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阳平声 [cháng,长短][cháng chǎng chang][háng,行列][cáng,收藏,动词][liáng liang,衡量][详注1][qiáng,刚强][dāng,应当][沧浪][jiāng qiāng,持也送也][fāng fáng][ráng][cáng zāng][gāng][huáng guāng][qiāng][xiāng,相互][sāng,丧葬][háng][chāng][gāng][ráng][qiāng][chuāng,创伤][详注2][详注3][详注4][liáng][叶謨郞切,莽平聲。][tāng táng][láng][槌也][音陽。【博雅】痒,病也。][huāng huang][xiāng]鲿[详注5][详注6][pāng páng][yáng][qiāng][páng][qiāng][páng][同慷][nāng nang][láng liáng][同蘠,蔷薇][táng][qiāng,突也]橿[guāng,桄榔][háng][fāng pāng]躿[音冈。《说文》人颈也。][雨急]騿[详注7][详注8]


注1:傍 通旁。《说文》近也。《广韵》侧也。又姓。唐北地羌豪傍企本。侧也
注2:蒋 《说文》菰蒋。《前汉·司马相如传》蒋芋青薠。
注3:怆 音昌。《集韻》悲也。《王逸·九思》??蚗兮噍噍,蝍蛆兮穰穰。歲忽忽兮惟暮,余感時兮悽愴。
注4:逢 音房。《韩愈诗》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叶上江、下乡。◎按从降者,音庞。从夆者,音缝、音蓬。《颜氏家训》逄、逢之别,岂可雷同。
注5:仰 áng,古同“昂”,情绪高。《周礼·地官·保氏军旅之容注》军旅之容,阚阚仰仰。
注6:庆 音羌。亦福也。《易·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叶下殃。《书·伊训》万邦惟庆。叶上祥。《诗·大雅》则笃其庆。叶下光又。《小雅》孝孙有庆。叶下强。
注7:尚 音常,尙書。《白居易·送陝州王司馬建赴任》公事閑忙同少尹,料錢多少敵尚書。
注8:彭 《韵会》逋旁切《正韵》博旁切,榜平声。《玉篇》多貌。《诗·齐风》行人彭彭。《释文》彭,必旁反。又《韵会》《正韵》蒲光切,音旁。《韵会》近也。《正韵》旁也。《易·大有》九四匪其彭,无咎。《疏》彭,旁也。
共101,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琼浆桂浆杏浆饮浆仙液琼浆蚌浆桂髓椒浆酢浆
壶浆翻浆沆瀣浆酸浆凉浆血浆桂酒椒浆打浆
椒浆酪浆甘露浆面浆丹霞浆匀浆引车卖浆帝流浆
酒浆水浆五云浆义浆饴浆酏浆椰子浆滫浆
蔗浆含浆白玉浆承浆香浆邓浆鸯浆灌浆
天浆瑶浆神浆松浆脑浆乾血浆三勒浆滥浆
玉浆卖浆十浆豆腐浆顶浆非时浆龙脑浆烂浆
霞浆柘浆桃浆原浆蜂王浆麸浆醋浆林虑浆
云浆糟浆备酒浆谒浆蜜浆鬼浆梅浆泥浆
寒浆金浆椰浆豆浆包浆魔浆酨浆搭浆

词语解释:琼浆  拼音:qióng jiāng
亦作“璚浆”。 仙人的饮料。喻美酒。《楚辞·招魂》:“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宋 杨万里 《谢陈希颜惠兔羓》诗:“偷将缺吻吸琼浆,蜕尽骨毛作仙子。” 元 白朴 《阳春曲·题情》曲:“慵拈粉扇闲金缕,懒酌琼浆冷玉壶。” 明 史谨 《雪酒为金粟公赋》诗:“碧落无声散玉尘,片时盈尺拥篱根。扫归银瓮浑同色,酿出璚浆不见痕。”《镜花缘》第二回:“登时歌停舞罢, 王母 都赏赐果品琼浆。”
词语解释:壶浆  拼音:hú jiāng
茶水、酒浆。以壶盛之,故称。《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国子执壶浆。” 唐 李白 《丁督护歌》:“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元 张宪 《岳鄂王歌》:“义旗所指人不惊,王师到处壶浆迎。” 明 张居正 《黄马》诗:“扬鞭渡 淮淮水 清, 金陵 父老壶浆迎。” 臧克家 《自己的写照》五:“一脚踏遍了千古的战场,沿途的民众爱戴我们,大道两旁断不了壶浆。”参见“ 壶浆簞食 ”。
词语解释:壶浆箪食  拼音:hú jiāng dān sì
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簞食壶浆,以迎王师。”原谓竹篮中盛着饭食,壶中盛着酒浆茶水,以欢迎王者的军队。后多用指百姓欢迎、慰劳自己所拥护的军队。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革车近次,师营 商牧 ,华夷士女,冠盖相望,扶老携幼,一旦云集,壶浆塞野,簞食盈涂。” 宋 苏轼 《新渠诗》叙:“予方为旅人,不得亲执壶浆簞食,以与侯劝逆四方之来者。” 孙中山 《军人精神教育》:“军队所过地方,真能秋毫无犯,则民必争先恐后壶浆簞食以迎之。”参见“ 簞食壶浆 ”。
词语解释:箪食壶浆  拼音:dān sì hú jiāng
1.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孟子·梁惠王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簞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后用为犒师拥军的典故。《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 荆州 之军以向 宛 洛 ,将军率 益州 之众出於 秦川 ,百姓孰敢不簞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亦省作亦省作“簞壶”。 林景行 《听永见视新篇次韵却答》:“我吟匪簞壶,何以迎王师。”
2.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 高子 执簞食与四脡脯, 国子 执壶浆,曰:‘吾寡君闻君在外,餕饔未就,敢致糗于从者。’”后用为饷馈食饮的典故。《孔子家语·致思》:“ 由 也以暴雨将至,恐有水灾,故与民修沟洫以备之,而民多匱饿者,是以簞食壶浆而与之。” 元 秦简夫 《剪发待宾》第三折:“簞食壶浆,不堪管待,聊表芹意。”
词语解释:椒浆  拼音:jiāo jiāng
以椒浸制的酒浆。古代多用以祭神。《楚辞·九歌·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汉书·礼乐志》:“勺椒浆,灵已醉。” 唐 王维 《椒园》诗:“椒浆奠瑶席,欲下 云中君 。” 清 朱彝尊 《六聘山中吊晋处士霍原》诗:“祠墓久摧没,末由酹椒浆。”
词语解释:酒浆  拼音:jiǔ jiāng
(1).酒人与浆人的并称。《周礼·天官》的属员。《周礼·天官·凌人》:“凡外内饔之,膳羞鑑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 郑玄 注:“酒浆,酒人、浆人也。”
(2).泛指酒类。《诗·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唐 杜甫 《赠卫八处士》诗:“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清 孙枝蔚 《妾薄命》诗:“阿姊问音信,阿妹劝酒浆。”
词语解释:蔗浆  拼音:zhè jiāng
甘蔗汁。 南朝 梁元帝 《谢东宫赉瓜启》:“味夺蔗浆,甘踰石蜜。” 唐 王维 《敕赐百官樱桃》诗:“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花月痕》第四九回:“不想民间苧根啮完,草根掘尽,更从何处找出蔗浆蜂蜜呢?”
词语解释:天浆  拼音:tiān jiāng
(1).天上的饮料、浆汁。 唐 韩愈 《调张籍》诗:“刺手拔黥牙,举瓢酌天浆。”
(2).喻指甘美的饮料、浆汁。 唐 窦牟 《李舍人少尹惠家醖一小榼立书绝句》:“禁琐天浆嫩,虞行夜月寒。” 宋 苏轼 《食荔枝》诗:“炎云駢火实,瑞露酌天浆。”
(3).甜石榴的别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石榴甜者谓之天浆,能已乳石毒。”
词语解释:玉浆  拼音:yù jiāng
(1).神话传说中的仙人饮料。 三国 魏 曹操 《气出唱》诗之一:“仙人玉女,下来翱游。驂驾六龙饮玉浆。”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太华山》:“ 华岳 灵峻,削成四方,爰有神女,是挹玉浆。” 唐 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寺:“玉浆儻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群音类选·崔护记·患病》:“逢佳士,在花柳傍,一杯茶,拟玉浆。”
(2).比喻甜美的清泉。 唐 皮日休 《西湖诗以毛公泉一瓶献上谏议因寄》:“汲时月液动,担处玉浆旋。”
(3).比喻美酒。 元 萨都剌 《送长干寺次韵》之三:“细歌金缕鸣牙板,新酒檀槽出玉浆。”《群音类选·楚江情·四景》曲:“金尊琼酿,银壶玉浆,花前咲语成醉狂。”
词语解释:霞浆  拼音:xiá jiāng
仙露。 晋 王嘉 《拾遗记·炎帝神农》:“时有流云洒液,是谓霞浆。服之得道,后天而老。” 唐 司空图 《携仙箓》诗之八:“水精楼阁分明见,只欠霞浆别著旗。”
词语解释:云浆  拼音:yún jiāng
仙酒。《汉武帝内传》:“云浆玉酒,元圃琼腴。”《太平广记》卷二六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叶法善》:“青童引我,饮以云浆。” 宋 葛长庚 《柳梢青·寄鹤林》词:“如在琼臺,梦回初饮,月液云浆。”
词语解释:寒浆  拼音:hán jiāng
(1).草名。酸浆。《尔雅·释草》:“葴,寒浆。” 郭璞 注:“今酸浆草, 江 东呼曰苦葴。” 郝懿行 义疏:“今京师人以充茗饮,可涤烦热,故名寒浆,其味微酸,故名酸浆。”
(2).指清凉的水。《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淮南王篇》:“后园凿井银作牀,金瓶素綆汲寒浆。”
词语解释:桂浆  拼音:guì jiāng
(1).指酒浆,美酒。《楚辞·九歌·东君》:“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王逸 注:“斗谓玉爵。言诛恶既毕,故引玉斗酌酒浆。” 洪兴祖 补注:“《诗》云:‘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此以北斗喻酒器者,大之也。” 南朝 齐 谢朓 《游后园赋》:“陈象设兮以玉瑱,粉兰藉兮咀桂浆。” 元 陈旅 《次韵许左丞从车驾游承天护圣寺是日由参政升左丞》:“夕渚休兰櫂,春壶泻桂浆。”
(2).指牛羊乳之类的饮料。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其使( 频斯国 使者)不食中国滋味,自齎金壶,壶中有浆,凝如脂……其国人皆多力,不食五穀,日中无影,饮桂浆云雾。”
词语解释:翻浆  拼音:fān jiāng
春暖解冻时地面或道路表面发生裂纹并渗出水分和泥浆。
词语解释:酪浆  拼音:lào jiāng
(1).牛羊等动物的乳汁。 汉 李陵 《答苏武书》:“羶肉酪浆,以充飢渴。”《宋史·张守传》:“享膳羞之奉,则思二帝、母后羶肉酪浆之味。”
(2).指酒。 唐 白居易 《二年三月五日斋毕开素当食偶吟赠妻弘农郡君》诗:“稻饭红似花,调沃新酪浆。” 清 洪昇 《长生殿·合围》:“斟起这酪浆儿,满满的浮金盏。”
词语解释:水浆  拼音:shuǐ jiāng
(1).指饮料或流质食物。《礼记·檀弓上》:“故君子之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於口者三日,杖,而后能起。”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某土之民,避旱暵饥饉与征赋徭役之事,将徙占他郡,覬得水浆、藜糗,窃活旦暮。” 清 戴名世 《郭烈妇传》:“ 翰 拮据丧事,以劳致疾;烈妇知 翰 不起,水浆不入口者累日。”
(2).泛指液体、汁液。《庄子·逍遥游》:“ 魏王 貽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唐 白居易 《琵琶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孙犁 《白洋淀纪事·正月》:“水桃树的嫩皮已经发紫,有一层绿色的水浆,在枝脉里流动。”
词语解释:含浆  拼音:hán jiāng
蚌的别名。《尔雅·释鱼》:“蚌,含浆。” 郝懿行 义疏:“盖蚌类多薶伏泥中,含肉而饶浆,故被斯名矣。”《周礼·天官·鳖人》“以时簎鱼鳖龟蜃凡貍物” 汉 郑玄 注:“貍物,亦谓鱴刀含浆之属。” 宋 欧阳修 《鹦鹉螺》诗:“一螺千金价谁量,岂若泥下追含浆。”
词语解释:瑶浆  拼音:yáo jiāng
玉液,指美酒。《楚辞·招魂》:“瑶浆蜜勺,实羽觴些。” 唐 鲍溶 《忆郊天》诗:“浓煖气中生历草,是非烟里爱瑶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甄后》:“乃展锦荐,设瑶浆,捉坐对饮,与论古今事,博洽非常。”
词语解释:卖浆  拼音:mài jiāng
出售茶水、酒、醋等饮料,旧为微贱的职业。《史记·货殖列传》:“卖浆,小业也,而 张氏 千万。” 明 归有光 《白庵程翁八十寿序》:“下至卖浆贩脂之业。” 清 吴伟业 《送友人往真定》诗:“卖浆无旧隐,挟瑟有新声。”
词语解释:柘浆  拼音:zhè jiāng
甘蔗汁。柘,通“ 蔗 ”。《楚辞·招魂》:“胹鳖炮羔,有柘浆些。”《汉书·礼乐志》:“百末旨酒布兰生,泰尊柘浆析朝酲。”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柘浆,取甘柘汁以为饮也。” 宋 朱熹 《食梨》诗:“卢橘谩劳夸夏熟,柘浆未许析朝酲。”
词语解释:糟浆  拼音:zāo jiāng
酒浆。《列子·杨朱》:“糟浆之气,逆於人鼻。” 唐 鲍溶 《山行经樵翁》诗:“举案馈宾客,糟浆盈陶尊。”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城》:“殊无甲兵守,但有糟浆气。”
词语解释:金浆  拼音:jīn jiāng
(1).酒名。 汉 枚乘 《忘忧馆柳赋》:“於是罇盈縹玉之酒,爵献金浆之醪。”原注:“ 梁 人作藷蔗酒,名金浆。” 南朝 梁 荀济 《赠阴凉州诗》:“玉醴何容惜,金浆故应有。” 唐 王勃 《与蜀城父老书》:“金浆玉饌,食客三千。”
(2).仙药名。《汉武故事》:“母( 西王母 )曰:太上之药,有中华紫蜜、云山米蜜、玉液金浆,其次药有五云之浆。”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朱草状似小枣,栽长三四尺,枝叶皆赤,茎如珊瑚,喜生名山巖石之下,刻之汁流如血,以玉及八石金银投其中,立便可丸如泥,久则成水,以金投之,名为金浆;以玉投之,名为玉醴,服之皆长生。” 南朝 梁 庾肩吾 《答陶隐居赉朮蒸启》:“味重金浆,芳踰玉液,足使芝惭九明,丹愧芙蓉。”
词语解释:杏浆  拼音:xìng jiāng
即杏酒。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蒸豚诗》:“僧自言能为诗,公( 王中令 )令赋《蒸豚诗》,操笔立成,云:‘觜长毛短浅含臕,久向山中食药苗。蒸处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浆浇。’”参见“ 杏酒 ”。
词语解释:杏酒  拼音:xìng jiǔ
以杏子为主要原料酿成的酒。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爪甲间皆出云烟》:“太守以下,乃携杏酒、青羊以备牲醪,告於山中。”
词语解释:沆瀣浆  拼音:hàng xiè jiāng
(1).清露。 三国 魏 曹植 《五游》诗:“带我琼瑶佩,漱我沆瀣浆。”
(2).指一种清凉饮料。 宋 林洪 《山家清供·沆瀣浆》:“ 张一斋 饮客,酒酣,簿书 何君 时峰 出沆瀣浆一瓢,与客分饮,不觉酒容为之洒然。问法,谓得之禁苑,止用甘蔗、萝菔各切方块以水烂煮而已。”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偏安佚豫》:“后苑进沆瀣浆,雪浸白酒,上起奏曰:‘此物恐不宜多吃。’太上曰:‘不妨,反觉爽快。’”
词语解释:甘露浆  拼音:gān lù jiāng
甘美的露水。《晋书·五行志中》:“ 海西公太和 中,百姓歌曰:‘……汝非皇太子,那得甘露浆?’” 唐 杜甫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诗:“味如甘露浆,挥弄滑且柔。”参见“ 甘露 ”。
词语解释:甘露  拼音:gān lù
(1).甘美的露水。《老子》:“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宋 梅尧臣 《和永叔桐花》:“晓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 峻青 《秋色赋·傲露篇》:“因为它有一种本事,能把下在它身上的霜变成甘露,来滋润它的枝叶。”古人认为甘露降,是太平瑞征。《汉书·宣帝纪》:“乃者凤皇集 泰山 、 陈留 ,甘露降 未央宫 ……获蒙嘉瑞,赐兹祉福,夙夜兢兢,靡有骄色。”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水一·甘露》﹝释名﹞引《瑞应图》:“甘露,美露也。神灵之精,仁瑞之泽,其凝如脂,其甘如飴,故有甘、膏、酒、浆之名。”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先声》:“请问那几种祥瑞? 河 出图, 洛 出书,景星明,庆云现,甘露降,膏雨零。”
(2).指甘蕉花苞中的甜味汁液。 清 吴其濬 《植物名实图考·甘蕉》:“甘蕉,生 岭 北者开花,花苞有露,极甘,通呼甘露。”
(3).佛教语。梵语的意译。喻佛法、涅槃等。《法华经·药草喻品》:“为大众説甘露浄法。” 南朝 梁 沉约 《和王卫军解讲》:“甘露为谁演,得一标道心。” 南朝 梁 萧统 《东斋听讲》诗:“既参甘露旨,方欲书縉绅。”
词语解释:五云浆  拼音:wǔ yún jiāng
语出 北周 庾信 《温汤碑》:“其色变者,流为五云之浆。”后用以代称美酒。 唐 杨巨源 《石水词》诗之一:“知共金丹争气力,一杯全胜五云浆。” 唐 温庭筠 《鸿胪寺有开元中锡宴堂遗址偶成四十韵》:“盘鬭九子糉,甌擎五云浆。”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八四:“酒库新脩近水旁,泼醅初熟五云浆。”
词语解释:白玉浆  拼音:bái yù jiāng
生栗汁的美称。 宋 苏辙 《服栗》诗:“老去日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説晨兴晚,二嚥徐收白玉浆。”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一·栗》:“栗生食,可治腰脚不遂。”
词语解释:神浆  拼音:shén jiāng
甘露。 隋 卢思道 《为百官贺甘露表》:“神浆可挹,流味九户之前,天酒自零,凝照三阶之下。”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水一·甘露》
词语解释:十浆  拼音:shí jiāng
十家卖浆的客店。《列子·黄帝》:“吾食於十浆,而五浆先馈。” 杨伯峻 集释:“客舍卖浆之家。” 宋 徐铉 《和门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韵》:“十浆何足馈,百榼尽堪捐。”
词语解释:桃浆  拼音:táo jiāng
桃汁。旧时用以祭祀蚕神,辟百邪。 唐 王建 《簇蚕辞》:“新妇拜簇愿茧稠,女洒桃浆男打鼓。”
词语解释:备酒浆  拼音:bèi jiǔ jiāng
古代谓纳女于诸侯为夫人。参见“ 备百姓 ”。
词语解释:备百姓  拼音:bèi bǎi xìng
古代谓纳女于天子为后妃。《礼记·曲礼下》:“纳女於天子曰备百姓,於诸侯曰备酒浆,於大夫曰备埽洒。” 郑玄 注:“姓之言生也。天子皇后以下百二十人,广子姓也。酒浆、埽洒,贱妇人之职。”
词语解释:椰浆  拼音:yē jiāng
即椰子浆。《北史·赤土国传》:“﹝ 赤土国 ﹞以甘蔗作酒……亦以椰浆为酒。”参见“ 椰子浆 ”。
词语解释:椰子浆  拼音:yē zi jiāng
椰子果实中的汁水。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椰子》:“椰子浆。甘,温,无毒。”
词语解释:饮浆  拼音:yǐn jiāng
水浆。《宋史·太宗纪二》:“﹝ 雍熙 四年夏四月﹞乙未,詔:诸州郡暑月五日一涤囹圄,给饮浆,病者令医治。”
词语解释:酸浆  拼音:suān jiāng
(1).草名。多年生草,高二、三尺,叶卵形而尖,六七月开白花。开花后,萼肥大成囊状,包围浆果,其色红,根茎花实均可入药,有清热化痰的功用。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酸浆》
(2).酢浆草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九·酢浆草》
词语解释:面浆
亦作“麵浆”。 浆糊。《金瓶梅词话》第五三回:“把药来看玩了一番,又恐怕药气出了,连忙把麵浆来依旧封得紧紧的,原进后房,锁在梳匣内了。”
词语解释:义浆  拼音:yì jiāng
(1).旧时施舍行人的浆水。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山高八十里,上无水,公汲水作义浆於坂头,行者皆饮之。” 元 郑廷玉 《看钱奴》第三折:“你不肯冬三月开暖堂,你不肯夏三月捨义浆。”
(2).将多种食料或物质搀合于水而成的浆汁。 宋 洪迈 《容斋随笔·人物以义为名》:“合众物为之,则有义浆、义墨、义酒。”
词语解释:承浆  拼音:chéng jiāng
穴位名。下唇中央的凹陷处。《释名·释形体》:“口下曰承浆。浆,水也。” 晋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卷三:“承浆,一名天池,在颐前唇之下,足阳明、任脉之会。”
词语解释:松浆  拼音:sōng jiāng
用松脂或松花、松子酿成的酒浆。 唐 张籍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六:“秋茶莫夜饮,新自作松浆。”
词语解释:豆腐浆  拼音:dòu fǔ jiāng
即豆浆。详“ 豆浆 ”。
词语解释:豆浆  拼音:dòu jiāng
黄豆泡透磨成浆,加水去渣煮开而成的食品。 清 蒋士铨 《一片石·访墓》:“[中净]补丁圆领豆浆餿。” 石三友 《金陵野史·梅庵旧闻三则》:“学生自治会在每天上午九时供应豆浆,也有油条和白糖。”
词语解释:原浆  拼音:yuán jiāng
矿物或有机物在稀糊状态的粗制混合物
词语解释:谒浆  拼音:yè jiāng
乞求茶水。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也不是离魂倩女,也不是謁浆 崔护 。”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一折:“如今那统鏝的郎汉又村,謁浆的 崔护 又蹇。” 元 孙季昌 《端正好·四时怨别集杂剧名》套曲:“初相逢在 丽春园 遣兴,便和他謁浆的 崔护 留情。”
词语解释:豆浆  拼音:dòu jiāng
黄豆泡透磨成浆,加水去渣煮开而成的食品。 清 蒋士铨 《一片石·访墓》:“[中净]补丁圆领豆浆餿。” 石三友 《金陵野史·梅庵旧闻三则》:“学生自治会在每天上午九时供应豆浆,也有油条和白糖。”
词语解释:仙液琼浆  拼音:xiān yè qióng jiāng
指美酒。《隋唐演义》第二七回:“前一院唱 吴 歌,后一院就凤舞;东一院作金鰲玉膾,西一院就酿仙液琼浆。”
词语解释:凉浆  拼音:liáng jiāng
(1).冷菜汤。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四折:“躭着饥每日在长街上,乞些儿剩饭凉浆。”
(2).冷酒。 清 洪昇 《长生殿·哭像》:“一杯望汝遥来享,痛煞煞古驛身亡。乱军中抔土便埋藏,并不曾瀽半椀凉浆。”
词语解释:丹霞浆  拼音:dān xiá jiāng
传说仙人所用的饮料。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一:“ 朔 曰:儿湔衣竟,暂息都崇堂, 王 公飴之以丹霞浆,儿食之,大饱闷几死。乃饮玄天黄露半合即醒。”
词语解释:饴浆  拼音:yí jiāng
糖浆。《新唐书·王重荣传》:“民匿保山谷间,帝每出,或献飴浆,帝驻马为尝。”
词语解释:香浆  拼音:xiāng jiāng
气味芬芳的乳液。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飧饭》:“香浆和暖水,浸饙少时。以手挼无令有块。”
词语解释:脑浆  拼音:nǎo jiāng
(1).头骨破裂流出的脑髓。 明 汤显祖 《牡丹亭·仆贞》:“这小厮真个夹出脑浆来了。” 文中侠 《龙凤剑》五:“可惜 韩恩 此时已无招架之力,烟锅砸下,脑浆迸裂,一条壮烈汉子死于非命。”
(2).指脑的内部。 蒋子龙 《燕赵悲歌》四:“连着开了三天群众大会, 大赵庄 都乱套了,再提开会,大家都脑浆子疼。”
词语解释:顶浆  拼音:dǐng jiāng
指脑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问年来吃人多少脑,这顶浆两包,不够犬饕。”
词语解释:蜂王浆  拼音:fēng wáng jiāng
王浆。
词语解释:蜜浆  拼音:mì jiāng
蜂蜜调成的饮料。《海内十洲记·元洲》:“ 元洲 在 北海 中,地方三千里,去南岸十万里,上有 五芝元涧 ,涧水如蜜浆。”《三国志·魏志·袁术传》“发病道死”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袁术 还至 江 亭,时盛暑,欲得蜜浆,又无蜜。坐櫺牀上,叹息良久,乃大咤曰:‘ 袁术 至于此乎!’因顿伏牀下,呕血斗餘而死。”
词语解释:包浆  拼音:bāo jiāng
指铜、玉、竹等古玩表面经长期抚摩所发出的光泽。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先声》:“非玉非铜,满面包浆裹。”《儒林外史》第十一回:“你看这(炉)上面包浆,好颜色。”
词语解释:蚌浆  拼音:bàng jiāng
蚌内加入冰片、麝香等药物后肉化成的浆水。古代用以医治火烧、开水浇泼造成的创伤。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法》:“汤火伤……急觅水中大蚌,置磁盘中,将蚌口向上勿动,少顷,俟口微开,入冰片、麝香一、二分,口即合,内肉化为水浆而流于盘中……以蚌浆调灰敷上。”
词语解释:血浆  拼音:xuè jiāng
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区别于悬浮的物质(如细胞),血浆不同于血清之处是它含有纤维蛋白原
词语解释:匀浆  拼音:yún jiāng
均匀化的物质;尤指分得很细(如用研磨器)并经过充分混匀的生物组织
词语解释:酏浆  拼音:yǐ jiāng
粥汤。《新唐书·藩镇传·刘济》:“ 济 自朝至中昃不食,渴索酏浆。”
词语解释:邓浆  拼音:dèng jiāng
古代制造陶瓷器物时,将陶土原料过滤极细的一种工艺。邓,用同“ 澄 ”。《金瓶梅词话》第六一回:“ 伯爵 道:‘花到不打紧,这盆正是官窰双箍邓浆盆。都是用绢罗打,用脚跐过泥,纔烧造这个物儿,与 苏州 邓浆砖一个样儿做法。’”
词语解释:乾血浆
液体血浆在低温和真空的条件下,经过干燥而制成的淡黄色粉末。供输血用,优点是便于携带,容易保存。
词语解释:非时浆  拼音:fēi shí jiāng
佛教语。佛家称苏油、蜜、石蜜果汁等为非时浆。 晋 法显 《佛国记》:“劝化供养僧,作非时浆。” 晋 法显 《佛国记》:“客僧往到,旧僧迎送,代担衣鉢,给洗足水,涂足油,与非时浆。”
词语解释:麸浆  拼音:fū jiāng
用麸皮中洗出的粉调成的浆。用以浆衣服。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四折:“先使了熬麩浆细香澡豆,暖的那温泔清手面轻揉。”
词语解释:鬼浆  拼音:guǐ jiāng
指迷魂汤。迷信者谓人转生时饮之,前生之事即皆忘。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吾授生时,未饮鬼浆,能前知。”
词语解释:魔浆  拼音:mó jiāng
指酒。佛教认为饮酒不能修成正果。 南朝 梁武帝 《断酒肉文》:“思念鱼肉,酒是魔浆,故不待言,凡食鱼肉嗜饮酒者,善神远离。”
词语解释:桂髓椒浆  拼音:guì suǐ jiāo jiāng
泛称美酒。 明 邵璨 《香囊记·投宿》:“[浄]胡説,你有多少样酒?[丑]洞庭春、石冻春……桂髓椒浆、兰英桑落、乌程白堕、醥醑醍醐,般般有,品品高。”
词语解释:桂酒椒浆  拼音:guì jiǔ jiāo jiāng
泛指美酒。《楚辞·九歌·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王逸 注:“桂酒,切桂置酒中也;椒浆,以椒置浆中也。言己供待弥敬,乃以惠草蒸肴,芳兰为藉,进桂酒椒浆,以备五味也。” 清 孙枝蔚 《冬青行》:“桂酒椒浆前跪持,孤臣精诚天鉴兹。” 刘师培 《文说》:“桂酒椒浆,侈列宾筵之品。”
词语解释:引车卖浆  拼音:yǐn chē mài jiāng
语本《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引车入市, 侯生 下见其客 朱亥 。”又:“公子闻 赵 有处士 毛公 藏於博徒, 薛公 藏於卖浆家。”后因以“引车卖浆”泛指卑贱的行业。 林纾 《致蔡元培书》:“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据此则凡 京 津 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 鲁迅 《呐喊·阿Q正传》:“因为文体卑下,是‘引车卖浆者流’所用的话,所以不敢僭称。”
词语解释:椰子浆  拼音:yē zi jiāng
椰子果实中的汁水。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椰子》:“椰子浆。甘,温,无毒。”
词语解释:鸯浆  拼音:yāng jiāng
清泉名。在 山西省 虞城县 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涑水》:“翠柏荫峯,清泉灌顶。 郭景纯 云:‘世所谓 鸯浆 也,发于上而潜于下矣。’”
词语解释:三勒浆  拼音:sān lè jiāng
酒名。 唐 时从 波斯 传入。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又有三勒浆,类酒,法出 波斯 。三勒者,谓菴摩勒、毗梨勒、訶梨勒。”
词语解释:龙脑浆  拼音:lóng nǎo jiāng
龙脑树汁。据说乃补品。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耿先生》:“ 南海 尝贡奇物,有蔷薇水、龙脑浆。蔷薇水清泚郁烈。龙脑浆补益男子,上宝惜之,每以龙脑浆调酒服之,香气连日不絶於口,亦以赐近臣。”
词语解释:醋浆  拼音:cù jiāng
(1).酿醋用的流质酵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酢法》:“秫米醋法。五月五日作,七月七日熟。入五月,则多收粟米饭醋浆,以拟和酿,不用水也。浆以极醋为佳……下醋浆更搦破,令如薄粥。”
(2).即酸浆。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酸浆》
词语解释:梅浆  拼音:méi jiāng
梅子的浆汁。《礼记·内则》“浆水醷滥” 汉 郑玄 注:“醷,梅浆。” 清 夏树芳 《词林海错·饮食·水醷》:“水醷,梅浆也。”
词语解释:酨浆  拼音:zài jiāng
带有醋味的酒,用熟饭制成。《周礼·天官·酒正》“三曰浆” 汉 郑玄 注:“浆,今之酨浆也。” 贾公彦 疏:“此浆亦是酒类。”《西游补》第七回:“又有一隻百乳云纹爵,爵中注着六七分润指甲的酨浆。”
词语解释:酢浆  拼音:cù jiāng
古代一种含有酸味的饮料。《齐民要术·大小麦》《氾胜之书》:“当种麦,若天旱无雨泽,则薄渍麦种以酢浆并蚕矢。” 石声汉 注:“‘酢浆’是熟淀粉的稀薄悬浊液,经过适当的发酵变化,产生了一些乳酸,有酸味也有香气;古代用来作为清凉饮料。”
词语解释:打浆  拼音:dǎ jiāng
造纸的主要生产工序。纸浆放在打浆设备中进行机械搅拌处理,使纸浆纤维分散开,均匀地悬浮在水里。
词语解释:帝流浆  拼音:dì liú jiāng
药石名。一种不吸铁的磁石。道家谓月华精气中含有帝流浆。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药材下》:“《石药尔雅》:‘磁石不拾针者,名緑秋,又名帝流浆。’” 清 袁枚 《续新齐谐·帝流浆》:“庚申夜月华,其中有帝流浆,其形如无数橄欖,万道金丝,纍纍贯串,垂下人间,草木受其精气,即能成妖。”
词语解释:滫浆  拼音:xiǔ jiāng
米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然香醑之色,清白若滫浆焉。”
词语解释:灌浆  拼音:guàn jiāng
(1).指疱疹中的液体变成脓,使疱疹在皮肤表面凸起,多见于天花或接种的牛痘。《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灌浆险证》:“灌浆浆清不按期,行迟收早总非宜。”原注:“痘当灌浆之时,浆清不浓,及不按期而浆行迟者,皆气血虚也。”《儒林外史》第六回:“那小孩子出起天花来……不能灌浆,把 赵氏 急得到处求神许愿。”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前给 海婴 种了四粒痘,都没有灌浆。”
(2).馒头的别称。《事物异名录·饮食·馒头》《汇苑详注》:“玉柱、灌浆,皆馒头之别称也。”
(3).粮食作物快成熟时,养料大量输入子房,使胚乳逐渐发育成浆液状的过程。
(4).把水泥、灰浆等灌入砌起来的砖石之间的空隙中,使之凝结坚固,称为灌浆。
词语解释:滥浆  拼音:làn jiāng
水浸干果制成的饮料。 南朝 梁 刘孝威 《望雨》诗:“侍童拂羽扇,厨人奉滥浆。” 唐 骆宾王 《灵泉颂》:“太夫人在迟暮之年,有温劳之疾,非滥浆不可以适口,非源泉不可以蠲疴。”
词语解释:烂浆  拼音:làn jiāng
形容物成稀糊状。 许地山 《东野先生》一:“怎样我们在家煮的有时是烂浆饭,有时是半生不熟的饭?”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一章:“长腿长嘴的白鹤、青鹤和鹭鸶,由于 汤河 水混,都钻到稻地的水渠里和烂浆稻地里,埋头捉小鱼和虫子吃去了。”
词语解释:林虑浆  拼音:lín lǜ jiāng
酒的一种。 宋 陶穀 《清异录·酒浆》:“ 后唐 时, 高丽 遣其广评侍郎 韩申一 来, 申一 通书史,临回,召对便殿,出新贡林虑浆面赐之。”
词语解释:泥浆  拼音:ní jiāng
泥土和水混合而成的半流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盛土的麻包﹞又有些是缝口时候没有缝好的,遇了这一阵狂风大雨,便溶化得一齐卸了下来,闹得满舱面都是泥浆。”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马跑得快了,蹄子踏起的泥浆,溅在道边的蒿子上,苞米叶子上和电线杆子上。”
词语解释:搭浆  拼音:dā jiāng
(1).方言。应付,敷衍。《官场现形记》第八回:“ 陶大人 吃酒,菜是要好的,交代本家大阿姐,不要搭浆。”
(2).方言。形容质量差。如:这几家厂产品质量搭浆,今天都登报公开批评了。
共101,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