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贿上声 [zǎi,岁也][kē ké][ǎi]

[详注1][léi,败坏]贿[盛器、水流汇合][详注2][jǐ,几多][旧音妥][cuǐ][详注3]


注1:悔 音贿。悔吝也。《正字通》凡言人有悔吝,此悔字读上声。凡言人能改悔,此悔字读去声。今人混读者,非。
注2:嵬 音頠。嵬𡾊,山貌。《左思·魏都赋》或嵬𡾊而复陆。
注3:喂 《唐韵》奴罪切《集韵》《韵会》《正韵》弩罪切,音鮾。《玉篇》饥也。一曰鱼败曰喂。《楚语》民之羸喂,日日已甚。《前汉·魏相传》振乏喂。◎按喂馁古通,今相承,以喂为喂饲之喂,以馁为饥馁之馁,遂分为二。
末字词组
浼浼避之若浼干浼央浼和浼   
相浼东央西浼尘浼求浼奉浼   

词语解释:浼浼  拼音:měi měi
水盛貌。《诗·邶风·新台》:“ 新臺 有洒, 河 水浼浼。” 高亨 注:“浼浼,水盛貌。” 南朝 陈 徐陵 《报尹义尚书》:“白沟浼浼,春流已清;紫陌依依,长杨稍合。” 唐 韦应物 《拟古诗》之三:“峩峩高山巔,浼浼青川流。”
词语解释:相浼  拼音:xiāng měi
求托。《水浒传》第十五回:“有些小事,特来相浼二郎。”
词语解释:避之若浼  拼音:bì zhī ruò měi
《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也。” 赵岐 注:“与乡人立,见其冠不正,望望然,慙愧之貌也,去之恐其污己也。”后以“避之若浼”谓躲避惟恐不及,生怕沾污了自身。 夏衍 《感谢德莱塞》:“他一口拒绝,避之若浼。”
词语解释:东央西浼  拼音:dōng yāng xī měi
谓到处恳求请托。
词语解释:干浼  拼音:gàn měi
请托;请求。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干浼清重,悚仄悚仄。” 宋 王安石 《上蒋侍郎书》:“言质意直,干浼英听,无任惶越之至。”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杨文贞公遗嘱》:“今不能报,烦院中一僚友,干浼少保先生、宗伯先生、冢宰先生三大人,遍叩列位公卿大人,一切遣祭遣賻,并止不行。”
词语解释:尘浼  拼音:chén měi
(1).犹尘污。 宋 刘弇 《李宰新成假山》诗:“无为议真假,自可蠲尘浼。”
(2).犹言打扰。对人有所请求的客气话。 宋 欧阳修 《与韩忠献王书》:“向輒以拙诗尘浼台听,寻蒙特赐宠和,不惟以慰寂寥,而雄文大句,固已警动人之耳目。” 宋 司马光 《应诏言朝政阙失状》:“臣窃不自揆,伏念父子受国厚恩,备位侍从,曏在朝廷,屡以狂瞽尘浼圣聪。”
词语解释:央浼  拼音:yāng měi
亦作“ 央凂 ”。 恳求;请求。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二折:“ 王舍 想不知我在於此处。我特特央凂你通个信去,与他知道。”《水浒传》第三十回:“但是人有些公事来央浼他的, 武松 对都监相公説了,无有不依。”《醒世姻缘传》第二二回:“我们既要求借,只得小心些,与他磕个头儿,央浼他才好。”
词语解释:求浼  拼音:qiú měi
央求;请托。《水浒传》第三十回:“ 施恩 説:‘见今当牢节级姓 康 的,和孩儿最过得好。只得去求浼他如何?’”
词语解释:和浼  拼音:hé měi
和颜请求。 宋 刘斧 《青琐高议·龚球记》:“ 球 自以言和浼,女乃忿然升舟殴 球 。”
词语解释:奉浼  拼音:fèng měi
谓蒙受委屈。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恚恨》:“昨某限以人数挤排,虽获申展,深慙名第奉浼,焉得翻有‘首冠蓬山’之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