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汪汪 拼音:wāng wāng
(1).深广貌;广阔貌。 汉 班固 《典引》:“汪汪乎丕天之大律,其畴能亘之哉。”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山嶷嶷而怀影,川汪汪而藏声。” 南朝 梁元帝 《光宅寺大僧正法师碑》:“昂昂千里,孰辨麒麟之踪?汪汪万顷,谁识波澜之际?” 明 方孝孺 《蜀府敬慎斋》诗:“君於西土,厥壤汪汪。” 康濯 《三面宝镜》:“日子不多,正是汪汪麦海鼓着劲儿吐穗扬花的时候。”
(2).水或其他液体聚积、充盈貌。 唐 卢纶 《与张擢对酌》诗:“ 张老 闻此词,汪汪泪盈目。”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篘》:“不待盎中满,旋供花下倾。汪汪日可挹,未羡黄金籝。” 宋 苏轼 《和子由木山引水》之一:“遥想纳凉清夜永,窗前微月照汪汪。”《水浒传》第三四回:“蛾眉紧蹙,汪汪泪眼落珍珠。” 巴金 《英雄的故事·军长的心》:“那位头发花白的老大娘坐在矮凳上眼泪汪汪望着他,有时低声问一句话。”
(3).象声词。狗吠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汪汪的狗儿吠。”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三折:“我这里将半橛孤桩船缆住,则听得汪汪犬吠竹林幽。”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四五章:“倘若有生人推开大门,总会惊动一条看家的老黄狗,立刻‘汪汪’地狂叫着。”词语解释:水汪 拼音:shuǐ wāng
水洼。 陈登科 等《破壁记》第一章:“地面上坑坑洼洼,还积着水, 安东 低头对着一滩水汪,照着自己已经斑白的头发。”《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头伏、二伏到三伏,干部群众并肩转战,大小河湖渠塘水汪,统统来个兜底翻。”词语解释:泪汪汪 拼音:lèi wāng wāng
亦作“泪汪汪”。 形容眼里充满了泪水。《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只辜负了我家姐姐一片好情,至今还是泪汪汪的。” 巴金 《还魂草》:“两对漆黑的大眼睛泪汪汪地望着我的脸。”词语解释:荣荣汪汪 拼音:róng róng wāng wāng
象声词。钟声。《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於是即令僧众撞起那东楼上华鐘。那鐘儿响了一百单八声,荣荣汪汪。”词语解释:油汪汪 拼音:yóu wāng wāng
(1).形容油多。《红楼梦》第二五回:“将那一盏油汪汪的蜡烛,向 宝玉 脸上只一推。”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七段:“坑里泛出半人深的水,油汪汪的,漂着汽油。”
(2).形容光润明亮。 老舍 《骆驼祥子》六:“出来进去的又都是漂亮的车,黑漆的黄漆的都一样的油汪汪发光。”词语解释:汗汪汪 拼音:hàn wāng wāng
形容汗水多的样子。淮剧《蓝桥会》第一场:“来得慌,打得忙,浑身汗汪汪,湿透我衣裳。”词语解释:水汪汪 拼音:shuǐ wāng wāng
(1).水多貌。《太平天囯故事歌谣选·随天军》:“太阳天边挂,田里水汪汪。五穀都丰登,天军日月长。” 冰心 《寄小读者》十:“等我醒来,一切的玩具、小人小马,都当做船飘浮在脸盆水里,地下已是水汪汪的。”
(2).形容眼睛明澈而灵活的样子。《红楼梦》第七七回:“﹝那媳妇﹞两隻眼儿水汪汪的,招惹的 赖大 家人如蝇逐臭,渐渐做出风流勾当来。”《官场现形记》第三六回:“﹝九姨太太﹞两个水汪汪的眼睛,模样儿倒还长得不错。” 茅盾 《子夜》十四:“听我的伙计说,一个是圆脸儿,不长不短,水汪汪的一对眼睛,皮肉黑一点儿。”
(3).形容泪盈盈的样子。 茅盾 《小巫》:“﹝她﹞热度非常高,脸像喝酒一般通红,眼睛水汪汪地直瞪。”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娘的水汪汪的眼睛留恋地望着女儿。”词语解释:泥汪 拼音:ní wāng
泥塘词语解释:绿汪汪 拼音:lǜ wāng wāng
形容碧绿而滋润。 茅盾 《秋收》三:“但是这一切的狐疑始终敌不住那绿汪汪的水的诱惑。” 康濯 《公社的秧苗》:“近处看,﹝秧苗﹞更是水滴滴,绿汪汪,嫩嫩生生,又肥又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