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炎歊 拼音:yán xiāo
见“ 炎熇 ”。
词语解释:炎熇 拼音:yán hè
亦作“ 炎歊 ”。 暑热。 宋 欧阳修 《憎蚊》诗:“荒城繁草树,旱气飞炎熇。”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江陵议分祀天地》:“夏至盛暑,而骏奔於炎歊之中,六飞再驾,斯为戾矣。” 明 张煌言 《暑夜独坐》诗:“炎熇如酷吏,入夜气犹蒸。”《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一天凉月洗炎熇,庭院无人太寂寥。”词语解释:凌歊 拼音:líng xiāo
指 凌歊台 。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赋》:“ 凌歊 借地,嘉福分基。”词语解释:烦歊 拼音:fán xiāo
炎热。 宋 秦观 《田居》诗之二:“羸老厌烦歊,解衣屡槃礴。” 宋 朱熹 《秋雨》诗:“烦歊获暂祛,凉氛集华缨。”词语解释:阳歊 拼音:yáng xiāo
阳气,暑气。 清 钱谦益 《效欧阳詹玩月诗》:“疾雷掉车天膜破,急雨迎陈阳歊收。” 钱曾笺 注:“ 张茂先 《厉志》诗:歊蒸鬱冥。 李善 曰: 张揖 《字詁》:歊,气上出貌。”词语解释:午歊 拼音:wǔ xiāo
中午的炎气。 清 赵翼 《同安道中遇雨》诗:“方延朝爽舆搴帷,已炙午歊衣透綌。”词语解释:歊歊 拼音:xiāo xiāo
气盛貌。《汉书·叙传下》:“ 曲阳 歊歊,亦朱其堂。” 颜师古 注:“歊歊,气盛也。”词语解释:瘴歊 拼音:zhàng xiāo
指蒸热的瘴气。《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 祁鲜山 之西多瘴歊,地平,草冬不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