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陌入声 驿[xī][jī,积聚][jí][yì,变易][gē gé][pò tuò][详注1][详注2][详注3][zhī][jí][动词][sè mí sù][shì zhē][划破][yì][yā,笑声][详注4][xī][hé][tī zhì][zǎ zé zhā zhà][è][gé][hé,同核][yì shì][jí][zhà][yì][è,音厄。本作呃。鸡声。][cè][zhái][shuò][jí][详注5][详注6][hè xià][详注7]鰿


注1:索 《广韵》山戟切《集韵》色窄切,求也。《礼·曲礼》大夫以索牛。《注》索,求得而用之。
注2:摘 《唐韵》竹厄切《集韵》《韵会》陟革切,音谪。手取也。《唐书·建宁王倓传》天后次子贤作歌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归。或作擿。
注3:射 yì,音睪。《诗·大雅》无射亦保。《周颂》无射于人斯。《注》射,厌也。又无射,九月律名。《前汉·律历志》无射,言阳气上升,阴气收藏,终而复始,无厌已也。
注4:刺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七迹切,音碛。穿也,伤也。《增韵》刃之也。《孟子》刺人而杀之。又针黹也。《史记·货殖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又侦伺也。《前汉·燕王旦传》燕王旦遣幸臣之长安问礼仪,阴刺候朝廷事。又《韵会》黥也。又撑也。《史记·陈平世家》平乃刺船而去。《韩愈诗》峻濑乍可刺。又刺刺,多言貌。《管子·心术篇》焉能去刺刺为咢咢乎。《韩愈·送殷员外序》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注5:柞 《集韻》《韻會》側格切,音窄。除草曰芟,除木曰柞。《詩·周頌》載芟載柞。又《周禮·夏官》柞氏掌攻草木。 又窄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轂小而長則柞。《类篇》助伯切,音斮。捕兽槛中机曰柞鄂。《中庸·孔疏》擭谓柞㮙也。
注6:莫 《韵会》莫白切,音陌。静也。《诗·小雅》君妇莫莫。《注》言清静而敬至也。《左传·昭二十八年》德正应和曰莫。
注7:霸 音拍。古与魄同。《说文》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从月䨣声。《增韵》月体黑者谓之霸。《玉篇》今作魄。《书·武成·旁死魄释文》魄,普白反。《说文》作霸,匹革反。《前汉·律历志》四月已丑朔死霸。死霸,朔也。生霸,望也。是月甲辰望,乙巳旁之,故武成篇曰:惟四月既旁生霸。
首字词组
槅子槅子门槅察槅窗槅段槅门槅扇 

词语解释:槅子  拼音:gé zǐ
(1).上半部装有格眼的落地长窗、门扇或类似的屏障物。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禄山 梦见殿中槅子倒, 幡绰 曰:‘革故从新。’”《水浒传》第一回:“ 洪太尉 看时,另外一所殿宇:一遭都是捣椒红泥墻,正面两扇朱红槅子。”《红楼梦》第九二回:“一件是围屏,有二十四扇槅子,都是紫檀雕刻的。”《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大殿上槅子都没了。”
(2).一种类似书架的器具,中分不同样式的许多层小格,供陈设器皿、玩具。《红楼梦》第三七回:“ 袭人 回至房中,拿碟了盛东西与 湘云 送去,却见槅子上碟子槽儿空着。”《红楼梦》第三七回:“你再瞧,那槅子儘上头的一对联珠瓶还没收来呢。”
词语解释:槅子门  拼音:gé zǐ mén
上半部装有格眼的门扇。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那此白纸糊的槅子门,每扇都已关好。”
词语解释:槅察  拼音:gé chá
象声词。《水浒传》第九一回:“ 张礼 无心恋战,拖枪便走,被 李逵 赶上,槅察的一斧,刴为两段。”《水浒传》第一一五回:“﹝ 武松 ﹞槅察的一刀,把 贝应夔 剁下头来。”
词语解释:槅窗  拼音:gé chuāng
有格眼的窗子。《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 何小姐 ﹞依然隐在屋门槅窗边看着。一时早见这堂屋里,靠西边那扇大槅窗上水湿了一大片。”
词语解释:槅段  拼音:gé duàn
把一间房子隔成几间的遮挡物,如板壁等。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一:“北屋三间打通了槅段,足以容五十多个学生。”
词语解释:槅门  拼音:gé mén
旧式建筑中的一种比较讲究的门,上部做成窗棂,糊纸或装玻璃,对开或中间对开、两边单开。
词语解释:槅扇  拼音:gé shàn
门的一种,一对一对相连,一般做成雕花格子,门背糊纸或装玻璃。《红楼梦》第七五回:“恍惚闻得祠堂内槅扇开闔之声。”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打开槅扇就望见大客厅的气象十分轩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