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马檛 拼音:mǎ zhuā
亦作“ 马挝 ”。
(1).马鞭子。《汉书·张耳陈馀传》“夫 武臣 、 张耳 、 陈餘 ,杖马箠下 赵 数十城,亦各欲南面而王” 唐 颜师古 注:“箠为马挝也。”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使者以马挝扣门,非时请见。” 宋 黄庭坚 《寄耿令几父过新堂邑作迺几父旧治之地》诗:“勉哉恩爱日,赠言同马檛。”
(2).指鞭马声。 宋 苏轼 《至下马碛憩于怀贤阁》诗:“吏士寂如水,萧萧闻马檛。”词语解释:脩檛 拼音:xiū zhuā
笙两侧的长管。亦借指笙。《文选·潘岳〈笙赋〉》:“脩檛内辟,餘簫外逶。” 李善 注:“脩檛,长管也。”词语解释:修檛 拼音:xiū zhuā
同“脩檛”。
笙两侧的长管。亦借指笙。
词语解释:脩檛 拼音:xiū zhuā
笙两侧的长管。亦借指笙。《文选·潘岳〈笙赋〉》:“脩檛内辟,餘簫外逶。” 李善 注:“脩檛,长管也。”词语解释:铁檛 拼音:tiě zhuā
亦作“ 铁挝 ”。 铁杖。古代用作兵器。《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因数 渥 亲信十餘人之罪,曳下,以铁檛击杀之。”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九出:“汝生得貌如秀士,料想不是客家。我且饶你一下铁挝,留金珠买路。”《宋史·王继勋传》:“ 继勋 有武勇,在军阵,常有铁鞭、铁槊、铁檛,军中目为‘王三铁’。”词语解释:炭檛 拼音:tàn zhuā
拨火棍。 唐 陆羽 《茶经·器》:“炭檛,以铁六稜制之,长一尺……若今之 河陇 军人木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