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三职入声 [shí,知识][shí sì,饮食]亿[sè sāi,闭塞][nì][详注1][详注2][fú][pì][yì]


注1:螣 音特。《诗·小雅》去其螟螣。《传》食叶曰螣。《陆玑疏》螣,蝗也。《许慎云》吏乞贷则生螣。
注2:冒 mò,《集韵》《韵会》《正韵》密北切,音默。《增韵》贪也。《左传·昭三十一年》贪冒之民。又犯也。《前汉·卫青传》直冒汉围。又单于名。《史记·匈奴传》及冒顿立,攻破月氏。
首字词组
殖殖殖利殖民地殖财殖私殖民主义  
殖民殖货殖物殖产殖赀殖种  

词语解释:殖殖  拼音:zhí zhí
平正貌。《诗·小雅·斯干》:“殖殖其庭。” 毛 传:“言平正也。” 唐 权德舆 《开州刺史新宅记》:“殖殖广庭,渠渠中堂。” 宋 欧阳修 《会圣宫颂》:“庭兮殖殖,鉤盾虎戟。”
词语解释:殖民  拼音:zhí mín
原指强国向所征服的地区移民。在资本主义时期,指资本主义国家把经济政治势力扩张到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掠夺和奴役当地的人民。
词语解释:殖利  拼音:zhí lì
生利;营利。《文献通考·国用三》引 宋 吕祖谦 曰:“且如 吴王 濞 作乱, 枚乘 之説言京都之仓不如 吴 之富,以此知当时殖利自丰,不是运 江 淮 之粟。”《明史·华高传》:“初,有言 高 殖利者,故岁禄独薄。” 清 吴殿麟 《程巽行传》:“族人以君为不能殖利,俾君閒居而不任以贾。”
词语解释:殖货  拼音:zhí huò
增殖财货。《孔丛子·公孙龙》:“居家理治,可移于官,良能殖货,故欲仕之。” 宋 王安石 《次韵酬吴彦珍见寄》之二:“家贫殖货羞 端木 ,乡里传书比 仲舒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嘉靖三丑状元》:“状元 范应期 , 浙江 乌程 人,以祭酒罢官归,乃子不肖,牟利殖货,敛怨乡曲,巡按御史 彭应参 憎之,募民訐其过,里中奸豪因百端窘辱之。 应期 不能堪,遂自縊死。”
词语解释:殖民地  拼音:zhí mín dì
最初指一国在它所征服的地区或国家建立的移民居留地。在资本主义时期,指遭受外来资本主义强国侵略、丧失了主权和独立、在政治上经济上完全由资本主义强国统治和支配的地区。
词语解释:殖物  拼音:zhí wù
犹物产。《列子·汤问》:“君舍 齐国 之广,人民之众,山川之观,殖物之阜,礼义之盛,章服之美……亦奚羡於彼,而弃 齐国 之社稷,从戎夷之国乎?”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计殖物之众寡,比风俗之清浊。”
词语解释:殖财  拼音:zhí cái
(1).增殖财货。《逸周书·大匡》:“成年不偿,信诚匡助,以辅殖财。” 孔晁 注:“名曰贷而不偿,所以生殖民财也。”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方於事上,好下规己,而廉於殖财,施人不倦。”
(2).谓经商。 清 姚鼐 《兵部侍郎巡抚贵州陈公墓志铭序》:“﹝公﹞家故殖财,至公考为文学,好施予,尽亡其貲。”
词语解释:殖产  拼音:zhí chǎn
置产;增殖财产。 清 慕天颜 《请开海禁疏》:“岁有所出,则於我毫无所损;而殖产交易,愈足鼓艺业之勤。”
词语解释:殖私  拼音:zhí sī
营谋私利。《新唐书·忠义传上·李憕》:“尹 萧炅 内倚权,骫法殖私, 憕 裁抑其谬,吏下赖之。”
词语解释:殖赀  拼音:zhí zī
增殖资财。谓经商。《新唐书·外戚传·武士彠》:“ 武士彠 字 信 ,世殖貲,喜交接。”
词语解释:殖民主义  拼音:zhí mín zhǔ yì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资本主义强国压迫、奴役和剥削落后国家,把它变成为自己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一种侵略政策。其表现形式随着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不同而变化,一般表现为海盗式抢劫、贩卖奴隶、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向海外移民和输出资本等,其中输出资本是帝国主义时期殖民主义剥削的主要形式。
词语解释:殖种  拼音:zhí zhǒng
种植。 三国 魏 曹植 《谏伐辽东表》:“夫渴而后穿井,饥而后殖种,可以图远,难以应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