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屋入声 鹿宿[sù,住宿][qū,酒曲][dú,读书][fù][fú][yù][pù][cù][pǔ pò][chù xù][fú fù][zhòu][pù][详注1][niǔ][详注2][详注3][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cù][xù chù][详注4][zhú][详注5][lù][fù,音覆。剖也,判也,裂也。动词][chù][zhuó,激水声也。][cù][详注6][音珿。《广韵》廉谨貌。]


注1:浊 《韻補》叶昌六切,音逐。《前漢·潁川歌》潁水濁,灌氏族。
注2:踧 cù,音蹴。踧踖,行而谨敬也。互详踖字注。又与蹙同。《后汉·陈蕃传》黄门从官,驺蹋踧蕃。《扬子·法言》或人踧尔。《木华·海赋》噏波则洪涟踧缩。
注3:菔 音服。《韵会》芦菔一名来服,言来麰之所服也。字亦与服通。《诗·小雅》象弭鱼服。《笺》服当作菔。《周礼·素服注》服当作菔,刀剑衣也。
注4:缪 音穆。与穆同。《礼·大传》序以昭缪。《注》缪,读如穆。《公羊传·隐三年》葬宋缪公。《释文》缪,左氏作穆。《史记·鲁世家》太公召公乃缪卜。《注》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又通勠。
注5:囿 《唐韵》于六切,音哊。《诗·大雅》王在灵囿,麀鹿攸伏。又《刘向·九叹》莞芎弃於泽洲兮,瓟蠡橐於筐簏。麒麟奔於九皋兮,熊罴荤而逸囿。
注6:阿 《韻會小補》音屋。《古詩》家中有阿誰。《木蘭詩》阿耶無大兒。
首字词组
椟藏椟韫椟护椟丸椟食   
椟玉椟栌椟匮椟槥    

词语解释:椟藏  拼音:dú cáng
(1).《论语·子罕》:“ 子贡 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匵同“ 櫝 ”。后因以“櫝藏”比喻怀才。 宋 苏轼 《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但信櫝藏终自售,岂知盌脱本无橅。” 宋 黄庭坚 《被褐怀珠玉》诗:“櫝藏心有待,褐短义难降。”
(2).缄藏。 宋 叶适 《太府少卿福建运判直宝谟阁李公墓志铭》:“公文出新意……读者虽贵珍,莫能定其价。而公亦深自櫝藏,虽子弟不覿也。”
(3).指缄藏之物。 清 魏源 《〈圣武记〉叙》:“晚侨 江 淮 ,海警沓至,愾然触其中之所积,乃尽发其櫝藏,排比经纬,驰骋往復。”
词语解释:椟玉  拼音:dú yù
谓藏于匣中之美玉。比喻怀藏之才。 唐 韩偓 《金銮密记》:“臣才不迈羣,器不拔俗,待价既殊于櫝玉,穷经有愧于籝金。”参见“ 櫝藏 ”。
词语解释:椟藏  拼音:dú cáng
(1).《论语·子罕》:“ 子贡 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匵同“ 櫝 ”。后因以“櫝藏”比喻怀才。 宋 苏轼 《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但信櫝藏终自售,岂知盌脱本无橅。” 宋 黄庭坚 《被褐怀珠玉》诗:“櫝藏心有待,褐短义难降。”
(2).缄藏。 宋 叶适 《太府少卿福建运判直宝谟阁李公墓志铭》:“公文出新意……读者虽贵珍,莫能定其价。而公亦深自櫝藏,虽子弟不覿也。”
(3).指缄藏之物。 清 魏源 《〈圣武记〉叙》:“晚侨 江 淮 ,海警沓至,愾然触其中之所积,乃尽发其櫝藏,排比经纬,驰骋往復。”
词语解释:椟韫  拼音:dú yùn
犹櫝藏。 宋 叶适 《孙祖佑解元世友堂》诗:“最怜 常熟 令,櫝韞不尽施。”参见“ 櫝藏 ”。
词语解释:椟藏  拼音:dú cáng
(1).《论语·子罕》:“ 子贡 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匵同“ 櫝 ”。后因以“櫝藏”比喻怀才。 宋 苏轼 《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但信櫝藏终自售,岂知盌脱本无橅。” 宋 黄庭坚 《被褐怀珠玉》诗:“櫝藏心有待,褐短义难降。”
(2).缄藏。 宋 叶适 《太府少卿福建运判直宝谟阁李公墓志铭》:“公文出新意……读者虽贵珍,莫能定其价。而公亦深自櫝藏,虽子弟不覿也。”
(3).指缄藏之物。 清 魏源 《〈圣武记〉叙》:“晚侨 江 淮 ,海警沓至,愾然触其中之所积,乃尽发其櫝藏,排比经纬,驰骋往復。”
词语解释:椟栌  拼音:dú lú
汲水器具。即辘轳。
词语解释:椟护  拼音:dú hù
用木匣或木柜珍藏保护。 宋 岳珂 《桯史·成都贡院》:“ 成都 新繁 有藏 艺祖 御容者,莫知始何年。令长交事匵护,畀付惟谨。”
词语解释:椟匮  拼音:dú kuì
匣柜。《汉书·梁孝王刘武传》“虎兕出於匣,龟玉毁於匱中” 唐 颜师古 注:“言虎兕出於槛,龟玉毁於櫝匱。”
词语解释:椟丸  拼音:dú wán
古代盛箭的器具。《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执冰而踞” 晋 杜预 注:“冰,櫝丸盖。或云櫝丸是箭筩,其盖可以取饮。”
词语解释:椟槥  拼音:dú huì
小棺材。 清 王晫 《今世说·规箴》:“﹝ 汪 汝蕃 ﹞又埋胔掩骼,二十年内,櫝槥千餘。”
词语解释:椟食  拼音:dú shí
以盒供食。 宋 王君玉 《国老谈苑》卷二:“ 杜镐 广博,为龙图阁学士。 真宗 一日问:‘櫝食原於何代?’ 镐 对曰:‘ 汉景帝 为太子, 文帝 钟爱,既居东朝, 文帝 念之曰:“太子之食,必料差殊。”乃命太官每具两担櫝,以一赐之,此其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