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二震去声 [音吝。薄石也。《论语》磨而不磷。][详注1][追逐][详注2][同俊。][详注3][合絲爲繩。][zhèn]迿[邻去声。视不明貌。][详注4]


注1:亲 七刃切。《左傳·桓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親。《註》以親疏爲分別。
注2:引 《广韵》《正韵》羊晋切《集韵》《韵会》羊进切,蚓去声。《集韵》牵牛綍也。《礼·檀弓》吊於葬者,必执引。《疏》引,柩车索也。
注3:瑱 《广韵》《集韵》《韵会》陟刃切《正韵》之刃切,音镇。充耳玉也。《释名》瑱,镇也。悬珠当耳旁,不使妄听,自镇重也。 又玉名。《周礼·秋官·小行人》王用瑱圭。《释文》瑱,宜作镇音。《楚辞·九歌》瑶席兮玉瑱。《注》瑱,音镇。 又人名。《正韵》唐将来瑱。
注4:谆 肫去声。告之丁宁也。《左传·襄三十一年》赵孟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
首字词组
殡宫殡棺殡敛殡攒殡阶殡丧殡埋 
殡葬殡殓殡服殡穸殡车殡仪馆  

词语解释:殡宫  拼音:bìn gōng
(1).停放灵柩的房舍。《仪礼·既夕礼》:“遂适殯宫,皆如启位。” 南朝 梁 沉约 《齐武帝谥议》:“晦朔不居,殯宫将启。”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倩儿》:“ 澄 此时方悟女已死,所坐之室,乃其殯宫也。”
(2).指坟墓。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鬼怪·小棺》:“何以有此小塚小碑示妖现怪乃尔,余意此必非 唐 帝殯宫,亦 长城 下某妃之类耳。” 清 赵翼 《过灵岩山故人葬地》诗:“买得青山作殯宫,书生愿力故豪雄。”
词语解释:殡葬  拼音:bìn zàng
殡殓埋葬。《礼记·丧大记》:“在竟外,则殯葬可也。”《后汉书·独行传·王忳》:“ 忳 即鬻金一斤,营其殯葬。”《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故为人子者,生则致敬,死则殯葬,未闻父死不殮而争富贵者。” 邹韬奋 《从心坎里》:“ 鲁迅 先生逝世和殡葬的情形,还历历如在眼前。”
词语解释:殡棺  拼音:bìn guān
入殓而未葬的灵柩。《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夷维子 谓 邹 之孤曰:‘天子弔,主人必将倍殯棺,设北面於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弔也。’”
词语解释:殡殓  拼音:bìn liàn
入殓和出殡。《后汉书·杜乔传》:“﹝ 杨匡 ﹞成礼殯殮,送 乔 丧还家,葬送行服,隐匿不仕。”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郭元振》:“女之父母兄弟及乡中耆老,相与舁櫬而来,将取其尸,以备殯殮。”《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 寺貂 先至寝宫,安排殯殮。”
词语解释:殡敛  拼音:bìn liǎn
殡殓。《荀子·礼论》:“殯敛之具,未有求也。”《后汉书·符融传》:“妻亡,贫无殯敛。” 明 高明 《琵琶记·糟糠自厌》:“把老安人殯敛了,选箇吉日,送在南山安葬去。” 清 薛福成 《马贞女传》:“县令 张君 佑璧 ,诣验得实,乃命善为殯敛,躬自拜奠。”
词语解释:殡服  拼音:bìn fú
在殡殓时穿的丧服。《礼记·丧大记》:“君弔,则復殯服。” 陈澔 集说:“殯后主人已成服而君始来弔,主人则还著殯时未成服之服,盖苴絰、免布、深衣也,不散带。”
词语解释:殡攒  拼音:bìn zǎn
《礼记·丧大记》:“君殯用輴,欑至于上,毕涂屋。” 陈澔 集说:“輴,盛柩之车也,殯时以柩置輴上。欑,犹丛也,丛木于輴之四面,至于棺上。毕,尽也,以泥尽涂之。此欑木似屋形,故曰毕涂屋也。”后因以“殯攒”指别作屋舍停放灵柩,以待迁葬。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如士旅力稍厚者,棺率朱漆,又信时日,下葬尝远,且惜殯攒之费,多停柩其家,亦不设涂甓。”
词语解释:殡穸  拼音:bìn xī
谓墓穴。《艺文类聚》卷十五引 南朝 梁 任昉 《王贵嫔哀策文》:“荐车告途,殯穸既辨。”
词语解释:殡阶  拼音:bìn jiē
殡殓时停放灵柩的屋阶。《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序〉》:“降舆客位,撤奠殯阶。” 李善 注:“《礼记》曰:‘ 周 人殯于西阶之上。’”
词语解释:殡车  拼音:bìn chē
出殡时运灵柩的车。
词语解释:殡丧  拼音:bìn sàng
泛指丧葬之事。《国语·楚语下》:“吾闻君子唯独居思念前世之崇替,与哀殯丧,於是有叹,其餘则否。”
词语解释:殡仪馆  拼音:bìn yí guǎn
供停放灵柩和办埋丧事的机构。
词语解释:殡埋  拼音:bìn mái
犹殡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汳水》:“﹝ 灵寿光 ﹞死于 江陵 胡罔 家, 罔 殯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