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沴气 拼音:lì qì
灾害不祥之气。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况以沴气朝浮,妖精夜殞,赤乌则三朝夹日,苍云则七重围軫,亡 吴 之岁既穷,入 郢 之年斯尽。” 唐 杨炯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祅星六丈出,沴气七重悬。” 清 黄遵宪 《西乡星歌》:“此外喑呜叱咤之声势,化为妖云为沴气。”词语解释:沴灾 拼音:lì zāi
灾害。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良由大政亲裁,日乾夕惕,库藏有罄竭之虑,修攘鲜倚毗之人。几务过劳,沴烖偶会,无疆之祚,中道登遐。”词语解释:沴疫 拼音:lì yì
犹瘟疫。 清 曾国藩 《季弟事恒墓志铭》:“ 江 东久虐於兵,沴疫繁兴,将士物故相属,弟病亦屡濒於危。”词语解释:沴疠 拼音:lì lì
瘟疫。 清 曾国藩 《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狂寇所噬,刈人如菅;沴厉乘之,积骴若山。”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三:“一父有数子,数传之后,将成巨族。西人因详稽夫家之丰耗,每一岁中,生死相抵,百人可多一人,使无水患沴癘兵戈及诸灾眚,不数十年,本国之物产必不能支。”词语解释:沴魃 拼音:lì bá
鬼怪。 明 胡应麟 《诗薮·六朝》:“ 卞彬 之作《蚤蝨》、《蜗虫》、《虾蟆》等赋, 李为 作《轻》、《薄》、《暗》、《小》及《泪》等赋,晚 唐 人作《童子诗》五十韵、《婢僕诗》一百首,皆词场之沴魃,艺苑之幺么也。”词语解释:沴孽 拼音:lì niè
犹妖孽。 唐 柳宗元 《皇帝册尊号贺皇太子笺》:“削伏沴孽,赞扬辉光,鸿名载升,大庆周洽。”词语解释:沴怪 拼音:lì guài
指异常灾害。 唐 无名氏 《蚍蜉传》:“窃见云物频兴,沴怪屡作。”词语解释:沴瘥 拼音:lì chài
疫病。 前蜀 杜光庭 《皇帝于龙兴观醮玉局化词》:“烽爟不飞於四境,沴瘥无挠於兆人。” 前蜀 杜光庭 《青城山丈人殿功毕安土地醮词》:“鷙暴不侵,沴瘥无作。”词语解释:沴戾 拼音:lì lì
因气不和而生之灾害。引申为妖邪或瘟疫。 清 唐甄 《潜书·宗孟》:“百姓既安,沴戾消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不畏则心定,心定则神全,神全则沴戾之气不能干。” 清 朱琦 《感事》诗:“箴砭輒乖谬,沴戾入肌髓。”词语解释:沴厉 拼音:lì lì
见“ 沴癘 ”。
词语解释:沴疠 拼音:lì lì
瘟疫。 清 曾国藩 《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狂寇所噬,刈人如菅;沴厉乘之,积骴若山。”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三:“一父有数子,数传之后,将成巨族。西人因详稽夫家之丰耗,每一岁中,生死相抵,百人可多一人,使无水患沴癘兵戈及诸灾眚,不数十年,本国之物产必不能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