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齐平声 西[qī,夫妻][yī][tí][详注1][dī]觿[ní][lí][bī pī][bǐ][详注2][详注3][guī][guī][xī][tí][详注4][qí jī][pí]


注1:儿 音霓。姓也。《前汉·艺文志》儿良一篇。《注》师古曰:六国时人也。《儿宽传》儿宽,千乘人也。又《韵会》弱小也。通作倪。《孟子》反其旄倪。
注2:媞 音题。美好,如“西施~~而不得见兮。”安详,如“有女怀芬芳,~~步东厢。”
注3:澌 音西。与嘶同。《说文》散声也。《徐曰》若今谓马鸣为嘶也。
注4:錍 又《集韵》篇迷切。《尔雅·释器·金镞翦羽谓之鍭注》今之錍箭是也。《扬子·方言》凡箭簇胡合嬴者,广长而薄镰,谓之錍。《注》錍,普蹄反。
末字词组
云梯仙梯钩梯胡梯吊梯上树拔梯拔短梯玉女登梯
丹梯楼梯高梯唐梯乱梯上楼去梯旋梯安全梯
天梯去梯松梯绳梯软梯上竿掇梯悬梯猕猴梯
石梯柏梯登云梯自动扶梯云步石梯梯恩梯绿耳梯 
上天梯霞梯筠梯船梯縆梯扶梯索梯 
青云梯冲梯盘梯舷梯鸢梯护梯罪梯 
玉梯突梯祸梯车梯鱼梯板梯耎梯 
阶梯倚梯人梯蹬梯楯梯滑梯太平梯 
飞梯青梯山梯脚梯连云梯添梯电梯 

词语解释:云梯  拼音:yún tī
(1).古代攻城时攀登城墙的长梯。《墨子·公输》:“ 公输盘 为 楚 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 宋 。”《宋史·辅超传》:“ 超 率驍勇十七人升云梯,斫北门楼。”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云梯》:“ 文皇帝 时,攻取 明 人城堡,多以云梯制胜。” 柳青 《铜墙铁壁》第六章:“围上 榆林 就两天了,正准备攻城。我们往下走的时光,沿路不是往上运粮的,就是搬云梯的。”
(2).传说中仙人登天之路。《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一》:“ 灵谿 可潜盘,安事登云梯。” 李善 注:“云梯,言仙人昇天,因云而上,故曰云梯。” 唐 王勃 《观内怀仙》诗:“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 宋 杨泽民 《浣溪沙·木樨》词:“金粟蒙茸翠叶垂,月宫仙种下天涯。儿曹攀折有云梯。”
(3).指高山上的石级或栈道。 唐 高适 《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诗:“萝径垂野蔓,石房倚云梯。” 清 魏源 《栈道杂诗》之三:“身已陟云梯,前山犹万仞。” 叶圣陶 《黄山三天》:“出了洞还得爬上百步云梯,又是很陡很险的石级,这才达到 文殊院 。”
(4).喻仕进之路。 唐 窦巩 《送刘禹锡》诗:“十年憔悴 武陵溪 ,鹤病深林玉在泥。今日 太行 平似砥,九霄初倚入云梯。” 宋 苏轼 《清远舟中寄耘老》诗:“ 海陵居士 无云梯,岁晚结庐 潁水 湄。”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改官诗》:“百丈云梯未可阶,寒氊仍问旧生涯。”
词语解释:丹梯  拼音:dān tī
(1).红色的台阶。亦喻仕进之路。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躧步陵丹梯,并坐侍君子。” 黄节 注:“丹梯,丹墀也。” 唐 许浑 《送上元王明府赴任》诗:“官满定知归未得,九重霄汉有丹梯。” 清 唐孙华 《次韵酬吴振西》之二:“中郎餘庆传 羊 傅,暂阻丹梯莫愴然。”
(2).指高入云霄的山峰。《文选·谢朓〈敬亭山诗〉》:“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 李善 注:“丹梯,谓山也。” 唐 李白 《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诗:“遇憩 裴 逸人,巖居陵丹梯。” 王琦 注引 吕延济 曰:“丹梯,谓山高峯入云霞处。” 唐 欧阳詹 《送闻上人游嵩山》诗:“丹梯石磴君先去,为上青冥最上头。”
(3).指寻仙访道之路。 唐 宋之问 《发端州初入西江》诗:“ 金陵 有仙馆,即事寻丹梯。” 唐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诗:“鸿宝寧全秘,丹梯庶可凌。” 邵宝之 注:“丹梯,山上升仙之路。”《旧唐书·武宗纪》:“志欲矫步丹梯,求珠 赤水 。” 明 徐渭 《蜡屐》诗:“万钱收锦檿,五岳遍丹梯。”
词语解释:天梯  拼音:tiān tī
(1).古人想象中的登天的阶梯。 汉 王逸 《九思·伤时》:“缘天梯兮北上,登 太一 兮玉臺。”
(2).比喻高险的山路。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金 路铎 《潼关》诗:“天梯且失守,况説土山头。”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由寺右缘天梯而上百餘步,幽壑不可越。”
词语解释:石梯  拼音:shí tī
石级;石台阶。 唐 薛能 《凌云寺》诗:“像阁与山齐,何人致石梯?” 唐 温庭筠 《清凉寺》诗:“松飘晚吹摐金鐸,竹荫寒苔上石梯。”《西游补》第十三回:“两个竟像相知,一头笑,一头走,走过一张石梯,忽见临水洞天。”
词语解释:上天梯  拼音:shàng tiān tī
登天的梯子。比喻达到某种目的的途径或方法。 元 关汉卿 《陈母教子》楔子:“凭着你万言策诗书夺第一,八韵赋文章谁似你,五言诗作上天梯,望皇家的这富贵,金殿上脱白衣。”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三折:“有路在青霄内,又被那浮云塞闭。老兄也,百忙里寻不见上天梯。” 宁调元 《游白云归感赋四律》之三:“夜气萧森十里堤,出门可有上天梯。”
词语解释:青云梯  拼音:qīng yún tī
(1).上天的阶梯。多指高峻入云的山路。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石门最高顶》诗:“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 谢公 屐,身登青云梯。” 王琦 注:“青云梯,谓山岭高峻,如上入青云,故名。”
(2).喻高位或谋取高位的途径。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十四:“亦有同门生,先升青云梯。”《竹坡诗话》引 宋 孔毅父 《寄孙元忠》诗:“君有长才不贫贱,莫令斩断青云梯。” 清 厉鹗 《游摄山栖霞寺留止三日得诗》之三:“谁为噉名者,更凿青云梯。”
词语解释:玉梯  拼音:yù tī
(1).犹玉楼。 南朝 梁 江淹 《倡妇自悲赋》:“青苔积兮银阁涩,网罗生兮玉梯虚。” 唐 李商隐 《代赠》诗之一:“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絶月如钩。” 元 无名氏 《水仙子·锺离》曲:“超凡入圣 汉 钟离 ,沉醉谁扶下玉梯。”
(2).犹玉栏。 唐 杜牧 《贵游》诗:“门通碧树开金锁,楼对青山倚玉梯。” 宋 梅尧臣 《依韵和马都官春日忆西湖寄陆生》:“时望前湖倚玉梯,云山横絶路东西。”
词语解释:阶梯  拼音:jiē tī
(1).台阶,梯子。亦指循台阶、梯子而上。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百丈杳冥以飞跨,九层鬱律以阶梯。” 唐 元稹 《梦上天》诗:“天悠地远身跨风,下无阶梯上无力。”
(2).比喻向上或前进的凭借、途径。 唐 韩愈 《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法吏多少年,磨淬出角圭,将举汝愆尤,以为己阶梯。”《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大丈夫不能掇巍科,登上第,致身青云,亦当如 班超 、 傅介子 ,立功异域,以博富贵。若但借门第为阶梯,所就岂能远大乎?” 王闿运 《论文体》:“古之名篇,乃自相袭,由近而远,正有阶梯;譬之临书,当须池水尽墨;至其浑化,在自运耳。”
词语解释:飞梯  拼音:fēi tī
古代攻城用的长梯。据《武备志·飞梯图说》载:有木制的,长约二三丈,一端安装双轮,攀城时以轮贴着城墙推进竖起;有竹制的,名竹飞梯,用独竿大竹,设多级横档,以便手攀脚登;有蹑头飞梯,分两层,下层如飞梯,上层用独竿竹,中设转轴,竿首安装双轮,取其附城易起。《太平御览》卷三三六引 汉 陈琳 《武军赋》:“其攻也则飞梯行临,云阁虚构。”
词语解释:仙梯  拼音:xiān tī
登上仙界的阶梯。 唐 韩愈 《华山女》诗:“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帀脚不停……仙梯难攀俗缘重,浪凭青鸟通丁寧。”
词语解释:楼梯  拼音:lóu tī
架设在楼房两层之间供人上下形如台阶的设备。《金瓶梅词话》第三三回:“ 月娘 要上楼去,可是作怪,刚上到楼梯中间,不料梯磴陡趄,只听 月娘 哎了一声,滑下一只脚来。” 巴金 《灭亡》第一章:“上了楼梯,青年摸出钥匙去开亭子间门上的锁。”
词语解释:去梯  拼音:qù tī
后汉 刘表 之子 刘琦 ,因后母不容,问计于 诸葛亮 , 亮 不言。后 琦 请 亮 登楼,去梯,说:“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 亮 乃劝其效 重耳 居外。见《后汉书·刘表传》。后以“去梯”为说机密话的典实。《宋书·蔡兴宗传》:“僕荷眷深重,故吐去梯之言。” 唐 韩偓 《感事三十四韵》:“去梯言必尽,仄席意弥坚。”
词语解释:柏梯  拼音:bǎi tī
(1).古寺名。 唐 薛能 《送同儒大德归柏梯寺》诗:“ 柏梯 还拟谢微官,遥拟千峯送法兰。” 五代 齐己 《行次宜春寄湘西诸友》诗:“幸无名利路相迷,双履寻山上 柏梯 。”
(2).指松柏荫下的上山磴道。 宋 王禹偁 《中条山》诗:“店荒坛道絶,寺古柏梯悬。”
词语解释:霞梯  拼音:xiá tī
(1).犹云梯。(1)喻升天成仙之路。 唐 李益 《登天坛夜见海日》诗:“霞梯 赤城 遥可分,霓旌絳节倚彤云。” 唐 司空图 《梦中》诗:“几多亲爱在人间,上彻霞梯会却还。”(2)喻高山石路。 元 吴莱 《忆寄方子清时子清久留吴中》诗:“龙居瞡雪瀑,虎路躡霞梯。”
(2).喻显达的仕途。 唐 李远 《赠弘文杜校书》诗:“高倚霞梯万丈餘,共看移步入宸宫。”
词语解释:冲梯  拼音:chōng tī
古战具。冲车和云梯。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词:“闻説北风吹面急,边上衝梯屡舞。” 清 钱谦益 《王师二十四韵》:“侦犹烦地穴,攻亦舞衝梯。”亦单指云梯。《北史·沉光传》:“及从帝攻 辽东 ,以衝梯击城,竿长十五丈, 光 升其端,临城与贼战,短兵接敌,杀伤十数人。”
词语解释:突梯  拼音:tū tī
圆滑貌。 唐 柳宗元 《乞巧文》:“突梯卷臠,为世所贤。” 王闿运 《彭寿颐哀词》:“突梯积俗,烈气熸然,如何斯人,独立无迁。”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尊称圣人,自谓教主,而犹为是妄言。在己则脂韦突梯,以佞 满 人已耳。”参见“ 突梯滑稽 ”。
词语解释:突梯滑稽  拼音:tū tī huá jī
委婉从顺;圆滑随俗。《文选·屈原〈卜居〉》:“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絜楹乎?” 吕向 注:“突梯滑稽,委曲顺俗也。” 唐 孙樵 《序陈生举进士》:“况突梯滑稽以苟得与?君其勉之!”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辊吝谝三卦》:“ 淮南 潘子 素纯 ,尝作辊卦,讥世之人以突梯滑稽而得显爵者。”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二:“ 吴稚晖 在那儿发表过一些突梯滑稽的论文,把读书界轰动过一下。”
词语解释:倚梯  拼音:yǐ tī
(1).梯子。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有水名 新头河 ,昔人有凿石通路施倚梯者,凡度七百梯,度已,躡悬絙过 河 。”
(2).靠着梯子。 金 元好问 《示侄孙伯安》诗:“倚梯望青冥,愚者知笑之。”
词语解释:青梯  拼音:qīng tī
指长有庄稼的梯田。 宋 杨万里 《过石磨岭皆创为田直至其顶》诗:“翠带千鐶束翠峦,有梯万级搭青天。”
词语解释:钩梯  拼音:gōu tī
亦作“钩梯”。 一种攀援器械,用以爬高。《管子·兵法》:“凌山阬,不待鉤梯。”《明史·朱燮元传》:“贼障革裹竹牌鉤梯附城,垒土山。”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道中》:“大施鉤梯,凿山通道。”《墨子·备城门》“临、鉤、衝、梯、堙、水、穴、突、空洞、蚁傅、轒輼、轩车” 岑仲勉 简注:“《六韬·军用篇》有飞钩长八寸,钩芒长四寸,系用以钩着城壁,援引而上,其为用与梯同,故又称‘钩梯’,但与梯大异。”
词语解释:高梯  拼音:gāo tī
指尊位。《文选·应瑒〈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欲因云雨会,濯翼陵高梯。” 李善 注:“高梯,喻尊位也。 贾逵 《国语》注曰:‘梯,犹阶也。’”
词语解释:松梯  拼音:sōng tī
谓以松树枝或根为天然阶梯。 唐 王建 《山居》诗:“初开洞中路,深处转松梯。”
词语解释:登云梯  拼音:dēng yún tī
犹言致身青云。《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一》:“灵谿可潜盘,安事登云梯。” 李善 注:“言仙人昇天,因云而上,故曰云梯。” 王念孙 曰:“登云梯,犹言致身青云耳。”见《读书杂志馀编·文选》
词语解释:筠梯  拼音:yún tī
竹梯。 宋 楼璹 《耕织图诗·采桑》:“筠篮各自携,筠梯高倍寻。”
词语解释:盘梯  拼音:pán tī
一种盘旋而上的阶梯。 唐 刘长卿 《登扬州栖灵寺塔》诗:“盘梯接元气,半壁栖夜魄。”
词语解释:祸梯  拼音:huò tī
犹祸阶。谓祸之所由来。《史记·赵世家》:“毋为怨府,毋为祸梯。”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八观》:“贪悖之性胜,则彊猛为祸梯。”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萌牙始奋,枝叶俄茂,方谓语怪,终成祸梯。”
词语解释:人梯  拼音:rén tī
(1).用人架人的办法搭成的梯子。 孙种因 《重九战记》:“ 黄毓英 、 蒋光亮 ……率五十餘人,搭人梯,越城。” 鲁迅 《伪自由书·以夷制夷》:“但由 宫崎 部队以十余兵士,作成人梯,前仆后继。”
(2).喻指为帮助他人进步或做成某一事业而作出自我牺牲的人。《人民日报》1984.5.20:“学术界的老前辈,对已冒尖的中年知识分子要有甘当人梯的精神。”
词语解释:山梯  拼音:shān tī
拾级而上的山路。 唐 穆寂 《南蛮北狄同日朝见赋》:“磧路诚遥,委毳幕毡裘之质;山梯虽险,致穿胸儋耳之形。”
词语解释:胡梯  拼音:hú tī
扶梯,楼梯。 宋 洪迈 《夷坚志补·雍氏女》:“若会宴亲戚,则椅桌杯盘,悉如有人持携,从胡梯而下。”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一折:“下了那分饭,临散也你把住那楼胡梯门。”《水浒传》第三一回:“説犹未了,早有两个人上楼来。 武松 却闪在胡梯边。”《醒世姻缘传》第二十回:“ 晁夫人 恐怕 春鶯 遭了毒手,损了胎气,急急攛掇上在看家楼上,锁了楼门,去弔了胡梯。”
词语解释:唐梯  拼音:táng tī
见“ 唐锑 ”。
词语解释:唐锑  拼音:táng tī
亦作“ 唐梯 ”。
(1).古代百戏之一,即翻空梯、上高竿之类。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百兽马戏鬭虎,唐锑追人,奇虫 胡 妲。” 王利器 校注:“唐梯追人,盖即 汉 代寻橦之伎,一事而异名耳。” 明 杨慎 《艺林伐山》卷十:“唐梯,空梯也,古训谓唐曰空,《庄子》:‘求马於唐肆’,佛经:‘福不唐捐’是也。唐梯,今之上高竿也。” 清 方以智 《通雅·戏具》:“唐梯,今之翻空梯。”
(2).指高竿;高梯。 清 朱彝尊 《洞仙歌·橄榄》词:“南枝青子,架唐梯难翦。”
词语解释:绳梯  拼音:shéng tī
用绳做的梯子。在两根平行的绳子中间横向而等距离地拴上若干短木棍。《资治通鉴·后梁均王乾化四年》:“都指挥使 王环 乘风趣 黄州 ,以绳梯登城,径趣州署。”《宋史·赵遹传》:“暮夜復遣土丁负绳梯登厓。” 明 茅元仪 《武备志·军资乘·绳梯》:“绳梯以巨绳繫横桄为软梯,凡登高则用之。”
词语解释:自动扶梯  拼音:zì dòng fú tī
自动运载人员上下大楼的楼层或公共场所的不同标高间(如地下铁道)的设备。外形和一般楼梯相仿,保持水平的与两根牵引链条铰接的一连串梯级及两旁用橡胶带制成的扶手,能自动地同步连续上升或下降。广泛用于人流集中的公共场所。
词语解释:船梯  拼音:chuán tī
船上的垂直或倾斜的梯子
词语解释:舷梯  拼音:xián tī
舷门所设以供旅客上下船的活动扶梯
通往飞机主门的梯子
词语解释:车梯  拼音:chē tī
一种登高用的车子。《墨子·经说下》:“两轮高,两轮为輲,车梯也。” 孙诒让 间诂:“古乘载车,皆两轮而平,此四轮而前高后低,是为车梯。”
词语解释:蹬梯  拼音:dēng tī
杂技节目。一演员仰卧,双足向上,以长梯竖置演员脚底,使演员一至数人攀梯表演各种动作。 清 李声振 《百戏竹枝词·蹬梯》题解:“解妇类仰卧,翘双足以承梯,一小儿作反腰,歌唱於梯之上,不倾欹焉。近梯有十三层者。” 阿英 《灯市》:“杂耍不外队舞、细舞……蹬梯。”
词语解释:脚梯  拼音:jiǎo tī
固定在火车上,备上下车用的梯子。
词语解释:吊梯  拼音:diào tī
轮船,飞机上用的可以放下、吊起的绳梯
词语解释:乱梯  拼音:luàn tī
乱阶。《国语·越语下》:“无旷其众,以为乱梯。” 韦昭 注:“梯,阶也。”
词语解释:软梯  拼音:ruǎn tī
绳梯。
词语解释:云步石梯
登向高处的石阶
词语解释:縆梯
粗绳所编制的梯子
词语解释:鸢梯  拼音:yuān tī
攻城器械。指云梯。 清 曹寅 《闻恢复长沙志喜》诗之三:“雀舫空沉泊,鳶梯莫暂停。 三苗 诛首恶,传檄 楚 疆寧。”
词语解释:鱼梯  拼音:yú tī
人工修建的梯级式鱼道。《南京日报》1992.9.1:“‘工程救鱼’是指修建鱼道、鱼梯、升鱼机之类的鱼类过坝建筑。”
词语解释:楯梯  拼音:dùn tī
古代攻城的长梯。《明史·马芳传》:“ 大清 兵设楯梯进攻,而别以精骑击破 林 军之营东门外者。”
词语解释:连云梯  拼音:lián yún tī
高耸入云的梯子。喻指险峻陡峭的山道。 明 汤式 《一枝花·旅中自遣》套曲:“经了些摧舟楫走蛟鼉鲸窟波翻,行了些坏车轮被虎豹羊肠路险,过了些连云梯絶猿猴鸟道峯尖。”
词语解释:上树拔梯  拼音:shàng shù bá tī
比喻诱使别人上前而断其退路。《罗湖野录》卷一引 宋 黄庭坚 与 兴化 海老 手帖:“此事 黄龙 兴化 亦当作助道之缘,共出一臂,莫送人上树拔却梯也。”
词语解释:上楼去梯  拼音:shàng lóu qù tī
(1).《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刘琦 ﹞每欲与 亮 谋自安之术, 亮 辄拒塞,未与处置。 琦 乃将 亮 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 亮 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未?’”后因称秘密的谈话为“去梯言”。
(2).比喻怂恿人上当。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 殷中军 废后,恨 简文 云:‘上人箸百尺楼上,担梯将去。’”
词语解释:上竿掇梯  拼音:shàng gān duō tī
犹上树拔梯。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问甚么他遭危难?攛断得上竿,掇了梯儿看。”
词语解释:梯恩梯  拼音:tī ēn tī
英语trinitrotoluene的缩写T.N.T.的译音,即三硝基甲苯。是最常用的军用炸药的一种。
词语解释:扶梯  拼音:fú tī
有扶手的楼梯。《花月痕》第八回:“不知不觉,已走到后面阁上第三层扶梯了。”《老残游记》第一回:“各人照样办了,又都带了千里镜,携了毯子,由后面扶梯曲折上去。”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灶披间向左,是上楼去的扶梯。”
词语解释:护梯  拼音:hù tī
扶梯。有扶手的楼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驱怪》:“顷之,板上橐橐,似踏蹴声,甚厉。俄下护梯,俄近寝门。”
词语解释:板梯  拼音:bǎn tī
木板制的梯子。《墨子·备蛾傅》:“薄门板梯貍之,勿筑,令易拔。”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 秀水 县署有 爱日楼 ,板梯久毁。”
词语解释:滑梯  拼音:huá tī
儿童体育运动器械的一种。在高架子的一面装上梯子,另一面装上斜的滑板,儿童从梯子上去,从斜板滑下来。《人民日报》1981.1.2:“幼儿园、儿童游艺场所急需的滑梯、压板、木马、转椅、秋千等大型玩具则根本没处买。”
词语解释:添梯  拼音:tiān tī
(1).古代缫丝的工具。 宋 秦观 《蚕书·添梯》:“添梯者,二尺五寸片竹也,其上揉竹为鉤以防系。”
(2).引申指缫丝。 清 王士禛 《蚕词》之四:“小姑娇小好閒事,簇蚕学罢学添梯。”
词语解释:拔短梯  拼音:bá duǎn tī
待人登楼后抽去楼梯。比喻负约陷人于困境。语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 殷中军 废后,恨 简文 曰:‘上人著百尺楼上,儋将梯去。’”《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这件是非,全是他起的,在里头打偏手使用,得了偌多东西还不知足,又去知县乡里处拔短梯,故重复弄出这个事来。他又脱身走了,枉送了 丁氏 一条性命。”《何典》第一回:“既然许出了口,也是缩弗转的,难道好拔短梯不成?”
词语解释:旋梯  拼音:xuán tī
螺旋形楼梯
词语解释:悬梯  拼音:xuán tī
直升飞机等用的悬垂的软梯
词语解释:绿耳梯  拼音:lǜ ěr tī
南唐 李从谦 乘马采高枝桃花,因自称其马为“緑耳梯”。 宋 陶穀 《清异录·绿耳梯》:“ 江 南 后主 同气 宜春王 从谦 ,常春日与妃侍游宫中后圃。妃侍覩桃花烂开,意欲折而条高。小黄门取綵梯献。时 从谦 正乘骏马击毬,乃引鞚至花底,痛採芳菲。顾谓嬪妾曰:‘吾之緑耳梯何如?’”参见“ 緑耳 ”。
词语解释:绿耳  拼音:lǜ ěr
亦作“绿駬”。 古骏马名。传说为 周穆王 八骏之一。《穆天子传》卷四:“癸酉,天子命驾八骏之乘,右服华騮,而左緑耳。” 唐 韩愈 《寄卢仝》诗:“近来自説寻坦途,犹上虚空跨緑駬。” 宋 石介 《感兴》诗:“倚鞍思骏骨,抚轡念緑駬。” 清 汤璥 《〈交翠轩笔记〉后序》:“然而走其野而无 九方 之法以相之,则赤驥、緑耳与駑马、草驹齐价矣。”
词语解释:索梯  拼音:suǒ tī
由木踏步和绳索扶手组成的船梯
词语解释:罪梯  拼音:zuì tī
谓导人犯罪的阶梯。 汉 桓宽 《盐铁论·本议》:“传曰:‘诸侯好利则大夫鄙,大夫鄙则士贪,士贪则庶人盗。’是开利孔为民罪梯也。” 唐 白居易 《不夺人利策》:“耗羡之财不入於府库,折毫之计不行於朝廷者,虑其利穴开而罪梯构。”
词语解释:耎梯  拼音:ruǎn tī
指绳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某乙》:“至一巨第,出耎梯,争踰垣入。”
词语解释:太平梯  拼音:tài píng tī
公共场所、集体宿舍等楼房为万一发生火灾时便于疏散、救护而在墙外设置的楼梯。救火专用的爬梯,亦称太平梯。
词语解释:电梯  拼音:diàn tī
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梯。 黄葆桢 《子夜歌·海上楼外楼作》:“怕损鸳鸯履,随欢躡电梯。” 曹禺 《日出》第二幕:“我刚才在楼梯上走,我就看见她跟着两三个男人一起坐电梯下去。在我眼前一晃,就不见了。” 祖慰 节流 《线》:“被人发现后切了电源,电梯就停在半腰,上不得下不去。”
词语解释:玉女登梯  拼音:yù nǚ dēng tī
唐 代 李全交 所设酷刑之一。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盬察御史 李全 交素以罗织酷虐为业,臺中号为‘人头罗刹’……两手捧枷,累砖於上,号为仙人献果;立高木之上,枷柄向后拗之,名玉女登梯。”
词语解释:安全梯  拼音:ān quán tī
多层建筑中供紧急疏散人群用的楼梯。用非燃烧材料做成,直通室外平地。
词语解释:猕猴梯  拼音:mí hóu tī
小而长之梯。以人如猕猴攀援而上,故称。《晋书·石季龙载记下》:“﹝ 石韜 ﹞因宿於佛精舍。 宣 使 杨柸 、 牟皮 、 牟成 、 赵生 等缘獼猴梯而入,杀 韜 ,置其刀箭而去。”《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梯小而长,人如獼猴攀援而上,故曰獼猴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