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末字词组
合沓纷沓荅沓韦沓庢沓拥沓回沓一沓
杂沓稠沓谆沓颓沓层沓暴沓諠沓冗沓
飒沓积沓诡沓骄沓泄沓怠沓覆沓坌沓
沓沓蹙沓腾沓丛沓泄泄沓沓庸沓绸沓婪沓
重沓蹲沓僔沓彄沓疲沓死沓沓周沓 
噂沓复沓饕沓弛沓潆沓嶟沓喧沓 
蓬沓拖沓馺沓骈沓溢沓暗沓裒沓 
山沓贪沓飘沓案沓戾沓哈沓叨沓 

词语解释:合沓  拼音:hé tà
(1).重迭;攒聚。 汉 贾谊 《旱云赋》:“遂积聚而合沓兮,相纷薄而慷慨。”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峦陇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宋 司马光 《海仙歌》:“东方曈曨景气清,庆云合沓吐赤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约三十餘里,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
(2).纷至沓来。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差池分组冕,合沓起蒿莱。”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蒋琛》:“波间车马音犹合沓,顷之无所见。” 元 周昂 《晨起》诗:“鼓声随晓角,合沓起平荒。” 清 顾炎武 《王徵君潢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门小坐栅洪桥下》诗:“何意多同心,合沓来诸方。”
合遝:盛多貌;聚集貌。《文选·王褒〈洞箫赋〉》:“趣从容其勿述兮,騖合遝以诡譎。” 李善 注:“合遝,盛多貌。” 唐 方干 《题悬溜岩隐居者》诗:“蒲葵细织团圆扇,薤叶平铺合遝花。”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城北录》:“冻云合遝,波浪激衡。”
词语解释:杂沓  拼音:zá tà
亦作“ 杂遝 ”。 纷杂繁多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 唐 杜甫 《丽人行》:“簫管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臆论·骄奢》:“其暴殄之最甚者,莫过於 吴门 之戏馆,当开席时,譁然杂遝,上下千百人,一时齐集,真所谓酒池肉林,饮食如流者也。” 茅盾 《路》五:“接着是杂沓的脚步声,接着是窗玻璃响。”
词语解释:飒沓
1.纷繁、众多貌。《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鱼贯鳬跃,颯沓鳞萃。” 李周翰 注:“颯沓鳞萃,言多也。”
2.盘旋貌。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颯沓矜顾,迁延迟暮。” 唐 李白 《上云乐》诗:“淋漓颯沓,进退成行。” 明 唐顺之 《从军行送吕兵曹募兵辽海》:“飞沙颯沓迷亭障,组练繽纷皆北向。”
3.迅疾貌。 汉 应瑒 《西狩赋》:“按轡清途,颯沓风翔。属车轇轕,羽骑腾驤。” 唐 李白 《侠客行》:“银鞍照白马,颯沓如流星。” 清 钱谦益 《己卯除夕偕孟阳守岁崇德郁振公吴可黄二先辈俱集》诗:“流光颯沓将过客,世事朦朧欲曙天。”
4.象声词。 南朝 齐 谢朓 《和刘西曹〈望海台〉》:“差池远鴈没,颯沓群鳬惊。” 明 袁宗道 《葛医序》:“然每寒暑之夜,闻马蹄颯沓,问之则紫襴客也。” 清 徐士俊 《汪十四传》:“箭声颯沓来。”
词语解释:沓沓  拼音:tà tà
(1).语多貌。《孟子·离娄上》:“《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诗·大雅·荡》“如沸如羹” 汉 郑玄 笺:“其笑语沓沓,又如汤之沸,羹之方熟。”
(2).重重迭迭。 唐 张循之 《巫山高》诗:“ 巫山 高不极,沓沓状奇新。”沓沓,一本作“ 合沓 ”。
(3).疾行貌。《汉书·礼乐志》:“神之行,旌容容,骑沓沓,般纵纵。” 颜师古 注:“沓沓,疾行也。”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全师秽迹》:“见大神持戈戟幡旗,沓沓而入。”
(4).形容声音嘈杂。《太平广记》卷四九○引 唐 无名氏《东阳夜怪录》:“俄则沓沓然若数人联步而至者。”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金山竞渡》:“晚则万艓齐开,两岸沓沓然而沸。”
词语解释:重沓  拼音:chóng tà
重迭;重复。 汉 贾谊 《旱云赋》:“运清浊之澒洞兮,正重沓而并起。”《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韩遂 请与公相见”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贼将见公,悉于马上拜; 秦 胡 观者,前后重沓。”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故应以一言蔽之者,輒足为二言;应以三句成文者,必分为四句。弥漫重沓,不知所裁。”《老残游记》第八回:“只是这左右两条大峪,就是两批长岭,冈峦重沓,到此相交。”
词语解释:噂沓  拼音:zǔn tà
(1).议论纷纷。 明 李东阳 《上元后一日亨父席上得合字》诗:“街衢儿女喧,老稚相噂沓。”参见“ 噂沓背憎 ”。
(2).喧哗吵闹。
(3).攻讦诋毁。 元 揭傒斯 《萧景能墓志铭》:“以为使不即死,学不至古人不止,必且举进士,否亦必不肯睢盱噂沓以媒其身。” 清 钱谦益 《故宫保大学士孟津王公墓志铭》:“不为崖岸斩絶之行,不附翕热噂沓之党。”
(4).冗长拖沓。 清 袁枚 《与程蕺园书》:“近见海内所推博雅大儒,作为文章,非序事噂沓,即用笔平衍。”
词语解释:噂沓背憎  拼音:zǔn tà bèi zēng
谓当面谈笑,背后憎恨。《诗·小雅·十月之交》:“噂沓背憎,职竞由人。” 郑玄 笺:“噂噂沓沓,相对谈语,背则相憎逐。”
词语解释:蓬沓  拼音:péng tà
首饰名。即银栉。 宋 苏轼 《於潜令刁同年野翁亭》诗“溪女笑时银櫛低”自注:“ 於潜 妇女皆插大银櫛,长尺许,谓之蓬沓。”
词语解释:山沓  拼音:shān tà
堆迭如山。形容器物众多。 唐 苏颋 《大唐封东岳朝觐颂》:“士马山嶫,戈矛山沓。”
词语解释:纷沓  拼音:fēn tà
纷冗繁杂。《南齐书·萧颖胄传》:“董帅熊羆之士十有五万,征鼓纷沓,雷动 荆 南。”《宋史·王刚中传》:“羽檄纷沓,从容裁决,皆中机会。”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修志》:“如邑人而志邑事,则又亲戚依倚,好恶纷沓,必至滥收。”
紛遝:纷繁杂遝。 宋 叶适 《朝请大夫司农少卿高公墓志铭》:“内敏而畅,应和纷遝,中微入眇,若不能言,人倍贤之。”《明史·刘实传》:“ 实 苦节自持,政务纷遝,未尝废书,士大夫重其学行。”
词语解释:稠沓  拼音:chóu tà
多而重复。《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杨贵妃》:“ 禄山 母事贵妃,每宴赐賚稠沓。” 宋 王安石 《韩持国从富并州辟》诗:“身虽未尝歷,魂梦已稠沓。”
词语解释:积沓  拼音:jī tà
形容多而重迭。
词语解释:蹙沓  拼音:cù tà
聚集交会貌。 唐 李白 《春日行》:“因出天池泛 蓬 瀛 ,楼船蹙沓波浪惊。” 明 何景明 《待曙楼赋》:“岛屿出没以蹙沓,江海滙濊而廻旋。”
词语解释:蹲沓  拼音:dūn tà
亦作“ 蹲踏 ”。
(1).蹲,通“ 噂 ”。议论纷杂。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当涂端右阉官之徒,操弄神器,秉国之钧,废正兴邪,残仁害义,蹲踏背憎,即聋从昧,同恶成羣,汲引姦党,吞财多藏,不知纪极。”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 杜陵 诗……又云:‘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似兴君子寡而小人多,君子凄凉零落,小人蹲沓喧竞,其形容精矣。”
(2).指揶揄。 清 褚人穫 《坚瓠广集·食糠而肥》:“ 朱季美 《桐下听然》云: 钱功父 《食物註·穀部·糠》云: 陈平 食之而肥。窃意亦食糠覈,是其嫂一时蹲沓之语。糠亦何能肥人? 功父 引之以为证,似乎失当。”
词语解释:复沓  拼音:fù tà
重复。《庄子·田子方》:“ 列御寇 为 伯昏无人 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復沓,方矢復寓。” 成玄英 疏:“沓,重也。寓,寄也。弦发矢往,復重沓前箭。” 北大中文系 《中国文学史》第四章二:“因为民歌是以口头形式流传着,为了便于流传和记忆,所以复沓的节奏在 周 民歌中被普遍使用着。”
重复;重迭堆积。 清 俞樾 《诸子平议·列子》“终髮北之北”:“ 终北 (国名)之北,谓在其国之北。今衍髮字者,后人据《庄子·逍遥游》篇加之……若据彼以增此,则既言终髮北,又言之北,文义复沓矣。” 朱自清 《抗战与诗》:“复沓是歌谣的生命。歌谣的组织整个儿靠复沓,韵并不是必然的。”
词语解释:拖沓  拼音:tuō tà
(1).不爽利;不简洁。 元 无名氏 《黄花峪》第一折:“见一座摧塌了山神古庙堂,我这里思也波量。端的着谁上香,你看那拖拖沓沓乔供养。”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曲·邱文庄填词》:“ 邱文庄 淹博,本朝鲜儷,而行文拖沓,不为后学所式。” 清 朱彝尊 《〈梦粱录〉跋》:“岁辛巳,寓居 昭庆 僧楼,取而卒读之,嫌其用笔拖沓,不知所裁。” 秦牧 《艺海拾贝·辩证规律在艺术创造上的运用》:“如果在应该简略的地方不加简略,力量平均使用,繁冗拖沓,那种感人的力量也一定会大打折扣。”
(2).连绵不断貌。 明 李东阳 《尼山春晓图》诗:“濛濛 尼山 云,忽忽天向晓,依微远峰露,拖沓层城绕。”
词语解释:贪沓  拼音:tān tà
犹贪婪。《新唐书·严砺传》:“ 礪 在位,贪沓苟得,士民不胜其苦。”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郑语》:“《郑语》:‘ 谢 西九州’,为今 南阳 西山中地,时有九族,其民贪沓而忍。”
词语解释:荅沓  拼音:dá tà
1.果名。似李。
词语解释:谆沓  拼音:zhūn tà
反复丁宁貌。《新唐书·裴度传》:“ 度 之行,移 克融 、 廷凑 书,开説谆沓,傅以大谊,二人不敢桀,皆愿罢兵。”
词语解释:诡沓  拼音:guǐ tà
诡诈贪婪。《新唐书·严郢传》:“ 承鼎 劾 泰芝 诡沓有实, 泰芝 言 承鼎 验左不存。”
词语解释:腾沓  拼音:téng tà
纷至沓来。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上帝追摄王远知〈易总〉》:“一日因曝书,雷雨忽至,阴云腾沓。”《新唐书·韩愈传》:“王公士人奔走膜唄,至为夷法灼体肤,委珍贝,腾沓係路。”
词语解释:僔沓  拼音:zǔn tà
谓相聚面语。《左传·僖公十五年》:“《诗》曰:‘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僔沓背憎,职竞由人。’” 杜预 注:“僔沓面语,背相憎疾,皆人竞所主作。”今本《诗·小雅·十月之交》作“噂”。
词语解释:饕沓  拼音:tāo tà
贪得无厌。《新唐书·奸臣传上·许敬宗》:“ 敬宗 饕沓,遂以女嫁蛮酋 冯盎 子,多私所聘。” 宋 王观国 《学林·沓》:“此‘沓’字读为他合切,盖贪婪之称也。”
词语解释:馺沓  拼音:sà tà
见“ 馺遝 ”。
1.连续不断。引申为盛多貌。2.马疾走。泛指疾行。3.喻迅速传播。4.喻奔波。
词语解释:馺遝  拼音:sà tà
亦作“ 馺踏 ”。亦作“ 馺沓 ”。
(1).连续不断。引申为盛多貌。《文选·陆机〈文赋〉》:“纷威蕤以馺遝,唯毫素之所拟。” 李善 注:“馺遝,多貌。” 宋 刘昌诗 《芦浦笔记·白玉楼赋》:“玉童华女,众馺踏而云飃。” 清 陈维崧 《凤凰台上忆吹箫·汤阴城外十里丝杨夹堤互引额以柳廊名极俊词以纪之》词:“洪水潺湲,爵台馺遝。”
(2).马疾走。泛指疾行。 清 方文 《徐月鹿水部署中喜遇八弟退谷》诗:“君言 黄河 边,兵马正馺遝。”
(3).喻迅速传播。
(4).喻奔波。
词语解释:飘沓  拼音:piāo tà
谓连续飘动。 清 钱谦益 《似虞周翁八十序》:“翁一发声,林木飘沓,广场寂寂无一人。”
词语解释:韦沓  拼音:wéi tà
即革鞜。皮鞋。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婢妾韦沓丝履。” 杨树达 要释:“《汉书·扬雄传》《长杨赋》云:‘革鞜不穿。’注云:‘鞜,革履。’案:‘沓’与‘鞜’同。‘韦’‘革’义同。韦沓,即革鞜也。” 王利器 校注引 王佩诤 曰:“案《广雅》:‘蹋,履也。’蹋俗作踏,再简之则为沓矣,则韦沓犹言皮鞵(鞋)…… 居延 汉 简有韦沓,是 汉 时边防军事中多用之。”
词语解释:颓沓
堆迭复沓。頽,通“ 堆 ”。 唐 李白 《明堂赋》:“巃嵸頽沓,若嵬若嶪,似天閫地门之开闔。”
词语解释:骄沓  拼音:jiāo tà
犹骄纵。《新唐书·卢弘止传》:“ 徐 自 王智兴 后,吏卒骄沓,银刀军尤不法, 弘止 戮其无状者,终 弘止 治,不敢譁。”《新唐书·北狄传·契丹》:“ 营州 都督 赵文翽 骄沓,数侵侮其下。”
词语解释:丛沓  拼音:cóng tà
繁多,杂乱。 唐 柳宗元 《唐故朝散大夫永州刺史崔公墓志》:“政令烦拏,贡举丛沓。” 明 陆粲 《庚巳编》卷九:“王令吏检看,乃启一橱,橱中文书丛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李伯言》:“案上簿书丛沓。”
词语解释:彄沓  拼音:kōu tà
罩,套戴。《诗·卫风·芃兰》“童子佩韘” 汉 郑玄 笺:“韘之言沓,所以彄沓手指。”
词语解释:弛沓  拼音:chí tà
拖沓。《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 西川 节度使 杜元颖 治无状,障候弛沓相蒙。”
词语解释:骈沓  拼音:pián tà
犹重迭。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西行畦中一里餘,望见北冈垂尽处,石崖駢沓。”
词语解释:案沓  拼音:àn tà
积存的案卷。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 煇 顷在 番江 ,因得架阁库故纸,见有以借緋鱼袋入衔者,乃 政和 间案沓也。”
词语解释:庢沓  拼音:zhì tà
受阻碍而涌起。《文选·枚乘〈七发〉》:“发怒庢沓,清升踰跇。” 李善 注:“言初发怒碍止而涌沸。”
词语解释:层沓  拼音:céng tà
重迭杂遝。 明 李东阳 《竹冈别业》诗:“繁阴坐层遝,落叶时一坠。”
词语解释:泄沓  拼音:xiè tà
见“ 泄泄沓沓 ”。
词语解释:泄泄沓沓  拼音:xiè xiè tà tà
弛缓;懈怠。语出《孟子·离娄上》:“《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 朱熹 集注:“泄泄,怠缓悦从之貎……沓沓,即泄泄之意。”《明史·忠义传六·张凤翮》:“陛下议均输再征一年,民力已竭,讨贼诸臣泄泄沓沓,徒糜数百万金钱。” 邹韬奋 《当前的急务》:“现在有些人天天希望某某国出兵……因此对于我国自己应该迅速干的事情,无精打采,泄泄沓沓,这是绝对要不得的。”《明史·陈子龙传》:“中兴之主,莫不身先士卒,故能光復旧物。今入国门再旬矣,人情泄沓,无异昇平。清歌漏舟之中,痛饮焚屋之内,臣不知其所终。”《花月痕》第四六回:“封疆坏於各道节度,各道节度非有 唐 末之横也,而平居泄沓,临事张皇。” 吴组缃 《山洪》二八:“大家的情绪却已经低落,谁也拿不出早前的劲来,又现出散漫泄沓的光景。”参见“ 泄泄 ”。
词语解释:泄泄沓沓  拼音:xiè xiè tà tà
弛缓;懈怠。语出《孟子·离娄上》:“《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 朱熹 集注:“泄泄,怠缓悦从之貎……沓沓,即泄泄之意。”《明史·忠义传六·张凤翮》:“陛下议均输再征一年,民力已竭,讨贼诸臣泄泄沓沓,徒糜数百万金钱。” 邹韬奋 《当前的急务》:“现在有些人天天希望某某国出兵……因此对于我国自己应该迅速干的事情,无精打采,泄泄沓沓,这是绝对要不得的。”《明史·陈子龙传》:“中兴之主,莫不身先士卒,故能光復旧物。今入国门再旬矣,人情泄沓,无异昇平。清歌漏舟之中,痛饮焚屋之内,臣不知其所终。”《花月痕》第四六回:“封疆坏於各道节度,各道节度非有 唐 末之横也,而平居泄沓,临事张皇。” 吴组缃 《山洪》二八:“大家的情绪却已经低落,谁也拿不出早前的劲来,又现出散漫泄沓的光景。”参见“ 泄泄 ”。
词语解释:泄泄  拼音:xiè xiè
(1).和乐貌。《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 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杜预 注:“洩洩,舒散也。” 杨伯峻 注:“洩本作泄,今作洩者,盖仍《唐石经》避 唐太宗 李世民 讳改。《金泽文库》本作泄。”《文选·张衡〈思玄赋〉》:“聆广乐之九奏兮,展洩洩以肜肜。”旧注:“洩洩肜肜,皆乐貌。”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王粲 《赠杨德祖》诗云:‘我君饯之,其乐洩洩。’”
(2).舒徐貌。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内有 成山 ,衝出此险道,洩洩宵行至 威海卫 所,开泊 刘公岛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阿樨》:“明知弟幼弱,不加防护,任其独行,不饱豺虎,必遭颠坠。汝虑我死后,数亩山田,不能独受,故幸灾乐祸,洩洩独归耶?”
(3).飞翔貌。《文选·木华〈海赋〉》:“羣飞侣浴,戏广浮深。翔雾连轩,洩洩淫淫。” 李善 注:“洩洩淫淫,飞翔之貌。”一说沉浮貌。见 张铣 注。
(4).任风貌。《文选·木华〈海赋〉》:“於是舟人渔子,徂南极东……或掣掣洩洩於裸人之国,或汎汎悠悠於黑齿之邦。” 李善 注:“掣掣洩洩,任风之皃。”
(1).鼓翼貌。一说缓飞貌。《诗·邶风·雄雉》:“雄雉于飞,泄泄其羽。” 毛 传:“雄雉见雌雉飞,而鼓其翼泄泄然。” 朱熹 集传:“泄泄,飞之缓也。”
(2).闲散自得貌;和乐貌。《诗·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 朱熹 集传:“泄泄,犹闲闲也。”《诗·魏风·十亩之间》:“桑者闲闲兮。” 朱熹 集传:“闲闲,往来者自得之貌。” 晋 夏侯湛 《猎兔赋》:“盘紆游田,其乐泄泄。”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一》:“思及此而犹泄泄于民上者,非人心也。”
(3).弛缓;懈怠。《诗·大雅·板》:“天之方蹶,无然泄泄。” 朱熹 集传:“泄泄,犹沓沓也;盖弛缓之意。”《明史·方从哲传》:“四十六年四月,大 清 兵克 抚顺 ,朝野震惊。帝初颇忧惧,章奏时下,不数月泄泄如故。” 清 钱谦益 《跋〈董侍郎文集〉》:“今之边镇,只恃一 辽 ,一旦有事,内虚外弱…… 金 再举而 宋 虏者,以不听 李纲 ,散遣勤王诸将之故,今可泄泄不早为之所乎?” 清 林则徐 《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餉之银。”一说竞进貌。见《诗·大雅·板》 孔颖达 疏。或说多言。见《说文·口部》“呭”和《言部》“詍”。
词语解释:疲沓  拼音:pí ta
松懈不起劲。 浩然 《艳阳天》第七章:“他……工作疲沓,追求享受。”
词语解释:潆沓  拼音:yíng tà
回环重迭。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羣峯环拱,林壑瀠沓,亦幽邃之境也。”
词语解释:溢沓  拼音:yì tà
水盈溢杂沓貌。《古谣谚·越人土风歌》:“其山崔巍以嵯峨,其水溢沓而扬波,其人厽砢而美多。”
词语解释:戾沓  拼音:lì tà
乖戾多言。《新唐书·元载传》:“ 王氏 , 河西 节度使 忠嗣 女,悍骄戾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珊瑚》:“ 二成 妻 臧姑 ,骄悍戾沓,尤倍於母。母或怒於色,则 臧姑 怒於声。” 何垠 注:“戾沓,乖戾多言也。”
词语解释:拥沓  拼音:yōng tà
拥挤杂沓。《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 封姨 逞势, 巽二 施威。空中如万马奔腾,树杪似千军拥沓。”
词语解释:暴沓  拼音:bào tà
残暴贪婪。《新唐书·萧倣传》:“ 令狐綯 用 李琢 经略 安南 , 琢 以暴沓免。”
词语解释:怠沓  拼音:dài tà
轻慢。《国语·郑语》:“唯 谢 郟 之间,其冢君侈骄,其民怠沓其君,而未及周德。” 韦昭 注:“怠,慢也。忠信为周。言民慢黷其君,而未及於忠信。”《新唐书·李愿传》:“以威刑操下,用婚家 竇缓 典帐中兵,骄驁怠沓。”
词语解释:庸沓  拼音:yōng tà
平庸而繁冗。 明 陈子龙 《壬申文选凡例》:“若晚 宋 之庸沓,近日之俚秽,大雅不道,吾知免夫。”
词语解释:死沓沓  拼音:sǐ tà tà
失神发楞,有气无力的样子。 郭沫若 《集外·关于晚周帛画的考察》:“ 夔 是死沓沓地绝望地拖垂着的, 凤 却矫健鹰扬地呈现着战胜者的神态。”
词语解释:嶟沓  拼音:zūn tà
山石尖锐重迭。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驻跸山》:“ 昌平 西南二十五里有山,高可十餘丈,石皆壁立,嶟沓欹危,如坠如挽。”
词语解释:暗沓  拼音:àn tà
愚昧贪婪。《新唐书·李训王涯等传赞》:“ 王涯 暗沓, 舒元舆 险而轻,邀幸天功,寧不殆哉!”
词语解释:哈沓  拼音:hā tà
糊涂;马虎。 明 王越 《朝天子》曲:“万古千秋,一场閒话,説英雄都是假。你就笑我剌麻,你休説我哈沓,我做个没用的神仙罢。”
词语解释:回沓  拼音:huí tà
回环杂遝。 唐 李渤 《南溪诗》序:“其玉池井嵐飆迴遝交错,迷不可纪。”
词语解释:諠沓  拼音:xuān tà
1.见"諠誻"。
词语解释:覆沓  拼音:fù tà
重复纷杂。 清 恽敬 《〈金刚经〉书后一》:“译者又多以意比附,故诸经之言,或明或晦,或诡或法,而是经亦多覆沓卑杂之辞。”
词语解释:绸沓  拼音:chóu tà
密集。绸,通“ 稠 ”。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崑涨缅旷,岛屿绸沓。”
词语解释:周沓  拼音:zhōu tà
回环错杂。 明 李东阳 《送王公济归武昌歌》:“英雄割据三千年,圣代乾坤尽陶冶。翬飞井络周沓乎其间,不独帆檣往来者。”
词语解释:喧沓  拼音:xuān tà
见“ 諠誻 ”。
词语解释:諠誻  拼音:xuān tà
1.亦作"諠沓"。
2.喧嚣纷杂。
词语解释:裒沓  拼音:póu tà
聚敛频繁。《新唐书·吐蕃传下》:“初, 夏州 田縉 裒沓, 党项 怨之,导虏入钞, 郝玼 与战,多杀其众。”
词语解释:叨沓  拼音:dāo tà
谓贪婪而荒于政务。《新唐书·李光颜传》:“初, 田縉 镇 夏州 ,以叨沓开边隙。”
词语解释:一沓  拼音:yī dá
方言。指一套衣服。 清 钮琇 《觚賸·语字之异》:“ 粤 中语少正音,书名俗字,如……衣一袭曰一沓。”
词语解释:冗沓  拼音:rǒng tà
亦作“冗沓”。
(1).繁杂。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责付甚重,不敢遽辞。地方军务冗沓,皆舆疾从事,今却幸已平定。”
(2).繁复拖沓。 清 魏源 《〈圣武记〉目录》附记:“至〈武事餘记〉第十二、十三卷,旧多冗沓,今移其琐事散附各记之末,而更正其体例。” 宛平 《〈四溟诗话〉标点后记》:“﹝他们﹞想以盛 唐 诗中这些雄浑高远的风格,来医治‘台阁体’嘽缓冗沓的弊病。”
词语解释:坌沓  拼音:bèn tà
会合;聚会。 章炳麟 《沉荩哀辞》:“块抱关于大别兮,龙它虎豹坌沓而鱼鳞;遭 夏口 之涂地兮,吾将驰乎析木之津。”
词语解释:婪沓  拼音:lán tà
贪婪。《新唐书·叛臣传下·李忠臣》:“ 忠臣 资婪沓嗜色,将士妇女逼与乱,所至人苦之。”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玉川子》:“惜乎,守节不终,抑又戇不知书,资性婪沓,为 李希烈 所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