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萧平声 [cháo zhāo][船桨,名词][qiáo][tiáo,调和][biāo][yāo,要求][tiāo][piāo,漂浮][liāo liáo][yáo][yāo,夭夭][yáo][liáo][俗幺字,小也][yáo][音聊,动词][xiāo][jiāo yāo][xiāo][详注1][音聊。盖骨也。][piāo piào][liáo liǎo]轿[jiào,小车][biāo biào][qiáo][yáo][liáo liù][biāo][音嫖,驃姚。][yáo][详注2][biāo][通遥]褿


注1:褕 《广韵》余昭切,音遥。褕狄,后衣。《玉篇》画鸡雉于王后之服。《柳宗元·贺册太上皇后贺表》褕狄亦被於恩光。《注》刻雉释服也。亦作揄。
注2:鹞 音遥。《玉篇》五色雉。《广韵》大雉名。《尔雅·释鸟》鹞雉注:青质五采。
共120,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高标独标世标文标团标军标信标木标
风标素标指标神标航标陆标青标榜标
孤标建标立标诗标双标风向标隐显目标闹标
清标龙标贞标霜标财务指标风向标下标光标
锦标奇标云标植标发标角标中标上标
丰标松标峻标鱼标色标音标遐标保标
英标得标秋标曾标会标列氏温标横坐标酒标
夺标争标层标黄标镇标软目标横标梭标
仙标自标连标草团标达标路标铁标座标
霞标雄标森标草标阁标通标归标锐标

词语解释:高标  拼音:gāo biāo
(1).高枝,高树。《文选·左思〈蜀都赋〉》:“ 羲和 假道於峻岐,阳乌回翼乎高标。” 刘逵 注:“言山木之高也。” 吕延济 注:“高标,高枝也。驭日至此,碍於高树,故假道而行。”
(2).泛指高耸特立之物。 唐 李白 《蜀道难》诗:“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王琦 注:“高标,是指 蜀山 之最高而为一方之标识者言也。 吕延济 注以为高树之枝,恐非。” 唐 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 仇兆鳌 注:“首言塔不易登,领起全意。”
(3).高耸,矗立。 唐 韩愈 《新竹》诗:“高标陵秋严,贞色夺春媚。” 元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上:“ 荆公 手种松在 定林庵 前,高标挺然,上侵霄汉。” 郭沫若 《星空·春潮》:“你请学着那森森的林木高标!自由地、刚毅地、稳慎地,高标出,向那无穷的苍昊!”
(4).比喻出类拔萃的人。 唐 卢照邻 《还京赠别》诗:“戏鳬分断岸,归骑别高标。” 唐 张九龄 《谢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状·御批》:“卿学府高标,士林贞干。”
(5).比喻高深的造诣。 唐 韩愈 《送灵师》诗:“古气参《彖》《繫》,高标摧《太玄》。” 宋 刘克庄 《跋赵明翁诗稿》:“因读 明翁 絶句,有云‘留取葡萄浮大白,肯将容易博 凉州 ’,叹其高标卓识,为之爽然自失。”
(6).高名次;高榜。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四折:“再不説阶梯一句,作怎么道千圣会中无影跡,万人丛里夺高标。”
(7).指科举考试得中高榜,名列前茅。 明 吴承恩 《寿贾百松障词》:“中臺选俊,喜驥子之高标;上国抡才,谅龙光之可待。”《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这回书话表 安老爷 家报喜的一声报道:‘公子中了,并且高标第六!’闔家欢喜非常。”
(8).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李元礼 风格秀整,高自标持。”后以“高标”指清高脱俗的风范。《旧唐书·外戚传·武攸绪》:“王( 武攸绪 )高标峻尚,雅操孤贞。” 明 刘基 《梅花绝句》之五:“借问高标谁得似?白头 苏武 在 天山 。” 明 何景明 《画鹤赋》:“假孤致於墨华,得高标於毫素。”
(9).古代杂技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玩戏·高竿》:“高标,《山堂肆考》,亦即上高竿也。”
词语解释:风标  拼音:fēng biāo
(1).风度,品格。《世说新语·赏誉》“ 王丞相 云:‘ 刁玄亮 之察察, 戴若思 之巖巖’” 刘孝标 注引 晋 虞预 《晋书》:“ 戴儼 字 若思 , 广陵 人。才义辩济,有风标锋颖。” 唐 杨炯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风标自落落,文质且彬彬。” 清 顾炎武 《过张贡士尔岐》诗:“緇帷白室覩风标,为叹斯人久寂寥。”
(2).形容优美的姿容神态。 宋 文同 《再赠鹭鸶》诗:“颈若琼鉤浅曲,骰如碧管深翘。湖上水禽无数,其谁似汝风标。”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斜軃翠鸞翘,浑一似出浴的旧风标,暎着云屏一半儿娇。”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弹词》:“真个是花输双颊柳输腰,比 昭君 增妍丽,较 西子 倍风标。”
(3).标识。《南齐书·文学传论》:“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
(4).风格。指作家、作品的特色。《太平广记》卷二一一引《唐画断·王维》:“其画山水松石,踪似具生,而风标特出。”
(5).指风向器。
词语解释:孤标  拼音:gū biāo
(1).指山、树等特出的顶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涑水》:“东侧磻溪万仞,方岭云迥,奇峯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羣山之表。” 唐 李山甫 《松》诗:“孤标百尺雪中见,长啸一声风里闻。”
(2).形容人品行高洁。《旧唐书·杜审权传》:“冲粹孕灵岳之秀,精明涵列宿之光,尘外孤标,云间独步。”《红楼梦》第三八回:“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郭沫若 《今昔集·题画记》:“问余何所爱,二子皆孤标。”
词语解释:清标  拼音:qīng biāo
(1).俊逸。《世说新语·容止》“此神仙中人”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江左名士传》:“ 杜弘治 清标令上,为后来之美。”《南齐书·杜栖传》:“贤子学业清标,后来之秀。” 唐 张贲 《奉和袭美醉中即席见赠次韵》:“清标称住羊车上,俗韵惭居鹤氅前。”《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临安城 中,这些富豪公子,慕其容貌,都备着厚礼求见。也有爱清标的,闻得他写作俱高,求诗求字的,日不离门。”
(2).谓清美出众。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三折:“草刷儿向墙头挑,醉八仙壁上描,盖造的瀟洒清标。”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义理·四雪》:“园林中植此四花,以四雪取名为亭,可谓清标之至。”
(3).借指明月。 宋 范成大 《次诸葛伯山瞻军赠别韵》:“清标照人寒,玉笋森积雪。”
词语解释:锦标  拼音:jǐn biāo
(1).锦制的旗帜,古代用以赠给竞渡的领先者。后亦以称竞赛优胜者所得的奖品。 唐 白居易 《和春深》之十五:“齐橈争渡处,一匹锦标斜。” 宋 文天祥 《端午感兴》诗:“ 楚 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元 无名氏 《射柳捶丸》第四折:“锦标就地铺,翠柳堦傍竖。”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里二泗》:“五月朔至端阳日,於河内斗龙舟,夺锦标。”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十六:“可惜她不会踢足球,否则, 远东 的体育运动,她是有资格去获得锦标的。”
(2).据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载, 唐 卢肇 与同郡 黄颇 齐名, 颇 富 肇 贫。两人同赴举,郡牧轻 肇 ,于离亭唯独饯 颇 。明年, 肇 状元及第而归,刺史惭恚,延请 肇 看竞渡, 肇 于席上赋诗曰:“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衔得锦标归。”后即以“锦标”为状元及第之典。 宋 王禹偁 《赠状元先辈孙仅》诗:“粉壁乍悬龙虎榜,锦标终属鶺鴒原。” 明 史沐 《刮地风·寿对山康太史》套曲:“取功名唾手如谈笑,占笼头夺锦标。”
(3).锦制的标识。《英烈传》第六十回:“其敕书用锦标玉轴,与各处有异。”
词语解释:丰标  拼音:fēng biāo
(1).风度,仪态。 宋 陈亮 《祭王天若父母文》:“虽不覩其丰标,而审其平生,敬其吉德。”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俺本是乘鸞艷质,他须有中雀丰标。” 明 冯梦龙 《挂枝儿·花开》:“有侍儿 惠柔 ,慕公丰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姚安》:“ 姚安 , 临洮 人,美丰标。”
(2).指容貌体态。 元 无名氏 《小醋大·情》套曲:“闷无语时将珠泪洒。愁转加,瘦损丰标只为他。” 明 徐士俊 《春波影》第三折:“懨懨弱息,冷冷空房,怯怯残生,瘦丰标,紧着褪。谁解我膏肓深病。”
(3).英俊;漂亮。 元 郑光祖 《智勇定齐》楔子:“ 卫 吴起 更丰标,任他有通天智巧。” 明 冯梦龙 《挂枝儿·眼里火》:“谁人不羡你,伶俐更丰标。”《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此间来万去千的,不曾见有似舍人这等丰标的。”
词语解释:英标  拼音:yīng biāo
(1).英俊的风采。 宋 秦观 《贺京西运使启》:“英标特出,早膺神圣之知;剧任屡更,果见事功之立。” 明 吴承恩 《赠卫侯章君履任序》:“夫 汝隆 淮洲君 之子……以才艺魁天下,仗鉞八 闽 间,英标雅望,谈者至今称之。” 明 张凤翼 《红拂记·同调相怜》:“我闻得那 李公子 呵,侯门一俊髦,挺英标,龙韜豹略曾探讨。”
(2).指贤能而有风采的人。 宋 范仲淹 《依韵酬邠州通判王稷太傅》:“南 豳 日日接英标,公外追随岂待招。”
词语解释:夺标  拼音:duó biāo
(1).夺取锦标。龙舟竞渡时,优胜者夺得锦标之戏。亦以喻科举考试中元。 唐 卢肇 未第时,郡守轻之。及 肇 状元及第归,郡守宴之,会观龙舟竞渡, 肇 于席上赋诗曰:“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见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卷三、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卷五五。 宋 曾巩 《南湖行》之一:“夺标得隽唯恐迟,雷轰电激使人迷。” 明 张居正 《示季子懋修》:“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院也。”
(2).特指夺取冠军。《人民日报》1983.10.2:“啦啦队的队员们齐声高呼:‘欢迎,欢迎,欢迎运动员精彩表演,欢迎来 上海 夺标。’”
(3).在招标活动中战胜竞争对手,从而使自己的投标被招标单位选中。如:十多个单位参加该厂一期工程招标,我厂一举夺标。
词语解释:仙标  拼音:xiān biāo
(1).超凡脱俗的风标。用于赞誉人的风度。 唐 李白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诗:“ 裴公 有仙标,拔俗数千丈。”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访友》:“久慕仙标,今方亲炙。”
(2).超凡脱俗的风标。用于赞美鹤的丰姿。 宋 范仲淹 《谢柳太博惠鹤》诗:“新诗遗鹤指真经,对此仙标詎敢轻。”
词语解释:霞标  拼音:xiá biāo
(1).语本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 赤城 霞起以建标。”后因用以称 浙江 赤城山 上立的标记。 宋 沉遘 《天台山送僧象微归山》诗:“ 赤城 建霞标,上与牛斗附。”
(2).高峻的挺立之物。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兼山配极,照鸞闕於霞标。”此指山峰。 明 王世贞 《过天宁寺望塔有作》诗:“霞标象外矗,色界望中新。”此指宝塔。
(3).红色的挺立之物。 唐 宋之问 《秋莲赋》:“夕而察之,若霞标灼烁散 赤城 。”此指婷婷玉立的红莲。 明 屠隆 《綵毫记·游玩月宫》:“碧琉璃冷浸霞标,只见桂树扶疏,合殿香飘。”此指挺立的丹桂。
词语解释:独标  拼音:dú biāo
(1).谓特别鲜明。帝星为北极附近唯一的二等星,特别明亮突出,故云。《魏书·术艺传·张渊》:“﹝ 渊 ﹞尝著《观象赋》曰:‘……覩紫宫之环周,嘉帝座之独标。’”原注:“天皇大帝一星在紫宫中,天帝位尊,故言独标也。”
(2).特别显示;独自标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你説谁是见了钱不要的?而……你却独标高洁起来,那些人的弊端岂不都叫你打破了?” 独立苍茫子 《东京学界告乡人兴学书》:“个人之意志,与团队之生存,必调和……而后谓之有秩序。非谓我之名位在众人之上,遂可独标己见,一意孤行。”
词语解释:素标  拼音:sù biāo
(1).高雅的风度、品格。 宋 刘克庄 《沁园春·梦中作梅词》词:“冷艷谁知,素标难褻,又似 夷 齐 饿 首阳 。”
(2).指白发。 晋 陶潜 《杂诗》之七:“弱质与运頽,玄鬢早已白。素标插人头,前涂渐就窄。”
词语解释:建标  拼音:jiàn biāo
树立标识。《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赤城 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 李善 注:“建标,立物以为之表识也。”《新唐书·百官志三》:“市肆皆建标筑土为候。”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东岐若僧帽垂空,西岐尤高耸,四尖东枝,鋭若脱颖,与二岐西岫,建标絶顶,各见雄振。”
词语解释:龙标  拼音:lóng biāo
(1).地名。即今 湖南省 黔阳县 。 南朝 梁 为 龙檦县 , 隋 属 沅陵郡 , 唐 武德 七年改名 龙标县 ,因 龙标山 得名。 明 屠隆 《綵毫记·妻子哭别》:“别亲知,走天涯,过 龙标 、 五溪 ,我怎顾得路崎嶇。”
(2).指 唐 代诗人 王昌龄 。 王 曾左迁 龙标 ,为 龙标 尉,因称。 唐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 龙标 过 五溪 。” 清 吴伟业 《九峰草堂歌》:“痛饮恕人容 水部 ,长吟怀古继 龙标 。”
(3).犹龙榜、龙虎榜。 宋 张先 《天仙子·郑毅夫移青社》词:“龙标名第凤池身,堂阜远,江桥晚,一见湖山看未徧。”
(4).龙船竞渡时争夺的锦标。 清 陈梦雷 《吴门观竞渡》诗:“龙标摇落日,鼉鼓逐风湍。”
词语解释:奇标  拼音:qí biāo
(1).稀奇,精致。 元 无名氏 《符金锭》第四折:“则听的聒耳笙歌闹炒,珍羞端的奇标。”
(2).谓出众的仪表。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觐圣》:“英豪,粹质奇标。”
词语解释:松标  拼音:sōng biāo
松树梢头。 晋 卢谌 《赠刘琨》诗:“绵绵女萝,施於松标。” 晋 陶潜 《杂诗》之十二:“嫋嫋松标雀,婉孌柔童子。”
词语解释:得标  拼音:dé biāo
获得锦标。 唐 张建封 《竞渡歌》:“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橈。”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又见旗招之,则两行舟鸣鼓并进,捷者得标。”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紈袴子弟,裙屐少年,争备金繒,择佳丽者以次给之。受者名曰得标。”
词语解释:争标  拼音:zhēng biāo
争夺优胜。标,锦标。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又见旗招之,则两行舟鸣皷并进,捷音得标,则山呼拜舞。并虎头船之类,各三次争标而止。”如: 中 日 女排的争标机会最大。
词语解释:自标  拼音:zì biāo
自我标榜。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犹之自标门阀,称乃祖乃宗絶大官衔,而不知其与己无干也。” 章炳麟 《与人论文书》自注:“然曩日 金人瑞 辈,亦非不举此自标,盖以猥俗评选之见,而论六艺、诸子之文,听其发言,知其鄙倍矣。”
词语解释:雄标  拼音:xióng biāo
指高耸的山峰。 明 周浈 《舟中望九华山》诗:“縹緲对雄标,巑岏发奇藴。”
词语解释:世标  拼音:shì biāo
犹世范。 南朝 梁 江淹 《檀超墓铭》:“君实渊哉,行为世标。”
词语解释:指标  拼音:zhǐ biāo
(1).犹标志。 郭沫若 《天地玄黄·鲁迅和我们同在》:“ 鲁迅 精神在这十年间所发生的领导作用, 闻一多 就是最明显的一个指标。”
(2).计划中规定必须达到的目标。 李準 《耕云记》二:“今年咱们这几万亩小麦,都是三水五肥,指标是四百斤。”
词语解释:立标  拼音:lì biāo
(1).设立标志。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初, 璞 欲移城,於东迁处立标,輒为飞鸟衔去。”
(2).航标的一种。
词语解释:贞标  拼音:zhēn biāo
(1).坚贞高洁的风范、节操。 唐 李德裕 《授徐商礼部员外郎制》:“尔风度粹和,文词温丽,列於清宪,雅有贞标。” 元 杨维桢 《有竹人家记》:“吾观 韩君 ,虚中抱道,有竹其心;贞标絶俗,有竹其性。” 明 杨慎 《尚书九峰孙公寿》诗:“百尺贞标涧底松,四朝公望想仪容。”
(2).指碑石。 唐 司空图 《蒲帅燕国太夫人石氏墓志》:“仰闺仪之作则,盍揭贞标;愧墨客之摛词,徒刊幽础。”
词语解释:云标  拼音:yún biāo
云的顶端。比喻极高处。 唐 杜审言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云标金闕迥,树杪玉堂悬。”
词语解释:峻标  拼音:jùn biāo
高尚的风格。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士以自衒为不高,女以自媒为不贞。何必委洗耳之峻标,效负俎之干荣哉?”
词语解释:秋标  拼音:qiū biāo
秋初,秋天开始。 唐 杜牧 《早秋》诗:“疎雨洗空旷,秋标惊意新。”
词语解释:层标  拼音:céng biāo
重迭的山峰。 唐 高霁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 王琦 注:“层标谓山峯之层迭者。”
词语解释:连标  拼音:lián biāo
同获中举捷报。 宋 岳珂 《桯史·临江四谢》:“ 临江 谢氏 ,世以儒鸣。 元丰 八年,有名 懋 者,及其弟 岐 ,其子 举廉 、 世充 ,同登进士第,连标之盛,侈於一时,时人谓之‘ 临江 四 谢 ’。”
词语解释:森标  拼音:sēn biāo
高枝。 晋 陶潜 《归鸟》诗:“游不旷林,宿则森标。”
词语解释:文标  拼音:wén biāo
犹文斾。敬称有影响的文人。 明 何景明 《吴伟飞泉画图歌》:“伟哉 田子 今儒宗,文标南指 匡卢 峰。”
词语解释:神标  拼音:shén biāo
神异的风标。 明 何景明 《怀三吉士》诗:“神标秀骨自殊众,水之文蛟山之鹤,十年戢鳞在烟海,一日比翼栖云阁。”
词语解释:诗标  拼音:shī biāo
指独树一帜的诗作。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笔耸词峯,竖诗标于 剑阁 ;觚翻文浪,飞翰藻于 锦江 。”
词语解释:霜标  拼音:shuāng biāo
高雅贞洁的风度、品格。 明 何景明 《玉庵》诗:“虚阁清风竟日留,白云暗对小牕幽。我题名字琅玕上,珍重霜标奈得秋。”
词语解释:植标  拼音:zhí biāo
设置标志。《金史·完颜铁哥传》:“知 江 渡可涉处,阴植标以识之。”
词语解释:鱼标  拼音:yú biāo
卖鱼时设立的标牌。 唐 李商隐 《赠从兄阆之》诗:“荻花村里鱼标在,石蘚庭中鹿跡微。” 清 朱彝尊 《为魏上舍坤题水村图》诗之二:“斜插鱼标颺酒旗,柳隂小犬吠笆篱。”
词语解释:曾标  拼音:zēng biāo
高标。比喻高尚的风姿。曾,通“ 层 ”。 唐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诗:“曾标横浮云,下抚 谢朓 肩。” 王琦 注引 萧士贇 曰:“曾标言其标致之高也。”
词语解释:黄标  拼音:huáng biāo
(1).黄色的标记。《宋书·鲁爽传》:“ 爽 使其众戴黄标,称 建平 元年,窃造法服,登坛自号。”
(2).《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 宏 性爱钱,百万一聚,黄牓标之,千万一库,悬一紫标,如此三十餘间。”后以“黄标”借指钱财。 清 黄遵宪 《香港感怀》诗之五:“黄标千万积,翻讶屋沉沉。”
词语解释:草团标  拼音:cǎo tuán biāo
见“ 草团瓢 ”。
词语解释:草团瓢  拼音:cǎo tuán piáo
亦作“ 草团标 ”。 圆形茅屋。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一折:“一把火将你那草团瓢烧成为腐炭,盛酒瓮摔做碎瓷甌。”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三折:“白茫茫雪迷山拽脚,淡濛濛雾锁草团标。”《西游记》第五六回:“老者即起身,着 沙僧 到后园里拿两个稻草,教他们在园中草团瓢内安歇。”《白雪遗音·八角鼓·游学》:“皆因是,寿年高,住深山,草团瓢,不是僧来不是道。”
词语解释:草标  拼音:cǎo biāo
插在物品上,作为待售的标志的草束。亦作为卖身的标记。《水浒传》第十二回:“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兰孙 ﹞真正无计可施,事到头来不自由,只得手中拿个草标,将一张纸,写着:‘卖身葬父’四字,到灵柩前拜了四拜。”《儒林外史》第三回:“那邻居飞奔到集上……见 范进 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 老舍 《茶馆》第一幕:“乡妇拉着个十来岁的小妞进来。小妞的头上插着一根草标。”
词语解释:团标  拼音:tuán biāo
即团焦。 元 汪元亨 《折桂令·归隐》曲:“傍烟霞盖座团标。梅放初花,竹长新梢。”参见“ 团焦 ”。
词语解释:团焦  拼音:tuán jiāo
圆形草屋。《北齐书·神武帝纪上》:“后从 荣 ( 尒朱荣 )徙据 并州 ,抵 扬州 邑人 庞苍鹰 ,止团焦中。”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农夫 陈四 ,夏夜在团焦守瓜田。”《通雅·宫室》:“团焦,团标也……标音瓢,今人曰团瓢,谓为一瓢之地也。”
词语解释:航标  拼音:háng biāo
指示船舶安全航行的标志。常见的有灯塔、浮标、灯船等。
词语解释:双标  拼音:shuāng biāo
华表。因其成对,故称。古人在合葬时常施之于墓。 清 冯桂芬 《复潘少宰书》:“近 王惕甫 《碑板广例》,皆歷举 唐 人合葬双标之义,以纠 黄 汪 之疎,是从俗,双标未为无本。”参见“ 双表 ”。
词语解释:双表  拼音:shuāng biǎo
华表。通常成对,故称。《文选·潘岳〈怀旧赋〉》:“巖巖双表,列列行楸。” 李善 注引《古今注》曰:“ 尧 设诽谤之木,今华表也,以横木交错柱头。古人亦施之于墓。”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翠石俄双表,寒松竟后凋。” 仇兆鳌 注:“双表,谓墓表。” 唐 刘禹锡 《祭福建桂尚书文》:“双表何在? 虎丘 之下。”参见“ 双标 ”。
词语解释:财务指标  拼音:cái wù zhǐ biāo
企业总结和评价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相对指标。中国《企业财务通则》中为企业规定的三种财务指标为:偿债能力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营运能力指标,包括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盈利能力指标,包括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税率(营业收入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
词语解释:发标  拼音:fā biāo
耍威风;发脾气。《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笑道:‘果然有这诗妓,有这阔老,我也只得让他发标。’”《老残游记》第九回:“即如朝廷里做官的人,无论为了甚么难,受了甚么气,只是回家来对着老婆孩子发发标,在外边决不敢发半句硬话。” 鲁迅 《集外集·“说不出”》:“看客在戏台下唱倒采,食客在膳堂里发标,伶人厨子,无嘴可开,只能怪自己没本领。”
词语解释:色标  拼音:sè biāo
为了标志的目的而使用的任一颜色系统(例如标志工厂的危险区域)
词语解释:会标  拼音:huì biāo
大会的标志。例如:锦标赛的会标。
写有会议名称的条幅。例如:为展览会题了会标。
词语解释:镇标  拼音:zhèn biāo
清 代由总兵统辖的绿营兵称“镇标”。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各省镇标,马兵月餉银二两,步兵一两五钱,守兵一两,皆月支米三斗。”《清会典事例·兵部五·直隶绿营一》:“ 康熙 二十七年,裁正定镇总兵官及镇标各官。”
词语解释:达标  拼音:dá biāo
(1).达到规定的标准。《北京日报》1981.6.4:“这些单位的同志,与其在那里发牢骚,倒不如扎扎实实地治理污染,节约用水,争取早日达标。”
(2).特指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国青年报》1983.12.31:“八千万学生达标。”
词语解释:阁标  拼音:gé biāo
明 督师大学士所辖军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 史可法 阁标三万,总兵 张天禄 、 刘肇基 ……等,各分汛地,皆 可法 阁标所辖。”
词语解释:军标  拼音:jūn biāo
清 绿营兵编制的一种名称。《清会典·兵部一·尚书侍郎职掌》:“凡緑旗兵,在京,则统於巡捕营,十有九省则统於督标、抚标、提标、镇标、军标、河标、漕标,而以达於部。”原注:“ 四川 成都 、 新疆 伊犁 将军所属緑营为军标。”
词语解释:陆标  拼音:lù biāo
路标。 萧乾 《草原即景》:“在这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找不到什么可以作陆标的东西。”
词语解释:风向标
指示和测定风向的仪器。一般是在高杆上的一支铁箭,铁箭可随风转动,箭头永远指着风吹来的方向。
词语解释:风向标  拼音:fēng xiàng biāo
指示和测定风向的仪器。一般是在高杆上的一支铁箭,铁箭可随风转动,箭头永远指着风吹来的方向。
词语解释:角标  拼音:jiǎo biāo
标在某一字的上角的;上标的(如α&+{3}中的3)
词语解释:音标  拼音:yīn biāo
语音学上用来记录语音的符号,如国际音标。
词语解释:列氏温标  拼音:liè shì wēn biāo
量程从0°R到80°R(分别对应正常压力下纯水的冰点和沸点)的温标
词语解释:软目标  拼音:ruǎn mù biāo
暴露在地面上、易于摧毁的目标
词语解释:路标  拼音:lù biāo
(1).交通标志。 高晓声 《周华英求职》:“上了公路,按路标看去,到公社革委会还有三公里。”
(2).指示某一地点的标志。 严阵 《牡丹园记》:“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块宽大的路标,它上面用红漆写着‘狮子山牡丹园’六个大字,箭头直指向 狮子山 顶。”
(3).指队伍行进时沿路所做的联络标志。 邓友梅 《在悬崖上》:“我像一个参加长途竞走的人,半路上贪恋一株新异的花草,忘了路标的指示,走起弯路来了。”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每次行军做路标的时候,也做得特别仔细。”
(4).比喻指引和启示人生道路的人。 魏巍 《壮行集·路标二》:“现在, 雷锋 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不正是一支叫人惊喜的路标么!”
词语解释:通标  拼音:tōng biāo
传递消息。 清 王韬 《变法》上:“ 臺湾 、 福州 已小试电气通标之法。” 清 王韬 《〈易言〉跋》:“同一邮递也,昔以传驛,今以电线通标,瞬息往还,恍如覿面。”
词语解释:信标  拼音:xìn biāo
灯塔或设在岸上或浅滩上的其他导航信号标记
为飞行员导航用的一种无人管理的灯光设备或其他信号装置
词语解释:青标  拼音:qīng biāo
(1).清秀标致。 明 李日华 《南西厢记·上国发轫》:“琴童生得青标,每日街上摆摆摇摇。”
(2).高洁。 明 王錂 《寻亲记·伤生》:“他们守节甚青标,东人枉自焦躁。”
词语解释:隐显目标  拼音:yǐn xiǎn mù biāo
时隐时现的目标。其特点是位置不固定,暴露时间短促,出现突然,不易发现
指短时间暴露在射手视界内的目标,例如隐显靶或从散兵坑里短时间露出的目标
词语解释:下标  拼音:xià biāo
作下角标志的符号;尤指起同类相别作用的下标符号
常用小号字印在或写在比其它符号稍低处,但不是紧接它的下方的。例如:H&-{2}O的下标2。
词语解释:中标  拼音:zhòng biāo
投标得中。例如:第一建筑公司夺魁中标。
词语解释:遐标  拼音:xiá biāo
高耸。 唐 李翰 《〈河中鹳鹊楼集〉序》:“筑为层楼,遐标碧空。” 唐 王棨 《回雁峰赋》:“观夫苍翠遐标,嶔岑孤峙,轻嵐侵碧落之色,斜影染晴江之水。”
词语解释:横坐标  拼音:héng zuò biāo
平面笛卡儿坐标系中一个点的水平坐标,其数值由平行于x轴的线段来量度
词语解释:横标  拼音:héng biāo
横幅标语。例如:巨幅横标。
词语解释:铁标  拼音:tiě biāo
亦作“ 铁鏢 ”。 用铁或钢铸的一种兵器,形如矛头,用以投掷伤人。《水浒传》第九二回:“ 项充 、 李袞 两箇,各人手挽着蛮牌,右手拿着铁标。”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有铁鏢焉,升桅斗而掷之……巨铁细尾,中舟必洞,中人必死。” 梁斌 《红旗谱》三五:“从破柜头里找三截鞭和铁镖,找出长枪大棍,要去当纠察队。”
词语解释:归标  拼音:guī biāo
清 代谓列入军队正式编制。标, 清 “绿营兵”建制,相当于团,下辖协、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这甚么军是不归标的,另外立了名目。”
词语解释:木标  拼音:mù biāo
作标志的木桩。《宋史·河渠志七》:“ 申港 又以 江阴军 钉立标楬,拘拦税船,每潮来,则沙泥为木标所壅,淤塞益盛。”
词语解释:榜标  拼音:bǎng biāo
标榜。宣扬,夸耀。 朱自清 《论老实话》:“甚至现在算命看相的,也还在榜标‘铁嘴’,表示直说,说的是真话,老实话。”
词语解释:闹标  拼音:nào biāo
犹言出风头。《负曝闲谈》第二五回:“ 春大少爷 本是个糊涂虫,只晓得闹标闹阔,於银钱上看得稀鬆。”
词语解释:光标  拼音:guāng biāo
计算尺上可以前后滑动的部件
词语解释:上标  拼音:shàng biāo
标在某一字的右(或左)上角的字(如在印刷中)
词语解释:保标  拼音:bǎo biāo
见“ 保鏢 ”。
词语解释:保镖  拼音:bǎo biāo
亦作“ 保鑣 ”。亦作“ 保标 ”。
(1).旧时有武艺的人受雇护送财物或保护雇主人身安全,称为保镖。 清 袁枚 《新齐谐·董金瓯》:“吾父某亦为人保标,路逢 僧耳 ,与角鬪,不胜而死。” 鲁迅 《三闲集·流氓的变迁》:“于是跟一个好官员或钦差大臣,给他保鑣,替他捕盗,一部《施公案》,也说得很分明。”
(2).现多比喻起护卫作用。 浩然 《洪涛曲》:“我陪着你去,给你保镖。” 聂绀弩 《论莲花化身》:“因之在新旧思想交替的时会,常有顽固的父母,滥用家庭的权威,为旧思想保鑣,阻碍儿女进步,甚至迫害儿女。”
(3).从事保镖之事者。亦比喻起护卫作用的人或事物。 茅盾 《三人行》:“你准是贪官污吏的爪牙--保镖,卫队!” 周恩来 《关于国民党二中全会的谈话》:“这样,将来的国民大会就会更便于做一党专政的保镖。”
词语解释:酒标  拼音:jiǔ biāo
即酒帘。酒店的标帜。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十二》:“初到 临清 ,三朝行香,偶酒家酒标掛低了,掣落其纱帽。” 清 洪昇 《长生殿·疑谶》:“我家酒铺十分高,罚誓无赊掛酒标。”参见“ 酒帘 ”。
词语解释:酒帘  拼音:jiǔ lián
酒店所用的幌子。以布缀竿,悬于门首,作招徕酒客之用。 南唐 李中 《江边吟》:“闪闪酒帘招醉客,深深緑树隐啼鶯。” 宋 陆游 《雨中出门闲望有作》诗:“説梅古谓能蠲渴,戏出街头望酒帘。” 清 赵翼 《扈从途次杂咏》:“遥知戎帐在,略似酒帘轻。”
词语解释:梭标  拼音:suō biāo
亦作“ 梭鏢 ”。 装有长柄的单尖两刃刀。 陈毅 《在志愿军司令部度春节·喜志司规模雄壮整齐》诗:“欣看装备军容盛,忆我曾长梭标师。”自注:“一九二八年春,我曾任红四军十二师师长。该师五千餘人,仅有步枪百餘枝,餘尽梭标,人称‘梭标师’。” 杨朔 《海罗杉》:“仗一结束,战士一色换上精良的武器,原来用的梭镖插满山头。”
词语解释:座标  拼音:zuò biāo
即坐标。确定平面上或空间中一点位置的有次序的一组数。
词语解释:锐标  拼音:duì biāo
尖端,尖顶。 明 张升 《医巫闾山赋》:“鋭标荫碣石之颠倒,景浸濡水之洋羌。”
共120,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