涉禽类  拼音:shè qín lèi
鸟类的一个类群。翼强大,嘴、颈、脚和趾都较长,适于在浅水中涉行,捕食鱼、虾和水生昆虫等。如丹顶鹤、白鹭等。
词语解释:涉笔成趣  拼音:shè bǐ chéng qù
谓动笔就能构成意趣。《镜花缘》第一百回:“心有餘闲,涉笔成趣,每於长夏餘冬,灯前月夕,以文为戏。”《花月痕》第四八回 栖霞居士 评注:“此回借 萧三娘 、 朱九妹 以为承上起下之文,中间有涉笔成趣语,有正襟危坐语,各极其妙。” 鲁迅 《南腔北调集·答杨邨人公开信的公开信》:“我确曾用这笔碰着了先生,不过也只如运用古典一样,信手拈来,涉笔成趣而已。”
词语解释:涉讼  拼音:shè sòng
牵进讼事之中;打官司。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女帷薄不修,竟公庭涉讼,大损家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那时我恰好在 扬州 有事,知道闹出这个乱子,便一面打电报给他,一面代他排解,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这件事弄妥了,未曾涉讼。” 茅盾 《追求》二:“但是除了涉讼的离婚案还有记载,此外登一条广告宣告离婚的,可就没有新闻上的记录了。”
词语解释:涉览  拼音:shè lǎn
浏览,泛读。 三国 魏 邯郸淳 《汉鸿胪陈纪碑》:“然后研几道艺,涉览文学,凡前言往行,竹帛所载,靡不悉该其善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涉览篇籍助教之书,以料人理之近易,辨凡猥之所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吕无病》:“女翻检得之,先自涉览,而后进之。”
词语解释:涉外  拼音:shè wài
涉及与外国关系的。《新华月报》1951年第6期:“中央人民政府统一处理 西藏 地区的一切涉外事宜。”如:涉外单位;涉外问题;涉外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