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贿上声 [zǎi,岁也][kē ké][ǎi]

[详注1][léi,败坏]贿[盛器、水流汇合][详注2][jǐ,几多][旧音妥][cuǐ][详注3]


注1:悔 音贿。悔吝也。《正字通》凡言人有悔吝,此悔字读上声。凡言人能改悔,此悔字读去声。今人混读者,非。
注2:嵬 音頠。嵬𡾊,山貌。《左思·魏都赋》或嵬𡾊而复陆。
注3:喂 《唐韵》奴罪切《集韵》《韵会》《正韵》弩罪切,音鮾。《玉篇》饥也。一曰鱼败曰喂。《楚语》民之羸喂,日日已甚。《前汉·魏相传》振乏喂。◎按喂馁古通,今相承,以喂为喂饲之喂,以馁为饥馁之馁,遂分为二。
末字词组
不殆休殆欺殆昏殆稽殆疑殆百战不殆 
危殆羸殆违殆沈殆解殆知止不殆垂殆 
几殆沉殆疲殆怵殆罔殆知足不殆  
阙殆辱殆淫殆困殆行殆四殆  

词语解释:不殆  拼音:bù dài
(1).不危险。《孙子·谋攻》:“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王晳 注:“殆,危也。”《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汉 焦赣 《易林·临之睽》:“乘桴於海,虽惧不殆。”
(2).不懈怠。《诗·商颂·玄鸟》:“ 商 之先后,受命不殆。” 高亨 注:“殆,通‘怠’。”《老子》:“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词语解释:危殆  拼音:wēi dài
犹危险。《管子·立政》:“夫朋党处前,贤不肖不分,则争夺之乱起,而君在危殆之中。”《旧唐书·牛仙客传》:“ 仙客 时既危殆,署字不成,其妻因中使来弔,以其表上。” 清 顾炎武 《赴东》诗之一:“况余庸駑姿,侧身涉危殆。” 邹韬奋 《光明的前途与艰苦的过程》:“ 西班牙 政府军在本年四月初……形势非常危殆,外籍军事家认为 西 国战事即可结束。”
词语解释:几殆  拼音:jǐ dài
危殆,危险。《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是日微 樊噲 犇入营譙让 项羽 , 沛公 事几殆。”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忧思鬱结,易以伤气,加以瘴癘,则朝夕几殆,何可忍言。”
词语解释:阙殆  拼音:quē dài
不做危险的事。《论语·为政》:“多见闕殆,慎行其餘,则寡悔。”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殆,危也。所见危者,闕而不行,则少悔。”
词语解释:休殆  拼音:xiū dài
松懈,怠惰。《左传·昭公五年》:“君若驩焉,好逆使臣,滋敝邑休殆。” 杜预 注:“休,解也。”
词语解释:羸殆  拼音:léi dài
形消骨立,接近死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甄后》:“追念美人,凝思若痴,歷数月,渐近羸殆。”
词语解释:沉殆
谓病势沉重,生命危殆
词语解释:辱殆  拼音:rǔ dài
困辱和危险。语本《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汉书·雋不疑疏广等传赞》:“行止足之计,免辱殆之絫。”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衰夕近辱殆,庶几并悬舆。”
词语解释:欺殆  拼音:qī dài
欺诈。 南朝 梁 王筠 《奉和皇太子忏悔应诏》:“懺説济蒙愚,推心屏欺殆。”
词语解释:违殆  拼音:wéi dài
违背懈怠。 宋 刘敞 《离忧赋》:“诲丁寧之在耳兮,洵僶俛而违殆。”
词语解释:疲殆  拼音:pí dài
疲乏。《论语·为政》“思而不学则殆” 三国 魏 何晏 注:“不学而思终卒不得,徒使人精神疲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娥》:“半夜经营,疲殆颇甚,少一合眸,不觉睡去。” 吴组缃 《山洪》三十:“那老人垂头丧气,疲殆得发红发黑的眼眶里转着泪珠。”
词语解释:淫殆  拼音:yín dài
见“ 淫怠 ”。
词语解释:淫怠  拼音:yín dài
亦作“ 淫殆 ”。 放荡懈惰。《周礼·天官·宫正》:“去其淫怠与其奇衺之民,会其什伍而教之道义。” 郑玄 注:“淫,放滥也;怠,解慢也。”《国语·齐语》:“各保治尔所,无或淫怠而不听治者!”《韩非子·有度》:“属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 陈奇猷 集释引 高亨 曰:“殆,借为怠。”
词语解释:昏殆  拼音:hūn dài
昏沉危殆。《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二》:“ 世宗 南平 淮甸 ,北伐 契丹 ,乘其胜威,击其昏殆。”
词语解释:沈殆  拼音:shěn dài
谓病势沉重,生命危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章阿端》:“越宿,病益沉殆,曲体战栗,妄有所睹。”
词语解释:怵殆  拼音:chù dài
惊危不安。语出《庄子·田子方》:“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於中也殆矣夫!” 元 吴莱 《读列子真经诗》:“中心既怵殆,外物尽坑谿。”
词语解释:困殆  拼音:kùn dài
困苦危急。《后汉书·李固传》:“既拔自困殆,龙兴即位,天下喁喁,属望风政。” 南朝 齐 萧子良 《谏敛塘役钱启》:“民庶彫流,日有困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素秋》:“扶置榻上,病已困殆。”
词语解释:稽殆  拼音:jī dài
贻误,耽搁。 宋 欧阳修 《与刘侍读书》:“自过年便欲奉状,只俟 薛司勋 归。 薛 既以事滞留,遂成稽殆。”
词语解释:解殆  拼音:jiě dài
见“ 解怠 ”。
词语解释:解怠  拼音:jiě dài
亦作“ 解殆 ”。 松懈懒惰。《诗·商颂·玄鸟》“ 商 之先后,受命不殆,在 武丁 孙子” 汉 郑玄 笺:“ 商 之先君,受天命而行之不解殆者,在 高宗 之孙子。”《管子·地图》:“使百吏肃敬,不敢解怠行邪,以待君之令,相室之任也。”《汉书·元帝纪》:“今朕获保宗庙,兢兢业业,匪敢解怠,德薄明晻,教化浅微。” 颜师古 注:“解读曰懈。”
词语解释:罔殆  拼音:wǎng dài
迷惘模糊。语本《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肆惟》:“ 宋 人书传忽云:‘肆未详’,不用惟义,乃使罔殆之言,布及邨塾。”
词语解释:行殆  拼音:xíng dài
谓冒险行事。《礼记·祭义》:“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上》:“《府志》云:人子刲股割肝抉目以疗亲疾。是以亲遗体行殆,非孝之经也。”
词语解释:疑殆  拼音:yí dài
犹言疑惑不解。《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凡此数事,皆五藏蹷中之时暴作也。良工取之,拙者疑殆。” 王念孙 《读书杂志·史记五》:“此殆字非危殆之殆,殆亦疑也, 汉 人自有复语耳。言唯良工乃能取之,若拙工则疑而不能治也。”
词语解释:知止不殆  拼音:zhī zhǐ bù dài
谓适可而止,就能避免危险。《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汉书·疏广传》:“ 广 谓 受 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宋 苏轼 《黄州安国寺记》:“﹝ 继连 ﹞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 连 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亦作“ 知足不殆 ”。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二》:“太傅 疎广 谓少傅 受 曰:‘吾闻“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功成名遂而身退,天之道也。’”
词语解释:知足不殆  拼音:zhī zú bù dài
见“ 知止不殆 ”。
词语解释:知止不殆  拼音:zhī zhǐ bù dài
谓适可而止,就能避免危险。《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汉书·疏广传》:“ 广 谓 受 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宋 苏轼 《黄州安国寺记》:“﹝ 继连 ﹞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 连 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亦作“ 知足不殆 ”。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二》:“太傅 疎广 谓少傅 受 曰:‘吾闻“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功成名遂而身退,天之道也。’”
词语解释:四殆  拼音:sì dài
指四件危险的事。 齐 无盐邑 女子 锺离春 对 宣王 说: 齐国 有四殆,西有衡 秦 ,南有强 楚 ,为一殆; 渐台 五重,万人疲极,为二殆;贤者伏匿,谄谀立朝,为三殆;饮酒沉湎,以夜继昼,为四殆。见 汉 刘向 《列女传·齐锺离春》《后汉书·杨赐传》:“无令丑女有四殆之叹,遐邇有愤怨之声。”
词语解释:百战不殆  拼音:bǎi zhàn bù dài
谓每战必胜,从不打败仗。《孙子·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词语解释:垂殆  拼音:chuí dài
犹垂危。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经验方》:“老妻苦喉闭,絶水粒者三日,命垂殆矣。”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鬼怪·奇鬼》:“﹝ 曹蕃 ﹞为座师 焦太史 所累,被罚来京辨復。居稍久,抱病垂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