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窗槅 拼音:chuāng gé
见“ 窗格 ”。
词语解释:窗格 拼音:chuāng gé
亦称“ 窗隔 ”。亦称“ 窗槅 ”。 窗上的格子。古时在上面糊纸或纱以挡风。亦指窗扇。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 苏易简 为学士,已寝遽起,无烛具衣冠,宫嬪自窗格引烛入照之。” 宋 杨万里 《荔枝堂夕眺》诗:“迎寒窗隔重糊遍,只放书边数眼明。”《水浒传》第九十回:“童子点上灯来,闭了窗格,掇张桌子,铺下五六碟菜蔬。”《红楼梦》第七九回:“偺们如今都係霞彩纱糊的窗槅。”词语解释:顶槅 拼音:dǐng gé
即顶格。《金瓶梅词话》第四六回:“ 賁四娘子 见了,如同天上落下来的一般,迎接进里间屋里。顶槅上点着绣毬纱灯。” 茅盾 《虹》三:“小房间的糊着花纸的顶槅下,满堆着 徐女士 的高朗的笑音,和清晰的 梅女士 的软语。”参见“ 顶格 ”。
词语解释:顶格 拼音:dǐng gé
(1).即天花板。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屋室·置顶格》:“精室不见椽瓦,或以板覆,或以纸糊,以掩屋上之丑态,名为‘顶格’,天下皆然。”
(2).书稿排版时,排完一行接排下一行时,齐版口起排,不留空格,称“顶格”。词语解释:虬楼亮槅 拼音:qiú lóu liàng gé
雕花的有槅子的长窗。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二折:“一剗的织锦绣翡翠帘櫳,朱红漆虬楼亮槅,碧琉璃碾玉亭臺。”亦作“ 虬鏤亮槅 ”。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一折:“他!他!他!把金钉朱户生扭开,虬鏤亮槅尽毁败。”词语解释:虬镂亮槅 拼音:qiú lòu liàng gé
见“ 虬楼亮槅 ”。
词语解释:虬楼亮槅 拼音:qiú lóu liàng gé
雕花的有槅子的长窗。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二折:“一剗的织锦绣翡翠帘櫳,朱红漆虬楼亮槅,碧琉璃碾玉亭臺。”亦作“ 虬鏤亮槅 ”。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一折:“他!他!他!把金钉朱户生扭开,虬鏤亮槅尽毁败。”词语解释:亮槅 拼音:liàng gé
亦作“ 亮隔 ”。 能透光的花格长窗。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六:“取明隔子人多呼为亮隔。”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一折:“他把金钉朱户生扭开,虬鏤亮槅尽毁败。”《水浒传》第四回:“﹝众人﹞慌忙都退入藏殿里去,便把亮槅关上。”词语解释:里槅 拼音:lǐ gé
旧时房屋建筑中装在走廊内侧的槅子。借指里屋。《红楼梦》第五八回:“ 晴雯 忙喊道:‘快出去!你等他砸了碗,也轮不到你吹!你什么空儿跑到里槅儿来了?’”词语解释:文槅 拼音:wén gé
绘有文彩的窗棂。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阁前有楼三楹,雕窗文槅,俱饰以金碧。”词语解释:木槅 拼音:mù gé
指可取下的活动窗板。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窗栏》:“此窗虽多开少闭,然亦间有闭时……必须照式大小作木槅一扇,以名画一幅裱之,嵌入窗中。”词语解释:太师槅 拼音:tài shī gé
见“ 太师窗 ”。
词语解释:太师窗 拼音:tài shī chuāng
亦称“ 太师槅 ”。 一种窗棂中间密、上下疏的旧式窗子。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秦太师 作相时……第中窗上下及中一二眼作方眼,餘作疎櫺,谓之‘太师窗’。”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玩具·物带人号》:“窗之中密而上下疎者,名‘太师槅’。”词语解释:犁槅 拼音:lí gé
见“ 犂軛 ”。
词语解释:犁轭 拼音:lí è
1.亦作"犂軶"。亦作"犁轭"。
2.或称"犂槅"。架在牛脖子上的器具,似人字形,用以牵引犁。词语解释:多宝槅 拼音:duō bǎo gé
分成许多格子的架子,用来放置古玩、工艺品等。也叫多宝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