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四寒平声 [kān kàn][nán,艰难][guān,衣冠][gān,同干]竿[guān,观看][tán][详注1][pán][cuán][mán][zuān][fán,马头上的饰物,名词][pán][hán,可汗][gān gǎn][gān][详注2][同㙢。][pán][guān][音檀。触也。][dān][舍弃][hān][详注3][tuán][地名][huán][duān][详注4][tuán]


注1:漫 《集韵》《韵会》《正韵》谟官切,音瞒。水大貌。
注2:曼 音瞒。《博雅》曼曼,长也。《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注》曼,或作漫。
注3:敦 《广韵》度官切《集韵》《韵会》《正韵》徒官切,音团。《诗·豳风》有敦瓜苦。《传》敦,犹专专也。《疏》敦,是瓜系蔓之貌,言瓜系於蔓,专专然也。《释文》徒丹反。《朱传》音堆。 又《诗·大雅》敦彼行苇。《传》聚貌。《释文》徒端反。
注4:弁 音盘。与般同。乐也。《诗·小雅》弁彼鸒斯。《传》弁,乐也。
末字词组
盖棺桐棺梓棺起棺东园梓棺殡棺水晶棺石棺
玉棺瓦棺饰棺通替棺杝棺属棺命棺 
阖棺白玉棺舆棺革棺采棺正棺同棺 
金棺斲棺吊棺纼棺里棺灵棺大棺 

词语解释:盖棺  拼音:gài guān
指身故。 宋 苏轼 《提举玉局观谢表》:“臣敢不益坚素守,深念往愆……盖棺未已,犹怀结草之心。” 明 唐顺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铭》:“君自束髮至盖棺,未尝一日不兢兢砥厉名检。” 鲁迅 《花边文学·运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里的‘失’,是在非到盖棺之后,一个人的运命‘终是’不可知。”
词语解释:玉棺  拼音:yù guān
(1).传说中玉制的棺。《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天下玉棺於堂前,吏人推排,终不摇动。 乔 曰‘天帝独召我耶?’乃沐浴服饰,寝其中,盖便立覆……或云此古仙人 王子乔 也。”后用为升仙之典实。 唐 杜甫 《昔游》诗:“玉棺已上天,白日亦寂寞。” 宋 苏轼 《和蔡景繁海州石室》:“何年霹靂起神物,玉棺飞出 王乔 墓。”
(2).棺材的美称。 宋 胡仲弓 《哭赵吏部》诗:“惜无金輅封同姓,空有玉棺归九京。”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八七:“偿得三生幽怨否,许儂亲对玉棺眠。”
词语解释:阖棺  拼音:hé guān
盖棺。指死亡。《商君书·刑赏》:“民之欲富贵也,共闔棺而后止。”《三国志·魏志·邓艾传》:“以平 蜀 之功,绍封其孙,使闔棺定諡,死无餘恨。”《南史·袁湛传》:“吾释褐从仕,不期富贵,但官序不失等伦,衣食粗知荣辱,以此闔棺,无惭乡里。” 宋 陆游 《自嘲》诗:“独立未除还笏气,餘生犹待闔棺论。”
词语解释:金棺  拼音:jīn guān
(1).金饰之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佛泥洹后,天人以新白緤裹佛,以香花供养,满七日,盛以金棺,送出王宫。” 唐 李白 《古风》之三:“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2). 清 代贵妃之棺的尊称。《清会典事例·礼部·陵寝二》:“ 昭陵 ,祭仪皆与 康熙 六十年同。二十二年,奉移 淑嘉皇贵妃 金棺於 孝贤皇后 陵寝安葬。” 徐珂 《清稗类钞·物品·金棺》:“贵妃之棺称金棺。”
词语解释:桐棺  拼音:tóng guān
桐木做的棺材。因其质地朴素,故表示薄葬。《左传·哀公二年》:“桐棺三寸,不设属辟。”《墨子·节葬下》:“﹝ 禹 ﹞葬 会稽 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后汉书·周磐传》:“若命终之日,桐棺足以周身。”
词语解释:瓦棺  拼音:wǎ guān
古代陶制的葬具。《礼记·檀弓上》:“ 有虞氏 瓦棺。” 郑玄 注:“始不用薪也, 有虞氏 上陶。”《后汉书·王堂传》:“年八十六卒。遗令薄敛,瓦棺以葬。”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临卭 夹门镇 ,山险处,得瓦棺,长七尺,厚几二寸,与今木棺略同,但盖底相反。”
词语解释:白玉棺  拼音:bái yù guān
传说 东汉 王乔 为 叶县 令,天堕玉棺于堂前, 王 即沐浴盛饰卧于棺中,棺盖立阖。县人为葬于城东,土自成坟。见《后汉书》本传。后因用作成仙的典故。 唐 李白 《赠王汉阳》诗:“天落白玉棺, 王乔 辞 叶县 ,一去未千年, 汉阳 復相见。”
词语解释:斲棺  拼音:zhuó guān
亦作“斵棺”。 劈开棺材。《三国志·魏志·王凌传》:“ 齐 崔杼 、 郑 归生 皆加追戮,陈尸斲棺。”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勋戚·陆炳恤典》:“至 高新郑 再起,復嗾言路劾其罪状,籍没其家,且谓当斵棺戮尸。”《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吾夫方死二十餘日,何不斵棺而取之?”
词语解释:梓棺  拼音:zǐ guān
梓木棺材。《礼记·檀弓上》:“天子之棺四重,水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杝棺一,梓棺二,四者皆周。”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古者瓦棺容尸……今富者绣墙题凑,中者梓棺楩椁。”《后汉书·蔡茂传》:“二十三年薨于位,时年七十二。赐东园梓棺,賻赠甚厚。”
词语解释:饰棺  拼音:shì guān
古人按等级以不同织物装饰覆盖棺柩。《左传·文公十五年》:“ 齐 人或为 孟氏 谋,曰:‘ 鲁 ,尔亲也。饰棺寘诸 堂阜 , 鲁 必取之。’” 杜预 注:“饰棺不殯,示无所归。” 杨伯峻 注:“古人于死人之棺木及其载柩之车,依天子、诸侯、大夫、士之不同,而有不同之装饰,谓之饰棺。”《礼记·丧大记》:“饰棺:君龙帷,三池,振容,黼荒,火三列,黻三列,素锦褚,加伪荒……皆戴圭,鱼跃拂池。”
词语解释:舆棺  拼音:yú guān
谓载棺以随,以示决死。《晋书·阎缵传》:“ 愍怀太子 之废也, 纘 舆棺诣闕,上书理太子之冤。”《魏书·济南王匡传》:“ 匡 与尚书令 高肇 不平,常无降下之色。时 世宗 委政於 肇 ,朝廷倾惮,唯 匡 与 肇 抗衡。先自造棺,置於厅事,意欲舆棺诣闕,论 肇 罪恶,自杀切諫, 肇 闻而恶之。”参见“ 舆櫬 ”。
词语解释:舆榇  拼音:yú chèn
载棺以随。表示决死或有罪当死。《左传·僖公六年》:“ 许男 面缚衔璧,大夫衰絰,士舆櫬。”《后汉书·梁冀传》:“ 絜 初逃亡,知不得免,因舆櫬奏书 冀 门。”《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四年》:“帝乘羊车,肉袒、衔璧,舆櫬出东门降。” 鲁迅 《集外集·斯巴达之魂》:“﹝同盟军﹞从 斯巴达 之军律,舆櫬以待强敌,以待战死。”
词语解释:吊棺  拼音:diào guān
提取尸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弔棺开验,动须旬月。”
词语解释:起棺  拼音:qǐ guān
谓把棺材从丧家或厝地抬走,出殡入土。《黑籍冤魂》第十二回:“出殯之日,各局俱齐,预备起棺行丧。” 陈世旭 《小镇上的将军》:“在起棺的那一刻,他们宰了雄鸡祭杠。”参见“ 起柩 ”。
词语解释:起柩  拼音:qǐ jiù
谓把棺材从丧家或厝地抬走,出殡入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祭物多与了店家与车夫,随即起柩而行。”
词语解释:通替棺  拼音:tōng tì guān
一种像抽屉一样可以随意开闭的棺木。《南史·后妃传上·宋孝武殷淑仪》:“及薨,帝常思见之,遂为通替棺,欲见輒引替覩尸,如此积日,形色不异。”亦省称“ 通替 ”。 清 叶廷琯 《读朗玉弟〈湘烟小录〉缀成韵语代写哀思》诗之十四:“更无通替能相见,落叶哀蝉一哭中。”
词语解释:革棺  拼音:gé guān
以水牛、兕牛之皮为棺饰,称“革棺”。《礼记·丧大记》“君大棺八寸,属六寸,椑四寸,上大夫棺八寸,属六寸” 汉 郑玄 注:“上公革棺不被,三重也。诸侯无革棺,再重也。”
词语解释:纼棺
用绳子把棺材引起
词语解释:东园梓棺  拼音:dōng yuán zǐ guān
即东园秘器。《后汉书·蔡茂传》:“﹝ 蔡茂 ﹞在职清俭匪懈。二十三年薨於位,时年七十二。赐东园梓棺,賻赠甚厚。”参见“ 东园祕器 ”。
词语解释:东园秘器  拼音:dōng yuán mì qì
皇室、显宦死后用的棺材。《汉书·佞幸传·董贤》:“及至东园祕器,珠襦玉柙,豫以赐 贤 ,无不备具。” 颜师古 注引《汉旧仪》:“东园祕器作棺梓,素木长二丈,崇广四尺。”《陈书·侯瑱传》:“﹝ 瑱 ﹞於道薨,时年五十二。赠侍中、驃骑大将军、大司马,加羽葆、鼓吹、班剑二十人,给东园祕器。” 唐 杨炯 《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赐物四百叚,米粟四百石,东园祕器凶事,给仪杖至墓所往还。”亦省称“ 东园器 ”。 王国维 《蜀道难》诗:“铜鼓聊当《蒿里》歌,铁笼便是东园器。”参见“ 东园 ”。
词语解释:杝棺  拼音:yí guān
椴木做的棺材。《礼记·檀弓上》:“杝棺一,梓棺二。”
词语解释:采棺  拼音:cǎi guān
用柞、栎之木做的棺材。柞、栎杂木,不耐腐,贫民用以为棺,意谓简陋。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今 吴 越 之竹, 隋 唐 之材,不可胜用;而 曹 卫 梁 宋 ,采棺转尸。”
词语解释:里棺  拼音:lǐ guān
古丧礼谓以缣帛缀着棺材里壁。《礼记·丧服大记》:“君里棺用朱緑,用杂金鐕;大夫里棺用玄緑,用牛骨鐕;士不緑。” 孔颖达 疏:“里棺,谓以繒贴棺里也。朱繒贴四方,以緑繒贴四角。”
词语解释:殡棺  拼音:bìn guān
入殓而未葬的灵柩。《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夷维子 谓 邹 之孤曰:‘天子弔,主人必将倍殯棺,设北面於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弔也。’”
词语解释:属棺  拼音:shǔ guān
指在杝棺之外,大棺之内的棺。用梓木制作。《礼记·檀弓上》“梓棺二” 唐 孔颖达 疏:“梓棺二者,杝棺之外,又有属棺,属棺之外,又有大棺,大棺与属棺并用梓,故云二也。”
词语解释:正棺  拼音:zhèng guān
将死人小敛之后,移放到堂上。《公羊传·定公元年》:“正棺於两楹之间,然后即位。” 何休 注:“正棺者,象既小敛夷於堂。”
词语解释:灵棺  拼音:líng guān
用于葬礼之后的亡者弥撒的一种以棺衣覆盖的棺形结构
词语解释:水晶棺  拼音:shuǐ jīng guān
用晶质玻璃制成的棺材。
词语解释:命棺  拼音:mìng guān
备棺,置棺。 唐 张读 《宣室志》卷八:“﹝ 蒋生 ﹞且以簀蔽其尸,将命棺而瘞於野。”
词语解释:同棺  拼音:tóng guān
共殓一棺。《礼记·檀弓下》:“其子曰:‘以殉葬,非礼也,况又同棺乎?’弗果杀。” 晋 杨方 《合欢》诗之一:“生为併身物,死为同棺灰。”
词语解释:大棺  拼音:dà guān
古代天子、诸侯及卿大夫之棺皆有数重,其最外一重谓之大棺。《礼记·丧大记》:“君大棺八寸。” 郑玄 注:“大棺,棺之在表者也。”
词语解释:石棺  拼音:shí guān
石制的棺。《史记·秦本纪》:“是时 蜚廉 为 紂 石北方,还,无所报,为坛 霍太山 而报,得石棺,铭曰:‘帝令 处父 ,不与 殷 乱,赐尔石棺以华氏。’死,遂葬於 霍太山 。”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二:“她攀着木栅,静静地望着那一排一排地立着的十字架,和十字架下面的石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