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霁去声 婿[qì,契约][详注1][jì,渡也][jì]羿[mèi][shuì,游说][jì][nì,拘泥][xiè][详注2][dài][qì][详注3][详注4][音翳。咽痛][详注5][dì][qì,以女妻人]濿[lì][详注6][详注7][详注8][jì]丿


注1:离 音荔。《广韵》去也。《书·胤征》畔官离次。《礼·曲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又与荔同。《司马相如·上林赋》答沓离支。《注》晋灼曰:离支,大如鸡子,皮粗,剥去皮,肌如鸡子,中黄,味甘多酢少。又《广韵》《集韵》《韵会》音丽。《礼·月令》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注》离,读如俪偶之俪,宿俪谓其属。冯相氏保章氏掌天文者,相与宿偶,当审伺候,不得过差也。《释文》离,吕计反。偶也。
注2:哕 huì,音翙。《玉篇》鸟鸣也。《诗·小雅》鸾声哕哕。
注3:揭 音憩。亦高举也。 又褰衣涉水,由膝以下也。《诗·邶风》浅则揭。《尔雅·释水》揭者,揭衣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涉冰揭河。 又《集韵》其例切,音偈。揭阳,县名。《前汉·地理志》南海郡揭阳县。
注4:切 音砌。众也。又一切,大凡也。《前汉·平帝纪》一切满秩如真。《注》师古曰:一切者,权时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齐,不顾长短纵横,故言一切。又《韵补》砌或作切。《张衡·西京赋》设切厓隒。李善注:古字通。又叶音刺,与刺通。《仪礼注》采时世之诗为乐歌,所以通情相风切也。
注5:题 音第。视也。《诗·小雅》题彼脊令。《传》题,视也。《孔子·丘陵歌》题彼泰山。
注6:蹶 音刿。《尔雅·释诂》蹶,动也。蹶蹶,敏也。《诗·唐风》良士蹶蹶。《传》动而敏於事。《释文》蹶,俱卫反。又《大雅》文王蹶厥生。《传》蹶,动也。《释文》蹶,俱卫反。又《礼·曲礼》足毋蹶。《注》行遽。又《孔子閒居》子夏蹶然而起。
注7:浙 《集韵》征例切,音制。通作浙。亦作制。义同。
注8:欐 《唐韵》《集韵》《韵会》郎计切《正韵》力霁切,音例。梁栋别名。《列子·汤问篇》雍门鬻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末字词组
阴沴水沴妖沴饥沴谬沴伤沴屯沴眚沴
灾沴祲沴邪沴乖沴虹沴逆沴历沴 
百沴毒沴炎沴菑沴偏沴鸿沴温沴 
氛沴旱沴荒沴六沴横沴余沴孛沴 

词语解释:阴沴  拼音:yīn lì
指天地四时阴气不和而产生的灾害。 唐 元稹 《苦雨》诗:“阴沴皆电扫,幽妖亦雷驱。”《旧唐书·文宗纪下》:“天或警予,示此阴沴,抚躬夕惕,予甚悼焉。” 宋 苏轼 《祭佛陀波利祝文》:“积雪始消,阴沴再作。小民无辜,弊于饥寒。”
词语解释:灾沴  拼音:zāi lì
(1).指自然灾害。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下》:“礼制修,奢僭息,事合宜,则无凶咎,然后神圣允塞,灾沴不至矣。” 唐 罗隐 《甘露寺看雪上周相公》诗:“一种为祥君看取,半禳灾沴半年丰。” 清 严允肇 《哀淮人》诗:“何时灾沴息,躬耕乐行休。”
(2).指伤害。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蔽贤抑才至於千万国、千万年……其为大不祥,蔽塞天地,灾沴万物,孰有大於是歟?”
词语解释:百沴  拼音:bǎi lì
借指各种疾病。沴,瘟疫瘴疠之气。 宋 文天祥 《正气歌》:“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词语解释:氛沴  拼音:fēn lì
(1).毒气。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摩缕波国》:“入 蜀 西南之境,然山川险阻,嶂气氛沴,毒蛇毒草,为害滋甚。”
(2).喻寇乱。《南齐书·高帝纪上》:“静九江之洪波,卷海沂之氛沴,放斥凶昧,存我宗祀。”《旧唐书·张廷珪传》:“陛下神武超代,精诚动天,再扫氛沴,六合清朗。” 前蜀 杜光庭 《川主天罗地网醮词》:“伏惟圣鉴俯念,诚祈显降威灵,大祛灾衅,使乾纲坤纪,息氛沴於一方;地网天罗,解凶期於小运。”
词语解释:水沴  拼音:shuǐ lì
水灾。《新唐书·杨再思传》:“於时水沴,闭坊门以禳。” 宋 范仲淹 《尧舜率天下以仁赋》:“水沴久忧,曷三月而违也。”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水灾》:“ 周世宗 尝使 竇儼 论水沴所兴。”
词语解释:祲沴  拼音:jìn lì
犹祲氛。《西京杂记》卷五:“政多紕繆,则阴阳不调。风发屋,雨溢河,雪至牛目,雹杀驴马,此皆阴阳相荡而为祲沴之妖也。” 南朝 梁 沉约 《赦诏》:“门下王室多难,祲沴相仍。” 唐 杜甫 《览柏中丞除官制词》诗:“方当节鉞用,必絶祲沴根。”参见“ 祲氛 ”。
词语解释:祲氛  拼音:jìn fēn
邪恶之气。 汉 王逸 《九思·守志》:“彼日月兮闇昧,障覆天兮祲氛。”
词语解释:毒沴  拼音:dú lì
恶气,灾气。 明 刘基 《夏夜台州城中作》诗:“胡为旱魃还肆虐,坐令毒沴伤和冲。”
词语解释:旱沴  拼音:hàn lì
犹旱灾。 明 高启 《赠步炼师祷雨》诗:“下为羣生埽旱沴,雨工驱起如羊羣。”
词语解释:妖沴  拼音:yāo lì
(1).犹妖氛。喻寇乱。《南齐书·高帝纪上》:“妖沴载澄,国涂悦穆。” 唐 张九龄 《贺突厥小可汗必是伤死状》:“陛下圣德无远,妖沴自销,不劳师徒,已清朔漠。”
(2).怪异不祥。 宋 黄休复 《茅亭客话·虹蜺》:“虹蜺者阴阳不和之气,妖沴之兆也。”
词语解释:邪沴  拼音:xié lì
妖邪灾沴。 宋 苏轼 《上皇帝书》:“一消一息,一呼一吸,昼夜与天地相通。差舛毫忽,则邪沴之气干之矣。”
词语解释:炎沴  拼音:yán lì
旱灾。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七月十五夜月蚀》:“今年下土因炎沴,草木焦枯野萧瑟。”
词语解释:荒沴  拼音:huāng lì
犹灾害。 唐 白居易 《省官併俸减使职》:“兵戎屡动,荒沴荐臻,户口流亡,财徵减耗。”
词语解释:饥沴  拼音:jī lì
饥荒灾害。飢,通“ 饥 ”。 清 鲁一同 《〈荒年谣〉序》:“飢沴洊叠,疮痏日甚。”
词语解释:乖沴  拼音:guāi lì
(1).不和之气,邪气。 宋 李纲 《中兴至言序》:“譬犹康强之人,负持壮盛,蔑衞生调摄之经,得阴阳乖沴之疾。” 明 高启 《大水》诗:“阴阳致乖沴,孰能究其然。” 清 戴名世 《忧庵记》:“五行之乖沴入吾之膏肓,阴阳之颠倒蛊吾之志虑。”
(2).怪异;反常。 清 戴名世 《西狩获麟解》:“六鷁退飞,鸜鵒来巢,虽其至乖沴,亦莫不书,而况获麟之大乎?”
词语解释:菑沴  拼音:zī lì
犹灾害。 宋 曾巩 《越州赵公救灾》:“盖菑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 宋 司马光 《乞听宰臣等辞免郊赐札子》:“臣伏覩宰臣 曾公亮 等奏,以 河 朔菑沴,调用繁冗。”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频》:“岁时祭祠,有菑沴必祷,垂福逮今。”
词语解释:六沴  拼音:liù lì
谓六气不和。气不和而相伤为沴。《尚书大传》卷三:“维时洪祀,六沴用咎于下,是用知不畏而神之怒。”《汉书·孔光传》:“其传曰:‘时则有日月乱行’……又曰:‘六沴之作’,岁之朝曰三朝,其应至重。” 颜师古 注:“沴,恶气也。” 晋 陆机 《愍怀太子诔》:“精感六沴,咎徵紫房。”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夫五行之相沴,本不至於六,六沴者,起於诸儒欲以六极分配五行,於是始以皇极附益而为六。”
词语解释:谬沴  拼音:miù lì
谬戾。《后汉书·班固传下》“五行布序” 唐 李贤 注:“布序谓各顺其性,无谬沴也。”
词语解释:虹沴  拼音:hóng lì
旧指妖邪之气。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骠骑让太尉增封第二表》:“致虹沴阻于上京,蜺妖扇于下国。”
词语解释:偏沴  拼音:piān lì
偏邪不祥。 清 钱谦益 《纯师集序》:“宇宙偏沴之运,与人心愤盈之气,相与轧磨薄射,而忠臣志士之文章出焉。”
词语解释:横沴  拼音:héng lì
意外灾害。 五代 刘□ 《耳目记·李甲》:“遂致草木茂盛……萑蒲蓊鬱而发生,上天降鉴,亦幸无横沴尔。”
词语解释:伤沴  拼音:shāng lì
受伤害而不流通。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岁运有主气,有客气……逆主之气为害暴,逆客之气为害徐;调其主客,无使伤沴,此治气之法也。”
词语解释:逆沴  拼音:nì lì
犹逆氛。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骠骑解严输黄钺表》:“逆沴电炽,凶妖雾舒。” 胡之骥 注:“沴,陵乱阴阳之气也。”
词语解释:鸿沴  拼音:hóng lì
巨凶,大恶。 南朝 宋 谢庄 《宋明帝即位赦诏》:“赖七庙之灵,藉八百之庆,巨猾斯殄,鸿沴时蹇。”
词语解释:余沴  拼音:yú lì
谓残存未尽的祸害。 唐 元稹 《上门下裴相公书》:“况今四邸并开,扫门之宾竞至; 碣石 餘沴,束身之款未坚。”
词语解释:屯沴  拼音:tún lì
灾祸。《周书·文帝纪上》:“运距 孝昌 ,屯沴屡起, 陇 冀 骚动, 燕河 狼顾。”
词语解释:历沴  拼音:lì lì
谓器物受潮气而发霉。《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元来 北京 歷沴,却在七八月。”
词语解释:温沴  拼音:wēn lì
因气不和引起的热病灾害。 王闿运 《龙中允妻熊氏墓表》:“今皇四载,国多温沴,夫疾维几,既穷医祷,睋而有间,恭人暴卒。”
词语解释:孛沴  拼音:bó lì
悖乱灾变。《旧唐书·萧遘孔纬等传论》:“呜呼! 李氏 之失驭也,孛沴之气纷如,仁义之徒殆尽。狐鸣鴟啸,瓦解土崩。”
词语解释:眚沴  拼音:shěng lì
灾害。《后汉书·郎顗传》:“罢将作之官,减彫文之饰,损庖厨之饌,退宴私之乐……如是,则景云降集,眚沴息矣。” 李贤 注:“眚沴,谓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