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阳平声 [cháng,长短][cháng chǎng chang][háng,行列][cáng,收藏,动词][liáng liang,衡量][详注1][qiáng,刚强][dāng,应当][沧浪][jiāng qiāng,持也送也][fāng fáng][ráng][cáng zāng][gāng][huáng guāng][qiāng][xiāng,相互][sāng,丧葬][háng][chāng][gāng][ráng][qiāng][chuāng,创伤][详注2][详注3][详注4][liáng][叶謨郞切,莽平聲。][tāng táng][láng][槌也][音陽。【博雅】痒,病也。][huāng huang][xiāng]鲿[详注5][详注6][pāng páng][yáng][qiāng][páng][qiāng][páng][同慷][nāng nang][láng liáng][同蘠,蔷薇][táng][qiāng,突也]橿[guāng,桄榔][háng][fāng pāng]躿[音冈。《说文》人颈也。][雨急]騿[详注7][详注8]


注1:傍 通旁。《说文》近也。《广韵》侧也。又姓。唐北地羌豪傍企本。侧也
注2:蒋 《说文》菰蒋。《前汉·司马相如传》蒋芋青薠。
注3:怆 音昌。《集韻》悲也。《王逸·九思》??蚗兮噍噍,蝍蛆兮穰穰。歲忽忽兮惟暮,余感時兮悽愴。
注4:逢 音房。《韩愈诗》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叶上江、下乡。◎按从降者,音庞。从夆者,音缝、音蓬。《颜氏家训》逄、逢之别,岂可雷同。
注5:仰 áng,古同“昂”,情绪高。《周礼·地官·保氏军旅之容注》军旅之容,阚阚仰仰。
注6:庆 音羌。亦福也。《易·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叶下殃。《书·伊训》万邦惟庆。叶上祥。《诗·大雅》则笃其庆。叶下光又。《小雅》孝孙有庆。叶下强。
注7:尚 音常,尙書。《白居易·送陝州王司馬建赴任》公事閑忙同少尹,料錢多少敵尚書。
注8:彭 《韵会》逋旁切《正韵》博旁切,榜平声。《玉篇》多貌。《诗·齐风》行人彭彭。《释文》彭,必旁反。又《韵会》《正韵》蒲光切,音旁。《韵会》近也。《正韵》旁也。《易·大有》九四匪其彭,无咎。《疏》彭,旁也。
首字词组
殃祸殃孽殃流妻女殃煞殃毒殃罚殃民殃僇
殃及殃咎殃人货殃戮殃败殃榜殃及池鱼 

词语解释:殃祸  拼音:yāng huò
灾祸。《荀子·天论》:“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殃祸之集,非降自天也。” 清 刘大櫆 《胡氏贤母赞》:“ 武阳 之女,殃祸及桃,媢嫉成性,植根甚牢。”
词语解释:殃及  拼音:yāng jí
(1).连累。 元 刘致 《新水令·代马诉冤》套曲:“再不敢鞭骏骑向街头闹起,则索扭蛮腰将足下殃及,为此辈无知,将我连累。” 元 关汉卿 《梧叶儿·别情》曲:“春将去,人未还,这其间,殃及杀愁眉泪眼。”
(2).请求。 元 关汉卿 《拜月亭》第四折:“休,休,教他不要则休,咎没是则管殃及他则末?”
词语解释:殃孽  拼音:yāng niè
奸邪。《荀子·成相》:“君子道之顺以达,宗其贤良,辨其殃孽。”
词语解释:殃咎  拼音:yāng jiù
灾祸。《左传·庄公二十年》:“哀乐失时,殃咎必至。” 唐 韩愈 《论佛骨表》:“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梅》:“既以为神,朝夕供养,自无殃咎。”
词语解释:殃流妻女
灾祸波及妻子女儿身上
词语解释:殃人货
骂人话。给人带来灾祸的东西
词语解释:殃煞
骂人话。祸害;灾星祸祟
词语解释:殃戮  拼音:yāng lù
残杀。 汉 贾谊 《治安策》:“ 秦 灭四维而不张,故君臣乖乱,六亲殃戮,姦人并起,万民离叛。”
词语解释:殃毒  拼音:yāng dú
祸害。《逸周书·王佩》:“殃毒在信疑,孽子在听内,化行在知和。”
词语解释:殃败  拼音:yāng bài
霉烂变质。《礼记·月令》:“﹝季秋之月﹞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 陈澔 集说:“竇窖之藏,为水所侵。”
词语解释:殃罚  拼音:yāng fá
犹惩罚。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每见此曹欺誑天下,以规势利者,迟速皆受殃罚。”
词语解释:殃榜  拼音:yāng bǎng
旧时阴阳家开具死者年寿及回煞等事的文件。《红楼梦》第六九回:“天文生应诺,写了殃榜而去。” 老舍 《骆驼祥子》二十:“死人总得抬出去,连开张殃榜也得花钱。”
词语解释:殃民  拼音:yāng mín
使百姓受祸害。《孟子·告子下》:“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於 尧 舜 之世。”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都是那贪官惹祸自殃民,致使这 崑冈 失火难留玉。” 清 龙启瑞 《致曾涤笙侍郎书》:“立见其僨事,而不肯得罪於同官;即使其殃民,而不肯曲从夫清议。”
词语解释:殃及池鱼  拼音:yāng jí chí yú
比喻无端受祸。其事本于《吕氏春秋·必己》:“ 宋 桓司马 有寳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於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死焉。此言祸福之相及也。”后人加以附会,演化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城门失火,祸及池鱼。旧説:‘ 池仲鱼 ,人姓字也,居 宋 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 仲鱼 烧死。’又云:‘ 宋 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喻恶之滋,并伤良谨也。” 北齐 杜弼 《檄梁文》:“但恐 楚国 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参见“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词语解释:殃僇  拼音:yāng lù
殃戮。僇,通“ 戮 ”。 汉 贾谊 《新书·俗激》:“父子六亲,殃僇而失其宜。”僇,一本作“ 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