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植杖 拼音:zhí zhàng
(1).倚杖。扶杖。《论语·微子》:“ 子路 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 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穀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后因以“植杖”为典。 晋 陶潜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之一:“寒草被荒蹊,地为罕人远,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復返。” 唐 韦嗣立 《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赠张左丞崔礼部崔光禄》诗:“褰帘出野院,植杖候柴门。”《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降及 春秋 ,植杖之叟,耦耕之夫,贩牛之商,斲轮之工,散见於传记诸书,犹往往不絶。”
(2).立杖。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 张七 ﹞乃诣神祠祷曰:‘小人不幸,为剧盗逼,穷迫无路,敬植杖神前,视所向而往。’杖仆向东北,乃迤邐行乞至 天津 。”词语解释:植根 拼音:zhí gēn
扎根。比喻深入到人或事物中去,打下基础。 晋 庾亮 《让中书令表》:“臣歷观庶姓在世,无党於朝,无援於时,植根之本,轻也薄也。” 宋 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今丑虏之植根既久,不可以一举而遂灭。” 郭沫若 《沸羹集·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植根于利己主义或个人主义的作品,无论它有怎样高的技巧,我相信它是害人的东西。”词语解释:植物 拼音:zhí wù
百谷草木等的总称。为生物的一大类。这类生物的细胞多具有细胞壁。一般有叶绿素,多以无机物为养料,没有神经,没有感觉。《周礼·地官·大司徒》:“一曰山林,其动物宜毛物,其植物宜皁物,其民毛而方。” 汉 张衡 《西京赋》:“植物斯生,动物斯止。” 宋 梅尧臣 《和王景彝咏薜荔》:“植物有薜荔,足物有蜥蜴,固知不同类,亦各善缘壁。” 杨朔 《滇池边上的报春花》:“象鼻莲(仙人掌一类植物)多半是盆栽。”词语解释:植德 拼音:zhí dé
立德。《晋书·王羲之传》:“虽植德无殊邈,犹欲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 宋 程大昌 《考古编·君子贵乎道者三》:“古人立信,盖有设事植德而不能孚者。” 明 宋濂 《王先生小传》:“当今之世,何能文者如牛毛,而植德者若麟角?”词语解释:植鳍 拼音:zhí qí
竖起的鱼鳍。形容人枯瘦背脊弓曲貌。《荀子·非相》:“ 傅説 之状,身如植鰭。” 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鰭在鱼之背,立而上见,驼背之人似之。然则 傅説 亦背僂歟?” 元 杨维桢 《秀州相士歌》:“貌如削瓜帝治开,背如植鰭王业建。” 清 袁枚 《随园随笔·今疾病见古书》:“《荀子》言 傅説 如植鰭,即今之枯瘦也。”词语解释:植党 拼音:zhí dǎng
结党;树立党羽。《新唐书·萧至忠传》:“时 楚客 怀姦植党。” 明 宋濂 《题宋名公与马鹤山诸帖》:“朝夕忧挠,救过不暇,盖为监察御史 汪义端 攻其植党沽名之故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议院上》:“而籍贯不可分,素行不可考,智愚贤否不能一律,则营私植党,沽名罔利之弊生焉。”词语解释:植福 拼音:zhí fú
犹造福。 唐 王维 《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之二:“植福祠 迦叶 ,求仁笑 孔丘 。”词语解释:植柳 拼音:zhí liǔ
插柳。源于古代鲜卑族秋祭。 辽 金 时祈雨有射柳之俗。射柳活动前,插柳场上,并予以祭祝。《辽史·礼志一》:“若旱,择吉日行瑟瑟仪以祈雨……又翼日,植柳天棚之东南,巫以酒醴、黍稗荐植柳,祝之。皇帝、皇后祭东方毕,子弟射柳。”参见“ 射柳 ”。
词语解释:射柳 拼音:shè liǔ
(1).指 春秋 养由基 精于射箭的故事。《史记·周本纪》:“ 楚 有 养由基 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后用为善射的典实。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碑》:“藏松寳剑,射柳琱弓,推诚 贾復 ,屈节 廉公 。”参阅《战国策·西周策》。
(2). 辽 金 时的一种竞技活动。在场上插柳,驰马射之,中者为胜。源于古鲜卑族秋祭时驰马绕柳枝三周的仪式。《汉书·匈奴传上》“大会蹛林” 唐 颜师古 注:“蹛者,绕林木而祭也。 鲜卑 之俗,自古相传,秋天之祭,无林者尚竖柳枝,众骑驰遶三周乃止。此其遗法。”《辽史·太宗纪上》:“射柳於 太祖 行宫。”《金史·礼志八》:“射柳、击毬之戏,亦 辽 俗也, 金 因之。凡重五日拜天礼服,插柳毬场,为两行,当射者以尊卑序,各以帕识,其枝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无羽横鏃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接而驰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或中其青处,及中而不能断,与不能中者为负。每射必伐鼓以助其气。” 明 代射柳之法有异于前。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 永乐 中,禁中有翦柳之戏。翦柳,即射柳也。 陈眉公 云:胡人以鵓鴣贮葫芦中,悬之柳上,射之。射中葫芦鸽輒飞去,以飞之高下为胜负。往往会於清明、端午日,名曰射柳。”词语解释:植躬 拼音:zhí gōng
犹立身。 明 陈子龙 《送勒卣之金陵省试》诗之五:“盛名时不堪,植躬贵威仪。”词语解释:植植 拼音:zhí zhí
草木丛立貌。 唐 元结 《补乐歌·五茎》:“植植万物兮,滔滔根茎。”词语解释:植援 拼音:zhí yuán
筑篱笆;筑垣。《宋书·谢灵运传》:“穿池植援,种竹树堇,驱课公役,无復期度。” 清 杜岕 《姚后陶自北归三日后招集新居看洒扫庭奥喜赋》:“洒扫既已毕,植援临水涯。”词语解释:植业 拼音:zhí yè
佛教谓造作善恶等业。 南朝 梁简文帝 《唱导文》:“三界异术,五道分逕,天人植业,各归一果。”词语解释:植笏 拼音:zhí hù
犹持笏。指为官。 宋 蔡襄 《郡主李氏墓志》:“其君舅 钱文僖公 以代誥命参禁密,遂持将相印,其族植笏而通省户者以百数。”词语解释:植苗 拼音:zhí miáo
造林的一种方法。把树木的幼苗栽到造林的地上。词语解释:植标 拼音:zhí biāo
设置标志。《金史·完颜铁哥传》:“知 江 渡可涉处,阴植标以识之。”词语解释:植治 拼音:zhí zhì
用大量栽培植物的方法治理沙漠等。如通过绿化固定沙丘、防止水土流失等。《新华半月刊》1958年第11期:“植治,就是植树种草,绿化沙漠,固定沙丘。”词语解释:植操 拼音:zhí cāo
树立志向操守。《文选·桓温〈荐谯元彦表〉》:“窃闻 巴西 譙秀 植操贞固,抱德肥遯,扬清 渭 波。” 吕延济 注:“植,立;操,志也。” 唐 骆宾王 《上司列太常伯启》:“某蓬庐布衣,桑枢韦带,自弱龄植操,本谢声名,中年誓心,不期闻达。”词语解释:植树 拼音:zhí shù
种植树木。 杨朔 《万丈高楼平地起》:“炮兵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后,立时又栽花植树,把阵地调理得跟花园差不多。”词语解释:植足 拼音:zhí zú
驻足。 南唐 李中 《采莲女》诗:“陌上少年休植足,荷香深处不迴头。” 宋 张师正 《括异志·胡殿丞》:“有持刀镊者,比日过门,植足注视,良久乃去。”词语解释:植行 拼音:zhí xíng
谓所立的品行。 清 薛福成 《祭季弟文》:“以弟天性之孝友,植行之清峻,筹略之閎深,文学之俊迈,微特吾自愧弗能及,即吾二十年来友天下士所见於朋辈中者盖寡。”词语解释:植耳 拼音:zhí ěr
耸耳细听。《淮南子·人间训》:“ 宣子 曰:‘求地不已,为之柰何?’ 任登 曰:‘与之使喜,必将復求地於诸侯,诸侯必植耳,与天下同心而图之。’” 高诱 注:“植耳,竦耳而听也。”词语解释:植言 拼音:zhí yán
犹立言。 唐 苏源明 《〈元包经传〉序》:“掜一以布气,藏万以植言。” 李江 注:“拟元化以布和,隐万象以立辞。”词语解释:植心 拼音:zhí xīn
所下的决心。《墨子·非攻下》:“植心不坚,与国诸侯疑。”词语解释:植性 拼音:zhí xìng
生性;秉性。《周书·刘志传》:“ 志 少好学,博涉羣书,植性方重,兼有武略。”《太平广记》卷二六七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麻秋》:“ 后赵 石勒 将 麻秋 者, 太原 胡人也,植性虓险鴆毒。”《旧五代史·晋书·孟承诲传》:“及 少帝 嗣位,以植性纤巧,善於希旨,復与权臣宦官密相表里,凡朝廷恩泽美使,必 承诲 为之。”词语解释:植弓
立身词语解释:植树造林 拼音:zhí shù zào lín
栽植苗木以造成幼林的方法。成活率较高,种子用量较省,但技术操作较复杂。又称栽植造林、植苗造林。《新华半月刊》1960年第5期:“ 平原乡 虽然有多余的劳动力,但是因为可植林的土地面积少,无法大量植树造林。”词语解释:植树节 拼音:zhí shù jié
为了动员全民植树而规定的节日。我国曾于1915年由政府颁令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1929年为纪念一贯倡导植树造林的 孙中山 先生,又把植树节改在 孙中山 先生逝世的那一天,即3月12日。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词语解释:植移 拼音:zhí yí
移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二》:“ 闽 中山谷溪涧间,有草蔓生,类兔耳,而色正碧,菁翠孅妍,异於他卉。植移盆中,甚有幽致。”词语解释:植艺 拼音:zhí yì
种植。 唐 颜真卿 《崔孝公宅陋室铭记》:“公年官虽高,至於食果蔬菜,与子姪躬自植艺溉灌。”词语解释:植被 拼音:zhí bèi
覆盖在某一地区地面上具有一定密度的许多植物的总和。 徐迟 《三峡记》:“这时,在我们面前,出现了用绿丝绒的植被披覆的山,一褶又一褶,重重又迭迭。”《新华文摘》1981年第7期:“他想起,几年前编制植被图时,就感到这一带的植被资料不完整,他打定主意,要亲自把它补齐。”词语解释:植礼 拼音:zhí lǐ
建立礼仪制度。 唐 柳识 《新修四皓庙记》:“圣人作则,必建皇极,叙彝伦,植礼为务,坦顺为路。”词语解释:植睹 拼音:zhí dǔ
直视。《淮南子·人间训》:“使狐瞋目植睹,见必杀之势,雉亦知惊惮远飞,以避其怒矣。”词语解释:植锡 拼音:zhí xī
立禅杖于地。谓僧人留止。 明 郑仲夔 《耳新·正缪》:“ 鹅湖 去 铅山县 北十九里, 东晋 时,有双鹅育子成羣而去,故名。至 唐 , 大义禪师 植锡山中,羣鹅復还故处。”词语解释:植秀 拼音:zhí xiù
谓种植花木。 唐太宗 《小山赋》:“移芳植秀,擢干抽茎。”词语解释:植皮术 拼音:zhí pí shù
将皮肤从身体另一部位割下,移植于准备好的创面,并使之在新的环境下成活生长词语解释:植表 拼音:zhí biǎo
树立标竿。《淮南子·说林训》:“循绳而斲则不过,悬衡而量则不差,植表而望则不惑。”词语解释:植绪 拼音:zhí xù
确立端绪。《三国志·蜀志·杨戏传》:“夫命世之主,树身行道,非唯一时,亦由开基植绪,光于来世者也。”词语解释:植种 拼音:zhí zhǒng
下种。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五:“ 南顿 张助 於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餘浆溉灌。”词语解释:植皮 拼音:zhí pí
移植皮肤。 巴金 《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三:“也就是这个主任医生,在准备为 老丘 植皮的时候,他第一个要求把自己的皮移植在病人的身上。”词语解释:植物纤维 拼音:zhí wù xiān wéi
直接从植物体上取得的纤维。如棉、麻的纤维。词语解释:植缆 拼音:zhí lǎn
指拴系缆绳。《西京杂记》卷五:“下石植缆,登洲煑食。”词语解释:植类 拼音:zhí lèi
植物的类别。 晋 戴凯之 《竹谱》:“植类之中,有物曰竹,不刚不柔,非草非木。”词语解释:植楮 拼音:zhí chǔ
传说中的草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七十里,曰 脱扈之山 。有艸焉,其状如葵叶而赤华,荚实,实如椶荚,名曰植楮,可以已癙,食之不眯。”词语解释:植持 拼音:zhí chí
形容声音相持不散。《文选·马融〈长笛赋〉》:“或乃植持縼缠,佁儗宽容。” 刘良 注:“植,立也。縼,纆绳也……谓声或乃立而相持,如绳结之不散。”词语解释:植成 拼音:zhí chéng
长成。《管子·立政》:“山泽不救於火,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植,一本作“ 殖 ”。参阅 清 俞樾 《诸子平议·管子一》。词语解释:植意 拼音:zhí yì
立意。 宋 岳珂 《桯史·馆娃浯溪》:“近世 王义丰 、 杨诚斋 为之赋,植意卓絶,脱去雕篆畦畛。”词语解释:植物油 拼音:zhí wù yóu
从植物种子或果实中压榨或提炼出来的油,如豆油、麻油、桐油、蓖麻油、椰子油等。有的供食用,有的是制造润滑油、油漆等的重要原料。词语解释:植物性神经 拼音:zhí wù xìng shén jīng
也叫自主神经。因为不受意志支配,所以叫植物性神经。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两个部分,是周围神经系的一部分。从延髓、中脑、脊髓发出,分布在内脏器官上,通过传出和传入两种神经纤维跟脑和脊髓发生联系,调节内脏器官活动。词语解释:植林 拼音:zhí lín
(1).直立的林木。《荀子·解蔽》:“冥冥而行者,见寝石以为伏虎也,见植林以为后人也,冥冥蔽其明也。” 王先谦 集解引 俞樾 曰:“疑《荀子》原文本作‘立人’,‘立’与‘植’正相应。”
(2).植树造林。参见“ 植树造林 ”。
词语解释:植树造林 拼音:zhí shù zào lín
栽植苗木以造成幼林的方法。成活率较高,种子用量较省,但技术操作较复杂。又称栽植造林、植苗造林。《新华半月刊》1960年第5期:“ 平原乡 虽然有多余的劳动力,但是因为可植林的土地面积少,无法大量植树造林。”词语解释:植悬 拼音:zhí xuán
悬置。 汉 刘向 《列女传·齐伤槐女》:“ 景公 即时命罢守槐之役,拔植悬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词语解释:植义 拼音:zhí yì
立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 崔瑗 《七厉》,植义纯正。”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余谓此言推鬼神之末始,植义甚精。”词语解释:植党自私 拼音:zhí dǎng zì sī
见“ 植党营私 ”。
词语解释:植党营私 拼音:zhí dǎng yíng sī
谓拉帮结派以谋求私利。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一身之廉耻既不恤,又奚有异日立殿廷争可否?其为植党营私,欺君罔上,有必至者。”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八章:“ 赵再云 最会拍北军的马屁,植党营私发洋财。”亦作“ 植党自私 ”。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借多陵寡,植党自私,於是战斗以兴。”词语解释:植志 拼音:zhí zhì
立志。 唐 柳宗元 《凌助教篷屋题诗序》:“ 河间 凌士爕 ……为儒官,守道端庄,植志不回。” 清 戴名世 《〈傅天集〉序》:“ 查客 自幼禀承家学,植志立身,皆非苟然者。”词语解释:植物园 拼音:zhí wù yuán
栽培各种植物,供科学研究或观赏的园地。词语解释:植物保护 拼音:zhí wù bǎo hù
为使植物生长期免受危害所采取的各种保护性措施,如除草和防治病虫害等词语解释:植物学 拼音:zhí wù xué
研究植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分布、发生、遗传、进化等的科学。早期的植物学,偏重于形态和分类的观察和描述。近代植物学从植物个体水平分别向群体和细胞、分子水平去探讨植物生命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利控制和改造植物。词语解释:植民地 拼音:zhí mín dì
即殖民地。植,通“ 殖 ”。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吾若迁居植民地,当为其长,尽吾陇亩,为帝植麻,以之成一苍色巨索,织以银丝,俾 阿尔洛夫 (杀 彼得三世 者)得之,可繯 俄 帝颈也。”词语解释:植株 拼音:zhí zhū
包括根、茎、叶等部分的成长的植物体。词语解释:植局 拼音:zhí jú
犹颠蹶。《鹖冠子·王鈇》:“置下不安,上不可以载,累其足也。其最高而不植局者,未之有也。” 陆佃 解:“此譬安危之稽。言其置下苟危难,欲累於上难矣,又况又在其上者乎,则其所立岂有不局哉……植,立也;局曲也。”词语解释:植怨 拼音:zhí yuàn
犹结怨。《清史稿·太祖纪》:“纵之,毋植怨也。”词语解释:植棹 拼音:zhí zhào
犹言停船。 唐 温庭筠 《上宰相启》之二:“某闻 仁祖 乘流,先知 彦伯 ; 张凭 植棹,正值 刘惔 。”词语解释:植学 拼音:zhí xué
立学。 宋 王禹偁 《谢除翰林学士启》:“伏念某植学非深,属文无取,滥中悬科之选,寻叨通籍之班。”词语解释:植发穿冠 拼音:zhí fā chuān guān
犹植发冲冠。《世说新语·言语》“ 温嶠 初为 刘琨 使来过 江 ” 刘孝标 注引 晋 裴启 《语林》:“ 温公 始入,姿形甚陋,合坐尽惊。既坐,陈説九服分崩,皇室弛絶, 晋王 君臣莫不歔欷。及言天下不可以无主,闻者莫不踊跃,植髮穿冠。”词语解释:植发冲冠 拼音:zhí fā chōng guān
头发直竖,顶起帽子。形容盛怒或踊跃之状。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壮士之怒,赫然殊观,植髮衝冠。”词语解释:植品 拼音:zhí pǐn
树立人品,培植好品行。《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这几个门生现在的立身植品,以至仰事俯蓄,穿衣吃饭,哪不是出自师门?”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申缴门簿》:“故身厕黌宫者,宜自崇雅而植品,则得矣。”词语解释:植土 拼音:zhí tǔ
指沟壑两边高耸笔立的土层。植:立。例如:植土龛岩。——宋·沈括《梦溪笔谈》词语解释:植发 拼音:zhí fā
(1).谓头发竖起。 严复 夏曾佑 《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喜则涎流吻外,怒则植髮如竿,悲与怨则俛首顿足。”
(2).谓额上毛竖起。《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附筋树骨,垂梢植髮,双瞳夹镜,两权协月。” 李善 注:“髮,额上毛也。”词语解释:植保 拼音:zhí bǎo
植物保护。如:要生产出更多的优质高效的农业植保机械。词语解释:植固 拼音:zhí gù
谓坚定固守。《管子·版法》:“植固不动,奇邪乃恐。” 尹知章 注:“言执法者必当深植而固守。”词语解释:植善倾恶 拼音:zhí shàn qīng è
谓培植善者,倾覆恶类。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二二:“盖闻植善倾恶,天道之定;好安恶危,人性之常。”词语解释:植党营私 拼音:zhí dǎng yíng sī
谓拉帮结派以谋求私利。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一身之廉耻既不恤,又奚有异日立殿廷争可否?其为植党营私,欺君罔上,有必至者。”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八章:“ 赵再云 最会拍北军的马屁,植党营私发洋财。”亦作“ 植党自私 ”。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借多陵寡,植党自私,於是战斗以兴。”词语解释:植刃 拼音:zhí rèn
谓插刀于地。 唐 柳宗元 《童区寄传》:“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絶,因取刃杀之。”词语解释:植养 拼音:zhí yǎng
培植,培育。《红楼梦》第五六回:“这一个 老田妈 ,本是种庄稼的。 稻香村 一带,凡有菜蔬稻稗之类,虽是玩艺儿,不必认真大治大耕,也须是他去再细细按时加些植养,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