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击汰 拼音:jī tài
拍击水波。亦指划船。《楚辞·九章·涉江》:“乘舲船余上 沅 兮,齐 吴 榜以击汰。” 唐 王维 《送邢桂州诗》:“赭圻将赤岸,击汰復扬舲。” 清 陈维崧 《桂枝香·石亭探桂和竹逸韵》词:“南郭先生,约我 画溪 击汰。”词语解释:沙汰 拼音:shā tài
亦作“ 沙汏 ”。 淘汰;拣选。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夫 迁 之洽闻,旁综幽隐,沙汰事物之臧否,覈实古人之邪正。” 唐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 章炳麟 《答铁铮书》:“ 孔氏 之教本以歷史为宗,宗 孔氏 者当沙汏其干禄致用之术,惟取前王成迹可以感怀者流连弗替。”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 越 中学事,惟从横家乃大得法,不才如僕,例当沙汰。”词语解释:百汰 拼音:bǎi tài
多次淘洗。比喻精选。《晋书·文苑传·袁宏》:“精金百汰,在割能断,功以济时,职思静乱。” 宋 司马光 《送贤良陈著作签书寿州判官》诗:“百汰求才尽,三薰得士新。”词语解释:滑汰 拼音:huá tài
同“ 滑澾 ”。 《隶续·汉武都太守李翕天井道碑》:“冬雪则冻渝,夏雨滑汰。” 宋 苏轼 《秧马歌》:“以我两足为四蹄,耸踊滑汰如鳧鷖。” 清 梁同书 《直语补正》:“ 汉 《天井道碑》:‘夏雨滑汰。’ 唐 宋 人诗,多作‘滑澾’,不如‘汰’字之古。”词语解释:澄汰 拼音:dèng tài
(1).谓澄去泥滓,汰除沙砾。多用以指甄别、拣选。 南朝 梁 王筠 《望夕霁》诗:“石溜正潨潺,山泉始澄汰。” 南朝 齐 玄畅 《诃黎跋摩传》:“澄汰五部,商略异端。” 宋 欧阳修 《再论按察官吏状》:“糺举年老病患赃污不材四色之人,以行澄汰。”《清史稿·选举志一》:“虽定例六年甄别,长官每以閒曹,多方宽假,諭详加澄汰。”
(2).犹淘汰。除去不好的或不利的。 元 陈绎曾 《诗谱·潘岳》:“ 安仁 质胜於文,有古意,但澄汰未精耳。” 清 龚自珍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天地有四时,莫病於酷暑,而善於初秋,澄汰其繁縟淫蒸,而与之为萧疏澹荡。”词语解释:侈汰 拼音:chǐ tài
同“ 侈泰 ”。
(1).奢侈无度。 唐 李德裕 《丹扆六箴》之四:“ 魏 叡 侈汰, 凌霄 作宫。”《新唐书·潘孟阳传》:“而伎媵用度过侈汰,人多指怒之。”《明史·郭应聘传》:“官 南京 ,与 海瑞 敦俭素,士大夫不敢侈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钱卜巫》:“其父 东陵 ,豪富侈汰,每食包子,輒弃其角,狼藉满地。”
(2).骄纵。《新唐书·田弘正传》:“ 季安 侈汰,鋭杀罚, 弘正 从容规切,军中赖之,翕然归重。”词语解释:淘汰 拼音:táo tài
(1).洗去杂质;去除杂质。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虽水饵之,皆当先以茅屋霤水,若东流水露水,渍之百日,淘汰去其土石,乃可用耳。”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桑柘》:“柘子熟时多收,以水淘汰令浄。” 清 周亮工 《北上留别冯伯宗》诗:“珠玉或当淘汰后,粃糠应在播扬初。”
(2).甄别裁汰。 唐 白居易 《赋赋》:“今吾君网罗六艺,淘汰九流。” 宋 陈渊 《与龟山先生杨谏议书》之二:“郡邑之官,絶少淘汰。顷者临轩遣使,俾察吏之廉汚勤惰,若务为姑息,纵舍太甚,则此行果何为耶?”淘,一本作“ 陶 ”。 明 方孝孺 《白鹿洞规赞》:“刮磨羣经,淘汰众説。” 鲁迅 《华盖集·并非闲话(二)》:“然而人是总是自以为是的,这也许正是逃避被淘汰的一条路。”词语解释:简汰 拼音:jiǎn tài
挑选;裁减。《南史·谢方明传》:“ 方明 简汰精当,各顺所宜,东土称咏之。”《旧唐书·薛登传》:“仍请宽立年限,容其採访简汰,堪用者令其试守,以观能否。”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经文字体》:“简汰之法,是亦非难。”词语解释:骄汰 拼音:jiāo tài
犹骄泰。《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今公家骄汰,而 田氏 慈惠,国泽是将焉归。”词语解释:拣汰 拼音:jiǎn tài
淘汰。 宋 李纲 《与折仲古龙学书》:“溃卒除拣汰外,得彊壮万餘,分隶诸将。” 宋 刘昌诗 《芦浦笔记·草鞵大王事》:“予此近老铺兵也,平生不敢欺心,拣汰之后,每见负重而不能前者,因为送五里以息其肩。”词语解释:江汰 拼音:jiāng tài
江中波涛。 唐 孟郊 韩愈 《秋雨联句》:“坱圠游峡喧,颼飀卧江汰。微飘来枕前,高洒自天外。”词语解释:洮汰 拼音:táo tài
冲洗、洗涤词语解释:柬汰 拼音:jiǎn tài
挑剔,剔除。 宋 欧阳修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诗:“盈前尽珠璣,一一难柬汰。”词语解释:奢汰 拼音:shē tài
犹奢泰。《荀子·仲尼》:“闺门之内,般乐奢汰,以 齐 之分奉之而不足。” 宋 刘子翚 《兼道携古墨来感作此诗》:“当时好玩不独此,器用往往穷奢汰。”《明史·轩輗传》:“是年,超擢 浙江 按察使。前使奢汰, 輗 力矫之。”词语解释:涤汰 拼音:dí tài
洗濯。《旧唐书·乐志三》:“禋樽晋烛,纯牺涤汰。”词语解释:精汰 拼音:jīng tài
精简淘汰。 宋 刘克庄 《象弈一首呈叶潜仲》诗:“远炮勿虚发,冗卒要精汰。”《明史·徐阶传》:“又京营积弱之故,卒不在乏而在冗,宜精汰之,取其廪以资赏费。”词语解释:荡汰 拼音:dàng tài
(1).冲刷。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穀》:“夏若仰垄,匪直盪汰不生,兼与草薉俱出。”
(2).喻蒙受(恩泽)。 南朝 宋 鲍照 《谢随恩被原疏》:“即日被曹宣命,元统内外五刑以下,浩泽盪汰,臣亦预焉。”
涤除。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陶冶庶类,匠成翘秀;荡汰积埃,革邪反正。”词语解释:豪汰 拼音:háo tài
豪华奢侈。汰,通“ 泰 ”。《三国志·魏志·何夔传》:“然於节俭之世,最为豪汰。”《新唐书·萧复传》:“生戚里,姻从豪汰,以服御舆马相夸。”词语解释:镌汰 拼音:juān tài
犹裁减。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十一:“官曹殽乱,宜从鐫汰。”词语解释:冷汰 拼音:lěng tài
清静淡泊。 清 黄宗羲 《〈曹氏家录续略〉序》:“余自离 语溪 ,卖文糊口,不相通问,盖不欲以綺靡之语,入冷汰之耳。” 清 郎廷槐 等《师友诗传录》二三:“古之作者,‘翕轻清以为性,结冷汰以为质,呴鲜荣以为词’,偏得乎逸歌长句,若‘穿天心,出月脇’,恆得意外惊人之语。果何道而造诣臻此?”词语解释:减汰 拼音:jiǎn tài
削减淘汰。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总论》:“于旧例之中,稍为减汰。”词语解释:升汰 拼音:shēng tài
谓褒扬和贬抑。 明 杨慎 《〈六书索隐〉序》:“ 太原公 尝集诸家之篆,以韵分之,而无所升汰。”词语解释:删汰 拼音:shān tài
删除淘汰。 清 江藩 《国朝经师经义目录·诗》:“ 顾震沧 之《毛诗类释》,多凿空之言,非专门之学,亦在删汰之例。”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三章:“语言文字出于人为耳,无体不可,但取易简,便於交通者足矣……故以删汰其繁而劣者,同定於一为要义。” 鲁迅 《古籍序跋集·〈云谷杂记〉序》:“其与《大典》本重出者,亦不删汰,以略见原书次第云。”词语解释:融汰 拼音:róng tài
提炼删汰。 清 魏源 《书〈明史稿〉一》:“尝闻 杨椿 之言曰:《明史》成于国初遗老之手,而 万季野 功尤多…… 袁崇焕 、 左良玉 、 李自成 传,原稿皆二巨册,删述融汰,结搆宏肃,远在 宋 元 诸史上,是则是矣。”词语解释:蠲汰 拼音:juān tài
蠲免汰除。《南齐书·高帝纪下》:“宸运肇创,寳命惟新,宜弘庆宥,广敷蠲汰。”《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今陛下即位之初,太后垂帘共政,当原宦侍所以招祸之由,痛革前弊,蠲汰而清除之,然后内外协安。”词语解释:俭汰 拼音:jiǎn tài
见“ 俭泰 ”。
词语解释:俭泰 拼音:jiǎn tài
亦作“ 俭汰 ”。 节俭和奢侈。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高皇帝誄》:“俭泰共色,夷阻一貌。” 明 王世懋 《秇圃撷馀》:“ 春秋 时,王公大夫赋诗以昭俭汰,亦各以其意为之。”词语解释:遴汰 拼音:lín tài
选择淘汰。 明 申佳胤 《详陈先著第四议》:“臣所谓精提遴汰之衡者,此也,伏乞皇上勅部议覆施行。”词语解释:陶汰 拼音:táo tài
犹淘汰。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三:“今人根钝,闻一知一。故 雪竇 以古人初悟之语为学者入道之门,谓之因缘。退而体究,谓之看话。盖无言下悟理之质矣。復取古法而次第之,以为悟后析理之门,谓之陶汰。”词语解释:榜汰 拼音:bǎng tài
《楚辞·九章·涉江》:“乘舲船余上 沅 兮,齐 吴 榜以击汰。”后因以“榜汰”指弄舟。 明 夏完淳 《端午赋》:“当 江 南之芳景,极榜汰之水嬉。”词语解释:选汰 拼音:xuǎn tài
通过挑选把其中的一部分淘汰。《宋史·选举志二》:“自 神宗 朝 程顥 、 程颐 以道学倡于 洛 ……諫官 陈公辅 上疏詆 颐 学,乞加禁絶; 秦檜 入相,甚至指 颐 为‘专门’,侍御史 汪勃 请戒飭攸司,凡专门曲説,必加黜落;中丞 曹筠 亦请选汰用 程 説者:并从之。”词语解释:鼓汰 拼音:gǔ tài
拍击波浪。 晋 陆云 《九愍·行吟》:“挥龙榜以鼓汰,遗芬响而清歌。”词语解释:黜汰 拼音:chù tài
贬职;罢官。《明史·阉党传·王绍徽》:“ 绍徽 倣民间《水滸传》,编东林一百八人为《点将録》,献之,令按名黜汰,以是益为 忠贤 所喜。”词语解释:铨汰 拼音:quán tài
选拔与淘汰。《新唐书·李迥秀传》:“ 大足 初,检校夏官侍郎,仍领选,銓汰文武,号称职,进同凤阁鸞臺平章事。”词语解释:湔汰 拼音:jiān tài
洗涤。 南朝 宋 鲍照 《谢永安令解禁止启》:“遂晞晒阳春,湔汰秋水,缀翼云条,葺鲜洪沼。” 清 黄宗羲 《〈寒邨诗稿〉序》:“ 寒邨 之性情,湔汰秋水,表里霜雪,故其为诗不必泥 唐 而自与 唐 合。”词语解释:泠汰 拼音:líng tài
(1).听从放任。《庄子·天下》:“是故 慎到 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泠汰於物以为道理。” 郭象 注:“泠汰,犹听放也。” 锺泰 发微:“听者听从之。放者放任之。”
(2).沙汰,淘汰。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为治固当循绳墨,无所用贤。且有劳者得超除,溺职者受罢黜,材者固无患其沉滞,虽下资亦自见泠汰矣。”词语解释:洗汰 拼音:xǐ tài
(1).洗涤,清洗。 南朝 宋 宗炳 《又答何衡阳书》:“由此观物,我亦实觉其昭然,所以旷焉增洗汰之清也。”
(2).革除旧习。《新唐书·马揔传》:“ 揔 为设教令,明尝罚,磨治洗汰,其俗一变。”词语解释:簸汰 拼音:bò tài
簸扬淘汰,筛选。 宋 陶穀 《清异录·转身米》:“贵有力者治饭材舂捣簸汰,但中心一颗存焉,俗谓之转身米。”词语解释:筛汰 拼音:shāi tài
筛选,淘汰。例如:新闻局过去依赖这项标准,每年筛汰不合要求的制片。词语解释:纵汰 拼音:zòng tài
谓过分放纵。 明 焦竑 《焦氏笔乘·出生入死》:“ 吴 闞泽 对 孙权 曰:‘ 许成子 、 原阳子 、 老子 、 庄子 ,皆脩身自玩,放畅山谷,纵汰其心,学归澹泊。’”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宗藩·楚府前后遭变》:“此三国不过纵汰失道,尚至废錮。”词语解释:裁汰 拼音:cái tài
犹裁减。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数年前兵万人, 臺湾 平后,裁汰至四千矣。”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二:“裁汰繁冗的机构,整顿腐败的军队。”词语解释:奓汰 拼音:zhà tài
亦作“ 奓太 ”。
(1).骄纵,恣纵。语出 汉 张衡 《西京赋》:“有 凭虚公子 者,心奓体忲。”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太尉上便宜表》:“亦復务抑华詡,思裁奓太。”
(2).谓过分奢侈。词语解释:埋汰 拼音:mái tài
方言。龌龊,肮脏。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看你那股埋汰劲,不许你进屋。” 郭沫若 《赞安业民烈士》诗:“你思想上不仅没有‘埋汰’泥污,任何‘埋汰’泥污都已被你彻底冲洗。”词语解释:矜汰 拼音:jīn tài
骄矜自负。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十:“ 曾子固 性矜汰多於傲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