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曷入声 [lá là][duō duo][sā sǎ][hè yè hē][详注1][zá][详注2][lā][è][dá][yuè sà][è][音跋。回也。又音拨。把也。][bā][hè][huò][hé][bá][wò][详注3][详注4]


注1:越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户括切,音活。《礼·礼运》越席疏布。《注》越席,翦蒲也。《左传·桓二年》大路越席。《注》越席,结草。《广韵》或作趏。
注2:暍 《集韵》阿葛切,音遏。《博雅》焕也。又许葛切,音喝。热也。
注3:剟 音掇。削也。《郭璞·尔雅序》剟其瑕砾。《疏》剟削去其疵瑕瓦砾。剟音掇。
注4:汰 《正韵》他达切,音闼。亦滑也。《苏轼·秧马歌》以我两足为四蹄,耸踊滑汰如凫鹥。
末字词组
驼毼氁毼氀毼毳毼毛毼毡毼  

词语解释:驼毼  拼音:tuó hé
亦作“駞毼”。 指驼毛织品。《明史·年富传》:“ 永乐 中,加织駞毼五十匹, 富 请罢之。”
词语解释:氁毼  拼音:mú hé
一种毛织物。
词语解释:氀毼  拼音:lǘ hé
亦作“ 氀褐 ”。 古代一种较粗的毛织物品。《后汉书·乌桓传》:“妇人能刺韦作文绣,织氀毼。” 李贤 注引《广雅》:“氀毼,罽也。”《百喻经·贼偷锦绣用裹氀褐喻》:“昔有贼人入富家室,偷得锦绣,即持用裹故弊氀褐种种财物,为智人所笑。”
亦作“ 氀褐 ”。 明 代用以称资性愚陋者。 明 李翊 《俗呼小录》:“今人谓性劣者为氀毼。氀,音兜。毼,音达。”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巧探》:“只有氀毼的男女们不晓得伤春,难道伶俐人不伤春哩!”
词语解释:毳毼  拼音:cuì hé
一种毛织物。《新唐书·突厥传上》:“牧马之童,乘羊之隶,齎毳毼邀利者,相错於路。”
词语解释:毛毼  拼音:máo hé
一种毛织品。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十:“毛毼一十五段,紫茸毛毼一十段。”
词语解释:毡毼  拼音:zhān hé
(1).用动物毛织成的布。
(2).指用此毛布所制之衣。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阿耆尼国》:“文字取则 印度 ,微有增损。服饰毡毼,断髮无巾。”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跋禄迦国》:“气序风寒,人衣毡毼。”毼,一本作“ 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