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药入声 [yuè,哀乐][ě è,善恶][yuē][同着][jiáo jiào jué][ruò][sháo][jué xué][duó,测度][mò][zhuó bó][lüè][gě gè]崿[chāo chuò chuo][háo hé][肉膜,名词][tuò][bó][zé zuó][nüè yào][zhuó][屐、鞋][bó bo][lào luò][详注1][chāo zhuō,明亮][详注2][gè luò][详注3][nuò][lì luò][zuò]礿[sháo][hè][cuò,名词][gē kǎ luò][zhuó què][luò gé][详注4][详注5][zhuó jué][详注6][同托][详注7][音鹊。馺也。《类篇》行貌。]笿


注1:穫 音濩。《说文》刈谷也。草曰刈,谷曰穫。《易·无妄》不耕穫,不菑畬。《诗·豳风》八月其穫。 又陨穫,困迫失志貌。《礼·儒行》不陨穫于贫贱。《注》陨如萚之陨而飘零,穫如禾之穫而枯槁。
注2:格 《唐韵》古落切《集韵》《韵会》《正韵》葛鹤切,音各。树枝也。《集韵》《韵会》历各切,音洛。篱落也。《前汉·鼌错传》谓之虎落。《扬雄·羽猎赋》谓之虎路。通作格。 又《类篇》曷各切,音鹤。格泽,妖星也。见《史记·天官书》。
注3:熇 《广韵》呵各切《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音郝。与謞同。《尔雅·释训》謞謞,崇谗慝也。《疏》引《诗》多将熇熇,多行惨毒之恶。謞熇音义同。《释文》謞虚各切。
注4:泽 《集韵》《韵会》《正韵》达各切,音铎。格泽,星名,音鹤铎。《史记·天官书》格泽,星如炎火之状。
注5:昔 《集韵》仓各切,音错。粗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注》昔读为交错之错,谓牛角粗理错也。 又《韵补》叶息约切。《左思·咏史诗》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
注6:躇 《集韻》《韻會》敕略切,音鄀。《公羊傳·宣七年》躇階而走。《註》躇,猶超遽不順以次。《釋文》與踱同。
注7:嫋 《集韵》《韵会》日灼切《正韵》如灼切,音弱。长貌。《司马相如·上林赋》妩媚姌嫋。
末字词组
雨泺溏泺鱼泺鸳鸯泺梁山泺淫泺潴泺渔泺

词语解释:雨泺  拼音:yǔ luò
积雨而成的水泊。 宋 林逋 《出曹州》诗:“雨濼生新鹻,茅丛夹旧槎。”
词语解释:溏泺  拼音:táng luò
池塘湖泊。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四:“边近 西山 ,地势高仰,不可为溏濼。”
词语解释:鱼泺  拼音:yú luò
养鱼的湖泊。《辽史·圣宗纪四》:“戊戌,弛 东京道 鱼濼之禁。”《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壬戌,敕 江 淮 勿捕天鹅,弛鱼濼禁。”
词语解释:鸳鸯泺  拼音:yuān yāng luò
古湖泊名。亦名 鸳鸯泊 。蒙古语曰 昂吉尔图 ,亦称 安固里淖尔 。其地南北皆水泺,以其两水,故名。一说,因水禽唯鸳鸯最多而得名。在今 河北省 张北县 西北境。 辽 金 之世,历为帝王狩猎之所。 明 后称 集宁海子 。《辽史·天祚帝纪一》:“二月癸卯,微行,视民疾苦。丙午,幸 鸳鸯濼 。” 元 周伯琦 《鸳鸯泺作》诗:“官路何逶迆,里数不可度。宿止有常程,晚次 鸳鸯濼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直隶九·云州堡》:“ 鸳鸯泊 ,堡西北百餘里,周八十里,其水停积不流。自 辽 金 以来,为飞放之所。 宋 宣和 四年, 金 人自 泽州 袭 辽 主於 鸳鸯濼 , 辽 主走 云中 ,五年, 女真 完颜旻 至 儒州 ,寻至 鸳鸯濼 ,即此 泽州 。”
词语解释:梁山泺  拼音:liáng shān luò
见“ 梁山泊 ”。
词语解释:梁山泊  拼音:liáng shān pō
亦作“ 梁山濼 ”。 湖泊名。在今 山东省 东平 、 郓城 等县间, 梁山 脚下。本系古 大野泽 的一部分, 五代 时泽面北徙,环 梁山 成巨泊,始称 梁山泊 。 北宋 时, 黄河 溃决之水汇入, 熙宁 以后周围达八百里。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 宋江 等曾结寨于此,后演为《水浒传》等长篇小说故事。《宣和遗事》前集:“ 宋江 为此,只得带领得 朱同 、 雷横 并 李逵 、 戴宗 、 李海 等九人,直奔 梁山濼 上,寻那哥哥 晁盖 。”《水浒传》引首:“ 水滸寨 中屯节侠, 梁山泊 内聚英雄。”京剧《乌龙院》:“这 梁山泊 四下方圆八百里,纵横河港一千条,地势险要。”参阅《余嘉锡论学杂著·宋江三十六人考实·梁山泺》
词语解释:淫泺  拼音:yín luò
酸痛无力。《素问·骨空论》:“淫濼脛痠,不能久立。” 王冰 注:“淫濼谓似酸痛而无力也。”
词语解释:潴泺  拼音:zhū luò
湖泊。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权智》:“自为瀦濼,姦盐遂少,而鱼蟹菰苇之利,人亦赖之。”
词语解释:渔泺  拼音:yú luò
可捕捞鱼类的湖泊。《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三年》:“戊戌,弛 东京道 渔濼之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