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荠上声 [lǐ][mǐ][jǐ,水名][奚上声。亦待也。][音陛。与䯗同。或作䏶。][ní,露泥泥][tǐ][详注1]


注1:媞 音弟。莎草的子实。《尔雅》薃,侯莎,其实媞。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qǐ 荠韵

棨 qǐ
〈名〉
  • (形声。从木,啟省声。本义:古代用木制的一种符信,通过津关的凭证)
  • 同本义
  • 棨,传信也。——《说文》
  • 除关无用棨传。——《汉书·文帝纪》。注:“棨者,刻木为合符也。”
  • 又如:棨传(古代作通行凭证用的一种木制符信);棨信(传信的符证)
  • 有缯衣的戟。为古代官吏出行时用作前导的一种仪仗
  • 建幢棨。——《汉书·韩延寿传》。注:“有衣之戟也。”
  • 棨戟十。——《汉书·匈奴传》
  • 又如:棨戟(有缯衣或油漆的木戟);棨户(设有棨戟的门户)
康熙字典

  • 《唐韻》《韻會》康禮切《集韻》遣禮切《正韻》祛禮切,𠀤音啓。 (荠韵)
  • 《說文》傳信也。《韻會》形如戟,有旛,書之,吏執爲信。《後漢·竇武傳》取棨信,閉諸禁門。《前漢·文帝紀註》棨者,刻木爲合符也。
  • 又《玉篇》兵攔也。《前漢·匈奴傳》有衣之戟曰棨。《師古》曰以赤黑繒爲之。《崔豹·古今註》棨戟,殳之遺象也。前驅之器,以木爲之。後世以赤油韜之,謂之油戟,亦謂之棨戟,王公以下通用之以前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