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浯溪 拼音:wú xī
(1).溪水名。在 湖南省 祁阳县 西南。 唐 诗人 元结 卜居于此,筑台建亭,台曰 峿台 ,亭曰 吾亭 ,与 浯溪 并称“三吾”。 唐 元结 《浯溪铭》序:“ 浯溪 在 湘水 之南,北匯于 湘 ,爱其胜异,遂家溪畔。溪世无名称者也,为自爱之故,自命曰 浯溪 。” 宋 张孝祥 《水龙吟·过浯溪》词:“生平只説 浯溪 ,斜阳唤我归船繫。” 清 钱谦益 《〈吕季臣诗〉序》:“ 浯溪 之士游於吾门者十餘人,皆怀文抱质,有 邹 鲁 儒学之风。”
(2).借指形胜之地。 清 陈维崧 《念奴娇》词:“我与浯溪曾有约,采入文抄篇幅。”词语解释:浯溪石 拼音:wú xī shí
唐 元结 作《大唐中兴颂》,铭刻在 浯溪 旁的石崖上,以歌颂 肃宗 的功德。后遂泛称铭刻勋绩的碑石为“浯溪石”。 宋 辛弃疾 《满江红·贺王帅宣子平湖南寇》词:“待刻公勋业到云霄,浯溪石。”词语解释:浯溪笔 拼音:wú xī bǐ
唐 安史 之乱平定后, 元结 作《大唐中兴颂》,由书法家 颜真卿 书写,刻在 浯溪 旁的石崖上,以歌颂 肃宗 的功德。后因称书写歌功颂德文章的笔为“浯溪笔”。 清 黄遵宪 《感怀》诗:“且濡浯溪笔,看取穹碑鐫。”词语解释:浯屿 拼音:wú yǔ
浯洲屿 的省称,即今 福建省 金门岛 。 明 洪武 中置 浯屿 水寨于屿上, 清 渐以 金门 为名, 浯屿 之称遂废。《明史·胡宗宪传》:“贼扬帆泊 浯屿 ,纵掠 闽 海州县。” 清 张养重 《闽中秋兴》诗:“海国楼船半寂寥, 夏门 浯屿 莽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