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先平声 [xiān,新鲜][xuán,周旋、绕行]穿便[pián,安也][diàn tián][yān,地名][详注1][yán,研究]沿[qián,乾坤][jiān,溅溅]軿[xuán][quān juān][详注2][quán,曲也][qián][详注3][shān][quán][tián]篿[chān][渠焉切,音乾。钥牡也。][jiān][diān][详注4][piān,扁舟][chán,单于][quán shuān][dǎn][chán]骿[详注5][详注6][juān][yān][zhuān][quán]辿


注1:还 《广韵》似宣切《集韵》《韵会》旬宣切,音旋。与旋同。《礼·礼运》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注》迭相终而还相始,如环无端也。
注2:平 音㛹。【廣韻】平平,辨治也。【書·洪範】王道平平。【詩·小雅】平平左右。又【韻會】均也。
注3:垠 叶五坚切,音妍。《楚辞·远游》道可受兮而不可传,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按叶音宜,归本韵,传在先韵,言在元韵,《字汇》鱼轩切,音言,《正字通》因之,误。今依《韵补》攺正。
注4:零 《广韵》落贤切《集韵》《韵会》《正韵》灵年切,音莲。《广韵》先零,西羌也。《前汉·赵充国传》先零豪言,愿时渡湟水北。《注》零,音怜。
注5:阏 yān,《广韵》乌前切《集韵》因莲切,音烟。阏氏,单于适妻也。《前汉·韩王信传》乃使人厚遗阏氏。《注》阏,於连反。《史记·匈奴传》后有所爱阏氏。《索隐注》阏氏,匈奴皇后号也。习凿齿与燕王书曰:山下有红蓝,北方人采取其花染绯黄,捋取其上英鲜者作胭脂,妇人采捋用为颜色,因名妻作阏氏。 又《史记·历书》年名焉逢。《注》甲岁雄也。汉书作阏逢。阏亦音焉。 又《广韵》於乾切《集韵》尤虔切,音焉。义同。
注6:纯 音全。《仪礼·乡射礼》二算为纯。《注》犹全也。《礼·投壶》二算一纯。《疏》二算合为一全。
共199,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末字词组
林泉黄泉幽泉香泉渊泉碧泉虞泉冽泉
寒泉九泉下泉秋泉老泉谷泉菊泉橐泉
清泉灵泉酒泉悬泉三泉迸泉沈泉泪泉
甘泉云泉水泉中泉天泉酿泉暖泉心泉
飞泉平泉鸣泉冰泉穷泉二泉布泉酌贪泉
流泉冷泉醴泉酌泉深泉归泉眼泉阴泉
山泉重泉贪泉沙泉源泉金泉掩泉洪泉
石泉温泉涌泉汤泉乳泉澄泉兹泉陆子泉
龙泉井泉红泉丹泉盗泉竹泉紫泉珠泉
玉泉瀑泉百泉暗泉神泉响泉玄泉喷泉

词语解释:林泉  拼音:lín quán
(1).山林与泉石。《梁书·处士传·庾詵》:“经史百家无不该综,纬候书射,棊筭机巧,并一时之絶。而性记夷简,特爱林泉。”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此箇閤儿虽小,其间趣不让林泉。”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许浑》:“ 浑 乐林泉,亦慷慨悲歌之士,登高怀古,已见壮心。”
(2).指隐居之地。 唐 骆宾王 《上兖州张司马启》:“虽则放旷林泉,颇得閒居之趣。”《旧唐书·隐逸传·崔觐》:“为儒不乐仕进,以耕稼为业……夫妇林泉相对,以啸咏自娱。”《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我自今以后,纵然终老林泉,便算荣逾台阁。”
词语解释:寒泉  拼音:hán quán
(1).清冽的泉水或井水。《易·井》:“井洌寒泉,食。”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二:“前有寒泉井,聊可莹心神。” 唐 王昌龄 《行路难诗》:“双丝作綆繫银瓶,白尺寒泉轆轤上。”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忠魂入梦》:“遂耸身投井死,土人义之,遂闭塞井,阑上加黄土,因近官衙,不敢作殯宫墓道,然亦不忍再酌寒泉,遂筑如平阜。”
(2).《诗·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诗序谓“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其母心”。后世遂以“寒泉”为子女孝敬母亲的典故。《文选·潘岳〈寡妇赋〉》:“览寒泉之遗叹兮,咏《蓼莪》之餘音。” 吕向 注:“《诗》云:‘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孝子思养其亲,故览咏是篇而有遗叹。”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思寒泉之罔极兮,託彤管於遗咏。”参见“ 寒泉之思 ”。
(3).犹黄泉,九泉。 唐 王勃 《为原州赵长史为亡父度人表》:“但臣霜露之感,瞻彼岸而神销;乌鸟之诚,俯寒泉而思咽。” 蒋清翊 注:“寒泉,今指黄泉。”
(4).古代泉名。在今 湖南 祁阳县 境内。 唐 元结 《寒泉铭序》:“ 湘江 西峯 直 平阳 江口,有寒泉出於石穴……其水本无名称也,为其当暑大寒,故命曰 寒泉 。”
词语解释:寒泉之思  拼音:hán quán zhī sī
《诗·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后以“寒泉之思”指子女对母亲的孝思或子女思念母亲的心情。《东观汉记·东平宪王苍传》:“今以 光烈皇后 假髻帛巾各一衣一篋遗王,可时瞻视,以慰《凯风》寒泉之思。”《三国志·蜀志·先主甘后传》:“今 皇思夫人 宜有尊号,以慰寒泉之思。”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渊明 先亲,君之第四女也。《凯风》寒泉之思,实钟厥心。”
词语解释:清泉  拼音:qīng quán
清冽的泉水
词语解释:甘泉  拼音:gān quán
(1).甜美的泉水。《荀子·尧问》:“其犹土也,深抇之而得甘泉焉。” 唐 骆宾王 《灵泉颂》:“冥契动天,甘泉涌地。泠泠无极,烝烝不匱。” 许地山 《换巢鸾凤》:“但愿人间一切血泪和汗点,一洒出来就同雨点一样化做甘泉。”
(2).指美好的水泉。 宋 曾巩 《齐州北水门记》:“ 济南 多甘泉,名闻者以十数。”
(3).宫名。故址在今 陕西 淳化 西北 甘泉山 。本 秦 宫。 汉武帝 增筑扩建,在此朝诸侯王,飨外国客;夏日亦作避暑之处。《三辅黄图·甘泉宫》:“一曰 云阳宫 …… 始皇 二十七年作 甘泉宫 及前殿,筑甬道自 咸阳 属之。 汉武帝 建元 中增广之。周回一十九里,中有 牛首山 ,望见 长安城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朕亦当法 孝武皇帝 也,如此则 甘泉 、 建章 可復兴矣。” 唐 李郢 《江上逢王将军》诗:“虬鬚憔悴羽林郎,曾入 甘泉 侍 武皇 。”
(4).宫名。 五代 后汉 离宫名。见《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隐》
(5).赋名。 汉 扬雄 撰。《汉书·扬雄传上》:“﹝上﹞召 雄 待詔 承明 之庭。正月,从上 甘泉 还,奏《甘泉赋》以风……天子异焉。”后因以“甘泉”喻指进献主上而受到赏识的文章。 唐 孟浩然 《题长安主人壁》诗:“欲随 平子 去,犹未献《甘泉》。” 明 杨珽 《龙膏记·旅况》:“拂青萍白日寒,禁不住气冲碧汉,竟何年遇主奏《甘泉》?”
(6). 汉 粮仓名。《通典·食货十一》:“入粟 甘泉 ,不復告緡。” 明 李贽 《富国名臣总前论》:“又於京师置平準以平物价……不待加赋而国用自足, 太仓 、 甘泉 一岁皆满。”
词语解释:飞泉  拼音:fēi quán
(1).谷名。《楚辞·远游》:“吸 飞泉 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 洪兴祖 补注引 张揖 曰:“ 飞泉 , 飞谷 也。在 崑崙 西南。” 汉 王褒 《九怀·通路》:“北饮兮 飞泉 ,南采兮芝英。” 汉 司马相如 《大人赋》:“互折窈窕以右转兮,横厉 飞泉 以正东。”
(2).喷泉。《后汉书·耿恭传》:“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南史·何胤传》:“ 胤 以 若邪 势处迫隘,不容学徒,乃迁 秦望山 ,山有飞泉,迺起学舍。”
(3).瀑布。 唐 白居易 《与元微之书》:“流水周於舍下,飞泉落於簷间。” 明 王猷定 《姑山草堂歌》:“我乡 麻姑 之山四百里,上有百道神功之飞泉。” 陈毅 《题〈长征会师图〉》诗:“上有无尽之高峰,中有百道之飞泉。”
词语解释:流泉  拼音:liú quán
(1).流动的泉水。《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潘庭坚王实之》:“ 庭坚 被酒豪甚,竟脱巾髽髻,裸立流泉之衝,且高唱《濯缨》之章。” 碧野 《雪路云程》:“这石潭是由群山上的雪水流泉汇成的。”
(2).古代钱币名。泛指钱币。《隋书·刑法志》:“公平难遇其人,流泉易启其齿。”
词语解释:山泉  拼音:shān quán
(1).山中泉水。 唐 朱庆馀 《山居》诗:“山泉共鹿饮,林果让僧尝。”
(2).犹山水。指山水风景。 南朝 齐 谢朓 《直中书省》诗:“朋情以鬱陶,春物方駘荡。安得凌风翰,聊恣山泉赏。” 隋 卢思道 《上巳禊饮》诗:“山泉好风日,城市厌嚣尘。”
词语解释:石泉  拼音:shí quán
山石中的泉流。《楚辞·九歌·山鬼》:“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来水》:“两岸连山,石泉悬溜,行者輒徘徊留念,情不极已也。” 唐 杜甫 《石泉》诗:“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宋 苏轼 《峡山寺》诗:“石泉解娱客,琴筑鸣空山。” 元 刘迎 《寒食阻雨招元功会话》诗:“杨柳杏花相对晚,石泉槐火一时新。” 清 唐甄 《潜书·敬修》:“居於河滨者,始汲而归,浊不可饮也。注而勿扰,则石泉矣。”
词语解释:龙泉  拼音:lóng quán
(1).宝剑名。即龙渊。 汉 王充 《论衡·率性》:“棠谿鱼肠之属,龙泉太阿之辈,其本鋌山中之恒铁也。”
(2).泛指剑。 唐 李白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诗:“寧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 王琦 注:“龙泉即龙渊也, 唐 人避 高祖 讳,改称龙渊曰龙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 张珙 如愚,酬志了三尺龙泉万卷书; 鶯鶯 有福,稳请了五花官誥七香车。” 清 宋玉叔 《〈述哀〉题后》诗:“我有父兄千载恨,对君霑血拂龙泉。”
(3).喻行事果断。 唐 杨炯 《益州温江县令任晃神道碑》:“於是乎龙泉独断,龟旐旁求;品命千名,封疆万户。” 唐 常衮 《授京兆尹魏少游加御史大夫制》:“有玉壶之清澄,兼龙泉之断割。”
(4).佛寺名。 北周 庾信 《送灵法师葬》诗:“ 龙泉 今日掩,石洞即时封。” 倪璠 注:“《法苑》云: 庐山 西有 龙泉精舍 , 慧远 沙门之所立也。”
(5).常泛指僧院、佛门。 唐 陈子昂 《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诗序:“来从 许 下,月旦出於龙泉;言入 蜀 中,星文见於牛斗。” 唐 贾岛 《送僧归太白山》诗:“夜禪临虎穴,寒漱撇龙泉。”
(6).喷泉。 南朝 梁 江淹 《游黄蘖山》诗:“阳岫照鸞采,阴谿喷龙泉。”
词语解释:玉泉  拼音:yù quán
(1).传说中 昆仑山 上的泉名。 王充 《论衡·谈天》引 汉 司马迁 曰:“《禹本纪》言‘ 河 出 崑崙 ……其上有 玉泉 、 华池 。’”今本《史记·大宛列传论》作“ 醴泉 、 瑶池 ”。
(2).清泉的美称。 晋 陆机 《招隐》诗之一:“芳兰振蕙叶,玉泉涌微澜。”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荆州 、 清溪 、 秀壁 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 宋 苏舜钦 《天平山》诗:“石竇落玉泉,泠泠四时雨。”《群音类选·泰和记·桓元帅龙山会僚友》:“嶙峋古石吐清烟,峭壁千寻掛玉泉。”
(3).犹九泉。 唐 卢照邻 《哭明堂裴主簿》诗:“始谓调金鼎,如何掩玉泉。” 唐 李白 《过四皓墓》诗:“荒凉千古跡,芜没四坟连。伊昔鍊金鼎,何年闭玉泉。”
(4).指酒。 宋 苏轼 《岁暮作和张常侍》诗:“我生有天禄,玄膺流玉泉。何事 陶彭泽 ,乏酒每形言。”
(5).仙药名。玉浆。 宋 苏轼 《仇池笔记·辟榖说》:“能服玉泉,使铅汞具体,去仙不远矣。”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二·玉》:“今仙经三十六水法中,化玉为玉浆,称为玉泉,服之长生不老,然功劣于自然泉液也。”
(6).口中津液。 宋 黄休复 《茅亭客话·杜大举》:“服玉泉法,去三尸,坚齿髮,除百病。玉泉者,舌下两脉津液是也。”
(7).墨名。 金 元好问 《赋南中杨生玉泉墨》诗:“万灶玄珠一唾轻,客卿新以玉泉名。” 明 陆友 《墨史》:“其法不用松炬,而用灯煤, 子彬 得其遗法以授 耶律楚材 。 楚材 授其子 铸 ,使造一万丸,铭曰玉泉万笏。”参见“ 玉泉墨 ”。
(8).水名。出自 北京 市西北 玉泉山 下,流为 玉河 ,汇成 昆明湖 。出而东南流,环绕紫禁城,注入 大通河 。“玉泉垂虹”胜景即此。
词语解释:玉泉墨  拼音:yù quán mò
墨名。 明 杨慎 《艺林伐山·玉泉墨》:“南中 杨生 ,制墨不用松烟,止以灯煤为之,名玉泉墨。”
词语解释:黄泉  拼音:huáng quán
(1).地下的泉水。《孟子·滕文公下》:“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 唐 元稹 《酬乐天雨后见忆》诗:“黄泉便是通州郡,渐入深泥渐到州。”
(2).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阴间。《管子·小匡》:“应公之赐,杀之黄泉,死且不朽。” 唐 王建 《寒食行》:“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三章:“否即碧落黄泉,无相见之日。”
词语解释:九泉  拼音:jiǔ quán
(1).犹黄泉。指人死后的葬处。 汉 阮瑀 《七哀》诗:“冥冥九泉室,漫漫长夜臺。” 唐 崔珏 《哭李商隐》诗:“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臺。”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四折:“便做有春秋祭饗,也济不得他九泉下魂魄凄凉。” 巴金 《家》三二:“大少爷,象你这样好心肠, 梅芳 在九泉也会感激你。”
(2).指地下极深处。 晋 潘岳 《西征赋》:“贯三光而洞九泉,曾未足以喻其高下也。”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富民说》:“铁塔则上摩霄汉,矿井则深凿九泉。”
(3).指深渊。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是以窃华名者,螻蜥腾於云霄;失实贾者,翠虯沦乎九泉。”
(4).喻社会底层。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以 游 夏 之资,而抑顿乎九泉之下。”
词语解释:灵泉  拼音:líng quán
(1).对泉水的美称。 南朝 陈 张君祖 《赠沙门竺法頵》诗之一:“峭壁溜灵泉,秀岭森青松。” 唐 柳宗元 《寿州安丰县孝门铭》:“神锡祕址,三秀灵泉。” 宋 苏轼 《赠陈守道》诗:“渴饮灵泉水,飢食玉树枝。” 明 唐顺之 《嵩阳宫柏》诗:“灵泉玉女灌,甘雨岳神通。”
(2).道教指人的唾液。 唐 吕岩 《直指大丹歌》:“池沼泓泓翻玉液,楼臺叠叠运灵泉。”
(3).喻纯洁的感情。 郭沫若 《女神·湘累》:“你这不可思议的内在的灵泉,你又把我苏活转来了!” 刘大白 《爱》诗:“如其你愿长住在我底爱里,我用我满心的爱底灵泉,沾润着你。”
词语解释:云泉  拼音:yún quán
(1).瀑布,山泉。 唐 沉佺期 《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扈从出西岳作》诗:“云泉纷乱瀑,天磴矻横抱。” 唐 韦应物 《云阳馆怀谷口》诗:“云泉非所濯,萝月不可援。”
(2).白云清泉。借指胜景。 唐 白居易 《偶吟》之一:“犹残少许云泉兴,一岁 龙门 数度游。” 唐 康骈 《剧谈录·白傅乘舟》:“ 白尚书 为少傅,分务 洛 师,每有云泉胜境,靡不追游。” 宋 司马光 《重经车辋谷》诗:“云泉佳处须速去,登山筋力行蹉跎。”
词语解释:平泉  拼音:píng quán
指 平泉庄 。 唐 白居易 《醉游平泉》诗:“ 洛 客最闲唯有我,一年四度到 平泉 。” 宋 辛弃疾 《归朝欢·丁卯岁寄题眉山李参政石林》词:“琅玕无数碧。风流不数 平泉 物。” 清 钱谦益 《山庄八景诗·锦峰晴晓》:“ 锦峯 云物近 平泉 ,乌榜红栏咽画船。”
词语解释:冷泉  拼音:lěng quán
(1).清凉的泉水。 南朝 梁 萧统 《答晋安王书》:“冷泉石镜,一见何必胜於传闻。”
(2).泉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西 灵隐寺 前 飞来峰 下, 唐 元英 建亭其上,名叫 冷泉亭 。 唐 徐夤 《游灵隐天竺二寺》诗:“ 丹井 冷泉 虚易到,两山真界实难名。” 宋 赵汝茪 《汉宫春》词:“慢赢得、秋声两耳, 冷泉亭 下骑驴。” 清 陈维崧 《水调歌头·送恽南田之钱塘并柬毛稚黄》词:“犹记 冷泉亭 上,百道跳珠喷雪,飞瀑掛杉松。”
词语解释:重泉  拼音:chóng quán
(1).犹深渊。《淮南子·齐俗训》:“积水重泉,黿鼉之所便也。”《晋书·裴頠传》:“是以欲收重泉之鳞,非偃息之所能获也。” 南朝 梁 丘迟 《夜发密岩口》诗:“万寻仰危石,百丈窥重泉。”
(2).指土壤的深层。 清 方文 《赠姚有仆进士》诗:“山势鬱且奇,文木托其巔。上枝拂垂云,下根入重泉。”
(3).犹九泉。旧指死者所归。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潘岳〈悼亡〉》:“美人归重泉,悽愴无终毕。” 宋 苏轼 《祭单君贶文》:“云何不弔,衔痛重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独此技未有嫡传,重泉犹以为憾。”
(4).古地名。《楚辞·天问》:“ 汤 出 重泉 ,夫何辠尤?” 王逸 注:“ 重泉 ,地名也。”《史记·河渠书》:“ 临晋 民愿穿 洛 以溉 重泉 以东万餘顷故卤地。”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 重泉 故城在 同州 蒲城县 东南四十五里,在 同州 西北亦四十五里。”
(5).苔藓名。《表异录·蔬穀》引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苔名重泉,亦呼宣蘚,亦名妬草。”今本《述异记》卷下作“重钱”。
词语解释:温泉  拼音:wēn quán
温度超过当地年平均气温的泉水。因泉源靠近火山或泉中矿物放出热量而成。 汉 董仲舒 《雨雹对》:“水极阴而有温泉,火至阳而有凉焰。”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燔石》:“又言中国有温泉处必有硫黄,今 东海 广南 产硫黄处又无温泉,此因温泉水气似硫黄,故意度言之也。”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惠学士唐宫词》:“清溪几曲流香满,正是温泉浴罢时。”
词语解释:井泉  拼音:jǐng quán
水井。《礼记·月令》:“天子命有司,祈祀四海、大川、名源、渊泽、井泉。” 唐 张籍 《送流人》诗:“拥雪添军垒,收冰当井泉。” 明 高明 《琵琶记·义仓赈济》:“﹝旦:﹞此间有一口古井,不免投入死休。﹝欲投井介﹞﹝前腔:﹞将身赴井泉,思量左右难。” 鲁迅 《华盖集·导师》:“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词语解释:瀑泉  拼音:bào quán
喷涌的泉水。 唐 王维 《燕子龛禅师》诗:“瀑泉吼而喷,怪石看欲落。”
瀑布。 宋 钱易 《南部新书》辛:“﹝ 中条山 王官谷 ﹞周迴十餘里,泉石之美,冠於一山。北巖之上,有瀑泉流注谷中。” 清 杜岕 《雪水茶》诗:“瓢勺生幽兴,簷楹恍瀑泉。”
词语解释:幽泉  拼音:yōu quán
(1).幽深隐僻的泉水。 晋 左思 《魏都赋》:“潜龙浮景,而幽泉高镜。”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2).指阴间地府。 南朝 梁 江淹 《伤爱子赋》:“伤弱子之冥冥,独幽泉兮而永閟。”《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请重鞫 正义 死由,雪冤气於幽泉,诛姦臣於白日。” 明 王世贞 《鸣凤记·忠良会边》:“当此际誓丧幽泉,岂料微躯还见。”
(3).借指死者。《陈书·世祖纪》:“朕所以兴言永日,思慰幽泉。”
词语解释:下泉  拼音:xià quán
地下,犹言黄泉。《南史·任昉传》:“ 范 、 张 欵欵于下泉, 尹 、 班 陶陶于永夕。” 唐 白居易 《思旧》诗:“再思今何在,零落归下泉。” 宋 梅尧臣 《和原甫陪永叔题枯菊》诗:“愿公时饮酒, 周 孔 今下泉。”
谓下流的泉水。《诗·曹风·下泉》:“洌彼下泉,浸彼苞稂。” 毛 传:“下泉,泉下流也。”《诗序》《下泉》为“ 曹 人疾 共公 侵刻,下民不得其所,忧而思明王贤伯也”,后用为思念明君的典实。 汉 王粲 《七哀诗》之一:“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词语解释:酒泉  拼音:jiǔ quán
(1).谓酒多如泉。 宋 范成大 《约邻人至石湖》诗:“荒寒未办招君饮,且吸湖光当酒泉。”
(2).泉名。 李季 《酒泉》诗:“说是去年的哪一天,各族人民的代表来到了 酒泉 。”原注:“ 酒泉 在 甘肃 酒泉县 城东的 泉湖公园 中。”
(3).古邑名。《左传·庄公二十一年》:“王与之 酒泉 。” 杜预 注:“ 酒泉 , 周 邑。”
词语解释:水泉  拼音:shuǐ quán
(1).河流与泉流。《礼记·月令》:“﹝孟冬之月﹞乃命水虞渔师收水泉池泽之赋。”《吕氏春秋·圜道》:“水泉东流,日夜不休。”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三:“ 苏州 之地,北枕 长江 ,东表溟海,而水泉之势,则与 江 平,故曰 平江郡 。”
(2).特指泉流、泉水。《汉书·翼奉传》:“山崩地裂,水泉涌出。” 宋 苏辙 《寄济南守李公择》诗:“山穷水泉见,发越遍溪谷。”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一滴水泉可以作江河之始流,一片树叶之飘动可以兆暴风之将来。”
词语解释:鸣泉  拼音:míng quán
(1).淙淙鸣响的泉水。 唐 张鷟 《游仙窟》:“激石鸣泉,疏巖凿磴。”
(2).使泉水淙淙鸣响。 唐 李峤 《楚望赋》:“眇乎忽然,高山之颠。露团团而湿草,风烈烈而鸣泉。”
(3).泉水名。 宋 苏轼 《〈鸣泉思〉思君子也君子抱道且殆而时弗与民咸思之鸣泉故基堙圮殆尽眉山苏轼搔首踟蹰作〈鸣泉思〉以思之》诗:“ 鸣泉 鸣泉 ,经云而潺湲。”
词语解释:醴泉  拼音:lǐ quán
(1).甜美的泉水。《礼记·礼运》:“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 唐 韩愈 《驽骥赠欧阳詹》诗:“飢食 玉山 禾,渴饮醴泉流。” 郭沫若 《女神·凤凰涅槃》:“山右有枯槁了的梧桐,山左有消歇了的醴泉。”
(2).指及时之雨。《尸子》卷上:“甘雨时降,万物以嘉,高者不少,下者不多,此之谓醴泉。” 汉 王充 《论衡·是应》:“《尔雅》又言:‘甘露时降,万物以嘉,谓之醴泉。’醴泉乃谓甘露也。”
词语解释:贪泉  拼音:tān quán
(1).泉名。在 广东省 南海县 。 晋 吴隐之 操守清廉,为 广州 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 石门 ,有水曰 贪泉 ,相传饮此水者,即廉士亦贪。 隐之 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 夷齐 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愈厉。事见《晋书·良吏传·吴隐之》。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酌 贪泉 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明 尹凤岐 《送兄广东参政应奎》诗:“珍重平生清节在,不妨引满酌 贪泉 。”
(2).泉名。在 湖南省 郴县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耒水》:“ 耒水 又西, 黄水 注之……按 盛弘之 云:‘众山水出,注于大溪,号曰 横流溪 ,溪水甚小,冬夏不乾,俗亦谓之 贪泉 ,饮者輒冒于财贿,同于 广州 石门 贪流 矣。’”
词语解释:涌泉  拼音:yǒng quán
亦作“涌泉”。
(1).水向上喷出的泉。《公羊传·昭公五年》:“濆泉者何?直泉也。直泉者何?涌泉也。”《庄子·盗跖》:“且 跖 之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飘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西则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东观汉记·朱勃传》:“ 援 计如涌泉,埶如转规;救倒悬之急,存几亡之城。”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发言可咏,下笔成篇。” 宋 韩拙 《山水纯全集·论山》:“湍而漱石者谓之涌泉,山石间有水滭泼而仰沸者谓之喷泉。”
(2).中医针灸穴位名。《素问·阴阳离合论》:“少阴根起於涌泉。” 张隐庵 集注:“涌泉,穴名,在足心下,踡指宛宛中。” 宋 苏辙 《送杨腾山人》诗:“夜归空牀卧,两手摩涌泉。”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禀赋不同》:“又有百病从脚起之説,盖涌泉穴与心相通,风最易入,故养生家皆慎之。”
词语解释:红泉  拼音:hóng quán
红色的泉水。传说 汉 东方朔 小时掘井,陷落地下,有人欲引往采仙草,中隔红泉不得渡,其人以一屐与之,遂泛红泉,至仙草之处,采而食之。见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后遂以红泉为传说中的仙境景色之一。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诗:“ 铜陵 映碧涧,石磴泻红泉。” 唐 钱起 《山中酬杨补阙见过》诗:“日暖风恬种药时,红泉翠壁薜萝垂。” 明 屠隆 《綵毫记·知几引退》:“红泉无恙,白云千顷疎。”
词语解释:百泉  拼音:bǎi quán
①在河北邢台市。有十五个泉群,水量大,水质好,是当地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水源。②在河南辉县市。泉水汇聚为巨池。经历代开凿成湖,面积为34万平方米。湖畔遍布亭台楼榭和寺祠院殿。有唐宋以来石刻碑铭。为河南著名风景区。
词语解释:香泉  拼音:xiāng quán
泉名。在 安徽省 和县 北四十里,水有香气,因名。含有某种矿物质,能治疥癣等皮肤病。故又名 平痾泉 。南社诗人 叶玉森 有《香泉口占四绝句》咏其事。相传 梁 昭明太子 尝浴于此,俗又称为 太子泉 。
词语解释:秋泉  拼音:qiū quán
(1).秋日的泉水。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诗:“秋泉鸣北涧,哀猿响南峦。” 唐 李端 《过谷口元赞善所居》诗:“入谷访君来,秋泉已堪涉。” 唐 杜荀鹤 《送僧归国清寺》诗:“到参禪后知无事,看引秋泉灌藕花。” 唐 灵一 《溪行即事》诗:“孤舟屡失道,但听秋泉声。”
(2).瓜名。 晋 郭义恭 《广志》:“秋泉瓜,秋种,十月熟,形如羊角,色苍黑。”
词语解释:悬泉  拼音:xuán quán
(1).形容漏壶滴出来的水。 晋 陆机 《漏刻赋》:“激悬泉以远射,跨飞途而遥集。”
(2).瀑布。 唐 张九龄 《入庐山仰望瀑布水》诗:“絶顶有悬泉,喧喧出烟杪。” 宋 梅尧臣 《寄题绛守园池》诗:“悬泉泻竇昼未停,飞玉贮蓝光入屏。” 宋 郭彖 《睽车志》卷六:“峻溪急流,悬泉泻瀑,衝石走沙,声如雷动。”
词语解释:中泉  拼音:zhōng quán
(1).犹黄泉。指葬身之地。 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宣贵妃诔》:“重扃閟兮灯已黯,中泉寂兮此夜深。”
(2). 王莽 新 朝货币名,重七铢。
词语解释:冰泉  拼音:bīng quán
(1).冰渊。 唐 代避 李渊 讳,以“泉”代渊。 唐 白居易 《杭州刺史谢上表》:“忝非土木,如履冰泉。合当鼎鑊之诛,尚忝藩宣之寄。”
(2).清泉。常用其声形容琴声。 唐 元稹 《五弦弹》诗:“风入春松正凌乱,鶯含晓舌怜娇妙。呜呜暗溜咽冰泉,杀杀霜刀涩寒鞘。” 前蜀 韦庄 《听赵秀才弹琴》诗:“满匣冰泉咽又鸣,玉音闲澹入神清。”
词语解释:酌泉  拼音:zhuó quán
见“ 酌贪泉 ”。
词语解释:酌贪泉  拼音:zhuó tān quán
《晋书·良吏传·吴隐之》:“朝廷欲革 岭 南之弊, 隆安 中,以 隐之 为竹驤将军、 广州 刺史、假节,领平 越 中朗将。未至州二十里,地名 石门 ,有水曰 贪泉 ,饮者怀无厌之欲。 隐之 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 岭 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 夷 齐 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踰厉,常食不过菜及乾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使不易。”后以“酌贪泉”谓磨砺节操。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酌 贪泉 而觉爽,处涸辙而犹懽。”亦省作“ 酌贪 ”、“ 酌泉 ”。 唐 李白 《与赵宣城与杨右相书》:“宰剧惭强项之名,酌贪礪清心之节。” 唐 王维 《为薛使君谢婺州刺史表》:“谨当闭阁以思政,酌泉以励心。”
词语解释:沙泉  拼音:shā quán
沙土地涌出的泉水。 唐 贾岛 《送唐环归敷水庄》诗:“松径僧寻药,沙泉鹤见鱼。” 宋 苏轼 《渚宫》诗:“沙泉半涸草堂在,破窗无纸风颸颸。”《宋史·吕公弼传》:“ 麟州 无井,唯沙泉在城外,欲拓城包之,而土善陷, 夏 人每至围城,人皆忧渴死。”
词语解释:汤泉  拼音:tāng quán
温泉。 汉 张衡 《东京赋》:“温液汤泉,黑丹石緇。” 宋 苏轼 《咏汤泉》:“鬱攸火山裂,觱沸汤泉注。” 清 孙枝蔚 《闲居感怀》诗之二:“温当如汤泉,男女浴其中。”
词语解释:丹泉  拼音:dān quán
传说中的仙泉,饮之不死。 晋 郭璞 《游仙》诗:“ 丹泉 漂朱沫, 黑水 鼓玄涛。”《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谢庄郊游〉》:“始整丹泉术,终覿紫芳心。” 吕向 注:“丹泉,丹峦之泉,饮之不死。” 唐 曹唐 《汉武帝于宫中宴西王母》诗:“长生碧字期亲署,延寿丹泉许细看。”
词语解释:暗泉  拼音:àn quán
隐伏的泉水。 唐 雍陶 《韦处士郊居》诗:“满庭诗景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
词语解释:渊泉  拼音:yuān quán
(1).深泉。《庄子·田子方》:“其神经乎大山而无介,入乎渊泉而不濡。”《礼记·郊特牲》:“ 周 人尚臭,灌用鬯臭,鬱合鬯,臭阴达於渊泉,灌以圭璋,用玉气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坠之渊泉非其怒,升之霄汉非其悦。”
(2).比喻思虑深远。《礼记·中庸》:“溥博渊泉,而时出之。” 北周 庾信 《贺新乐表》:“运日月之明,动渊泉之虑。”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説者以为 武帝 好大喜功而不知彊勉学问,正心诚意以从事乎形器之表,溥博渊泉,而后出之。”
(3).犹源泉。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上:“尚规矩,不贵綺错,有伤直致之奇,然其咀嚼英华,厌飫膏泽,文章之渊泉也。”
词语解释:老泉  拼音:lǎo quán
宋 苏轼 自号。亦有以为 苏洵 别号者,实误。参阅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一·老泉为子瞻号》
词语解释:三泉  拼音:sān quán
(1).三重泉,即地下深处。多指人死后的葬处。《史记·秦始皇本纪》:“穿三泉,下铜而致椁。” 晋 张华 《章怀皇后诔》:“杳杳新,下絶三泉。”《后汉书·黄琼传》:“敢以垂絶之日,陈不讳之言;庶有万分,无恨三泉。”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麟图缉謚,定荣辱於三泉。”
(2).即三柱星。《晋书·天文志上》:“三柱一曰三泉。”
词语解释:天泉  拼音:tiān quán
(1).星名。《史记·天官书》:“困敦岁:岁阴在子,星居卯。以十一月与氐、房、心晨出,曰天泉。玄色甚明。”
(2).池名,也称“天渊”。有二:一在 洛阳 东,为 晋 人游宴之地。《初学记》卷四引 晋 陆翽 《邺中记》:“ 华林园 中千金堤,作两铜龙,相向吐水,以注 天泉池 。”又引 晋 戴延之 《西征记》:“ 天泉 之南,有东西沟,承御沟水。水之南有 积石坛 ,云三月三日御坐流杯之处。”一在 江宁 ,为 南朝 宋 元嘉 年间造。 唐 柳宗元 《为王京兆贺嘉莲表》:“香激大王之风,影耀 天泉 之水。”按,《宋书·符瑞志下》:“ 元嘉 二十一年六月丙午, 华林园 天渊池 二莲同榦,园丞 陈袭祖 以闻。” 柳 表所云 天泉 ,即此 天渊池 。
词语解释:穷泉  拼音:qióng quán
(1).犹九泉。指墓中。《文选·潘岳〈哀永逝文〉》:“委兰房兮繁华,袭穷泉兮朽壤。” 吕延济 注:“穷泉,墓中也。” 唐 白居易 《李白墓》诗:“可怜荒陇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宋 司马光 《梦稚子》诗:“穷泉纤骨已成尘,幽草闲花二十春。” 清 方苞 《王孺人墓志铭》:“命乎命乎,永賷志于穷泉。”
(2).谓掘地及泉。 南朝 宋 谢惠连 《祭古冢文》:“穷泉为壍,聚壤成基。”
(3).深泉。指井中。 唐 黄滔 《景阳井赋》:“殊不知理昧纳隍,处穷泉而詎得。”
词语解释:深泉  拼音:shēn quán
深渊。《管子·水地》:“欲尚则凌於云气,欲下则入於深泉。”《晋书·文苑传·顾恺之》:“投鱼深泉放飞鸟。”按, 唐 人避 高祖 李渊 讳,改“渊”为“泉”。
词语解释:源泉  拼音:yuán quán
亦作“ 源湶 ”。
(1).有源之水。《管子·轻重丁》:“源泉有竭。”《孟子·离娄下》:“源泉混混,不舍昼夜。” 宋 叶适 《庐州钱公墓志铭》:“材如源泉,汲用无穷。”
(2).指水的源头。 清 方朝 《三峡涧》诗:“我欲穷源泉,於兹将远涉。”
(3).指事物发生的根源。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保位权》:“执一无端,为国源泉。” 梁启超 《新民说·释新民之义》:“凡一国之能立於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斯实民族主义之根柢源泉也。” 巴金 《文学的作用》:“生活的确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
词语解释:乳泉  拼音:rǔ quán
(1).指钟乳石上的滴水。 唐 陆羽 《茶经·煮》:“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慢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岩中有丹灶盆,乳泉滴沥。”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嵩山日记》:“中有乳泉、丹灶、石榻诸胜。” 清 孙嘉淦 《南游记》:“巖壑空幻,石骨玲瓏,乳泉滴沥,积而成池。”
(2).甘美而清洌的泉水。 宋 郑瑶 等《景定严州续志·祠庙》:“山有乳泉,溉田甚多。” 元 王恽 《东坡汲乳泉图》诗之二:“道宫独发乳泉香,似与 坡仙 养浩方;井洌不从炎海瘴,味甘还比上池觴。” 清 魏源 《重游百泉》诗之四:“固知空洞腹,乳泉满其穴。”
词语解释:盗泉  拼音:dào quán
古泉名。故址在今 山东省 泗水县 东北。旧时亦常喻不义之财。《尸子》卷下:“﹝ 孔子 ﹞过於 盗泉 ,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淮南子·说林训》:“ 曾子 立廉,不饮 盗泉 。” 唐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诗:“廻车避 朝歌 ,掩口去 盗泉 。”《旧唐书·赵隐王徽等传论》:“ 徽 志吐 盗泉 ,脱身虎口,功名不坠,君子多之。”《文明小史》第五七回:“你既然执定了这个渴不饮 盗泉 ,飢不食漏脯的宗旨,我也不敢进辞了。” 白蕉 《江浦》诗:“米盐今日贵,儿女昔年娇。不饮 盗泉 水,愁闻 吴 市簫。”
词语解释:神泉  拼音:shén quán
灵异之泉。多指温泉。《淮南子·墬形训》:“凡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药,以润万物。”《初学记》卷七引 晋 王廙 《洛都赋》:“ 鸡头 温水, 鲁阳 神泉,不爨自沸,热若焦然。” 清 唐孙华 《题陈乾斋侍讲扈驾西征图》诗:“神泉自涌得甘醴,香草新茁供青芻。”
词语解释:碧泉  拼音:bì quán
(1).形容清澈的泉水。 唐 施肩吾 《惜花词》:“千树繁红遶碧泉,正宜尊酒对芳年。” 唐 姚合 《和李补阙曲江看莲花》:“穠彩烧晴雾,殷姿纈碧泉。”
(2).泉名。在今 湖南省 湘潭县 西南七十里。澄碧如染,故名。
词语解释:谷泉  拼音:gǔ quán
山谷间所出的泉水。 隋炀帝 《月夜观星》诗:“谷泉惊暗石,松风动夜声。” 唐 于鹄 《温泉僧房》诗:“古塔巢溪鸟,深房闭谷泉。” 宋 苏轼 《犍为王氏书楼》诗:“山猿悲啸谷泉响,野鸟嘐戛巖花春。”
词语解释:迸泉  拼音:bèng quán
喷涌的泉水。 唐 窦臮 《述书赋上》:“或迸泉涌溢,或错玉班赋。” 唐 姚合 《题大理崔少卿驸马林亭》诗:“迸泉清胜雨,深洞暖如春。”《清平山堂话本·死生交范张鸡黍》:“言讫,泪如迸泉。”
词语解释:酿泉  拼音:niàng quán
泉名。在今 安徽省 滁州市 西南。 宋 欧阳修 《醉翁亭记》:“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於两峯之间者, 酿泉 也。” 赵瑞蕻 《琅琊山行》:“未到 醉翁亭 我已有些醉意,因为那潺潺的 酿泉 令人迷恋。”
词语解释:二泉  拼音:èr quán
指 无锡 惠泉 。因其有天下第二泉之称,故名。 清 纳兰性德 《忆江南》词之六:“ 江 南好,水是二泉清。”
词语解释:归泉  拼音:guī quán
归于黄泉。谓人死。 唐 刘禹锡 《代慰王太尉薨表》:“方膺作翰之寄,遽迫归泉之期。” 明 高明 《琵琶记·风木馀恨》:“欲听鸡声来问寝,忽惊蚁梦先归泉。”《闲情偶寄·演习·变调》《〈琵琶记·寻夫〉改本》:“因来灶边,窥奴私嚥,一声儿哭倒便归泉。”
词语解释:金泉  拼音:jīn quán
(1).对泉水的美称。 南朝 梁武帝 《游锺山大爱敬寺》诗:“攀缘傍玉涧,褰陟度金泉。”《汉书·地理志下》“酒泉郡” 唐 颜师古 注:“旧俗传云:城下有金泉,泉味如酒。”
(2).即金钱。 宋 苏轼 《次韵王晋卿和烟江迭嶂图》:“管絃去尽宾客散,惟有马埒编金泉。” 赵克宜 注:“金泉,即金钱也。《周礼·地官·泉府》註:泉或作钱。”
词语解释:澄泉  拼音:chéng quán
清泉。 唐 孙樵 《龙多山录》:“澄泉传灵,别壑絶明。” 宋 苏舜钦 《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阁殿甚古,像设严焕,旁有澄泉。”
词语解释:竹泉  拼音:zhú quán
泉名。在 湖北省 南部、 长江 南岸,邻接 湖南省 。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 松滋县 南九十里有 竹泉 , 宋 政和 初,有僧浚井得竹笔。后 黄庭坚 謫 黔 过之,视笔曰:‘此吾过峡中 虾蟆背 所坠也。’后其笔忽成竹,始知此泉与峡水通也。”
词语解释:响泉  拼音:xiǎng quán
古琴名。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李汧公 取桐孙之精者,杂缀为之,谓之百纳琴,用蜗壳为徽,其间三面尤絶异。通谓之响泉、韵磬,絃一上可十年不断。”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李汧公 镇 宣武 ,好琴、书。自造琴,取新旧桐材扣之,合律者裁而胶缀。所蓄二琴殊絶,其名‘响泉’、‘韵磬’者也。” 宋 苏轼 《破琴》诗叙:“度数形名本偶然,破琴今有十三絃。此生若遇 邢和璞 ,方信 秦 筝是响泉。”
词语解释:虞泉  拼音:yú quán
见“ 虞渊 ”。
词语解释:虞渊  拼音:yú yuān
亦称“ 虞泉 ”。 传说为日没处。《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 虞渊 ,是谓黄昏。”《汉书·扬雄传上》:“外则正南极海,邪界 虞渊 ,鸿濛沆茫,碣以崇山。”《晋书·束晳传》:“亦岂能登海湄而抑东流之水,临 虞泉 而招西归之日?” 唐 柳宗元 《杂曲歌辞》之一:“君不见 夸父 逐日窥 虞渊 ,跳踉 北海 超 崑崙 。” 郭沫若 《赠日本友人》诗:“纵有乌云遮皓月,终教红日出 虞渊 。”
词语解释:菊泉  拼音:jú quán
即 菊水 。 南朝 梁 庾肩吾 《答陶隐居赉术煎启》:“ 酈县 菊泉 ,无劳復汲。” 北周 庾信 《谢滕王集序启》:“ 南阳 宝雉,幸足观瞻。 酈县 菊泉 ,差能延寿。”《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岂知这水也不是容易吃的,仙家叫做 菊泉 ,最能延年却病。”参见“ 菊水 ”。
词语解释:菊水  拼音:jú shuǐ
水名。在今 河南省 内乡县 。传说饮其水可长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湍水》:“ 湍水 之南, 菊水 注之。水出西北 石涧山 芳菊谿 ,亦言出 析谷 ,盖谿涧之异名也。源旁悉生菊草,潭涧滋液,极成甘美。云此谷之水土,餐挹长年。” 宋 杨万里 《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诗:“ 吴 綾缝囊染 菊水 ,蛮砂涂印题进字。” 金 元好问 《长寿新居》诗:“蒲池餘老节, 菊水 引新芽。”
词语解释:沈泉  拼音:chén quán
亦作“沉泉”。
(1).指深渊。比喻险境。 三国 魏 曹植 《吁嗟篇》:“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泉。” 丁晏 铨评:“《志注》作‘渊’, 唐 人避讳改渊为‘泉’,当作‘渊’为是。”
(2).犹言没入深渊之中。 唐 李白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诗:“抱石飞献玉,沉泉笑探珠。” 唐 黄滔 《水殿赋》:“穿河彰没地之象,泛水示沉泉之丑。”
词语解释:暖泉  拼音:nuǎn quán
温泉。 朱德 《从化温泉》诗:“唯有荔枝园更好,林空喷出暖泉来。”
词语解释:布泉  拼音:bù quán
(1).《周礼·天官·外府》“掌邦布之入出” 汉 郑玄 注:“布,泉(钱)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故以“布泉”泛指钱财、货财。 汉 陆贾 《新语·本行》:“散布泉以极耳目之好,以快淫邪之心,岂不谬哉!”
(2).古货币名。《北史·周纪下·武帝》:“更铸钱,文曰布泉,以一当五,与五銖并行。”《说郛》卷八四引《钱谱·古文钱》:“ 陈文帝 天嘉 二年,铸钱文曰布泉,一当百,与五銖并行。” 萧清 《中国古代货币史》第三章第二节:“出土的 莽 钱中,还发现有‘布泉’93枚。这种钱史书未载,但 洛阳 烧沟 汉 墓, 陕县 刘家渠 汉 墓等均有出土,而且在 西安 ,于1965年还曾征集到一个铜质‘布泉’范母,其文字的笔体均与‘货泉’类似,所以,它大概也是与‘货泉’年代相近的钱币。”
(3).瀑布。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论孟子之书有巧妙处》:“吾谓此一章似布泉悬水,下注万仞,怒沫狂澜,乍起乍伏,澒洞汹涌,而观者竦然。”布,一本作“ 百 ”。
词语解释:眼泉  拼音:yǎn quán
眼泪的别名。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眼泉》:“ 鲍溶 诗谓泪曰眼泉。”
词语解释:掩泉  拼音:yǎn quán
没于黄泉。死的讳词。 明 高启 《送安南使者杜舜卿还国应制》:“号册纔临境,容衣忽掩泉。”
词语解释:兹泉  拼音:zī quán
泉名。相传为 姜太公 遇 周文王 时的钓鱼处。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上》:“ 渭水 之右, 磻溪水 注之。水出 南山 兹谷 ,乘高激流,注于溪中。溪中有泉,谓之 兹泉 ……即《吕氏春秋》所谓 太公 钓 兹泉 也。”《太平御览》卷八三四引《吕氏春秋》亦作 兹泉 。今本《吕氏春秋·谨听》作“滋泉”。
词语解释:紫泉  拼音:zǐ quán
紫色之泉。 唐 王勃 《怀仙》诗:“紫泉漱珠液,玄巖列丹葩。” 唐 李商隐 《隋宫》诗:“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 芜城 作帝家。”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入林屋洞》:“又坐紫泉光,甘如酌天酒。”原注:“白芝、紫泉皆此洞所出,乃神仙之饮饵,非常人所能得。”
词语解释:玄泉  拼音:xuán quán
(1).瀑布。玄,通“ 悬 ”。《古文苑·班固〈终南山赋〉》:“傍吐飞瀨,上挺修林;玄泉落落,密荫沉沉。” 章樵 注:“玄泉,瀑布泉也。” 唐 孟郊 《送草书献上人归庐山》诗:“手中飞黑电,象外泻玄泉。” 宋 苏轼 《次韵王忠玉游虎丘绝句》之二:“青盖红旗映玉山,新诗小草落玄泉。”
(2).深泉。《文选·张衡〈东都赋〉》:“阴池幽流,玄泉清冽。” 薛综 注:“水黑色,故曰玄泉。” 唐 韦应物 《冰赋》:“白日当午,火云四至,金石灼烁,玄泉潜沸。”
(3).犹黄泉,指阴间。 南朝 梁 沉约 《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诗:“玄泉倘能慰,长夜且勿论。” 明 杨慎 《祭彭子冲文》:“既扃高夜臺,永隔玄泉。临风把剑,伤心絶絃。”
(4).唾液。《黄庭内景经·黄庭》:“玄泉幽关高崔巍。” 梁丘子 注:“玄泉,口中之液也。一曰玉泉,一名醴泉,一名玉液,一名玉津,一名玉浆。”
词语解释:冽泉  拼音:liè quán
清泉。《艺文类聚》卷八引 晋 应贞 《临丹赋》:“陟緜冈之迢邈,临窈谷之濬遐;览丹源之冽泉,眷悬流之清波。” 南朝 宋 谢庄 《喜雨》诗:“冽泉承夜湛,零雨望晨浮。”
词语解释:橐泉  拼音:tuó quán
见“ 橐泉宫 ”。
词语解释:橐泉宫  拼音:tuó quán gōng
秦 宫殿名。《三辅皇图·宫》:“《皇览》曰 秦穆公 冢在 橐泉宫 祈年观 下。”亦省称“ 橐泉 ”。 宋 苏轼 《凌虚台记》:“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 秦穆 之 祈年 橐泉 也。” 宋 陆游 《无题》诗:“ 结綺 诗成 江令 醉, 橐泉 梦断 沉郎 愁。”
词语解释:泪泉  拼音:lèi quán
亦作“泪泉”。 指眼泪。 叶圣陶 《倪焕之》三十:“老太太的泪泉差不多枯竭了,凄然的老眼疑惑地望着媳妇。” 叶圣陶 《未厌集·夜》:“老妇人的眼睛重重地闭了两闭;她的泪泉差不多枯竭了。”
词语解释:心泉  拼音:xīn quán
(1).犹心怀。 唐 欧阳詹 《太学张博士讲〈礼记〉记》:“所昧镜彻於灵臺,所疑冰释於心泉。”
(2).心中的思绪。 郭沫若 《瓶·献诗》:“我久已干涸了的心泉,又从我化石的胸中飞迸。”
词语解释:酌贪泉  拼音:zhuó tān quán
《晋书·良吏传·吴隐之》:“朝廷欲革 岭 南之弊, 隆安 中,以 隐之 为竹驤将军、 广州 刺史、假节,领平 越 中朗将。未至州二十里,地名 石门 ,有水曰 贪泉 ,饮者怀无厌之欲。 隐之 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 岭 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 夷 齐 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踰厉,常食不过菜及乾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使不易。”后以“酌贪泉”谓磨砺节操。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酌 贪泉 而觉爽,处涸辙而犹懽。”亦省作“ 酌贪 ”、“ 酌泉 ”。 唐 李白 《与赵宣城与杨右相书》:“宰剧惭强项之名,酌贪礪清心之节。” 唐 王维 《为薛使君谢婺州刺史表》:“谨当闭阁以思政,酌泉以励心。”
词语解释:阴泉  拼音:yīn quán
秋冬之水。 唐 韩愈 《奉和杜相公太清宫纪事陈诚上李相公十六韵》:“阳月时之首,阴泉气未牙。”
词语解释:洪泉  拼音:hóng quán
大的渊泉。《楚辞·天问》:“洪泉极深,何以窴之?” 晋 王嘉 《拾遗记·虞舜》:“以爪画地,则洪泉涌流。” 唐 崔融 《嵩山启母庙碑》:“昔在 嬀帝 ,洪泉未塞,昏垫下人,汎滥中国。”
词语解释:陆子泉  拼音:lù zǐ quán
指 江苏 无锡 惠山 天下第二泉 。因经 唐 茶圣 陆羽 品第而得名。 宋 苏轼 《杜沂游武昌以酴醿花菩萨泉见饷》诗之二“不愧 惠山 味,但无 陆子 贤” 施元之 注引《陆文学传》:“ 陆羽 品第天下水味,以 惠山泉 为第二,刻石留山中,故名 陆子泉 ,有祠堂在焉。”
词语解释:珠泉  拼音:zhū quán
(1).泉的美称。 南朝 梁 沉约 《高松赋》:“擢柔情于黄圃,涌宝思於珠泉。” 唐 张说 《奉和圣制喜雨赋》:“漼如银汉之屑落,散似珠泉之歕浇。”
(2). 武夷山 泉名。 清 董天工 《武夷山志》卷十五:“水帘洞……巖顶有水曰 珠泉 ,自上泻下,随风飘洒,状如珠帘。”
词语解释:喷泉  拼音:pēn quán
(1).由地下喷射出地面的泉水。《说郛》卷四二引 宋 韩拙 《山水纯全集·论水》:“湍而漱石者谓之涌泉,山石间有水泽泼而仰沸者谓之喷泉。”
(2).指喷水的泉眼。 鲁迅 《而已集·革命文学》:“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3).特指用以美化环境的人工喷水设备。 冰心 《再寄小读者》四:“﹝ 罗马 ﹞街道上转弯抹角,到处还可以看见淙淙的喷泉,泉座上都有神、人、鱼、兽的雕像,在片片光影之中,栩栩如生。”《散文》1983年第5期:“喷泉,象玉盘中的一枚珠玑,镶嵌在茵茵的草坪中间。那溅起的水花,晶莹如草尖上的露珠,圆润似稚童的笑涡。”
共199,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