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九屑入声 [shuō yuè][yè,呜咽][详注1][xiè][详注2][详注3][详注4][duō duo][nà nè][biē biě][dié shé][jié][jié xié][xiè][pì piē][详注5][dié][duō][lié][jué guì][miè mò]丿[xiè][详注6][同谲][dié]


注1:泄 《广韵》《集韵》私列切《正韵》先结切,音薛。与渫同。除去也。详渫字注。
注2:缀 竹劣切,音掇。《仪礼·士丧礼》缀足用燕几。《注》缀犹拘也。 又《礼·乐记》礼者,所以缀淫也。《注》缀,犹止也。 又《广韵》陟劣切《集韵》枺劣切,音辍。义同。
注3:凸 《通俗文》肉凸曰瘤。又《唐韵》《集韵》《韵会》徒结切,音迭。高也。
注4:茁 又《韵补》侧劣切,音拙。《苏轼诗》韭芽戴土拳如蕨,霜叶露芽寒更茁。
注5:覈 《集韵》奚结切,音页。邀也。又恨竭切,音纥。与麧同。麦糠中不破者。《前汉·陈平传》亦食糠覈耳。
注6:准 《唐韵》职悦切《集韵》《韵会》《正韵》朱劣切,音拙。《史记·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注》服虔曰:准,颊权也。文颖曰:准,鼻也。
末字词组
寥泬漻泬回泬洄泬    

词语解释:寥泬  拼音:liáo jué
(1).空虚幽静;开阔清朗。《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谢灵运游山〉》:“乳竇既滴沥,丹井復寥泬。” 李善 注引 王逸 《楚辞》注:“泬寥,旷荡空虚,静也。” 吕向 注:“寥泬,深也。” 前蜀 贯休 《古镜词上刘侍郎》诗:“至宝不自宝,照古还照今。仙人手胼胝,寥泬秋沉沉。” 清 魏源 《章教谕强恕斋书序》:“循海塘东西礮臺眺望一海角,划然长啸,水天寥泬。”
(2).指天空。《太平广记》卷一○二引《三宝感通记·新繁县书生》:“每至斋日,村人四远就设佛供。常闻天乐,声震寥泬,繁会盈耳。” 宋 林逋 《鸣皋》诗:“皋禽名秪有前闻,孤引圆吭夜正分。一唳便惊寥泬破,亦无閒意到青云。”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辛丑月在子,层云掩寥泬。”
(3).寂寥;孤单。 宋 叶适 《信州重修学记》:“何 孔 孟 所称稀阔而不多歟?由 孔 孟 至於今,又加久矣,其可称者,何寥泬而不继歟?” 宋 刘敞 《秋雪寄献臣》诗:“出门顾道路,冰霰埋车辙。咫尺阻相过,谁当慰寥泬?” 清 龚自珍 《已亥六月重过扬州记》:“天地有四时,莫病於酷暑,而莫善於初秋。澄汰其繁縟淫蒸,而与之为萧疏澹荡,泠然瑟然,而不遽使人有苍莽寥泬之悲者,初秋也。”
词语解释:漻泬  拼音:liáo jué
空旷虚静貌。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宫室》:“既临下以漻泬,亦凭高而泱漭。” 明 汪道昆 《高唐梦》:“慢临风自嗟,慢临风自嗟,遗荣去奢,同归漻泬。” 清 龚自珍 《题王子梅盗诗图》诗:“送君言难穷,东望气漻泬。”
词语解释:回泬  拼音:huí jué
(1).交错不齐。《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传论》:“用明居晦,回泬於曩时。” 李贤 注:“回泬,犹携互不齐一也。”
(2).邪僻。《文选·潘岳〈西征赋〉》:“事回泬而好还,卒宗灭而身屠。” 李善 注:“《韩诗》曰:‘谋猷回泬’。 薛君 曰:‘回,邪,僻也。’”《新唐书·白志贞裴延龄传赞》:“君臣回泬,可不戒哉!”
词语解释:洄泬  拼音:huí jué
邪僻。 晋 潘岳 《西征赋》:“事洄泬而好还,卒宗灭而身屠。”按,《文选》作“回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