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虞平声 [pū,铺盖][tú][wū,污秽][详注1][gū][yú][详注2][详注3][dū][fú][qú][fú][音于。《老子·道德经》动而愈出。][wū]洿[yú][xū][nú][同摹][拜也,动词][qú][wú wū][详注4][详注5][通逾][xū][chú]跿[音拘。《周礼·司救》刘昌宗读。][qú][详注6][详注7][直诛切,襌衣也。][qú,盤錯][wū][详注8][音儒。与嚅同。][详注9][详注10][hū]


注1:桴 无切,音敷。编竹木代舟也。大曰筏,小曰桴。《论语》乘桴浮于海。《管子·小匡篇》方舟投柎,乘桴济河。
注2:镂 龙珠切,音慺。剑名。《史记·吴太伯世家》赐子胥属镂之剑。《注》属镂,剑名。
注3:牾 音吾。獸名。◎按啎,俗刻誤作牾。前漢王莽傳:亡所牾意。後漢桓典傳:以牾宦官賞不行。楊子方言:適牾也。穆天子傳:白鹿一牾。皆啎字之譌。其善本原作啎。
注4:怃 音呼。大也。《诗·小雅》乱如此怃,叶上辜。《注》火吴反。《毛传》怃,大也。
注5:娄 《集韵》龙珠切《正韵》凌如切,音慺。曳也。《诗·唐风》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注6:呕 《集韵》《韵会》《正韵》匈于切,音吁。《集韵》悦言也。《正韵》慈爱之声。《史记·韩信传》言语呕呕。《汉书》作姁姁。《集韵》同呴。 又《集韵》亏于切,音区。呕夷,水名。《周礼·呕夷释文》一音驱。 又《集韵》《类篇》春朱切,音枢。怒声。
注7:臑 音儒。《广韵》𡟓耎貌。《集韵》肱骨也。一曰衣名。襦者,本取臑义。
注8:芋 音于。草盛貌。又音吁。《扬子·方言》大也。《诗·小雅》君子攸芋。《注》香于反。又火吴反。或作吁。又陈有芋尹,见《左传》盖以鸟名官。
注9:溇 音慺。《说文》雨溇溇也。一曰小雨不绝貌。又《扬子·方言》汝南谓饮酒习之不醉曰溇。
注10:驺 叶逡须切,音趋。《前汉·叙传》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颖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又叶窗俞切,音刍。《淮南子·原道训》四时为马,阴阳为驺,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
末字词组
屠沽市沽官沽搉沽海沽津沽待贾沽 
酒沽行沽贩沽七十二沽开沽待价而沽炫沽 
村沽待沽博沽榷沽廛沽待贾而沽功沽 

词语解释:屠沽  拼音:tú gū
见“ 屠酤 ”。
词语解释:屠酤  拼音:tú gū
亦作“ 屠沽 ”。 宰牲和卖酒。亦泛指职业微贱的人。《墨子·迎敌祠》:“举屠酤者置厨给事,弟之。”《后汉书·郭太传》:“ 召公子 、 许伟康 并出屠酤。” 明 唐寅 《与文徵明书》:“计僕少年居身屠酤,鼓刀涤血,获奉吾卿周旋,頡頏婆娑,皆欲以功名命世。” 清 龚自珍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得》诗之五:“朝从屠沽游,夕拉騶卒饮。”《鲁迅》坟·论“他妈的!”:“ 唐 以后,自夸族望的风气渐渐消除;到了 金 元 ,已奉夷狄为帝王,自不妨拜屠沽作卿士。”
词语解释:酒沽  拼音:jiǔ gū
见“ 酒酤 ”。
词语解释:酒酤  拼音:jiǔ gū
亦作“ 酒沽 ”。 酒的买卖。《汉书·武帝纪》:“初榷酒酤。” 颜师古 注引 韦昭 曰:“以木渡水为榷,谓禁民酤酿,独官开置,如道路设木为榷,独取利也。”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五》:“执金吾 杜周 为御史大夫,初榷酒沽。”
词语解释:村沽  拼音:cūn gū
见“ 村酤 ”。
词语解释:村酤  拼音:cūn gū
亦作“ 村沽 ”。 村酒。 唐 虚中 《赠秀才》诗:“谁解伊人趣,村沽对鬱陶。” 宋 苏辙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诗:“急炊大麰偿飢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宋 陆游 《春晚杂兴》诗之四:“山茗封青箬,村酤坼赤泥。”
词语解释:市沽  拼音:shì gū
谓买酒。《水浒传》第三九回:“两个邀请 戴宗 就酒肆中市沽三杯,置些蔬食,管待了。”
词语解释:行沽  拼音:xíng gū
行苦。谓货物质量差。《周礼·地官·司市》“害者使亡” 清 孙诒让 正义:“﹝ 郑玄 ﹞云:‘害,害於民,谓物行沽者’者,沽《释文》作苦, 宋 婺州 本及旧注疏本并同。 段玉裁 云:‘行,今俗所谓行货不精者也。’《方言》注谓之行敝。” 王国维 《观堂集林·书郭注〈方言〉后三》:“沽之言苦,不攻緻也,行敝犹言行沽矣。”参见“ 行苦 ”
词语解释:行苦  拼音:xíng kǔ
行事勤苦。《吕氏春秋·本味》:“不谋而亲,不约而信,相为殫智竭力,犯危行苦。” 高诱 注:“苦,勤也。” 唐 崔兴宗 《同王右丞送瑗公南归》诗:“行苦神亦秀,泠然谿上松。”
货物脆薄不牢固。《周礼·地官·司市》“凡治市之货贿,六畜珍异,亡者使有,利者使阜,害者使亡” 汉 郑玄 注:“利,利於民,谓物实厚者;害,害於民,谓物行苦者。”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官上》“饰行”:“古人谓物脆薄曰行,或曰苦,或曰行苦,或曰行敝,或曰行滥。”
词语解释:待沽  拼音:dài gū
(1).等待购买。 宋 徐积 《宿山馆》诗:“倦客待沽山下酒,飢童先上灶头灯。”
(2).见“ 待贾而沽 ”。
词语解释:待贾而沽  拼音:dài jiǎ ér gū
亦作“ 待价而沽 ”。 等待善价出售,亦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而行。语本《论语·子罕》:“ 子贡 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金宝》:“待时而动曰待价而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熊案始末记》:“遂决计待价而沽,不图速成。” 徐迟 《牡丹》三:“奇货可居,应该待价而沽,大学生并不在老太婆眼中。”亦省作“ 待价 ”、“ 待贾沽 ”、“ 待沽 ”。《文选·嵇康〈琴赋〉》:“经千载以待价兮,寂神跱而永康。” 张铣 注:“待价谓待人来求也。” 隋 王通 《中说·周公》:“ 贾琼 请《六经》之本,曰:‘吾恐夫子之道或坠也。’子曰:‘尔将为名乎?有美玉姑待价焉。’” 阮逸 注:“待明王出,当自求行之。”《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朝廷若也开科取,未必无人待贾沽。” 清 曹寅 《瑮亭》诗:“有质温而栗,待沽已后期。”
词语解释:官沽  拼音:guān gū
(1).由官府专卖。 唐 李翱 《疏绝进献》:“故有作官店以居商贾者,有酿酒而官沽者,其他杂率巧设名号,是皆夺百姓之利,亏三代之法。”
(2).指官府卖的酒。 宋 欧阳修 《食糟民》诗:“官沽味醲村酒薄,日饮官酒诚可乐。”
词语解释:贩沽  拼音:fàn gū
见“ 贩酤 ”。
词语解释:贩酤  拼音:fàn gū
亦作“ 贩沽 ”。 贩卖。《魏书·高允传》:“贩酤市鄽,与民争利,议声流布,不可追掩。” 宋 梅尧臣 《依韵和酬韩仲文昆季联句见谢》:“所赖存泛爱,未以我为愚,持归接士论,颇亦类贩沽。”
词语解释:博沽  拼音:bó gū
犹买卖。亦指代做生意的人。 唐 黄滔 《祭崔补阙道融文》:“五离择日,九泉卜居。其在樵苏,其在博沽,至於路行,尚皆悲吁。”
词语解释:搉沽
专卖
词语解释:七十二沽  拼音:qī shí èr gū
河北省 境 白河 支流,相传有七十二沽,其在 天津 者有二十一沽,故亦以借指 天津 。 清 黄遵宪 《水滨》诗:“七十二沽秋色满,不堪吹鬢半胡尘。” 钱仲联 注引《畿辅通志》:“ 天津 有七十二沽之名,在县境者实祇二十一沽,皆从 西潞河 名也。 西潞河 一名 西沽河 。在 宝坻 者二十九沽,在 宁河 者二十二沽,此二县五十一沽,从 东潞河 名。 东潞河 一名 东沽河 。”
词语解释:榷沽  拼音:què gū
亦作“ 搉估 ”。 专卖。 唐 沉亚之 《杭州场壁记》:“国家始以输边事塞,不足於用,遂盐铁搉沽为助。” 唐 司空图 《唐宣州王公行状》:“公俾相资赡,得以均济,又治赋羡银,例皆搉估以优俸。”
词语解释:海沽  拼音:hǎi gū
海估。 明 杨慎 《海沽行》:“海沽帆乘锦浪飞,綃宫夜取万珠璣。”沽,一本作“ 估 ”。参见“ 海估 ”。
词语解释:海估  拼音:hǎi gū
海贾,海上商人。 宋 梅尧臣 《许生南归》诗:“大盘小盘堆明珠,海估眩目迷精麄。”
词语解释:开沽  拼音:kāi gū
指卖酒。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酒肆》:“中瓦子前 武林园 ,向是 三元楼 康 沉 家在此开沽……次有南瓦子 熙春楼 王 厨开沽, 新街巷 口 花月楼 施 厨开沽。”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糶米的唤子良,卖肉的呼仲甫,做皮的是仲才邦辅,唤清之必定开沽。”
词语解释:廛沽  拼音:chán gū
市上卖的酒。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 真宗 ﹞忽问廛沽尤佳者何处,中贵人奏有 南仁和 者。亟令进之,徧赐宴席。”
词语解释:津沽  拼音:jīn gū
天津 的别称。 天津 本名 直沽 ,故称。
词语解释:待价而沽  拼音:dài jià ér gū
见“ 待贾而沽 ”。
词语解释:待贾而沽  拼音:dài jiǎ ér gū
亦作“ 待价而沽 ”。 等待善价出售,亦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而行。语本《论语·子罕》:“ 子贡 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金宝》:“待时而动曰待价而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熊案始末记》:“遂决计待价而沽,不图速成。” 徐迟 《牡丹》三:“奇货可居,应该待价而沽,大学生并不在老太婆眼中。”亦省作“ 待价 ”、“ 待贾沽 ”、“ 待沽 ”。《文选·嵇康〈琴赋〉》:“经千载以待价兮,寂神跱而永康。” 张铣 注:“待价谓待人来求也。” 隋 王通 《中说·周公》:“ 贾琼 请《六经》之本,曰:‘吾恐夫子之道或坠也。’子曰:‘尔将为名乎?有美玉姑待价焉。’” 阮逸 注:“待明王出,当自求行之。”《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朝廷若也开科取,未必无人待贾沽。” 清 曹寅 《瑮亭》诗:“有质温而栗,待沽已后期。”
词语解释:待贾而沽  拼音:dài jiǎ ér gū
亦作“ 待价而沽 ”。 等待善价出售,亦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而行。语本《论语·子罕》:“ 子贡 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金宝》:“待时而动曰待价而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熊案始末记》:“遂决计待价而沽,不图速成。” 徐迟 《牡丹》三:“奇货可居,应该待价而沽,大学生并不在老太婆眼中。”亦省作“ 待价 ”、“ 待贾沽 ”、“ 待沽 ”。《文选·嵇康〈琴赋〉》:“经千载以待价兮,寂神跱而永康。” 张铣 注:“待价谓待人来求也。” 隋 王通 《中说·周公》:“ 贾琼 请《六经》之本,曰:‘吾恐夫子之道或坠也。’子曰:‘尔将为名乎?有美玉姑待价焉。’” 阮逸 注:“待明王出,当自求行之。”《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朝廷若也开科取,未必无人待贾沽。” 清 曹寅 《瑮亭》诗:“有质温而栗,待沽已后期。”
词语解释:待贾沽  拼音:dài jiǎ gū
见“ 待贾而沽 ”。
词语解释:待贾而沽  拼音:dài jiǎ ér gū
亦作“ 待价而沽 ”。 等待善价出售,亦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而行。语本《论语·子罕》:“ 子贡 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金宝》:“待时而动曰待价而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熊案始末记》:“遂决计待价而沽,不图速成。” 徐迟 《牡丹》三:“奇货可居,应该待价而沽,大学生并不在老太婆眼中。”亦省作“ 待价 ”、“ 待贾沽 ”、“ 待沽 ”。《文选·嵇康〈琴赋〉》:“经千载以待价兮,寂神跱而永康。” 张铣 注:“待价谓待人来求也。” 隋 王通 《中说·周公》:“ 贾琼 请《六经》之本,曰:‘吾恐夫子之道或坠也。’子曰:‘尔将为名乎?有美玉姑待价焉。’” 阮逸 注:“待明王出,当自求行之。”《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朝廷若也开科取,未必无人待贾沽。” 清 曹寅 《瑮亭》诗:“有质温而栗,待沽已后期。”
词语解释:炫沽  拼音:xuàn gū
谓自我夸耀以求任用。《后汉书·李云传论》:“曷其绞訐摩上,以衒沽成名哉?” 李贤 注:“沽,卖之。”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耻诡遇以干禄,羞衒沽以要荣。”《明史·卢李雒马等传赞》:“绞訐摩上,君子弗为。谓其忠厚之意薄,而衒沽之情胜也。”参见“ 衒玉自售 ”。
词语解释:炫玉自售  拼音:xuàn yù zì shòu
《论语·子罕》:“ 子贡 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子 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沽之哉,不衒卖之辞。”后因以“衒玉自售”比喻自夸其才以求任用或信任。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拒奸》:“ 王敦 篡立,神人共愤,卑人岂无 包胥 之志,奈朝廷未尝见知,终难衒玉自售。”亦作“ 衒玉求售 ”。《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 秦观 ﹞今日慕 小妹 之才,虽然衒玉求售,又怕损了自己名誉,不肯随行逐队,寻消问息。”
词语解释:功沽  拼音:gōng gū
犹功苦。谓器物饮食之精粗美恶。《周礼·天官·酒正》“以式灋授酒材” 汉 郑玄 注:“作酒既有米麴之数,又有功沽之巧。” 孙诒让 正义:“《国语·齐语》云‘辨其功苦’,《管子·小匡篇》《荀子·王制篇》亦并有‘功苦’之语,苦与沽亦声类同。盖凡器物饮食之精者,并谓之功;粗者,并谓之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