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衣桁 拼音:yī héng
犹衣架,挂衣服的横木。 唐 岑参 《山房春事》诗之一:“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牀。” 宋 黄庭坚 《贾天锡惠宝薰乞诗予作诗报之》:“床帷夜气馥,衣桁晚烟凝。”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寻梦》:“侍香闺起早,睡意阑珊:衣桁前,妆阁畔,画屏间。”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一·博罗韩氏女》:“ 明 末 广州 乱后,有 周生 者,市得一袴,丹縠鲜好,置牀侧衣桁上。”词语解释:一桁 拼音:yī héng
(1).犹言一挂。 唐 杜牧 《十九兄郡楼有宴病不赴》诗:“空堂病怯阶前月,燕子嗔垂一桁帘。” 南唐 李煜 《浪淘沙·传自池州夏氏》词:“秋风庭院蘚侵阶,一桁珠帘閒不捲,终日谁来?”
(2).谓一行,一列。 前蜀 韦庄 《灞陵道中》诗:“春桥南望水溶溶,一桁晴山倒碧峯。”词语解释:大桁 拼音:dà héng
大航。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王敦 引军垂至 大桁 , 明帝 自出中堂。 温嶠 为 丹阳 尹,帝令断 大桁 ,故未断,帝大怒瞋目,左右莫不悚惧。” 余嘉锡 笺疏:“ 敬胤 注引《丹阳记》云‘ 太元 中,驃骑府立东桁,改 朱雀 为 大桁 ’,则 大桁 之名,非 明帝 时所有,《世説》盖事后追记之词耳。”参见“ 大航 ”。
词语解释:大航 拼音:dà háng
(1).即 朱雀航 。 东晋 南朝 建康 城南的浮桥,正对 朱雀门 。亦称 大桁 。《陈书·高祖纪上》:“ 高祖 遣 周文育 屯 方山 , 徐度 顿 马牧 , 杜稜 顿 大航 南。”参见“ 大桁 ”。
(2).大船。《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八年》:“己未, 全贇 独乘大航,高十餘重,上建大将旗旛。”词语解释:雀桁 拼音:què héng
朱雀桁 的简称。 东晋 南朝 时 建康 正南 朱雀门 外的古浮桥。 宋 岳珂 《经进百韵诗》:“驛召班龙节,犀军下 雀桁 。”词语解释:浮桁 拼音:fú héng
并船而成的浮桥。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穀水 又东逕 宣阳门 南,故苑门也。皇都迁 洛 ,移置於此,对 閶闔门 南,直 洛水 浮桁。”《晋书·成帝纪》:“新作 朱雀 浮桁。”词语解释:南桁 拼音:nán héng
桥名。即 朱雀桁 。在 南京市 南 秦淮河 上。 三国 吴 名 南津桥 ,因在 朱雀门 南,也叫 朱雀桥 。又因在 台城 南,也叫 南桁 。《晋书·王敦传》:“ 敦 、 充 首同日悬于 南桁 ,观者莫不称庆。” 清 曹寅 《题〈云辨上人小册〉》诗:“ 南桁 不是无车马,老树匡牀只恋家。”词语解释:井桁 拼音:jǐng héng
即井栏。 明 高启 《雨中晓卧》诗:“井桁乌啼破曙烟,轻寒薄被落花天。”词语解释:露桁 拼音:lù héng
木排。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五年,大旱,陂湖竭涸,苗稼焦枯,祈祭山川,累旬无应; 毅 乃请僧设斋, 盖 亦在焉。斋毕,躬乘露桁,浮泛川溪。”词语解释:楸桁 拼音:qiū héng
排成直行的楸树。 唐 杨炯 《李怀州墓志铭》:“楸桁夹路,碑石书年,百代之后, 南阳 之阡。”词语解释:木桁 拼音:mù héng
下葬时所用横木。《后汉书·礼仪志下》:“载以木桁,覆以疏布。”词语解释:桥桁 拼音:qiáo héng
桥梁。《南齐书·东昏侯纪》:“犹不能足,下 扬 、 南徐 二州桥桁塘埭丁计功为直,歛取见钱,供太乐主衣杂费。”词语解释:朱雀桁 拼音:zhū què héng
亦称“ 朱雀航 ”。 六朝都城 建康 (今 江苏 南京市 ),南城门 朱雀门 外的浮桥,横跨 秦淮河 上。 三国 吴 时称 南津桥 , 晋 改名 朱雀桁 。桁为连船而成,长九十步,广六丈。因在 台城 南,又称“南航”。 秦淮河 上二十四航,此为最大,又称“大航”。《晋书·温峤传》:“及 王含 、 钱凤 奄至都下, 嶠 烧 朱雀桁 以挫其锋。” 唐 温庭筠 《江南曲》:“妾住 金陵 步,门前 朱雀航 。”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 长板桥 在院墻外数十步…… 中山 东花园亘其前, 秦 淮 朱雀桁 遶其后。”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二·朱雀桁》。词语解释:管桁 拼音:guǎn héng
一种主要由钢管支承的 桥词语解释:瓦桁 拼音:wǎ héng
犹瓦脊。 欧阳山 《苦斗》四六:“她的眼睛注视着屋顶的瓦桁,只有眼白落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