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好歹 拼音:hǎo dǎi
(1).好坏。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三折:“那先生好歹,哥哥説与我听。”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蔡婆埋冤五娘》:“胡乱这般时节,分甚好歹?”《红楼梦》第二五回:“ 彩霞 咬着牙,向他头上戳了一指头,道:‘没良心的!狗咬 吕洞宾 --不识好歹。’”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五:“那时候 小二黑 十三岁,已经懂得好歹了。”
(2).指结果。犹分晓。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一折:“每日家醉而復醒,醒而復醉,倒街卧巷,今番务要和你见箇好歹。”《西游记》第十九回:“ 老孙 还要打开那门,与他见个好歹。”
(3).意外的变故。多指死亡。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四折:“孩儿也,不争你有些好歹啊,着谁人侍养我也。”《水浒传》第五一回:“ 雷横 娘道:‘哥哥救得孩儿,却是重生父母,若孩儿有些好歹,老身性命也便休了。’” 郭澄清 《大刀记》第九章:“万一我要有个好歹,等 咱二愣 长大成人,去找你认爹的时候,这只手镯就算个凭证吧!”
(4).不管怎样;无论如何。《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若是半路里追不着的时节,直到他爹娘家中,好歹追他回来,问个明白。”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一折:“姑姑,你若作成我这桩亲事,重重相谢。你好歹早些儿来回话。” 丁玲 《奔》:“到了 上海 ,你可别丢开我不管,我比不得你们,有亲戚熟人,好歹要替我找个落脚!”
(5).凑合着;将就。 梁斌 《红旗谱》四五:“午饭好歹搁上点面蒸疙瘩,人们都说好吃。” 王树梁 《山林支队》第一章十三:“ 罗才 以为大概是要放他走了,就好歹把马缰绳缠到了牲口槽边的立柱上。”词语解释:诡歹 拼音:guǐ dǎi
虚伪奸诈。 宋 朱熹 《通鉴室记》:“然其所谓术者,又岂阴险诡歹、朝三暮四之谓哉,亦语夫所以处事之方而已矣。”词语解释:说好说歹 拼音:shuō hǎo shuō dǎi
(1).谓百般劝说或请求。《金瓶梅词话》第十六回:“我赶眼错就走出来,还要拦阻,又説好説歹,放了我来。” 曹禺 《日出》第一幕:“小姐,不是我不侍候您老人家。您叫我每天这样搪帐,说好说歹,今天再没有现钱,实在下不去了。”
(2).褒贬,评论好坏。 鲁迅 《花边文学·看书琐记(三)》:“一卖钱,这就是商品,买主也有了说好说歹的权利了。” 词语解释:说好嫌歹 拼音:shuō hǎo xián dǎi
说这个好,嫌那个坏。泛指批评,褒贬。《雪岩外传》第十一回:“所演的戏,却是里外一样的,里面演什么,外面也演什么,以免那些人説好嫌歹的吵闹。” 词语解释:作好作歹 拼音:zuò hǎo zuò dǎi
谓装出和气、严厉各种面目,来解决纷争。《红楼梦》第九六回:“﹝ 赖大 ﹞向 贾璉 道:‘ 二爷 别生气了。靠他算个甚么东西!饶了他,叫他滚出去罢。’ 贾璉 道:‘实在可恶!’ 赖大 、 贾璉 作好作歹……那人赶忙磕了两个头,抱头鼠窜而去。”词语解释:赖歹 拼音:lài dǎi
丑;难看。《小说选刊》1983年第5期:“哼,他那赖歹相,也想另外找?” 傅百龄 《女列车长王兰的婚事始末》:“再加上 王兰 这个人长得也不赖歹,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梳着齐耳的短发,两只眼睛黑黑的,特别有精神。”词语解释:为非作歹 拼音:wéi fēi zuò dǎi
做坏事。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二折:“我且拏起来,只一口将他吞於腹中,看道可还有本事为非作歹哩。”《红楼梦》第五七回:“我説的是好话,不过叫你心里留神,并没叫你去为非作歹。”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三:“ 中国 人民并不是一般地反对宗教,他们所反对的只是那帮假借上帝的名义来为非作歹的人。”亦作“ 为非作恶 ”。 洪深 《青龙潭》第三幕:“骇得他们胆小葸葸地不敢为非作恶。”词语解释:莽古歹 拼音:mǎng gǔ dǎi
蒙古语。指小番。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三折:“自家莽古歹便是。奉阿者的言语,著吾打听 存孝 去。”词语解释:口歹 拼音:kǒu dǎi
谓说话难听。 元 高文秀 《黑旋风》楔子:“哥哥!不是您兄弟口歹也。你可敢记着一场天来大小利害?”词语解释:做好做歹 拼音:zuò hǎo zuò dǎi
犹言好说歹说。指用各种方法进行劝说。《金瓶梅词话》第九九回:“ 陆秉义 见 刘二 打得兇,和 谢胖子 做好做歹,把他劝的去了。”《红楼梦》第十二回:“他两个做好做歹,只写了五十两银子,画了押, 贾蔷 收起来。”《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店里人做好做歹,叫他认不是。”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 叔齐 只得接了瓦罐,做好做歹的硬劝 伯夷 喝了一口半。”词语解释:低歹 拼音:dī dǎi
低贱。《醒世姻缘传》第七二回:“ 程思仁 仍开材铺, 孙氏 、 程大姐 各卖鱉鷄……这行生意毕竟有些低歹,两老口攛掇 程大姐 择主嫁人。”词语解释:不知好歹 拼音:bù zhī hǎo dǎi
不辨好坏。也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金瓶梅词话》第八七回:“那婆子不知好歹,又徯落他,打发 武松 出门。”《儒林外史》第二十回:“那丈人 郑老爹 见女壻就要做官,责备女儿不知好歹,着实教训了一顿。”《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你我那几个侄儿实在不知好歹,新近他二房里还要把那个小的儿叫我养活。”词语解释:三好两歹 拼音:sān hǎo liǎng dǎi
谓时好时病。形容体弱。《儒林外史》第五四回:“虔婆道:‘也常时三好两歹的。’”词语解释:不识好歹 拼音:bù shí hǎo dǎi
不知好坏。谓愚蠢,缺乏识别能力。《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九阿姐 ﹞方才告诉我许多话,説你不识好歹,放着鹅毛不知轻,顶着磨子不知重,心下好生不悦。”《老残游记》第十五回:“你不好好谢我,反来埋怨我,真是不识好歹。”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五:“给你们读一点古书总是好意;古书又不是毒药,竟会这样胡闹起来,这明明是不识好歹呀!”词语解释:杭好杭歹 拼音:háng hǎo háng dǎi
方言。忽好忽歹。《醒世姻缘传》第七一回:“那内官的性儿是拿不定的,杭好杭歹。”词语解释:放歹 拼音:fàng dǎi
做坏事。 元 无名氏 《冤家债主》第一折:“这廝从来会放歹,我若不官司行送了你和姓改。”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二折:“我可也不殢酒不贪财,我不争气不放歹,那妮子閒言长语,我只做耳边风。”词语解释:忙古歹 拼音:máng gǔ dǎi
蒙古语。小番。 元 曾瑞 《哨遍·羊诉冤》套曲:“火里赤磨了快刀,忙古歹烧下热水。”词语解释:心歹 拼音:xīn dǎi
心肠不好。《水浒传》第二八回:“不是小人心歹……不若就这里把两个公人做翻。”词语解释:没好没歹 拼音:méi hǎo méi dǎi
谓不分好坏。词语解释:无道歹 拼音:wú dào dǎi
不道德,无廉耻。《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妾丈夫是 大齐皇帝 的弟弟, 大齐皇帝 便是妾的伯伯……岂宜行这无道歹的勾当。”词语解释:好共歹 拼音:hǎo gòng dǎi
犹好歹。无论如何。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三折:“先生,好共歹再饮一杯。”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一折:“ 李二 ,好共歹今日务要把家私分另了罢。”《水浒传》第七五回:“太尉到那里,须是陪些和气,用甜言美语抚恤他众人,好共歹只要成全大事。”词语解释:知好歹 拼音:zhī hǎo dǎi
谓明白道理,懂事。《红楼梦》第二四回:“看着你这样知好歹,怪道你叔叔常提及你,説你説话儿也明白,小里有见识。”《红楼梦》第三七回:“又有二奶奶在旁边凑趣儿,夸 寳玉 又是怎么孝敬,又是怎样知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