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槐花 拼音:huái huā
(1).槐树花。可以做黄色染料,亦可入药。 唐 戴叔伦 《送车参军江陵》诗:“槐花落尽柳阴清,萧索凉天 楚 客情。” 唐 白居易 《秘省后厅》诗:“槐花雨润新秋地,桐叶风翻欲夜天。” 宋 欧阳修 《与梅圣俞·皇祐五年》:“失音可救。曾记得一方,衹用新好槐花,於新瓦上慢火炒,令熟,置怀袖中,随行随坐卧譬如闲送一二粒置口中,咀嚼咽之,使喉中常有气味,久之声自通,病愈。”
(2).指举子应试之事。 宋 苏轼 《景纯复以二篇仍次其韵》之二:“烛烬已残终夜刻,槐花还似昔年忙。” 明 单本 《蕉帕记·备聘》:“笑他一似半夜里梦见槐花也,早起就要寻思黄袄穿!”参见“ 槐花黄,举子忙 ”。词语解释:槐安 拼音:huái ān
槐安国 或 槐安 梦的省称。 宋 范成大 《次韵宗伟阅香乐》:“尽遣餘钱付桑落,莫随短梦到 槐安 。”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二折:“分明是一枕 槐安 ,怎么的倒做了两下离愁。” 明 章纲 《真掌亭赋》:“余居非 槐安 之旧都,岂 华胥 之故国,虽可追於幻境,亦永慨於陈迹。”词语解释:槐市 拼音:huái shì
汉 代 长安 读书人聚会、贸易之市。因其地多槐而得名。后借指学宫,学舍。据《三辅黄图》载:“仓之北,为槐市,列槐树数百行为队,无墙屋,诸生塑望会此市,各持其郡所出货物及经传书记、笙磬乐器相与买卖。” 南朝 梁元帝 《皇太子讲学碑》:“转金路而下辟雍,晬玉裕而经槐市。” 唐 武元衡 《酬谈校书长安秋夜对月寄诸故旧》诗:“蓬山高价传新韵,槐市芳年挹盛名。” 宋 苏轼 《次韵徐积》:“但见中年隐槐市,岂知平日赋兰臺。”词语解释:槐庭 拼音:huái tíng
(1).种植槐树的庭院。 汉 公孙诡 《文鹿赋》:“麀鹿濯濯,来我槐庭,食我槐叶,怀我德声。”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诗:“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2).三公之位。亦指三公。《晋书·王戎王衍传论》:“ 濬冲 善发谈端, 夷甫 仰希方外,登槐庭之显列,顾 漆园 而高视。”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出参太宰军事,入为太子洗马,俄迁祕书丞,赞道槐庭,司文天阁。” 唐 杨炯 《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幽壠埋魂,终降槐庭之赠;高门纳駟,式居茅社之封。”词语解释:槐夏 拼音:huái xià
指夏季。槐树开花在夏季,故称。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龙图学士 赵师民 ,以醇儒硕学名重当时……诗思尤精,如:‘麦天晨气润,槐夏午阴清’,前世名流,皆所未到也。” 宋 黄庭坚 《奉送刘君昆仲》诗:“平原晓雨半槐夏, 汾 上午风初麦秋。”词语解释:槐国 拼音:huái guó
见“ 槐安国 ”。
词语解释:槐安国 拼音:huái ān guó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中的虚构之国。 元 鲜于枢 《困学斋杂录》引 田时秀 《感兴》诗:“百年身世 槐安国 ,千古人情 羹頡侯 。” 清 陈维崧 《南乡子·夏日午睡》词:“蜨梦翅冥冥,行向 槐安国 内经,正拜 南柯 真太守,还醒,一片松涛沸枕楞。”亦省作“ 槐国 ”。 元 曹伯启 《梦酒诗会》诗:“乌蚁混游 槐国 市,緑醅初泼 汉江 涛。”参见“ 槐安梦 ”。词语解释:槐树 拼音:huái shù
中国和日本的一种观赏乔木(Sophora japonica),具暗绿色的复叶,圆锥花序上带有黄白色的花
槐属植物的泛称。例如:得克萨斯槐树;亚利桑那槐树。词语解释:槐龙 拼音:huái lóng
谓盘曲如龙的老槐枝柯。 宋 苏轼 《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终篇,赐执政讲读史官燕于东宫》诗:“日高黄繖下西清,风动槐龙舞交翠。”自注:“ 邇英阁 前有双槐,樛枝属地,如龙形。” 明 徐渭 《宣府槐龙篇》诗序:“ 宣镇 开府之西,有槐曰槐龙,高不过丈餘,围亦未匝两把,而广团如盖,纠枝如龙蛇。” 清 钱谦益 《经筵记事》诗之九:“夭矫槐龙想玉除,槐厅无復史官居。”词语解释:槐黄 拼音:huái huáng
(1).“槐花黄”之省。古指忙于准备应试的季节。 宋 范成大 《送刘唐卿户曹擢第西归》诗之三:“槐黄灯火困豪英,此去书窗得此生。”《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生览毕,惟堕泪而已,遂收拾锁於书笈……及抵家,已迫槐黄矣。” 清 黄宗羲 《祭冯韡卿文》:“惟某早年缔交,同趁槐黄,升沉虽异,车笠无忘。”参见“ 槐花黄 ”。
(2).槐树的花和果实制成的黄色染料。
词语解释:槐花黄 拼音:huái huā huáng
古代指士子忙于准备科举考试的季节。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一折:“策蹇上 长安 ,日夕无休歇;但见槐花黄,如何不心急?”参见“ 槐花黄,举子忙 ”。词语解释:槐火 拼音:huái huǒ
用槐木取火。相传古时往往随季节变换燃烧不同的木柴以防时疫,冬取槐火。《周礼·夏官·司爟》“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疫” 汉 郑玄 注:“ 郑司农 説以 鄹子 曰:‘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冬取槐檀之火。’” 唐 王勃 《守岁序》:“槐火灭而寒气消,芦灰用而春风起。” 宋 苏轼 《〈参寥泉铭〉序》:“梦相与赋诗,有寒食清明石泉槐火之句,语甚美,而不知其所谓。” 元 宋无 《谢僧遗石枪》诗:“崖瀑松风添瑟缩,地鑪槐火共青荧。”词语解释:槐榆 拼音:huái yú
(1).槐树和榆树。《淮南子·俶真训》:“是故槐榆与橘柚,合而为兄弟; 有苗 与 三危 ,通为一家。” 南朝 陈 徐陵 《广州刺史欧阳頠德政碑》:“裁变槐榆,并賑宗亲。” 唐 韩愈 《示儿》诗:“西偏屋不多,槐榆翳空虚。”
(2).古人钻木取火,四季所用木材不同,春用榆,冬用槐,因以之比喻时序。 唐 姚崇 《兖州都督于知微碑》:“俄丁穷罚,殆至灭性。虽槐榆屡变,而创痛犹殷。”词语解释:槐棘 拼音:huái jí
(1). 周 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以定三公九卿之位。后因以“槐棘”喻指三公九卿之位。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上自槐棘,降逮皁隶,论道经国,莫不任职。” 南朝 梁 任昉 《桓宣城碑》:“将登槐棘,宏振纲网。” 清 赵翼 《哭王述庵侍郎》诗:“奏凯归来大策勋,屡擢崇班到槐棘。”参见“ 三槐九棘 ”。
(2).《礼记·王制》:“正以狱成告于大司寇,大司寇听之棘木之下。大司寇以狱之成告于王,王命三公参听之。”后因以“槐棘”指听讼的处所。《三国志·魏志·高柔传》:“古者刑政有疑,輒议於槐棘之下。自今之后,朝有疑议及刑狱大事,宜数以咨访三公。”《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四年》:“是故先王之制,虽有亲、故、贤、能、功、贵、勤、宾,苟有其罪,不直赦也;必议於槐棘之下,可赦则赦,可宥则宥,可刑则刑,可杀则杀。”
词语解释:三槐九棘 拼音:sān huái jiǔ jí
《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羣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羣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 郑玄 注:“树棘以为位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槐之言怀也,怀来人於此,欲与之谋。”后以“三槐九棘”为三公九卿之代称。《后汉书·袁绍传》:“乞下臣章,咨之羣贤,使三槐九棘,议臣罪戾。”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刑法》:“古者断狱,必讯於三槐九棘之官,今三公九卿,即其职也。”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楔子:“黄卷青灯一腐儒,三槐九棘位中居。”词语解释:槐安国 拼音:huái ān guó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中的虚构之国。 元 鲜于枢 《困学斋杂录》引 田时秀 《感兴》诗:“百年身世 槐安国 ,千古人情 羹頡侯 。” 清 陈维崧 《南乡子·夏日午睡》词:“蜨梦翅冥冥,行向 槐安国 内经,正拜 南柯 真太守,还醒,一片松涛沸枕楞。”亦省作“ 槐国 ”。 元 曹伯启 《梦酒诗会》诗:“乌蚁混游 槐国 市,緑醅初泼 汉江 涛。”参见“ 槐安梦 ”。
词语解释:槐安梦 拼音:huái ān mèng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载, 淳于棼 饮酒古槐树下,醉后入梦,见一城楼题 大槐安国 。 槐安 国王招其为驸马,任 南柯 太守三十年,享尽富贵荣华。醒后见槐下有一大蚁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梦中的 槐安国 和 南柯郡 。后因用“槐安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 宋 陆游 《秋晚》诗:“幻境 槐安 梦,危机 竹节 滩。” 金 路铎 《汴梁公廨西楼》诗之二:“薄宦 槐安 梦,浮名剑首炊。” 清 赵翼 《一枕》诗:“一枕 槐安 梦已捐,此身何处不翛然。”亦省作“ 槐梦 ”。 宋 虞俦 《再和以莲心茶送巩使君小诗将之》:“竹轩旋碾香尘散,槐梦初回齿颊甜。”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画学·画中人》:“﹝ 钱堉 ﹞尝爱 虎邱 之胜,筑生壙於后山,左右俱植梅花,自题其墓柱曰:‘槐梦醒时成大觉,梅花香里证无生。’”词语解释:槐鼎 拼音:huái dǐng
比喻三公或三公之位。亦泛指执政大臣。槐,指三槐;鼎,国之重器,又有三足。《后汉书·方术传序》:“故 王梁 、 孙咸 名应图籙,越登槐鼎之任。”《南齐书·褚渊传》:“裂邑万户,登爵槐鼎。” 唐 刘知几 《史通·书事》:“若乃百职迁除,千官黜免,其可以书名本纪者,盖惟槐鼎而已。”《再生缘》第十六回:“槐鼎早承 高密 衮,梅花新试 寿阳 粧。”词语解释:槐厅 拼音:huái tīng
唐 宋 时学士院中的厅名。 宋 梅尧臣 《送王著作赴西京寿安》诗:“閒寻前代迹,浄扫古槐厅。”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学士院第三厅学士閤子,当前有一巨槐,素号槐厅。旧传居此閤者,多至入相。” 清 吴伟业 《即事》诗之三:“元僚白髮领槐厅,风度须看似 九龄 。”词语解释:槐府 拼音:huái fǔ
三公的官署或宅第。 宋 柳永 《永遇乐》词之二:“棠郊成政,槐府登贤,非久定须归去。” 宋 万俟咏 《三台·清明应制》词:“清明看, 汉 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 宋 姜夔 《石湖仙·寿石湖居士》词:“玉友金蕉,玉人金缕,缓移筝柱,闻好语,明年定在槐府。”参见“ 三槐九棘 ”、“ 槐棘 ”。词语解释:槐堂 拼音:huái táng
指 三槐堂 。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逝将桂浦擷兰蓀,不记 槐堂 收剑履。” 王文诰 注引 程縯 曰:“ 定国 家有 三槐堂 。”参见“ 三槐 ”、“ 三槐堂 ”。词语解释:槐烟 拼音:huái yān
指枝叶茂密的槐树。 南朝 梁简文帝 《玄圃园讲颂序》:“风生月殿,日照槐烟。” 唐 秦韬玉 《曲江》诗:“曲沼深塘跃锦鳞,槐烟径里碧波新。”词语解释:槐梦 拼音:huái mèng
见“ 槐安梦 ”。
词语解释:槐安梦 拼音:huái ān mèng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载, 淳于棼 饮酒古槐树下,醉后入梦,见一城楼题 大槐安国 。 槐安 国王招其为驸马,任 南柯 太守三十年,享尽富贵荣华。醒后见槐下有一大蚁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梦中的 槐安国 和 南柯郡 。后因用“槐安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 宋 陆游 《秋晚》诗:“幻境 槐安 梦,危机 竹节 滩。” 金 路铎 《汴梁公廨西楼》诗之二:“薄宦 槐安 梦,浮名剑首炊。” 清 赵翼 《一枕》诗:“一枕 槐安 梦已捐,此身何处不翛然。”亦省作“ 槐梦 ”。 宋 虞俦 《再和以莲心茶送巩使君小诗将之》:“竹轩旋碾香尘散,槐梦初回齿颊甜。”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画学·画中人》:“﹝ 钱堉 ﹞尝爱 虎邱 之胜,筑生壙於后山,左右俱植梅花,自题其墓柱曰:‘槐梦醒时成大觉,梅花香里证无生。’”词语解释:槐花黄 拼音:huái huā huáng
古代指士子忙于准备科举考试的季节。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一折:“策蹇上 长安 ,日夕无休歇;但见槐花黄,如何不心急?”参见“ 槐花黄,举子忙 ”。词语解释:槐疏 拼音:huái shū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 桓玄 败后, 殷仲文 还为大司马咨议,意似二三,非復往日。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 殷 因月朔,与众在听,视槐良久,叹曰:‘槐树婆娑,无復生意!’……忽作 东阳 太守,意甚不平。” 刘孝标 注引《晋安帝纪》:“ 仲文 后为 东阳 ,愈愤怨,乃与 桓胤 谋反,遂伏诛。”后因以“槐疎”为典,谓人应不以迟暮而变节。疎,同“ 疏 ”。 唐 骆宾王 《咏怀》:“槐疎非尽意,松晚故凌寒。” 陈熙晋 笺注:“槐疎、松晚,言不以迟暮而变其节……槐疎,用 殷仲文 事。”词语解释:槐陌 拼音:huái mò
两旁植有槐树的街道。 唐 郑谷 《感怀投时相》诗:“孤吟马跡抛槐陌,远梦渔竿掷苇乡。” 唐 王涤 《和三乡诗》:“槐陌柳亭何限事,年年迴首向春风。”词语解释:槐幄 拼音:huái wò
形容枝叶茂密如篷帐的大槐。 金 蔡珪 《简王温父昆仲》诗:“荷鈿小小半溪香,槐幄阴阴一亩凉。”词语解释:槐街 拼音:huái jiē
指天街。因其两旁绿槐成行,故称。 宋 苏轼 《次韵曾子开从驾》之一:“槐街緑暗雨初匀,瑞雾香风满后尘。”参见“ 槐衙 ”。
词语解释:槐衙 拼音:huái yá
指古代 长安 天街两旁排列成行的槐树。 南唐 尉迟偓 《中朝故事》:“天街两畔槐树,俗号为槐衙; 曲江 池畔多柳,亦号为柳衙,意谓其成行列如排衙也。”词语解释:槐路 拼音:huái lù
指京城槐荫大道。 南朝 梁元帝 《长安道》诗:“雕鞍承赭汗,槐路起红尘。” 北周 庾信 《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报功之册,则槐路是仪;赠行之典,则 荆 河 惟牧。” 唐 陈子良 《赞德上越国公杨素》诗:“桂宫擅鸣珮,槐路独飞缨。” 宋 梅尧臣 《袷享观礼二十韵》:“黄麾转槐路,朱輦驾云虬。”参见“ 槐衙 ”。
词语解释:槐衙 拼音:huái yá
指古代 长安 天街两旁排列成行的槐树。 南唐 尉迟偓 《中朝故事》:“天街两畔槐树,俗号为槐衙; 曲江 池畔多柳,亦号为柳衙,意谓其成行列如排衙也。”词语解释:槐蚁 拼音:huái yǐ
谓荣华富贵无常。 宋 姜夔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词:“ 长干 白下 ,青楼朱阁,往往梦中槐蚁。” 清 陈维崧 《解连环·感遇和云臣》词:“槌床抵几,看九州蕉鹿,千秋槐蚁。”参见“ 槐安梦 ”。
词语解释:槐安梦 拼音:huái ān mèng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载, 淳于棼 饮酒古槐树下,醉后入梦,见一城楼题 大槐安国 。 槐安 国王招其为驸马,任 南柯 太守三十年,享尽富贵荣华。醒后见槐下有一大蚁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梦中的 槐安国 和 南柯郡 。后因用“槐安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 宋 陆游 《秋晚》诗:“幻境 槐安 梦,危机 竹节 滩。” 金 路铎 《汴梁公廨西楼》诗之二:“薄宦 槐安 梦,浮名剑首炊。” 清 赵翼 《一枕》诗:“一枕 槐安 梦已捐,此身何处不翛然。”亦省作“ 槐梦 ”。 宋 虞俦 《再和以莲心茶送巩使君小诗将之》:“竹轩旋碾香尘散,槐梦初回齿颊甜。”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画学·画中人》:“﹝ 钱堉 ﹞尝爱 虎邱 之胜,筑生壙於后山,左右俱植梅花,自题其墓柱曰:‘槐梦醒时成大觉,梅花香里证无生。’”词语解释:槐省 拼音:huái shěng
三公的官署。 唐 黄滔 《浙幕李端公泛建溪》诗:“自顾幽沉槐省跡,得陪清显諫垣臣。” 唐 李洞 《废寺闲居寄怀一二罢举知己》诗:“槐省老郎蒙主弃,月陂孤客望谁怜。”词语解释:槐安梦 拼音:huái ān mèng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载, 淳于棼 饮酒古槐树下,醉后入梦,见一城楼题 大槐安国 。 槐安 国王招其为驸马,任 南柯 太守三十年,享尽富贵荣华。醒后见槐下有一大蚁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梦中的 槐安国 和 南柯郡 。后因用“槐安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 宋 陆游 《秋晚》诗:“幻境 槐安 梦,危机 竹节 滩。” 金 路铎 《汴梁公廨西楼》诗之二:“薄宦 槐安 梦,浮名剑首炊。” 清 赵翼 《一枕》诗:“一枕 槐安 梦已捐,此身何处不翛然。”亦省作“ 槐梦 ”。 宋 虞俦 《再和以莲心茶送巩使君小诗将之》:“竹轩旋碾香尘散,槐梦初回齿颊甜。”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画学·画中人》:“﹝ 钱堉 ﹞尝爱 虎邱 之胜,筑生壙於后山,左右俱植梅花,自题其墓柱曰:‘槐梦醒时成大觉,梅花香里证无生。’”词语解释:槐柯 拼音:huái kē
指 唐 李公佐 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中的 槐安国 南柯郡 。 元 许谦 《春夜次韵》之一:“飢乌惊鹊起南枝,梦入槐柯觉亦悲。” 明 张昱 《湖舫劝曹德昭佥院酒》诗:“光阴只在槐柯上,奈此浮生乐事何!”参见“ 槐安梦 ”。
词语解释:槐安梦 拼音:huái ān mèng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载, 淳于棼 饮酒古槐树下,醉后入梦,见一城楼题 大槐安国 。 槐安 国王招其为驸马,任 南柯 太守三十年,享尽富贵荣华。醒后见槐下有一大蚁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梦中的 槐安国 和 南柯郡 。后因用“槐安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 宋 陆游 《秋晚》诗:“幻境 槐安 梦,危机 竹节 滩。” 金 路铎 《汴梁公廨西楼》诗之二:“薄宦 槐安 梦,浮名剑首炊。” 清 赵翼 《一枕》诗:“一枕 槐安 梦已捐,此身何处不翛然。”亦省作“ 槐梦 ”。 宋 虞俦 《再和以莲心茶送巩使君小诗将之》:“竹轩旋碾香尘散,槐梦初回齿颊甜。”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画学·画中人》:“﹝ 钱堉 ﹞尝爱 虎邱 之胜,筑生壙於后山,左右俱植梅花,自题其墓柱曰:‘槐梦醒时成大觉,梅花香里证无生。’”词语解释:槐蕊 拼音:huái ruǐ
槐花。 唐 李昌符 《与友人会》诗:“蝉吟槐蕊落,的的是愁端。”词语解释:槐简 拼音:huái jiǎn
槐木手版。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城隍门客》:“ 森 ( 黄森 )平生苦学,望一青衫不可得。比蒙 陈德广 力,见荐於城隍为判官,有典掌,緑袍槐简,絶胜在生时。”词语解释:槐色 拼音:huái sè
青槐成阴的景色。 南朝 陈后主 《洛阳道》诗之四:“柳花尘里暗,槐色露中光。” 唐 王维 《送邱为往唐州》诗:“槐色阴清昼,杨花惹暮春。” 元 李继本 《喜雨赋》:“槐色浮而庭宇清,花阴转而帘櫳薄。”词语解释:槐宸 拼音:huái chén
指皇帝的宫殿。 宋 杨万里 《赴文德殿听麻仍拜表》诗:“六龙观闕啟槐宸,白玉阶除振鷺羣。”词语解释:槐第 拼音:huái dì
三公的宅第。 宋 刘克庄 《汉宫春·丞相生日乙丑》词:“槐第安排敕设,有藕如船大,有枣如缾。”词语解释:槐根梦 拼音:huái gēn mèng
即 槐安 梦。 元 乔吉 《殿前欢·里西瑛号懒云窝自叙有作奉和》曲:“槐根梦觉兴亡破,依旧 南柯 。” 明 刘基 《踏莎行》词:“ 楚 泽吟悲,槐根梦短,江山处处伤愁眼。”参见“ 槐安梦 ”。
词语解释:槐安梦 拼音:huái ān mèng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载, 淳于棼 饮酒古槐树下,醉后入梦,见一城楼题 大槐安国 。 槐安 国王招其为驸马,任 南柯 太守三十年,享尽富贵荣华。醒后见槐下有一大蚁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梦中的 槐安国 和 南柯郡 。后因用“槐安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 宋 陆游 《秋晚》诗:“幻境 槐安 梦,危机 竹节 滩。” 金 路铎 《汴梁公廨西楼》诗之二:“薄宦 槐安 梦,浮名剑首炊。” 清 赵翼 《一枕》诗:“一枕 槐安 梦已捐,此身何处不翛然。”亦省作“ 槐梦 ”。 宋 虞俦 《再和以莲心茶送巩使君小诗将之》:“竹轩旋碾香尘散,槐梦初回齿颊甜。”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画学·画中人》:“﹝ 钱堉 ﹞尝爱 虎邱 之胜,筑生壙於后山,左右俱植梅花,自题其墓柱曰:‘槐梦醒时成大觉,梅花香里证无生。’”词语解释:槐里月 拼音:huái lǐ yuè
长安 夜月。 槐里 ,古代 长安 里巷名。 唐 宋之问 《鲁忠王挽词》诗之二:“人悲 槐里 月,马踏 槿原 霜。” 唐 钱起 《送马员外拜官觐省》诗:“归覲屡经 槐里 月,出师常笑 棘门 军。”词语解释:槐位 拼音:huái wèi
谓三公之位。 明 黄佐 《粤会赋》:“囊笏槐位,献鑑枫垣。”参见“ 槐府 ”。
词语解释:槐府 拼音:huái fǔ
三公的官署或宅第。 宋 柳永 《永遇乐》词之二:“棠郊成政,槐府登贤,非久定须归去。” 宋 万俟咏 《三台·清明应制》词:“清明看, 汉 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 宋 姜夔 《石湖仙·寿石湖居士》词:“玉友金蕉,玉人金缕,缓移筝柱,闻好语,明年定在槐府。”参见“ 三槐九棘 ”、“ 槐棘 ”。词语解释:槐牙 拼音:huái yá
巢菜。草本植物。嫩茎和叶可作蔬菜,种子可食。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九:“ 蜀 中食品,南方不知其名者多矣,而况其味乎。 东坡 所谓‘豆荚圆且小,槐牙细而丰’者,巢菜也。”词语解释:槐膏 拼音:huái gāo
槐树分泌的树脂。 唐 李廓 《夏日途中》诗:“日色欺清镜,槐膏点白衣。”词语解释:槐穟 拼音:huái suì
槐树的荚果。因其呈穗状,故称。 唐 朱庆馀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之一:“雨餘槐穟重,霜近药苗衰。”词语解释:槐芽饼 拼音:huái yá bǐng
即槐叶冷淘。 宋 苏轼 《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史君食槐叶冷淘》诗:“青浮卵盌槐芽饼,红点冰槃藿叶鱼。” 王十朋 集注:“槐芽饼,即序所谓槐叶冷淘也。盖取槐叶汁溲麵作饼,即鲜碧色也。”参见“ 槐叶冷淘 ”。
词语解释:槐叶冷淘 拼音:huái yè lěng táo
一种凉食。以面与槐叶水等调和,切成饼、条、丝等形状,煮熟,用凉水汀过后食用。 唐 杜甫 有《槐叶冷淘》诗,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以槐叶汁和麵为冷淘。” 宋 苏轼 有《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史君食槐叶冷淘》诗。亦省作“ 槐淘 ”。 清 钱谦益 《谢德州张太守送酒》诗:“香翻乳酒倾云液,油点槐淘泻玉盘。”词语解释:槐衮 拼音:huái gǔn
喻指三公。衮,衮衣,上公所服。《南齐书·崔祖思传》:“决狱无寃,庆昌枝裔,槐衮相袭,蝉紫传辉。” 南朝 梁简文帝 《〈菩提树颂〉序》:“少阳懋善於元真,蕃臣燮和於槐衮。”词语解释:槐眼 拼音:huái yǎn
槐树花蕾。五月槐蕾初生,如人睡眼初展,故称。 宋 范成大 《五月闻莺》诗之二:“老尽西园千树緑,却怜槐眼正迷离。”词语解释:槐槽 拼音:huái cáo
用槐木制的酒槽。 宋 梅尧臣 《送杜挺之郎中知虔州》诗:“此身不到五侯门,肥羔酿酒槐槽咽。”词语解释:槐实 拼音:huái shí
槐树的果实。可入中药。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 庾肩吾 常服槐实,年七十餘,目看细字,鬚髮犹黑。” 宋 田锡 《菊花枕赋》:“价掩槐实,名踰蕙房。”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槐》:“槐实。﹝气味﹞苦,寒,无毒。”词语解释:槐蛾 拼音:huái é
即槐耳。词语解释:槐江 拼音:huái jiāng
山名。见于《山海经》。《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三百二十里,曰 槐江之山 , 丘时之水 出焉。”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三:“迢递 槐江 岭,是谓 玄圃 丘。”词语解释:槐行 拼音:huái xíng
指排列成行的槐树。 前蜀 韦庄 《嘉会里闲居》诗:“寂寂无鐘皷,槐行接紫宸。”参见“ 槐衙 ”。
词语解释:槐衙 拼音:huái yá
指古代 长安 天街两旁排列成行的槐树。 南唐 尉迟偓 《中朝故事》:“天街两畔槐树,俗号为槐衙; 曲江 池畔多柳,亦号为柳衙,意谓其成行列如排衙也。”词语解释:槐淘 拼音:huái táo
见“ 槐叶冷淘 ”。
词语解释:槐叶冷淘 拼音:huái yè lěng táo
一种凉食。以面与槐叶水等调和,切成饼、条、丝等形状,煮熟,用凉水汀过后食用。 唐 杜甫 有《槐叶冷淘》诗,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以槐叶汁和麵为冷淘。” 宋 苏轼 有《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史君食槐叶冷淘》诗。亦省作“ 槐淘 ”。 清 钱谦益 《谢德州张太守送酒》诗:“香翻乳酒倾云液,油点槐淘泻玉盘。”词语解释:槐子 拼音:huái zǐ
槐树结的荚果或种子。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槐》﹝集解﹞引 陶弘景 曰:“槐子以十月巳日采相连多者,新盆盛,合泥百日,皮烂为水,核如大豆。” 明 沉榜 《宛署杂记·经费上》:“土粉一斗,价一钱;槐子、白矾价五分。”词语解释:槐馆 拼音:huái guǎn
指太学,亦泛指学馆。 唐 林宽 《穷冬太学》诗:“投跡依槐馆,荒亭草合时。雪深鳶啸急,薪溼鼎吟迟。”参见“ 槐厅 ”。
词语解释:槐厅 拼音:huái tīng
唐 宋 时学士院中的厅名。 宋 梅尧臣 《送王著作赴西京寿安》诗:“閒寻前代迹,浄扫古槐厅。”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学士院第三厅学士閤子,当前有一巨槐,素号槐厅。旧传居此閤者,多至入相。” 清 吴伟业 《即事》诗之三:“元僚白髮领槐厅,风度须看似 九龄 。”词语解释:槐燧 拼音:huái suì
以槐木取火之器。 唐 韦承庆 《寒食应制》诗:“旧火收槐燧,餘寒入桂宫。” 明 王一翥 《读书镫檠赋》:“槐燧初钻,松寮始烘。”参见“ 槐火 ”。
词语解释:槐火 拼音:huái huǒ
用槐木取火。相传古时往往随季节变换燃烧不同的木柴以防时疫,冬取槐火。《周礼·夏官·司爟》“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疫” 汉 郑玄 注:“ 郑司农 説以 鄹子 曰:‘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冬取槐檀之火。’” 唐 王勃 《守岁序》:“槐火灭而寒气消,芦灰用而春风起。” 宋 苏轼 《〈参寥泉铭〉序》:“梦相与赋诗,有寒食清明石泉槐火之句,语甚美,而不知其所谓。” 元 宋无 《谢僧遗石枪》诗:“崖瀑松风添瑟缩,地鑪槐火共青荧。”词语解释:槐绶 拼音:huái shòu
三公的印绶。绶,印纽丝带。借指印。 北周 庾信 《伤王司徒褒》诗:“緑紱紆槐綬,黄金饰侍蝉。”词语解释:槐谷 拼音:huái gǔ
槐里 之谷。故地在今 陕西省 兴平县 东南。《战国策·秦策二》:“ 苏代 曰:‘不如重其贄,厚其禄以迎之,彼(指 甘茂 )来则置之 槐谷 ,终身勿出,天下何从图 秦 。’” 姚宏 注:“《后语》 槐谷 注, 槐里 之谷,今 京兆 始平 之地。”词语解释:槐黄期候
科举时代的秋试之时词语解释:槐岳 拼音:huái yuè
喻指朝廷高官。《后汉书·百官志五》“太傅但曰傅” 南朝 梁 刘昭 注:“爰自 晋 世,矫枉太过……唯亲是贵,无愚智之辨。不能胜衣冠,早据公相之尊;童蒙幼子,遄登槐岳之位。”参见“ 槐棘 ”。
词语解释:槐棘 拼音:huái jí
(1). 周 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以定三公九卿之位。后因以“槐棘”喻指三公九卿之位。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上自槐棘,降逮皁隶,论道经国,莫不任职。” 南朝 梁 任昉 《桓宣城碑》:“将登槐棘,宏振纲网。” 清 赵翼 《哭王述庵侍郎》诗:“奏凯归来大策勋,屡擢崇班到槐棘。”参见“ 三槐九棘 ”。
(2).《礼记·王制》:“正以狱成告于大司寇,大司寇听之棘木之下。大司寇以狱之成告于王,王命三公参听之。”后因以“槐棘”指听讼的处所。《三国志·魏志·高柔传》:“古者刑政有疑,輒议於槐棘之下。自今之后,朝有疑议及刑狱大事,宜数以咨访三公。”《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四年》:“是故先王之制,虽有亲、故、贤、能、功、贵、勤、宾,苟有其罪,不直赦也;必议於槐棘之下,可赦则赦,可宥则宥,可刑则刑,可杀则杀。”
词语解释:三槐九棘 拼音:sān huái jiǔ jí
《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羣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羣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 郑玄 注:“树棘以为位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槐之言怀也,怀来人於此,欲与之谋。”后以“三槐九棘”为三公九卿之代称。《后汉书·袁绍传》:“乞下臣章,咨之羣贤,使三槐九棘,议臣罪戾。”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刑法》:“古者断狱,必讯於三槐九棘之官,今三公九卿,即其职也。”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楔子:“黄卷青灯一腐儒,三槐九棘位中居。”词语解释:槐序 拼音:huái xù
指夏季。因槐树于夏季开花,故称。《南史·王晏传》:“ 晏 性浮动,志欲无厌……又和 徐 ( 徐孝嗣 )诗云‘槐序候方调。’其名位在 徐 前。” 明 杨慎 《艺林伐山·槐序》:“槐序,指夏日也。”词语解释:槐宫棘寺 拼音:huái gōng jí sì
三公九卿的官署。《北史·邢邵传》:“美榭高墉,严壮於外;槐宫棘寺,显丽於中。”词语解释:槐宰 拼音:huái zǎi
犹宰辅。 南朝 齐 王俭 《侍皇太子释奠宴》诗:“降冕上庠,升宴东序;槐宰金贞,藩维玉誉。” 明 王錂 《春芜记·巧诋》:“槃跚难挨,羞杀我职居槐宰。”词语解释:槐掖 拼音:huái yè
宫庭。 南朝 梁 沉约 《与沉渊荐沉驎士表》:“若使闻政王庭,服道槐掖,必能孚朝规於边鄙,播圣泽於荒垂。”词语解释:槐望 拼音:huái wàng
有声誉的公卿。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槐望授经,黄巾韜刃。再传益昌,弦歌振振。”词语解释:槐壤 拼音:huái rǎng
指 槐安国 。 元 王恽 《滕王蝶蚁图》诗之一:“槐壤纷纷事暂欢,枕中栩栩伴周閒。”参见“ 槐安梦 ”。
词语解释:槐安梦 拼音:huái ān mèng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载, 淳于棼 饮酒古槐树下,醉后入梦,见一城楼题 大槐安国 。 槐安 国王招其为驸马,任 南柯 太守三十年,享尽富贵荣华。醒后见槐下有一大蚁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梦中的 槐安国 和 南柯郡 。后因用“槐安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 宋 陆游 《秋晚》诗:“幻境 槐安 梦,危机 竹节 滩。” 金 路铎 《汴梁公廨西楼》诗之二:“薄宦 槐安 梦,浮名剑首炊。” 清 赵翼 《一枕》诗:“一枕 槐安 梦已捐,此身何处不翛然。”亦省作“ 槐梦 ”。 宋 虞俦 《再和以莲心茶送巩使君小诗将之》:“竹轩旋碾香尘散,槐梦初回齿颊甜。”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画学·画中人》:“﹝ 钱堉 ﹞尝爱 虎邱 之胜,筑生壙於后山,左右俱植梅花,自题其墓柱曰:‘槐梦醒时成大觉,梅花香里证无生。’”词语解释:槐卿 拼音:huái qīng
指三公九卿。《千字文》:“府罗将相,路侠槐卿。”词语解释:槐国蚁 拼音:huái guó yǐ
“槐安梦”中之蚁。喻指人生如梦,富贵虚无。 清 陈维崧 《满江红·渡江后车上作》词之二:“梦裡悲欢 槐国 蚁,世间得丧隣翁马。”参见“ 槐安梦 ”。
词语解释:槐安梦 拼音:huái ān mèng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载, 淳于棼 饮酒古槐树下,醉后入梦,见一城楼题 大槐安国 。 槐安 国王招其为驸马,任 南柯 太守三十年,享尽富贵荣华。醒后见槐下有一大蚁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梦中的 槐安国 和 南柯郡 。后因用“槐安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 宋 陆游 《秋晚》诗:“幻境 槐安 梦,危机 竹节 滩。” 金 路铎 《汴梁公廨西楼》诗之二:“薄宦 槐安 梦,浮名剑首炊。” 清 赵翼 《一枕》诗:“一枕 槐安 梦已捐,此身何处不翛然。”亦省作“ 槐梦 ”。 宋 虞俦 《再和以莲心茶送巩使君小诗将之》:“竹轩旋碾香尘散,槐梦初回齿颊甜。”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画学·画中人》:“﹝ 钱堉 ﹞尝爱 虎邱 之胜,筑生壙於后山,左右俱植梅花,自题其墓柱曰:‘槐梦醒时成大觉,梅花香里证无生。’”词语解释:槐叶冷淘 拼音:huái yè lěng táo
一种凉食。以面与槐叶水等调和,切成饼、条、丝等形状,煮熟,用凉水汀过后食用。 唐 杜甫 有《槐叶冷淘》诗,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以槐叶汁和麵为冷淘。” 宋 苏轼 有《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史君食槐叶冷淘》诗。亦省作“ 槐淘 ”。 清 钱谦益 《谢德州张太守送酒》诗:“香翻乳酒倾云液,油点槐淘泻玉盘。”词语解释:槐阶棘路 拼音:huái jiē jí lù
泛指三公九卿之位。《魏书·崔楷传》:“伏惟 皇魏 握图临宇,总契裁极,道敷九有,德被八荒。槐阶棘路,实维英哲;虎门、麟阁,实曰贤明,天地函和,日月光曜。”参见“ 槐棘 ”。
词语解释:槐棘 拼音:huái jí
(1). 周 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以定三公九卿之位。后因以“槐棘”喻指三公九卿之位。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上自槐棘,降逮皁隶,论道经国,莫不任职。” 南朝 梁 任昉 《桓宣城碑》:“将登槐棘,宏振纲网。” 清 赵翼 《哭王述庵侍郎》诗:“奏凯归来大策勋,屡擢崇班到槐棘。”参见“ 三槐九棘 ”。
(2).《礼记·王制》:“正以狱成告于大司寇,大司寇听之棘木之下。大司寇以狱之成告于王,王命三公参听之。”后因以“槐棘”指听讼的处所。《三国志·魏志·高柔传》:“古者刑政有疑,輒议於槐棘之下。自今之后,朝有疑议及刑狱大事,宜数以咨访三公。”《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四年》:“是故先王之制,虽有亲、故、贤、能、功、贵、勤、宾,苟有其罪,不直赦也;必议於槐棘之下,可赦则赦,可宥则宥,可刑则刑,可杀则杀。”
词语解释:三槐九棘 拼音:sān huái jiǔ jí
《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羣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羣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 郑玄 注:“树棘以为位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槐之言怀也,怀来人於此,欲与之谋。”后以“三槐九棘”为三公九卿之代称。《后汉书·袁绍传》:“乞下臣章,咨之羣贤,使三槐九棘,议臣罪戾。”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刑法》:“古者断狱,必讯於三槐九棘之官,今三公九卿,即其职也。”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楔子:“黄卷青灯一腐儒,三槐九棘位中居。”词语解释:槐豆 拼音:huái dòu
槐树的种子。可以入中药,治痔疮,又可用来制酱油、酒等。词语解释:槐铉 拼音:huái xuàn
犹槐鼎。铉,举鼎之具。《宋书·符瑞志下》:“臣以寡立,承乏槐鉉,沐浴芳津,预覩冥庆。”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领军让司空并敦劝启》:“臣以为槐鉉之任,百王攸先。”词语解释:槐采 拼音:huái cǎi
1.指公卿。词语解释:槐胶弹子 拼音:huái jiāo dàn zǐ
用槐树胶制成的弹丸。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槐胶弹子》:“ 李少微 子女颇多,每朝退,於亭榭散槐胶弹子数百枚,令诸小儿争取之,以为戏笑。”词语解释:槐本 拼音:huái běn
槐树伐后残留的树桩。《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乐 ( 欒乐 )射之,不中;又注,则乘槐本而覆。” 杨伯峻 注:“槐本,槐树根之凸出土上者。”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车絓槐本,马惊旋泞。”词语解释:槐胶 拼音:huái jiāo
槐树的树脂。一种中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槐》:“槐胶。﹝气味﹞苦,寒,无毒。﹝主治﹞一切风,化涎,肝臟风,筋脉抽掣及急风口噤。”词语解释:槐南一梦 拼音:huái nán yī mèng
同“ 槐安梦 ”。 明 王錂 《春芜记·宸游》:“寡人适方饮酒之间,想起大夫所谭神女之事,不觉神情恍惚,睡思懵腾……正是衹将桑海千秋事,付与槐南一梦中。”词语解释:槐省棘署 拼音:huái shěng jí shǔ
三公九卿的官署。《唐大诏令集·明堂灾告庙制》:“槐省棘署,百僚庶尹,宜竭乃诚,各扬其职。”词语解释:槐瘿 拼音:huái yǐng
槐木的瘿瘤。 唐 刘讷言 《谐噱录·雌甲辰》:“ 裴晋公 度 在相位日,有人寄槐癭一枚,欲削为枕,时郎中 庾威 世称博物,召请别之, 庾 捧玩良久,白曰:‘此槐癭是雌树生者,恐不堪用。’” 宋 范成大 《峨嵋县诗》:“泉清土沃稻芒蚤,县古林深槐癭高。”词语解释:槐耳 拼音:huái ěr
生于槐树上的木耳。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三·木耳》:“槐耳。”﹝释名﹞引 苏恭 曰:“此槐树上菌也。”词语解释:槐衢 拼音:huái qú
指朝廷。衢,衢室,皇帝听政之所。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仙臺俶务,三珪銓棘序之风;天秩调邦,六府燮槐衢之典。”词语解释:槐衙 拼音:huái yá
指古代 长安 天街两旁排列成行的槐树。 南唐 尉迟偓 《中朝故事》:“天街两畔槐树,俗号为槐衙; 曲江 池畔多柳,亦号为柳衙,意谓其成行列如排衙也。”词语解释:槐鸡 拼音:huái jī
即槐耳。词语解释:槐菌 拼音:huái jūn
即槐耳。生於槐树上的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