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三漾去声 [xiàng,卿相]访[jiàng,将帅][shàng,上下][sàng,丧失][liàng,数量][zàng,库藏,名词][详注1][dàng,适当][详注2][同飏][hàng][详注3][详注4][详注5][详注6][zhàng][kàng]广[详注7][zàng,内脏][bàng][详注8][tàng,通烫,又碰也][與障同。][yàng][详注9][dǎng dàng][guàng,横木、充满][qiàng][bàng][雨疾下也][音诳。欺也。][详注10]


注1:王 《正韻》凡有天下者,人稱之曰王,則平聲。據其身臨天下而言曰王,則去聲。
注2:长 《集韵》《韵会》《正韵》直亮切,音仗。《集韵》度长短曰长。 又《集韵》余也。《正韵》多也,冗也,剩也。《论语》长一身有半。《世说新语》平生无长物。《陆机·文赋》故无取乎冗长。 又《正韵》知亮切,音障。增盛也。《韩愈诗》得时方长王。
注3:养 《广韵》《正韵》余亮切《集韵》弋亮切,音恙。《玉篇》供养也,下奉上也。《礼·月令》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注》谓凡恩命滥赐膳服,侈僭踰制者。
注4:仰 《集韵》《正韵》鱼向切。恃也。俟也,资也。《战国策》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注》有望於上则仰。《史记·平准书》衣食仰给县官。
注5:桁 航去声。椸也。《古乐府·东门行》还视桁上无悬衣。
注6:两 通“辆”。车一乘。《唐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良去声。《诗·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注7:广 《玉篇》古旷切,光去声。《周礼·地官·大司徒》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疏》马融云:东西为广,南北为轮。《释文》广,古旷反。 又车名。《周礼·春官·车仆》广车之萃。《注》广车,横陈之车也。《释文》广,古旷反。《左传·僖二十八年》西广东宫。《疏》楚有左右广,盖兵车之名。《宣二年》分为二广。《注》十五乘为一广。 又《正字通》音旷。《荀子·王霸篇》人主胡不广焉。《注》广,开泰貌。 又与旷通。《前汉·五行志》师出过时之谓广。
注8:妨 音访。《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巍峨拔嵩华,腾跃较健壮。
注9:掠 《广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音亮。亦夺取也。《左传·襄十一年》禁侵掠。又《昭二十年》输掠其聚。《前汉·高帝纪》所过毋得卤掠。
注10:潢 音幌。与滉同。水深广貌。《司马相如·上林赋》灏溔潢漾。又音暀。《释名》染纸也。《齐民要术》有装潢纸法。《唐六典》崇文馆有装潢匠五人。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去声
 韵 平声 沧浪

拼音:làng 漾韵,另见

浪 làng
〈名〉
  • 波浪,水因风吹、石激而形成的涌动
  • 风起浪涌。——《世说新语·雅量》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 温泉毖涌而自浪。——左思《魏都赋》
  • 又如:风浪(水面上的风和波浪);激浪(汹涌急剧的波浪);浪波(浪头。波浪);浪淘淘(波浪翻滚的样子)
  • 像波浪起伏的样子 。如:热浪;林浪;麦浪
〈动〉
  • 逛,无事到处遛 。如:他没事到处浪;浪走(无目的胡乱走);浪跄(走路不稳);浪迹萍踪(四方漫游,行踪无定)
  • 勾引,劝…发生性关系 。如:浪汉(挑逗男人)
  • [方]:敞开,亮出来
  • 接着是家家都“浪山头”了。——茅盾《春蚕》
〈形〉
  • 放荡;放纵
  • 谑浪笑敖。——《诗·邶风·终风》
  • 又如:浪弟子(称行为放荡、不知检束的青年人);浪事(不好的事;令人生厌的事);浪荡鬼(对放荡不检的人的鄙称)
  • 言词不干净;随口说脏话
  • 小岭这个令,浪得很!好好的说一个飞觞解秽罢。——·魏子安《花月痕》
  • 空 。如:浪广(犹空泛);浪荡(空阔);浪荡灯(悬空挂着的灯,吊灯)
  • 无用
  • 你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这府里希罕你的那扔不了的浪东西!——《红楼梦》
  • 破烂
  • 这府里希罕你的那朽不了的浪东西?——《红楼梦》
  • 轻易;随便 。如:浪舌(随意乱说);浪骂(乱骂);浪侃(胡侃。胡说,瞎扯);浪使(乱花费);浪语(胡说,乱说)
〈副〉
  • 徒然;白白地 。如:浪死(徒然死去;白白送死);浪泊(徒然停留);浪度(虚度)
  • [方]:极
  • 我女儿一见就喜浪了。——韩起祥《刘巧团圆》
康熙字典

  • 《廣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𠀤音郞。 (阳韵)
  • 滄浪,水名。《水經注》水出荆山,東西流爲滄浪之水。
  • 又康浪,水名。《廣輿記》在靑州臨湽。
  • 又浪浪,流貌。《屈原·離騷》霑余襟之浪浪。
  • 又聊浪,放蕩貌。《揚雄·羽獵賦》聊浪乎宇內。
  • 又浶浪,驚擾貌。《張衡·西京賦》樛蓼浶浪。
  • 又博浪,地名。《前漢·地理志》河南陽武縣有博浪沙。
  • 又樂浪,漢郡名,卽古朝鮮國。
  • 又莊浪,縣名,屬平凉府。
  • 又《唐韻》來宕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宕切,𠀤音閬。 (漾韵)
  • 波也。水激石遇風則浪。
  • 又鼓也。《孔稚圭北山移文》浪栧上京。
  • 又謔浪,不敬也。《詩·邶風》謔浪笑傲。《註》浪,意萌也。
  • 又井名。《張僧鑒潯陽記》湓城有浪井。
  • 又姓。晉浪逢。
  • 又《集韻》里黨切,音朖。 (养韵)
  • 孟浪,猶較略也。一曰不精要之貌。《莊子·齊物論》夫子以爲孟浪之言。徐邈讀莽朗,向秀讀漫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