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阴桫 拼音:yīn suō
阴沉木。 清 赵翼 《粤滇杂记》二:“密箐中有一种阴桫,其木横生土中,不见天日,有枝无叶……其色微黑,质理似鬆,薄而有丝,劈其端,可自根拽至端不断也。是以作棺埋入地,尸千年不腐,又有一种,则深山中大树,年久自死,倒入泥沙中,为土气所滋,土木之性已相浹,故作棺亦歷久不坏。”参见“ 阴沉木 ”。
词语解释:阴沉木 拼音:yīn chén mù
因地层变动而久埋于土中的树木。 清 袁枚 《新齐谐·盘古以前天》:“相传阴沉木为开闢以前之树,沉沙浪中……其色深緑,纹如织锦,置一片於地,百步以外,蝇蚋不飞。” 清 袁枚 《续新齐谐·阴沉木》:“阴沉木, 湖广 施南府 属山中土产。此物悉掘地得之,名阴沉木,质香而轻。体柔腻,以指甲掐之,即有掐文,少顷復合,如奇楠。”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我说过这样的话,例如把黑檀或阴沉木(类似 日本 的埋木, 仙台 有)做成棺材,陈列在 上海 大马路 的玻璃橱窗里,用蜡擦得发亮,造得十分美观,我经过那里一看,对那种巧妙的做法颇感惊奇,就想钻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