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浃旬 拼音:jiā xún
一旬,十天。《隶释·汉卫尉衡方碑》:“受任浹旬,庵离寝疾,年六十有三。”《宋书·武帝纪论》:“﹝ 高祖 ﹞曾不浹旬,夷凶翦暴。”《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三年》:“比皇帝到闕,动涉浹旬,请太后临朝听政。” 胡三省 注:“十日为浹旬。” 明 许自昌 《水浒记·闺晤》:“近则浹旬,远几一月,纔到家中料理一番。” 龚尔位 《己酉三月送春麓山作》诗:“浹旬苦风雨,闭户不知春。”词语解释:浃日 拼音:jiā rì
古代以干支纪日,称自甲至癸一周十日为“浹日”。《国语·楚语下》:“远不过三月,近不过浹日。” 韦昭 注:“浹日,十日也。”《新唐书·窦参传》:“不浹日,贬参 郴州 别驾。” 宋 洪迈 《夷坚乙志·虞并甫奏章》:“﹝ 虞并甫 ﹞以父病斋戒浹日。” 清 方苞 《两朝圣恩恭记》:“六月中旬,命回京充 武英殿 总裁,浹日,发《御製分类字锦序》,命校勘。”词语解释:浃辰 拼音:jiā chén
古代以干支纪日,称自子至亥一周十二日为“浹辰”。《左传·成公九年》:“浹辰之间,而 楚 克其三都。” 杜预 注:“浹辰,十二日也。” 三国 魏 曹植 《武帝诔》:“欃枪北扫,举不浹辰。 绍 遂奔北, 河 朔是宾。” 宋 邵雍 《和商守宋郎中早梅》:“山南也似 岭 南温,腊月梅开已浹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琐》:“毉师投药,下恶物如泥,浹辰而愈。” 章炳麟 《瑞安孙先生伤辞》:“呜呼!不浹辰乎,先生遂捐馆舍。”词语解释:浃洽 拼音:jiā qià
(1).普遍沾润。《汉书·礼乐志》:“於是教化浹洽,民用和睦;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颜师古 注:“浹,彻也;洽,霑也。” 唐 李德裕 《唐故刘公神道碑铭》:“恩礼浹洽,要荒宴如。” 明 宋濂 《妙果禅师塔铭》:“闻师之殁,緇素无不哀慟,而两 淮 之人尤切,不啻丧其父母。师之道浹洽於人者,盖可知矣。”
(2).遍及。《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休列浹洽,符瑞众变。” 刘良 注:“浹,及;洽,徧。” 唐 元稹 《奏制试乐为御赋》:“斯御也,动无险阻,发自和平,周旋罔害,欢爱则行。止之而优游灵府,推之而浹洽寰瀛。”
(3).和谐;融洽。 南朝 梁 丘迟 《为王博士谢表》:“疎达谢於 谷 杜 ,浹洽乖夫 刘 杨 。” 唐 权载之 《宣州响山新亭新营记》:“威惠交修,上下浹洽。”《玉娇梨》第一回:“三人因平日往来惯了,情意浹洽,全无一点客套。”
(4).贯通。《朱子语类》卷十一:“先涵养本原,且将已熟底义理玩味,待其浹洽,然后去看书。” 明 高攀龙 《说类》:“埋头读书,使义理浹洽。”词语解释:浃时 拼音:jiā shí
一季。形容为时不长。《列子·黄帝》:“今女居先生之门,曾未浹时,而懟憾者再三。” 唐 元稹 《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或未环岁,或未浹时,而五命自天。”词语解释:浃和 拼音:jiā hé
和洽。 唐 韩愈 《新修滕王阁记》:“其岁九月,人吏浹和。”词语解释:浃行 拼音:jiā xíng
遍行。《楚辞·大招》:“冥凌浹行,魂无逃只。” 王逸 注:“浹,徧也。”词语解释:浃宙 拼音:jiā zhòu
寰宇,整个天空。 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帝哀策文》:“浹宙斯澄,绵区咸镜。”词语解释:浃髓沦肌,浃髓沧肤,浃沦肌髓
深入骨髓,浸透肌肤;喻感受深切词语解释:浃堂 拼音:jiā táng
犹满堂。 南朝 宋 周朗 《上书献谠言》:“延姝满室,置酒浹堂。”词语解释:浃岁 拼音:jiā suì
一年;经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释道·京师敕建寺》:“ 普陀 、 清凉 、 峨眉 ,凡占地四顷有餘,亦浹岁即成。”《明史·文苑传二·唐寅》:“﹝ 唐寅 ﹞与里狂生 张灵 纵酒,不事诸生业。 祝允明 规之,乃闭户浹岁。” 清 侯方域 《重学校》:“攀附夤缘,浹岁不絶。”词语解释:浃月 拼音:jiā yuè
(1).一个月。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宗藩·藩国随封官》:“然 张景明 为左长史,二十年而殁,距上龙飞未浹月也。”《明史·耿定向传》:“故邇来投揭有迟浹月者,事理宜然,非自藩臣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刘富川》:“不浹月而扫清巨寇。”
(2).两月。 清 方苞 《己亥四月示道希兄弟》:“《记》曰:‘齐衰期者,大功布衰九月者,皆三月不御於内。’用此推之,则正服大功,以浹月为期;小功緦麻,终月可也。”词语解释:浃髓沦肤 拼音:jiā suǐ lún fū
见“ 浹髓沦肌 ”。
词语解释:浃髓沦肌 拼音:jiā suǐ lún jī
亦作“ 浹髓沦肤 ”。亦作“ 浹沦肌髓 ”。
(1).深入骨髓,浸透肌肤。 宋 范成大 《谢江东漕杨廷秀》诗之二:“浹髓沦肤都是病,倾囷倒廪更无诗。” 巴金 《秋》三九:“这是不会竭尽的喷泉,这是浃沦肌髓的甘露。”
(2).比喻感受、影响之深。 明 宋濂 《故陈母林夫人墓志铭》:“虽子女子亦有度越於人者,此无他,书诗之泽,浹髓沦肌,愈远而愈不忘也。” 明 沉鲸 《双珠记·纩衣得诗》:“恩波浩荡及吾徒,浹髓沦肤感不磨。”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加以我国家二百餘年,深仁厚泽,浹髓沦肌……故能馈数十万嗷嗷待食之军而灭方张之寇。” 清 王韬 《徐古春耆旧诗存序》:“果遇其人,则身后知己之感,盖有衔之浹髓沦肌而不能已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改头换面夸奇遇,浹髓沦肌感大恩。”词语解释:浃背汗流 拼音:jiā bèi hàn liú
同“ 汗流浹背 ”。 常用来形容惭愧或惶恐之甚。 郭沫若 《文艺论集·论诗三札》:“当其方成的时候,总觉得满腔高兴,及到过了两日,自家反复读读看时,又不禁浃背汗流了。”词语解释:浃沦肌髓 拼音:jiā lún jī suǐ
见“ 浹髓沦肌 ”。
词语解释:浃髓沦肌 拼音:jiā suǐ lún jī
亦作“ 浹髓沦肤 ”。亦作“ 浹沦肌髓 ”。
(1).深入骨髓,浸透肌肤。 宋 范成大 《谢江东漕杨廷秀》诗之二:“浹髓沦肤都是病,倾囷倒廪更无诗。” 巴金 《秋》三九:“这是不会竭尽的喷泉,这是浃沦肌髓的甘露。”
(2).比喻感受、影响之深。 明 宋濂 《故陈母林夫人墓志铭》:“虽子女子亦有度越於人者,此无他,书诗之泽,浹髓沦肌,愈远而愈不忘也。” 明 沉鲸 《双珠记·纩衣得诗》:“恩波浩荡及吾徒,浹髓沦肤感不磨。”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加以我国家二百餘年,深仁厚泽,浹髓沦肌……故能馈数十万嗷嗷待食之军而灭方张之寇。” 清 王韬 《徐古春耆旧诗存序》:“果遇其人,则身后知己之感,盖有衔之浹髓沦肌而不能已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改头换面夸奇遇,浹髓沦肌感大恩。”词语解释:浃赪 拼音:jiā chēng
深赤色。《吕氏春秋·遇合》:“ 陈 有恶人焉,曰 敦洽讎麋 ,雄顙广额,色如浹赬。”浹赬,一本作“漆赭”。词语解释:浃髓沦肌 拼音:jiā suǐ lún jī
亦作“ 浹髓沦肤 ”。亦作“ 浹沦肌髓 ”。
(1).深入骨髓,浸透肌肤。 宋 范成大 《谢江东漕杨廷秀》诗之二:“浹髓沦肤都是病,倾囷倒廪更无诗。” 巴金 《秋》三九:“这是不会竭尽的喷泉,这是浃沦肌髓的甘露。”
(2).比喻感受、影响之深。 明 宋濂 《故陈母林夫人墓志铭》:“虽子女子亦有度越於人者,此无他,书诗之泽,浹髓沦肌,愈远而愈不忘也。” 明 沉鲸 《双珠记·纩衣得诗》:“恩波浩荡及吾徒,浹髓沦肤感不磨。”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加以我国家二百餘年,深仁厚泽,浹髓沦肌……故能馈数十万嗷嗷待食之军而灭方张之寇。” 清 王韬 《徐古春耆旧诗存序》:“果遇其人,则身后知己之感,盖有衔之浹髓沦肌而不能已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改头换面夸奇遇,浹髓沦肌感大恩。”词语解释:浃旦 拼音:jiā dàn
一昼夜。《魏书·术艺传·张渊》:“望舒纵轡以骋度,灵轮浹旦而过周。”注:“望舒,月也。月,日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周天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天一日一夜运转过周一度。浹,匝也,至旦晓而过匝,故曰浹旦而过周也。”词语解释:浃渫 拼音:xiá xiè
水涌流貌。《文选·郭璞〈江赋〉》:“长波浹渫,峻湍崔嵬。” 李善 注引《埤苍》:“浹渫,水滂溏也。”词语解释:浃汗 拼音:jiā hàn
遍身出汗。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人入洞门,为热气所蒸,无不浹汗,有疾者輒愈。”词语解释:浃浴 拼音:jiā yù
犹沐浴。 李大钊 《青春》:“俾以青年纯洁之躬,飫尝青春之甘美,浹浴青春之恩泽,永续青春之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