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殷勤 拼音:yīn qín
(1).情意深厚。《孝经援神契》:“母之於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居湿,絶少分甘。”《礼记·曲礼下》“国君去其国,止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奈何去宗庙也?’士曰:‘奈何去坟墓也?’” 汉 郑玄 注:“皆臣民殷勤之言。”《南史·任昉传》:“﹝ 任昉 ﹞为《家诫》,殷勤甚有条贯。”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军经 寧郭郡 ,众天兵天将殷勤迎於十里之外。”
(2).指热情周到。 陈白尘 《无声的旅行》:“我干脆放下菜单,用手势告诉那位很殷勤的服务员。”
(3).指巴结讨好。《武王伐纣平话》卷上:“ 西周 寳釧实奇哉, 费仲 殷勤特取来。”
(4).衷情,心意。《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乃使人重赐 文君 侍者通殷勤, 文君 夜亡奔 相如 。” 汉 繁钦 《定情诗》:“何以致殷勤?约指一双银。”《晋书·贾谧传》:“ 充 ( 贾充 )每讌宾僚,其女輒於青璅中窥之,见 寿 而悦焉…… 寿 闻而心动,便令为通殷勤。”
(5).借指礼物。 明 沉鲸 《双珠记·狱中冤情》:“长官,你宽了我刑具,日后致殷勤。”
(6).关注;急切。 三国 魏 曹操 《请追赠郭嘉封邑表》:“贤君殷勤於清良,圣祖敦篤於明勋。” 唐 元稹 《善歌如贯珠赋》:“次第其韵,且殷勤於 士衡 之文。” 巴金 《砂丁》八:“公司不许停工,砂丁们望晴天比望什么都殷勤。”
(7).频繁,反复。《后汉书·陈蕃传》:“天之於 汉 ,恨之无已,故殷勤示变,以悟陛下。”《北史·拓拔澄传》:“ 澄 亦尽心匡辅,事有不便於人者,必於諫諍殷勤不已,内外咸敬惮之。”《西游记》第十九回:“ 三藏 殷勤致意,再问:‘路途果有多远?’”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做农民工作的同志,总是殷勤地问‘章程’。”
(8).恳切丁宁。 唐 章碣 《春别》诗:“殷勤莫厌貂裘重,恐犯三边五月寒。” 宋 陆游 《弋阳县驿》诗:“殷勤记著今朝事,破驛空廊叶作堆。”
(9).勤奋。《西游记》第二七回:“ 行者 道:‘弟子亦颇殷勤,何常懒惰?’”《红楼梦》第二六回:“别説他平日殷勤小心,就是不殷勤小心,也拼不得。”《东北人民抗日诗词选·贫农四季歌》:“我们贫农人,劳苦又殷勤。”词语解释:殷殷 拼音:yīn yīn
(1).忧伤貌。《诗·邶风·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 唐 李益 《华阴东泉同张处士诣藏律师》诗:“忽忽百龄内,殷殷千虑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秋练》:“媪以婚无成约,弗许。女露半面,殷殷窥听,闻两人言,眥泪欲堕。”
(2).炽盛貌。《汉书·礼乐志》:“灵殷殷,烂扬光。” 颜师古 注:“殷殷,盛也。烂,光貌。殷音隐。”《新唐书·宦者传序》:“其在殿头供奉,委任华重,持节传命,光焰殷殷动四方。”
(3).众多貌。《文选·左思〈魏都赋〉》:“殷殷寰内,绳绳八区,锋鏑纵横,化为战场。” 李善 注:“殷,众也。”
(4).情意深厚貌。《二刻拍案惊奇》卷七:“适间总干殷殷问及,好生垂情於他。”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湘裙》:“途中遇故窗友 梁生 ,握手殷殷,邀过其家。” 郭沫若 《苏联纪行·日记》:“他很思念国内的朋友,差不多的旧友,他都殷殷地问到了。”
(5).殷切急迫貌。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三陶文集》:“殷殷请命,切於家事,循吏用心,令人观感。” 梁启超 《答某报第四号对于本报之驳论》:“殷殷然引领顾听,而不意见彼报第四号,乃使我大失望也。” 靳以 《卖笑》:“为这样的缘故,她是比任何人都更殷殷地盼着 鲁阳 在事业上能立刻有极大的发展。”
殷红貌。 唐 皎然 《洞庭山维谅上人院阶前孤生橘树歌》:“九月十月争破颜,金实离离色殷殷。”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庆元六君子》:“ 赵忠定 横遭迁謫,去国之日,天为雨血,京城人以盆盎贮之,殷殷然。”
象声词。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汉书·郊祀志上》:“若雄雉,其声殷殷云。” 颜师古 注:“殷殷,声也。” 唐 杜牧 《杭州新造南亭子记》:“倚老松,坐怪石,殷殷潮声,起於月外。” 金 郭邦彦 《读〈毛诗〉》诗:“至今三百篇,殷殷金石声。”《歧路灯》第一○三回:“忽听雷声殷殷,只见东北上黑云遮了一角。那云势自远而近,雷声由小而大。”词语解释:殷忧 拼音:yīn yōu
忧伤。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四:“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 南朝 宋 谢灵运 《岁暮》诗:“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頽。” 唐 杜甫 《寄贾司马严使君》诗:“忆昨趋行殿,殷忧捧御筵。” 郭沫若 《集外(一)·夕阳时分》:“儿对着那些风光非常欢娱,我的心中却隐隐有殷忧难慰。”词语解释:殷商 拼音:yīn shāng
朝代名。其始祖 契 封于 商 ; 汤 有天下,遂号为 商 。后来屡次迁都,到 盘庚 迁 殷 地后,改为 殷 ,亦称 殷商 。《诗·大雅·大明》:“自彼 殷商 ,来嫁於 周 。” 宋 王应麟 《诗地理考》:“ 盘庚 復治 亳 之 殷 地, 汤 之故居,故兼称 殷商 。”词语解释:殷鉴 拼音:yīn jiàn
亦作“ 殷监 ”。 谓 殷 人子孙应以 夏 的灭亡为鉴戒。《诗·大雅·荡》:“ 殷 鉴不远,在 夏后 之世。”《韩诗外传》卷五作“ 殷 监”。后泛指可以作为借鉴的往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表徵盛衰, 殷 鉴兴废。” 唐 陈子昂 《上军国利害事·人机》:“ 隋氏 之失,可以 殷 鉴。” 明 皇甫汸 《广寒宫登眺》诗:“ 殷 监良非远, 秦 宫亦可哀。” 鲁迅 《伪自由书·文人无文》:“﹝‘姓 张 的’﹞举了一些 日本 文人的‘恶癖’的例子,来作 中国 的有为的青年的 殷 鉴。”词语解释:殷鲜 拼音:yīn xiān
红艳。 唐 吴融 《红白牡丹》诗:“殷鲜一半霞分綺,洁澈旁边月点波。”词语解释:殷宗 拼音:yīn zōng
(1). 殷 人的宗祀。指 殷 朝。《楚辞·离骚》:“ 后辛 之葅醢兮, 殷 宗用而不长。”
(2).谓 殷 代先王。指 盘庚 。 汉 班固 《东都赋》:“迁都改邑,有 殷宗 中兴之则焉。”
(3).谓 殷 代先王。指 武丁 。《魏书·世祖太武帝纪下》:“昧旦思求,想遇师辅,虽 殷宗 之梦板筑,罔以加也。” 唐 岑参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之一:“ 蒙叟 悲藏壑, 殷宗 惜济川。” 明 张居正 《文华殿对》:“念终始典於学,期迈 殷宗 。”词语解释:殷七七 拼音:yīn qī qī
唐 代道士,名 天祥 ,又名 道筌 ,自称 七七 ,以善幻术著名。《太平广记》卷五二引 五代 沉汾 《续仙传·殷天祥》:“﹝ 七七 ﹞醉歌曰:‘弹琴碧玉调,药鍊白朱砂。解醖顷刻酒,能开非时花。’”《太平广记》卷五二引 五代 沉汾 《续仙传·殷天祥》:“ 七七 酌水为酒,削木为脯,使人退行,指船即驻,呼鸟自坠,唾鱼即活……凡诸术不可胜纪。” 宋 苏轼 《后十馀日复至吉祥寺》诗:“安得道人 殷七七 ,不论时节遣花开。” 清 赵翼 《戏为迭字体寄邵耐亭》诗:“消寒欲过 燕九九 ,催花拟唤 殷七七 。”词语解释:殷然 拼音:yīn rán
(1).充裕貌。《管子·轻重丁》:“行令未能一岁,而郊之民殷然益富。”
(2).忧伤貌。 唐 刘禹锡 《和牛相公感伤》:“坐镇清朝独殷然,閒徵故事数前贤。”
(3).自足貌。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其贫者架草为棚,编草为裳,日得数钱,食餑餑数枚,殷然果腹,卧草终日,陶然復为夫妇之懽矣。”
(4).情义深厚貌。《“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南京学生罢课宣言书》:“密约曷为而缔结?由於诸贼卖国,此 北京 学生所以有‘五四’之愤击也。乃政府於 曹 张 诸贼,则殷然留之,且为之辩护也。”
轰鸣震动貌。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韦思恭》:“及三子归院,烹蛇未熟,忽闻山中有声殷然地动。”《新唐书·王铎传》:“及 鐸 檄至,号令殷然,士气皆起,争欲破贼。”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客魏始末纪略》:“ 客氏 到宅陞厅坐,自管事起,至近侍止,揆次叩头。‘老祖太千千岁’殷然震天。” 清 戴名世 《陈士庆传》:“军士皆呼曰:‘老神仙!’声殷然震山谷。”词语解释:殷士 拼音:yīn shì
殷 人。指 殷商 的臣属。《诗·大雅·文王》:“ 殷 士肤敏,祼将于京。” 毛 传:“ 殷 士, 殷 侯也。” 郑玄 笺:“ 殷 之臣,壮美而敏,来助 周 祭。” 朱熹 集传:“诸侯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则 殷 士者, 商 孙子之臣属也。”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似 夏 民之附 成汤 , 殷 士之窥 周武 。” 元 范梈 《赠陈提举》诗:“ 文 武 既兴 殷 士贡, 申 辕 犹比 汉 儒贞。”词语解释:殷墟 拼音:yīn xū
(1).谓 殷纣 身死,国都为墟。 汉 扬雄 《解嘲》:“昔三仁去而 殷 墟,三老归而 周 炽。”《文选·陆机〈演连珠〉》:“是以 殷 墟有感物之悲, 周 京无佇立之跡。” 刘孝标 注:“ 殷 墟,谓 紂 也; 周 京, 幽王 也。弃性逐欲,遂令身死,国家为墟。”
(2).指 商 代后期都城遗址。在今 河南 安阳 小屯村 及其周围。 商 代从 盘庚 到 帝辛 ( 纣 ),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是 中国 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1899年在此发现占卜用的甲骨刻辞。从1928年考古发掘至今,先后发现宫殿、作坊、陵墓等遗迹,及大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礼乐器和甲骨等遗物,总面积24平方公里以上。词语解释:殷罗 拼音:yīn luó
犹殷网。《艺文类聚》卷十四引 隋 江总 《陈宣帝哀策文》:“ 殷 罗自解, 周 圄无伤。”参见“ 殷网 ”。
红罗。 宋 梅尧臣 《冯子都诗》:“殷罗缝轻襦,明珠攒緇巾。” 宋 毛滂 《武陵春》词:“插帽殷罗金缕细,燕燕早随人。”
词语解释:殷网 拼音:yīn wǎng
《史记·殷本纪》:“ 汤 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汤 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 汤 德至矣,及禽兽。’”后因以“殷网”喻施行仁政,法令从宽。 隋 卢思道 《辽阳山寺愿文》:“ 唐 旌已立,芻舆不远而至; 殷 网既开,肖翘咸遂其所。”《旧唐书·音乐志三》:“大賚下 周 车,禁暴开 殷 网。”词语解释:殷道 拼音:yīn dào
谓 殷 代的政治与礼制。《礼记·礼运》:“我欲观 殷 道,是故之 宋 ,而不足徵也。”《史记·殷本纪》:“ 武丁 修政行德,天下咸驩, 殷 道復兴。”词语解释:殷民 拼音:yīn mín
(1). 殷 商 的百姓,亦指 殷 代遗民。《书·微子》:“今 殷 民乃攘窃神祇之牺牷牲,用以容,将食无灾。”《吕氏春秋·古乐》:“ 成王 立, 殷 民反,王命 周公 践伐之。”《史记·鲁周公世家》:“告 紂 之罪於天及 殷 民。”
(2).富户。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徵》:“四乡之殷民,几於一网打尽。”
(3).使民富裕。 汉 扬雄 《法言·孝至》:“君人者,务在殷民阜财。”词语解释:殷痕 拼音:yīn hén
赤黑色的斑纹。《全唐诗》卷七八五载《斑竹》诗:“殷痕苦雨洗不落,犹带 湘娥 泪血腥。”词语解释:殷盘 拼音:yīn pán
(1).指 殷 王 盘庚 。《文选·张衡〈东京赋〉》:“是以论其迁邑易京,则同规乎 殷盘 。” 薛综 注:“ 盘庚 , 殷 王之名也。”
(2).指《书·盘庚》。 唐 韩愈 《进学解》:“ 周 《誥》 殷 《盘》,佶屈聱牙。”词语解释:殷监 拼音:yīn jiān
见“ 殷鉴 ”。
词语解释:殷鉴 拼音:yīn jiàn
亦作“ 殷监 ”。 谓 殷 人子孙应以 夏 的灭亡为鉴戒。《诗·大雅·荡》:“ 殷 鉴不远,在 夏后 之世。”《韩诗外传》卷五作“ 殷 监”。后泛指可以作为借鉴的往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表徵盛衰, 殷 鉴兴废。” 唐 陈子昂 《上军国利害事·人机》:“ 隋氏 之失,可以 殷 鉴。” 明 皇甫汸 《广寒宫登眺》诗:“ 殷 监良非远, 秦 宫亦可哀。” 鲁迅 《伪自由书·文人无文》:“﹝‘姓 张 的’﹞举了一些 日本 文人的‘恶癖’的例子,来作 中国 的有为的青年的 殷 鉴。”词语解释:殷牛 拼音:yīn ni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纰漏》:“ 殷仲堪 父病虚悸,闻牀下蚁动,谓是牛鬭。”后因以“殷牛”形容病重耳鸣,精神恍惚。 前蜀 韦庄 《卧重疾因有题》诗:“胸中疑 晋 竖,耳下鬭 殷 牛。”词语解释:殷辚 拼音:yīn lín
(1).多盛貌,繁盛貌。《文选·扬雄〈甘泉赋〉》:“八神奔而警蹕兮,振殷轔而军装。” 李善 注:“殷轔,言盛多也。” 唐 柳宗元 《闵生赋》:“登高嵓而企踵兮,瞻故邦之殷轔。”
(2).象声词。 唐 张仲甫 《雷赋》:“或殷轔而鼓作,或灭没而韜潜。”按,《集韵·上準》:“轔,殷轔,车声。”词语解释:殷彝 拼音:yīn yí
殷 代常法。《书·康诰》:“汝陈时臬事,罚蔽 殷 彝。” 孔 传:“陈是法事,其刑罚断狱,用 殷 家常法,谓典刑故事。”词语解释:殷冬 拼音:yīn dōng
指旧历十一月。 唐 张说 《安乐郡主花烛行》:“星昴殷冬献吉日,夭桃穠李遥相匹。” 明 张居正 《贺冬至表》二:“兹者,序属殷冬,时逢 周 正。”词语解释:殷牖 拼音:yīn yǒu
(1).指 殷 代的 羑里 (今 河南 汤阴 ),相传 周文王 被 殷纣王 拘囚之处。 南朝 梁 庾肩吾 《乱后行经吴邮亭》诗:“ 殷 牗爻虽賾, 尧 臣吏转尊。” 清 顾炎武 《酬王生仍》诗:“演《易》已成 殷 牖賾,援琴犹学 楚 囚尊。”
(2).泛指囚狱。《陈书·高祖纪上》:“ 殷 牖斯空, 夏 臺虚设。”词语解释:殷柽 拼音:yīn chēng
河柳。茎呈赤黑色,又称赤柳。 唐 杜甫 《伤秋》诗:“白蒋风飈脆,殷檉晓夜稀。” 仇兆鳌 注:“ 陆璣 《诗疏》:皮赤如絳,枝叶如松,一名雨师。”词语解释:殷国 拼音:yīn guó
周 代天子在侯国行殷见之礼。《周礼·秋官·大行人》:“十有二岁,王巡狩、殷国。” 孙诒让 正义:“殷国者,谓王出在侯国而行殷见之礼也……即於所至之国徵诸侯而行朝会之礼,皆谓之殷国。”词语解释:殷大 拼音:yīn dà
众多;广大。《后汉书·酷吏传序》:“宰守旷远,户口殷大。”《隋书·炀帝纪上》:“南服遐远,东夏殷大。”词语解释:殷妍 拼音:yīn yán
红艳。 五代 齐己 《江寺春残寄幕中知己》诗之二:“冷淡独开香火里,殷妍行列綺罗中。”词语解释:殷正 拼音:yīn zhèng
殷 历正月。相当于农历十一月。亦为 殷 历的代称。《史记·历书》:“ 夏 正以正月, 殷 正以十二月, 周 正以十一月。” 唐 韦元旦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灞 涘 长安 恒近日, 殷 正腊月早迎新。”词语解释:殷历 拼音:yīn lì
(1).起于 周 末而传于 汉 初的六种古历之一。《后汉书·律历志中》:“案暦法, 黄帝 、 顓頊 、 夏 、 殷 、 周 、 鲁 ,凡六家,各自有元。 光 晃 所据,则 殷 历元也。”
(2). 殷商 时所用历法。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二章第三节:“ 商 代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每年分为春、秋,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闰月置于年末,称为‘十三月’。到 祖甲 以后,闰月也有放在年中的。 殷墟 曾出土一片胛骨,上面刻着两个月的干支和‘月一正曰食麦’等文句,是 商 代历书的一部分抄本。”词语解释:殷户 拼音:yīn hù
殷实的人家,富户。《明史·吕坤传》:“ 南阳 诸府,比岁饥荒。生气方苏,菜色未变。自责报殷户,而半已惊逃。” 清 林则徐 《劝谕捐赈告示》:“停捐则於殷户诚便,而灾民望賑不遂,即殷户岂能独全?”词语解释:殷充 拼音:yīn chōng
丰盛;充裕。 晋 左思 《吴都赋》:“江湖嶮陂,物产殷充。” 晋 孙绰 《喻道论》:“六合遐邈,庶类殷充。”词语解释:殷繁 拼音:yīn fán
(1).繁多;众多。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明寺》:“皇居徙 鄴 ,民讼殷繁。”《旧唐书·崔胤传》:“君人之道,委之宰衡,庶务殷繁,岂能亲理?” 清 刘大櫆 《赠大夫方君传》:“君少以家事殷繁,不暇攻举子业,用例入国学。”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户口殷繁,自然力充足,可以创造巨大的财富和灿烂的文化。”
(2).富裕,繁盛。 唐 司空图 《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货殖殷繁,井閭瑱咽。” 明 夏完淳 《自浦城入越》诗:“何乃殷繁地,有此伤心迹。” 清 恽敬 《宁都州学正闻君墓志铭》:“先是海内殷繁,朝廷至行省臺,皆法令具备。”词语解释:殷网 拼音:yīn wǎng
《史记·殷本纪》:“ 汤 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汤 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 汤 德至矣,及禽兽。’”后因以“殷网”喻施行仁政,法令从宽。 隋 卢思道 《辽阳山寺愿文》:“ 唐 旌已立,芻舆不远而至; 殷 网既开,肖翘咸遂其所。”《旧唐书·音乐志三》:“大賚下 周 车,禁暴开 殷 网。”词语解释:殷阗 拼音:yīn tián
繁盛。 清 王韬 《读日本东京繁昌记》:“其间如楼臺之崇綺,园囿之广深,士女之便娟,民物之殷闐,海外诸国无不薈萃於此。”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之八:“大众市殷闐,几忘清浄地。”词语解释:殷流 拼音:yīn liú
盛行。 晋 陆机 《演连珠》:“滛风大行,贞女蒙冶容之悔;湻化殷流, 盗跖 挟 曾 史 之情。”词语解释:殷洪 拼音:yīn hóng
见"殷殷??EFA5"。词语解释:慇慇 拼音:yīn yīn
忧伤的样子词语解释:慇勤
情意恳切词语解释:慇慇 拼音:yīn yīn
情意恳切的样子词语解释:慇忧
忧伤词语解释:殷握
深深地了解;掌握词语解释:殷袔
天子、诸侯在太庙对远近祖先的盛大合祭词语解释:殷昌 拼音:yīn chāng
富庶,昌盛。 汉 张衡 《东京赋》:“逮至 显宗 ,六合殷昌。” 三国 魏 曹植 《汉景帝赞》:“省役薄赋,百姓殷昌。”词语解释:殷奠 拼音:yīn diàn
大祭。《仪礼·士丧礼》:“﹝士﹞月半不殷奠。” 郑玄 注:“殷,盛也。士月半不復如朔盛奠,下尊者。” 贾公彦 疏:“云下尊者以下,大夫以上,有月半奠故也。”《礼记·丧大记》:“主人具殷奠之礼。” 郑玄 注:“殷,犹大也。朝夕小奠,至月朔则大奠。”《释名·释丧制》:“朔望祭,曰殷奠,所用殷众也。” 毕沅 疏证:“大夫以上则朔望大奠,若士则朔而不望。”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古不重望日》:“丧礼朔有殷奠,月半不殷奠,是直指望日之不重也……惟 康成 註月半不殷奠,乃云大夫以上仍有月半之奠。”《清史稿·礼志十一》:“殷奠,列饌筵二十一,酒尊十一,羊九,楮弊九万。”词语解释:殷契 拼音:yīn qì
殷墟 书契的省称,即 殷商 甲骨文字。 赵朴初 《悼郭沫若同志》诗:“ 殷 契深功探史闕, 屈 骚妍演壮文澜。”
指 殷 的始祖 契 。《史记·殷本纪》:“ 殷契 ,母曰 简狄 。” 司马贞 索隐:“ 契 始封 商 ……是 殷 家始祖,故言 殷 契 。”词语解释:殷实 拼音:yīn shí
充实;富裕。《后汉书·寇恂传》:“今 河 内带 河 为固,户口殷实。”《晋书·孙恩传》:“时东土殷实,莫不粲丽盈目。”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殷实户欺心不良,停塌户瞒天不当。” 清 李渔 《慎鸾交·狠图》:“自家非别,乃 苏州 乡下第一个殷实财主,户名叫做 赵钱孙 的便是。” 靳以 《下场》:“他想,到了那时候,就可以给 妞儿 找一个殷实的婆家。”词语解释:殷浩书空 拼音:yīn hào shū kōng
晋 中军将军 殷浩 被废,除名为民,在 信安 ,常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后以“殷浩书空”借指事情令人惊奇诧异。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墙壁》:“流水不鸣而似鸣,高山是寂而非寂。坐客别去者,皆作 殷浩 书空,谓咄咄怪事无有过此者矣。”词语解释:殷殷轸轸 拼音:yīn yīn zhěn zhěn
盛大众多貌。 汉 扬雄 《羽猎赋》:“徽车轻武,鸿絧緁猎,殷殷軫軫,被陵缘岅,穷夐极远者,相与列乎高原之上。”词语解释:殷润 拼音:yīn rùn
富裕。 清 朱象贤 《闻见偶录·毁禁邪神》:“ 高邮 李毛保 母,为五通所据,屡除治不能,然所欲无不立致,家渐殷润。”词语解释:殷殷阗阗 拼音:yīn yīn tián tián
众盛貌。 唐 欧阳詹 《回鸾赋》:“蒙笼焉虹霓之縈仪凤,髣髴焉江雾之送游龙,若夷若夏,乃愚乃贤,振振駢駢,殷殷闐闐。”词语解释:殷满 拼音:yīn mǎn
充满。《后汉书·黄琼传》:“羽毛齿革,明珠南金之寳,殷满其室,富拟王府。”词语解释:殷溢 拼音:yīn yì
充裕。《百喻经·妇女患眼痛喻》:“畏不布施,恐后得报。财物殷溢,重受苦恼。”词语解释:殷炽 拼音:yīn chì
繁盛。《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且当六国之时,天下殷炽。” 晋 江统 《徙戎论》:“ 正始 中, 幽州 刺史 毌丘俭 ,伐其叛者,徙其餘种。始徙之时,户落百数,子孙孳息,今已千计,数世之后,必至殷炽。”词语解释:殷盈 拼音:yīn yíng
(1).丰盈,富足。 汉 应劭 《汉官仪》卷上:“京兆。絶高曰京;京;大也。十亿曰兆。欲令帝都殷盈也。”
(2).众多。语出《诗·郑风·溱洧》:“殷其盈矣。”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二章结语:“男女殷盈,相谑而乐。”词语解释:殷烦 拼音:yīn fán
烦杂。《魏书·世宗纪》:“鰥寡困穷,在所存恤,役赋殷烦,咸加蠲省。”词语解释:殷理 拼音:yīn lǐ
谓刑法。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诸硕儒达学,洽通 殷 理者,咸谓宜復肉刑。”词语解释:殷土 拼音:yīn tǔ
指 商 的疆土。《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 商 ,宅 殷 土芒芒。” 高亨 注:“ 殷 土,指 商 地。 殷 在 盘庚 迁 殷 以前国号称 商 , 盘庚 迁 殷 以后国号称 殷 ,其后人也称 商 地为 殷 土。”词语解释:殷敛 拼音:yīn liǎn
搜括。《后汉书·五行志三》:“大司农经用不足,殷敛郡国,以给军粮。”词语解释:殷孽 拼音:yīn niè
见“ 殷蘖 ”。
词语解释:殷蘖 拼音:yīn niè
亦作“ 殷孽 ”。 一种直立石灰岩溶洞底部的碳酸钙淀积物,通称石笋。中医可作药用。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石穴中水,所滴皆为鐘乳、殷孽。”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九·殷蘖》:“﹝殷蘖﹞生於石上,隐然如木之蘖也……气味辛,温,无毒。”词语解释:殷喜 拼音:yīn xǐ
大喜。《史记·龟策列传》:“诸侯宾服,民众殷喜。”词语解释:殷填 拼音:yīn tián
众盛貌。 明 陈子龙 《送杨扶羲入都授官》诗:“晨鐘初罢散朝归,车马殷填照城郭。”词语解释:殷殷田田 拼音:yīn yīn tián tián
象声词。《礼记·问丧》:“妇人不宜袒,故发胷,击心,爵踊,殷殷田田,如坏墻然。” 清 袁枚 《新齐谐·夏太史说三事》:“是夜,閲卷灯下,闻哭声自西来,殷殷田田,群响杂沓。飞沙打窗,如雨而下。”词语解释:殷渥 拼音:yīn wò
恳挚深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 燕生 设祖帐,情义殷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八大王》:“生知其妖,以其情辞殷渥,遂不畏怖。”词语解释:殷杂 拼音:yīn zá
繁杂。《晋书·石勒载记上》:“风俗殷杂,须贤望以绥之。”《魏书·世宗纪》:“京师百司,僚局殷杂,官有闲长者,亦同此例。苟非称要,悉从蠲省。” 隋 牛弘 《请开献书之路表》:“士民殷杂,求访难知。”词语解释:殷盛 拼音:yīn shèng
(1).富裕。《列子·说符》:“ 虞氏 者, 梁 之富人也,家充殷盛,钱帛无量。”《史记·李斯列传》:“ 孝公 用 商鞅 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彊。”《旧唐书·窦建德传》:“ 文皇帝 时,天下殷盛。” 清 恽敬 《子惠府君逸事》:“盖其时天下殷盛,士大夫多暇日,以风雅相尚。”
(2).众多。《汉书·礼乐志》:“羽旄殷盛,芬哉芒芒。”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贡举》:“ 玄宗 时,士子殷盛,每岁进士到省者,常不减数千餘人。”《明史·张士诚传》:“ 吴 承平久,户口殷盛。”
(3).茂盛;繁盛。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苕》:“苕草色青黄,紫华。十二月稻下种之。蔓延殷盛,可以美田,叶可食。” 郭沫若 《归去来》:“隔河虽便是 东京 ,然而是新市区,依然是一望的田畴,离殷盛的旧市区还相当的远。”词语解释:殷猥 拼音:yīn wěi
繁杂。《周书·明帝纪》:“时事殷猥,病困心乱,止能及此。”词语解释:殷殷屯屯 拼音:yīn yīn tún tún
繁盛貌。 汉 桓宽 《盐铁论·国疾》:“ 文 景 之际, 建元 之始,民朴而归本,吏廉而自重,殷殷屯屯,人衍而家富。”词语解释:殷阜 拼音:yīn fù
富足。 汉 张衡 《西京赋》:“地沃野丰,百物殷阜。”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泿水》:“睹巨海之浩茫,观原藪之殷阜,乃曰:斯诚海岛膏腴之地,宜为都邑。”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行幸》:“ 隋煬帝 承 文帝 餘业,海内殷阜,若能常处 关中 ,岂有倾败?” 明 刘基 《季氏湖山义塾记》:“故士多俊彦,室常殷阜, 季氏 其一也。”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议请试办铁路疏》:“我苟能自强,而使民物殷阜,洋人愈不敢肆其要求。”词语解释:殷整甲 拼音:yīn zhěng jiǎ
亦作“ 殷整 ”。 指 殷 王 河亶甲 。《吕氏春秋·音初》:“ 殷整甲 徙宅 西河 ,犹思故处,实始为西音。” 毕沅 校正:“《竹书纪年》:‘ 河亶甲 名 整 ,元年自 嚣 迁于 相 。’即其事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 殷整 思於 西河 ,西音以兴。”词语解释:殷饱 拼音:yīn bǎo
犹富足。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 任延 教 九真 之佃,而黔庶殷饱。”词语解释:殷饶 拼音:yīn ráo
富饶;富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乐仲》:“先是, 仲 殷饶,同堂子弟,争奉事之,凡有,任其取携莫之较;及 仲 蹇落,存问絶少。”词语解释:殷富 拼音:yīn fù
繁盛,富足。《诗·鄘风·定之方中序》:“百姓説之,国家殷富焉。”《史记·孝文本纪》:“是以海内殷富,兴於礼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沽河》:“ 渔阳 太守 张堪 ,於县开稻田,教民种植,百姓得以殷富。”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除蠧》:“家业殷富,子弟復多。”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五节:“自 唐 中期起,农民破产流亡愈来愈普遍,反之,庄田和商业一直呈现殷富气象。”词语解释:殷整 拼音:yīn zhěng
见“ 殷整甲 ”。
词语解释:殷整甲 拼音:yīn zhěng jiǎ
亦作“ 殷整 ”。 指 殷 王 河亶甲 。《吕氏春秋·音初》:“ 殷整甲 徙宅 西河 ,犹思故处,实始为西音。” 毕沅 校正:“《竹书纪年》:‘ 河亶甲 名 整 ,元年自 嚣 迁于 相 。’即其事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 殷整 思於 西河 ,西音以兴。”词语解释:殷旷 拼音:yīn kuàng
(1).繁多而拖延日久。《晋书·庾羲传》:“陛下以圣明之德,方隆 唐 虞 之化,而事役殷旷,百姓凋残。”
(2).地域辽阔。《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 西楚 殷旷,常宜早起,接对宾侣,勿使留滞。”《南史·刘湛传》:“但汝弱年,新涉军务,八州殷旷,专断事重,畴諮委仗,不可不得其人。”词语解释:殷聘 拼音:yīn pìn
古代诸侯国之间的互访。语本《周礼·秋宫·大行人》:“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 郑玄 注:“殷,中也。久无事,又於殷朝者及而相聘也。”《左传·昭公九年》:“ 孟僖子 如 齐 殷聘,礼也。”词语解释:殷虚 拼音:yīn xū
(1). 殷墟 。 商 代后期都城的遗址。《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 乃与期 洹水 南 殷虚 上。” 裴駰 集解:“《汲冢》曰:‘ 殷虚 南去 鄴 三十里。’是旧 殷虚 ,然则 朝歌 非 盘庚 所迁者。”
(2).指 朝歌 。在今 河南省 淇县 。《左传·定公四年》:“﹝ 康叔 ﹞封于 殷虚 。” 杜预 注:“ 殷虚 , 朝歌 也。”词语解释:殷蘖 拼音:yīn niè
亦作“ 殷孽 ”。 一种直立石灰岩溶洞底部的碳酸钙淀积物,通称石笋。中医可作药用。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石穴中水,所滴皆为鐘乳、殷孽。”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九·殷蘖》:“﹝殷蘖﹞生於石上,隐然如木之蘖也……气味辛,温,无毒。”词语解释:殷罚 拼音:yīn fá
殷 代的刑罪。《书·康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 殷 罚有伦。” 孔 传:“及此 殷 家刑罚有伦理者,兼用之。”词语解释:殷强 拼音:yīn qiáng
(1).富裕强健。借指富户。《晋书·慕容暐载记》:“郡县守宰每於差调之际,无不舍越殷强,首先贫弱。”
(2).强盛。《宋书·索虏传》:“僭称大号,部众殷强。”词语解释:殷广 拼音:yīn guǎng
繁多而广泛。《晋书·石季龙载记上》:“ 季龙 以租入殷广,转输劳烦,令中仓岁入百万斛,餘皆储之水次。” 南朝 齐 萧子良 《陈时政密启》:“ 建元 初,狡虏游魂,军用殷广。”《旧唐书·忠义传上·苏安恒》:“昔者先皇晏驾,留其顾託,将以万机殷广,令陛下兼知其事。”词语解释:殷足 拼音:yīn zú
殷实,富足。《后汉书·杜诗传》:“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天下仓廩充实,百姓殷足。”《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六人里头,只有 刘 蒋 二人家事凉薄些儿。那四位却也一个个殷足。”《明史·冯琦传》:“比来天下赋额,视二十年以前,十增其四。而民户殷足者,则十减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