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冬平声 [chóng,重复][cóng,服从][gōng,供给][féng][chōng,交通要道、冲击][详注1][详注2][yóng][gōng][与雍通。周礼壅氏,汉书沟洫志壅皆作雍。][详注3][通颙]


注1:纵 从衡。《诗·齐风》衡从其亩。《类篇》东西曰衡,南北曰从。《贾谊·过秦论》合从缔交。《注》从,与纵同。
注2:笼 《广韵》《集韵》力钟切《正韵》卢容切,音龙。竹名。《张衡·南都赋》其竹则籦笼䈽篾。
注3:憃 音舂。《集韵》騃昏也。或作憧。《礼·哀公问》寡人憃愚冥顽。《注》憃,蔽於气质也。 又《集韵》昌容切,音冲。义同。
末字词组
海棕海棕      

词语解释:海棕  拼音:hǎi zōng
亦作“ 海棕 ”。 树名。椰木的一种。 唐 杜甫 《海棕行》:“ 左緜 公馆 清江 濆,海椶一株高入云。” 宋 宋祁 《益部方物略记》:“海椶,大抵椶类,然不皮而干叶丛於杪,至秋乃实,似楝子。” 宋 苏辙 《过侄寄椰冠一首》诗:“垂空旋取海棕子,束髮装成老法师。”自注:“ 蜀 中海棕即 岭 南椰木,但不结子耳。”参见“ 海枣 ”。
词语解释:海枣  拼音:hǎi zǎo
(1).传说中的果名。典出《晏子春秋·外篇下十三》:“ 景公 谓 晏子 曰:‘ 东海 之中,有水而赤,其中有枣,华而不实,何也?’ 晏子 对曰:‘昔者 秦繆公 乘龙舟而理天下,以黄布裹烝枣,至 东海 而捐其布,彼黄布,故水赤;烝枣,故华而不实’。公曰:‘吾详问子,何为对?’ 晏子 对曰:‘ 婴 闻之,详问者,亦详对之也’。”后喻虚妄不实的事物。《文选·陆倕〈新刻漏铭〉》:“譬彼春华,同夫海枣。” 李善 注:“海枣,譬其无实。”《北齐书·文苑传·樊逊》:“ 淮南 成道,犬吠云中, 子乔 得仙,剑飞天上,皆是凭虚之説,海枣之谈,求之如係风,学之如捕影。”
(2).海棕树。亦指这种树所结的果实。其果实又名波斯枣、海枣。因来自海外,故名。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卷下:“海枣树身无闲枝,直耸三四丈,而树顶四面共生十餘枝,叶如栟櫚,五年一实,实甚大,如杯盌,核两头不尖,双卷而圆,其味极甘美, 安邑 御枣无以加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无漏子》:“千年枣、万年枣、海枣、波斯枣,番枣、金果,木名海椶,凤尾蕉。无漏子名义未详。千年、万岁,言其树性耐久也。曰海,曰波斯,曰番,言其种自外国来也。”
词语解释:海棕  拼音:hǎi zōng
见“ 海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