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尤平声 [详注1][móu,绸缪][ōu,水泡,名词][通‘不’,未定之辭也,多用于句末。][gōu][chóu][tōu][chōu chóu][liú][lōu][zhōu][chóu][音鎪。][音鄒。][dōu][gōu][ǒu][lǚ][zōu][sōu][详注2][jiū liú][fú][zōu zhōu chōu][yóu][ōu][zhōu][音浮。《集韵》或从包从不。][详注3][详注4]絿[qiū][yōu][róu qiú][qiū][yōu][yóu][zōu][gōu][音抔。《博雅》䥯䎧,耕也。]帿瀀[音求。《诗·周南》施于中逵。叶下仇。][fú fū][详注5][详注6]


注1:不 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尔雅·释鸟》䳡其鳺鴀。《邢疏》陆玑云:今小鸠也。一名䳕鸠,幽州人或谓鷎鴡,梁宋闲谓之隹,扬州人亦然。 又未定之辞也。《陶潜诗》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又姓。《晋书》汲郡人不准。◎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转注古音,音彪。
注2:窭 音娄。《史记·淳于髡传》瓯窭满箦。《裴骃注》瓯窭,便侧之地。
注3:救 《韵补》叶居尤切。《诗·邶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武王盘铭》溺于渊,尚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注4:蹂 揉擦。通“揉”。《广韵》耳由切《集韵》《韵会》《正韵》而由切,音柔。《诗·大雅》或簸或蹂。《笺》蹂之言润也。《疏》蹂黍,以水润米,必当蹂之使湿。《朱传》簸扬去糠也。蹂,蹂禾取谷以继之也。
注5:軥 《广韵》古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居侯切,音钩。《广韵》车軥心木。
注6:涑 音锼。《说文》浣也。一说以手曰涑,以足曰浣。
首字词组
楸枰楸花楸槚楸棋楸陌楸桁楸函楸子
楸局楸叶楸英楸线楸梓楸户楸玉局楸叶膏

词语解释:楸枰  拼音:qiū píng
棋盘。古时多用楸木制作,故名。 唐 温庭筠 《观棋》诗:“闲对楸枰倾一壶,黄华坪上几成卢。” 宋 陆游 《自嘲》诗:“遍游竹院寻僧语,时拂楸枰约客棋。” 元 无名氏 《一枝花·棋》套曲:“闲展楸枰,初布势求全胜,后分途起战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 安 故好棋,楸枰尝置坐侧。”
词语解释:楸局  拼音:qiū jú
(1).楸木制的围棋盘。 唐 郑谷 《寄棋客》诗:“松窗楸局稳,相顾思皆凝。”
(2).棋局;弈棋。 清 梁清标 《望江南》词:“将输楸局倩猧儿,薌泽乍闻时。” 清 陆葇 《燕山亭·七月十五日夜同竹垞武曾融谷覃九集谡园竹屋》词:“楸局未停,玉子声声,听得卖花车过。”
词语解释:楸花  拼音:qiū huā
楸树的花。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诗之一:“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楸花媚远天。” 杨朔 《走进太阳里去》:“一九三九年春天,楸花正开,我跟着一支队伍从 太行山 往 河北 大平原移动。”
词语解释:楸叶  拼音:qiū yè
楸树叶。 唐 宋 习俗用以象征秋意。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立秋》:“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楸》:“ 唐 时立秋日,京师卖楸叶,妇女、儿童剪花戴之,取秋意也。”
词语解释:楸槚
楸树。槚,一名山楸,古人多植于墓前。 南朝 梁 沉约 《怀旧诗·伤庾杲之》:“楸檟今已合,容范尚昭昭。”《北齐书·王琳传》:“昔 廉公告 逝,即 淝川 而建塋域; 孙叔 云亡,仍 芍陂 而植楸檟。”
词语解释:楸英  拼音:qiū yīng
楸花。 宋 梅尧臣 《和王仲仪楸花十二韵》:“楸英独步媚,淡紫相参差。”
词语解释:楸棋  拼音:qiū qí
指围棋。 明 唐寅 《题画》诗之二:“日长来此消闲兴,一局楸棋对手敲。”
词语解释:楸线  拼音:qiū xiàn
秋天楸树下垂的细枝。《埤雅·释木》:“楸有行列,茎榦乔耸凌云,华高可爱,至秋垂条如线,俗谓之楸线。” 宋 陆游 《中庭纳凉》诗:“摇摇楸线风初紧,颭颭荷盘露欲倾。”按, 明 杨慎 《艺林伐山·柳丝楸线》:“柳谓之丝,楸谓之线。”
词语解释:楸陌  拼音:qiū mò
旁植楸树的行道。 宋 柳永 《少年游》词:“王孙走马长楸陌,贪迷恋、少年游。”
词语解释:楸梓  拼音:qiū zǐ
(1).梓树。《说文·木部》:“楸,梓也。” 桂馥 义证:“梓也者, 乐彦 曰:‘楸梓也’。”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古琴辩》:“有楸梓,锯开,色微紫黑,用以为琴底者也。有黄心梓,其理正类櫧木而极细,黄白不堪,若作器用,难朽,非琴材。”
(2).楸树与梓树。 晋 张协 《玄武馆赋》:“木则楸梓夹路,蓊蔚如林。”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木则松柏檀櫟……楸梓檉樗,刚柔性异,贞脆质殊。”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槐柳楸梓梧柞》:“楸梓,二木相类者也。白色有角者为梓,似楸有角者名为角楸或名子楸,黄色无子者为柳楸。”
(3). 三国 魏 邺都 宫中坊名。《文选·左思〈魏都赋〉》:“ 楸梓 木兰 ,次舍甲乙。” 张载 注:“近世王者后宫,以椒房为通称, 听政殿 后,有 鸣鹤堂 、 楸梓坊 、 木兰坊 ……东西二坊之中央有温室。”
词语解释:楸桁  拼音:qiū héng
排成直行的楸树。 唐 杨炯 《李怀州墓志铭》:“楸桁夹路,碑石书年,百代之后, 南阳 之阡。”
词语解释:楸户  拼音:qiū hù
以种楸树为业的民家。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中山 有楸户,掌楸木者。楸可为什器。”
词语解释:楸函  拼音:qiū hán
棺材。 唐 尉迟枢 《南楚新闻》:“七月十三日 悰 ( 杜悰 )乃薨,将归葬 洛阳 ,为束身楸函而即路。”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楸函》:“楸函,盖即棺也。”
词语解释:楸玉局  拼音:qiū yù jú
苍青色玉石制的围棋盘。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 日本 国王子来朝……王子善围棋,上勅 顾师言 待詔为对手。王子出楸玉局、冷暖玉棋子。”
词语解释:楸子  拼音:qiū zǐ
果名。味酸的林檎。 宋 惠洪 《过孜莫翁》诗:“幽径野花开旧菊,石牀楸子下高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林檎》:“林檎即柰之小而圆者。其味酢者,即楸子也。”
词语解释:楸叶膏  拼音:qiū yè gāo
药膏名,以楸叶制成。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楸叶膏法》:“ 汝州 楸树极多……立秋日太阳未升,采其叶熬为膏,傅疮疡立愈,谓之楸叶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